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凹陷病斑,后软腐,表面生灰白色稀疏霉状物,果实迅速腐烂。
黄瓜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侵染所致,该病菌借气流、雨水和人们农事活动传播,最适宜发病温度为25-30℃,病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9-37℃,土壤湿度是发病的决定因素,高湿则发病迅速。
防治上应重点抓好综合防治(参考黄瓜霜霉病防治),此外要注意保护根茎,可结合防治蔓枯病,在定植后及时用200倍“天达—2116”(壮苗专用型) 3000倍96%天达恶霉灵或300倍乙磷铝锰锌等药液涂抹根茎、并浇根,涂抹高度达20厘米以上,10—15天1次,连续2—3次。
温室黄瓜栽培,怎样识别与防治黄瓜灰霉病?
黄瓜灰霉病为害花、幼瓜、茎、叶等,以为害花和幼瓜最为普遍。发病初期,幼瓜蒂部成水渍状,色渐变浅,病部变软、腐烂。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状物。花瓣枯萎脱落,瓜条停止生长,瓜尖腐烂。叶部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变为浅灰褐色,病斑直径达0。2-0。25厘米,其边缘较明显,中间有时有灰色霉状物,有时有不明显的轮纹。茎上发病,溃烂,生灰褐色霉状物,前部瓜蔓折断死亡。
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真菌侵染所致,其病菌最适宜发病湿度为18-23℃,最高32℃,最低4℃,当湿度达90%以上时发病严重。
防治与用药:防治灰霉病其综合防治措施同黄瓜霜霉病,此外,要注意调整室内温湿度,以高温、低湿抑制发病,其调控方法同黄瓜霜霉病防治有关部分。
在用药上选用:“天达—2116”(瓜茄果专用型),掺加下列杀菌剂防治效果较好(注意不可与碱性药剂混用):96%天达恶霉灵50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50%速克灵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灰核威800倍液,菌核净600-800倍液,万霉灵6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5%抗霉威1000倍液。
如遇阴天,须用5%万霉灵粉尘剂喷粉,每667米2温室1000克,或25%灰霉清烟雾剂熏蒸,每667米2温室300-400克。
温室黄瓜栽培,怎样识别与防治黄瓜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茎蔓与叶柄。初发病时,叶片下出现白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最后可连成片,叶面上布满白色粉状霉层。严重时,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有时病斑上出现许多黑色点状物。
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真菌侵染所致,其病菌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5℃,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30℃,在高于30℃或低于1℃条件下很快失去生活力。白粉病对湿度要求不严,最适宜发病湿度为75%。相对湿度达25%以上,分生孢子就能萌发,湿度越大病害越重。但是,病菌孢子遇水滴或水膜,吸水后会破裂。若管理粗放,瓜秧衰弱或浇水不当,氮肥施用过多,栽植密度过大,都会加重病害发生。
在防治上,综合防治措施同黄瓜霜霉病,此外要着重抓好化学防治,发病以前要坚持经常喷洒1:0。7:240倍波尔多液、或800倍绿乳铜液、或600倍铜高尚液,每10—15天1次,进行叶片保护。
如已经发病,可选用下列药剂,交替使用,细致喷洒植株,每5—7天1次,连续3—4次。喷药时,要间隔掺加600倍“天达—2116”,每10—15天1次,提高防治效果和植株的抗病能力。适宜药品如下:25%粉锈宁2000倍液、或15%粉锈宁1500倍液、40%福星6000—7000倍液、10%世高200030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粉必清200倍液、 2%武夷霉素2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200倍液。也可以用45%百菌清烟雾剂熏烟,每667米2温室300-400克,或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10%多菌灵粉尘剂喷粉,每667米2温室喷1000克。
温室黄瓜栽培,怎样识别与防治黄瓜蔓枯病?
黄瓜蔓枯病主要为害茎蔓与叶片,叶片被害,病斑多沿叶片边缘呈“V”字形或半圆形发展,有时近圆形。病斑呈黄褐色至褐色,上散生许多小黑点。茎蔓被害呈椭圆形或菱形病斑,油渍状、灰白色、稍凹陷。潮湿时可分泌雄黄色胶状粘液,干燥时病部红褐色,干缩纵裂呈乱麻状,表面散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茎蔓腐烂、死亡。
蔓枯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甜瓜球腔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孢子借风雨、灌溉水和田间操作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入,发病适宜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达85%,土壤湿度大、栽植密度大、植株衰弱易发病。
防治方法与用药:参阅黄瓜疫病综合防治。
温室黄瓜栽培,怎样识别与防治黄瓜炭疽病?
黄瓜炭疽病从幼苗到成株皆可发病,幼苗发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斑,上有橙黄色点状胶质物,茎部发病,近地面基部变黄褐色,渐溢所,后折倒。成叶染病,病斑近圆形,直径4…18毫米,灰褐色至红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茎蔓与叶柄染病,病斑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斑连接,绕茎一周,植株枯死。瓜条染病,病斑近圆形,初为淡绿色,后成黄褐色,病斑稍凹陷,表面有粉红色粘稠物,后期开裂。
黄瓜炭疽病是半知菌亚门真菌,葫芦科刺盘孢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防治方法与用药:参阅黄瓜灰霉病综合防治。
温室黄瓜栽培,怎样识别与防治黄瓜细菌性病害?
节能日光温室中栽培黄瓜,经常发生的细菌性病害有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缘枯病等。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柄、卷须、果实和茎蔓。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子叶染病,初呈水渍状,近圆形的凹形病斑,后变黄褐色,真叶染病,初为鲜绿色水渍状病斑,逐渐变淡褐色、灰褐色或黄褐色。病斑因受叶脉限制成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可溢出乳白色细小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留白痕,病部质脆,有穿孔。其它部位染病,成水渍状小点,沿茎沟纵向扩展,呈条状,湿度大时,可溢出菌脓。严重时纵向开裂,呈水渍状腐烂,变褐枯干,表面残留白痕。瓜条染病初现水渍状小点,后扩展连片,病部溢出污白色菌脓,严重时变软腐烂。
细菌性缘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其他部位。叶片染病,多从叶缘周围开始,初在气孔附近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迅速扩大成淡褐色不规则大斑,周围有晕圈,严重时病斑可迅速由叶缘向叶片中心扩展,湿度大时,并不溢出菌脓,干燥时病斑迅速失水,成淡褐色膜状。
细菌性角斑病是由假单胞菌属细菌侵染所致。病菌借风雨传播,温室棚膜滴水可加重此病危害。其发病适温为24-28℃,低于10℃,高于30℃,发病受限,发病适宜湿度为70%以上。温室内湿度高于85%以上,结露时发病重,病斑大,扩展快。
细菌性缘枯病是由边缘假单细菌侵染所致,该病菌在湿度高、叶片大量结露时,发病重,特别是室内湿度达饱和状态维持的时间长,则发病严重。
防治与用药:细菌性病害在防治上要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着重加强土肥水管理,维持植株健壮,提高其抗病性能,注意通气排湿,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兼以高温抑制病菌侵染。
化学防治用药,发病前每1015天喷洒1次1:0。7:240倍波尔多液,或800倍绿乳铜液、或600倍铜高尚液,保护植株。已经开始发病,可选用下列药品细致喷洒植株:
50%DT杀菌剂500倍液,60%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400倍液,23%络氨铜400-500倍液, 1:4:600倍铜皂液;特立克600-800倍液,交替喷洒,每5—7天1次,连续2—3次。
如果病菌对以上药品已经产生抗性,可选用天达诺杀1000倍液,或农用氯霉素或青霉素4000倍液,或氟派酸600倍液,每3—5天1次,连续2—3次。
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增强植株的抗性和适应能力,可结合喷药,每1015天掺加1次600倍“天达—2116”。
怎样识别与防治黄瓜缺镁症?
温室黄瓜浇水量大,土壤淋溶快,加之产量高,耗肥量大,极易出现缺素性生理性病害,近几年来缺镁症发生比较普遍。
缺镁症症状为中下部叶片叶脉间黄化,叶脉和叶缘有残留绿色,并在叶片边缘部位形成断断续续的绿环,严重时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死。
缺镁时,首先注意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透气性,增强根系活性,并注意喷洒600倍“天达—2116”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能。同时结合浇水冲施冲施硫酸镁,每667米223千克;还要用0。4%的硫酸镁或0。4%氯化镁喷洒植株,每5-7天一次,连续喷洒2-3次。
怎样识别与防治黄瓜缺铁症?
黄瓜缺铁症的症状为生长点新发叶片失绿,变为黄白色,严重缺铁时上部叶片可全部变黄白色。并出现褐色坏死斑点。
缺铁时首先注意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透气性,增强根系活性,并注意喷洒600倍“天达—2116”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能。同时结合浇水冲硫酸亚铁,每667米2510千克;或用0。3%的硫酸亚铁喷洒植株,每5天一次,连续喷洒2-3次。
怎样识别与防治黄瓜缺钙症?
黄瓜缺钙症的症状为植株矮化,上部叶片明显缩小,幼叶叶脉间出现半透明的白色斑点,叶脉黄化,叶脉稍凹陷,变黄绿色,叶片向上卷曲成菇形,有时上部叶片出现金边,近生长点叶片叶缘枯死。
缺钙时首先注意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透气性,增强根系活性,并注意喷洒600倍“天达—2116”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能。同时结合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