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动物精神-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西哥的实际GDP增长了55%。不幸的是,在他任期结束时,墨西哥的经济增长开始停滞。1982年,当波蒂略卸任时,墨西哥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00%,失业也增加了。腐败和公然的盗窃行为达到了前所未闻的水平。  在建设新墨西哥的努力中,波蒂略以尚未开采出来的石油为担保举借了大量外债,使墨西哥深陷债务泥潭。20世纪80年代中期,石油价格下跌,墨西哥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波蒂略本人度过了故事尚未破灭时的美好时光。在他执政时期,墨西哥经济一派欣欣向荣,留给继任总统的却是经济崩溃后的凄惨景象。波蒂略用来鼓舞人心的种种假设最后都变成了幻象。特别是,墨西哥拥有的石油财富被过分夸大了。事实上,时至今日,墨西哥探明的石油储量依然只有129亿桶,仅占全世界总量的1%。即使到现在,虽然明知这个事实,很多人还是忍不住惊讶于墨西哥的石油储量会如此之少,因为从前的辉煌故事还顽固地残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一个国家或任何一个大型团体的信心,往往围绕着故事而波动。关于新时代的故事尤其重要,它们试图描述那些推动经济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变化。有关互联网(1994年普通公众才刚刚接触)发明和应用的故事,就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的股市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股市繁荣又导致了整个经济的繁荣,希勒的《非理性繁荣》一书对此有详细的论述。12互联网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新技术,并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日益引人注目。我们都在使用互联网,它在我们的电脑上,在我们的指尖上。年轻人以此致富的故事就像19世纪淘金热的现代翻版。而稳定的技术进步,包括材料科学、化学、机械工程、农业科学等领域的数以百万计的进步,虽然在数世纪以来的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却从未引起过公众的兴趣。这些故事并不流行,《人物》杂志对此几乎没有统计。但是有了互联网以后,整个经济就被互联网故事牵着走了。  各个时期各不相同的?时代故事相当复杂,这说明经济信心的差异不仅会影响消费和投资,还会影响整个经济。这些故事的变化会影响人们对个人的事业成功、企业的创业成功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预期。  正如疾病通过传染来传播一样,信心也可以这样传播,丧失信心也可以这样传播。信心的流行或者乐观态度的流行,都可能只是因为某种思维模式的传染率的改变而神奇地发生变化。
为什么经济会陷入萧条
现在,我们开始接下来的章节,首先要考虑的是萧条,然后解释八个关键问题。萧条是衰退的极端形式,研究萧条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揭示经济下滑的根源。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也就是本书写作之时,经济下滑的原因尤其值得关注。本章将考察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两次萧条,一次是19世纪90年代的萧条,另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这两个案例的分析表明,美国历史上两次最严重的萧条,基本特征都在于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追逐利润的意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转向了有害于社会;人们的货币幻觉以及人们的经济公平感发生了变化。经济萧条和这些难以量化的变量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在,各国中央银行都在担心通货紧缩,它们不愿意让通货紧缩发生,但未必能够完全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我们都见识过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的通货紧缩。40如果今天再次发生通货紧缩,我们会比20世纪30年代的人们更明智地削减名义工资吗?会不会,还真是难说。在情绪高涨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忽略那些一目了然的经济事实。过去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根源于人类的本性,而这些本性历来都有强大的力量。人们还是那么在意公平,还是抵制不住腐败的诱惑,当别人的恶行被揭发出来后还是会感到憎恨,对通货膨胀也还是感到困惑,他们的思想还是受空洞的故事而非经济理性所支配。和前两次萧条一样的事件,仍有可能重演。
为什么中央银行家们迄今为止有控制经济的权力

让我们从考虑一家中央银行如何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的标准故事开始。中央银行(在美国是美联储)通过运用其储备控制权,来影响货币数量和宏观经济。标准故事强调所谓的公开市场操作。美联储持有一个庞大的政府债券组合(大约5 000亿美元)。2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美联储买入或卖出这个组合中的政府债券。如果它买入债券,它就要从储备账户中付出资金;反之则增加储备账户的资金。通过向公开市场注入或抽出资金,美联储扩大或收紧货币供应,进而影响利率,但并不专门针对经济的某个部分。利率是“时间的价格”,理论家们饶有兴趣地围绕这个看起来非常基本的变量来构造模型。美联储干预经济还有一种方法。它可以直接向问题银行发放抵押贷款来扩张信用;当然,它还可以收回这些贷款,以收缩信用。这第二种操作方法叫做再贴现或贴现窗口贷款。它同样能够影响储备规模和经济中的货币数量。一般情况下,再贴现并不重要。美联储通常会对此种借款收取少量罚息,所以银行很少使用贴现窗口。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的主要区别在于,后一种办法直接把资金注入真正需要资金的机构,前者则是把资金分散给了整个经济。除了公开市场操作之外,美联储还有一个办法来防止经济危机,这也是很久以前创立美联储的初衷。这里,我们要结合动物精神理论,提出有关中央银行权力的新观点,这个观点更多地与危机的系统性影响有关。公开市场操作是美联储控制经济的常规办法。其实,这种控制机制并非联储最初设想的影响经济的方式。1913年美联储成立时,是想要模仿欧洲的中央银行,当危机爆发引起人们对流动性的特殊需求时,直接由美联储发放贷款。当时,发放贷款才是美联储的主要工具。美联储要处理的是危机的系统性影响,即企业倒闭的传染效应。注意,通过美联储提供灵活货币的初衷,是为了应付信心及它的对立面恐慌。从成立之初,美联储就被视为能够在信心崩溃时采取决定性行动的机构,而且将来仍将是这样的机构。
第八章为什么有人找不到工作
我们在第六章研究的萧条表明,失业可以年复一年地持续下去。我们已经讨论过萧条的成因,不过现在我们讨论的重点是劳动力市场不能正常出清,这标志着失业。即使萧条时期人们会丧失信心,即使人们会普遍感受到不公平,会留意有关腐败的故事和怀疑未来的故事,但为什么工资率不能自动调整以出清劳动力市场呢?有一个答案能回答这些问题,即所谓的效率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关于失业的观点认为,大量失业是因为企业愿意支付的工资和使劳动力供需平衡的工资间存在很大差距。这样,当失业较多时,劳动力供给就远远超出了对其需求;失业较少时,找工作的人数和找到工作的人数就差别不大。所以,我们可以预期,当失业较为严重时,愿意退出工作岗位的人就相对少得多,有工作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事实上,统计数据也确实表明存在这样的关系,而且非常强烈。为什么企业要支付那么高的工资,以致出现失业。我们觉得,上文描述的雇主和雇员的关系(工人只关心报酬,工作则越少越好)过于简化了。我们确实认为,雇员关心他们的工资。同样确定的是,我们还知道有些时候雇员宁可偷懒也不愿劳动。不过,我们也认为绝大多数雇员和他们的老板之间都存在非常复杂的关系,很多时候是爱恨交加。他们希望老板可以多付一点工钱,也希望老板对他们的服务有更高的评价。同时,他们也有完成工作任务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会随着他们感受到的公平对待的程度而调整。在一个极端上,如果他们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就不会有任何责任感,尽量干最少的能交差的活。更糟的情况是,如果感到愤恨,他们还可能破坏企业经营。在另一个极端上,如果他们觉得雇主对他们非常公平(他们的工资是这种待遇的根本标志),他们就会全心全意地实现雇主的目标。综合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工人都表示他们对组织是忠诚的,他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对能在那儿工作感到自豪,也对工作非常满意。工资不仅仅是一种激励,它还是雇主和雇员之间进行交换的一个标志。工人会按照偷懒的成本来决定努力工作还是敷衍了事。不过,这种决策同样取决于工人是否觉得受到了公平的对待。因此,雇主也有理由支付公平的工资。公平的工资通常很高,以至于造成失业。外部就业机会越好,或者失业率越低,工人认为雇主应付给他们的公平工资就越高。当然,多数企业里都有很多工人,所以工人和雇主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很复杂。来自工人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工人有多种相互并行的沟通渠道。不过,工人之间这种复杂的沟通方式,也正如工人和雇主的沟通一样,会限制雇主决定工资水平的自由,也使他们不能光是坐在那里等着别人进门来申请工作。雇主在决定工资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新雇员的工资对于现有劳动力队伍的影响。过低的工资,或者论资排辈式的工资,都会降低雇员把企业目标视为其个人责任的意愿。与传统的经济学论点相比,以上关于劳动力市场的观点既简单也复杂。说它复杂,是因为雇员的动机比那些严格的经济模型更符合现实。说它简单,是因为我们认为工资至少部分地取决于工人的公平感,而且公平工资总是超过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而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变化很少。对失业的这种解释似乎击中了问题的要害。它简单且符合现实,而且抓住了事实的本质。特别是,它清楚明了地解释了为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