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老部下们的如此信任,并不仅仅是让牛根生感到了巨大的欣慰,一种沉重的责任也在他的心中由然升起。
3.“三无企业”的巨大窘境
万事开头难!1999年1月,蒙牛正式注册成立,名字是“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但是,企业所面临的局面却是严峻的。
自蒙牛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三无”的窘境。不仅如此,这家企业连一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无奈之下,在呼和浩特市一间53平方米的楼房内,牛根生从家里搬来了沙发、桌子和床。牛根生就是在这里开始了打造“蒙牛”的发展传奇。
其实,蒙牛创业之时,不光是牛根生,每一个和牛根生站在一起的人都明白,面对“无市场,无工厂,无奶源”的“三无环境”,谁也不能保证蒙牛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是,正是老部下们的义无反顾,给了牛根生巨大的创业力量。
牛根生曾经对他的部下说过:“一切竞争要从设计时开始”。基于此种理念,在蒙牛新的管理团队当中,牛根生特别地从外边请了一个人——伊利原先的党委副书记卢俊。其时,卢已经调任内蒙古证券委任处长。所以,对于牛根生和蒙牛来说,卢俊既是党政内行,又是乳业专家,还是证券方面的高手。
对于卢峻的到来,表明处在初创阶段的牛根生在战略上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宏图部署——让蒙牛从出生就是一个机制健康的经济体。
4.自己的“脑子”,别人的“肚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走上创业之路的牛根生知道自己的短板,也更明白自己的长处。对于牛根生和新生的蒙牛来说,短板是“无市场,无工厂,无奶源”,而他的长处则是“人才”。
我们可以看看跟随牛根生的这批人,原先都是伊利液态奶、冰激凌、策划营销的一把手,他们在生产、经营、销售、市场、原料设备方面在行业内都是顶尖的人才。在综合考虑了自己所处的大环境后,富有大智慧的牛根生采取了一个不同于常人的举措,决定采取“虚拟经营”的方式,用“人才”换“资源”。
不过,因为同行竞争者的从中作梗,开始“虚拟经营”的几次谈判都被搅黄了,牛根生只好“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了。
1999年2月,牛根生经过秘密谈判和哈尔滨的一家乳品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牛根生派杨文俊等8人全面接管了这家公司。通过他们的管理给这家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的同时,蒙牛产品也由这家工厂“新鲜出炉”。牛根生也深知,借鸡下蛋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1999年1月到4月,身处呼和浩特的牛根生,一边对远在哈尔滨工厂的8人团队遥控指挥,开始生产第一批蒙牛产品,同时摇身一变成了民工头,在距离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一片比较荒凉的不毛之地上热火朝天地建起了自己的工厂。
蒙牛开始有“实”的了。
刚过了8个月,1999年8月18日,“蒙牛”就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名字变为“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猛增到1398万元,折股1398万股,发起人是10个自然人。
第14节:第1章 第一桶金的财富之谜(10)
按照出资额度排序,他们是:牛根生、邓九强、侯江斌、孙玉斌、邱连军、杨文俊、孙先红、卢俊、庞开泰、谢秋旭。其中,邓九强是呼和浩特市轻工机械有限公司的老板,给蒙牛提供冰淇淋、牛奶工业设备,后来投奔牛根生成了牛根生的副董事长。谢秋旭是广东潮州阳天印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以前跟“伊利”合作印牛奶、冰淇淋包装盒的时候,认识了牛根生,并且成为老牛的挚友,后来又和“蒙牛”合作,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内是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其他人大都是原“伊利”公司的管理与技术人才。
【第三只眼看牛】
创业本就很难,一个中年人的创业就会更难,而对于只有1000万元的牛根生和同道的几个人来说,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乳业从零开始则是难上加难。
对于某些人和事物来说,实际的行动是第一位的。而对于先天条件不足,又心存大志的人来说,适当地纸上谈兵也不都是不可行的。毕竟一切的想法都要用最后的行动来体现。
牛根生就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告诉了人们,有大思维就能成就大事业。
五 蒙牛:“狮子和羚羊”的诠释者
非洲草原上的太阳每一天照例升起,狮子和羚羊都在奔跑。到晚上终于休息下来,狮子想:今天的奔跑是尽力而为,为了一顿午餐;羚羊想:今天的奔跑是全力以赴,为了自己的生命。如今,在“蒙牛”公司会议室里,赫然挂着一幅狮子和羚羊的巨幅油画,画面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清晨,非洲草原上的羚羊从睡梦中醒来,它知道,新的比赛就要开始,对手仍然是跑得最快的狮子,要想活命,就必须在赛跑中获胜。另一方面,狮子思想负担也不轻,假如它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命运都是一样,当太阳升起时,为了生存下去最好还是快跑吧!”
这就是牛根生和蒙牛对速度的热忱。这种热忱也让蒙牛在短短的几年间就成长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蒙牛成长的详实数据我们在引子中已经罗列过,而蒙牛帝国也似乎真的开始成形了!
还是让我们来仔细品味一下,牛根生和蒙牛是如何诠释“狮子和羚羊”的故事的吧。
1.目标决定方向——百年基业
强乳兴农,做百年蒙牛!牛根生开始准备做蒙牛的时候,就抱定了这样一个志向。而对于如何才能获得成功,他曾经在一次企业培训会上直言不讳地说:
不管是总裁或者小职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工作,就不得不尽心尽职,全力以赴。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像对待猎物那样对工作,像对待家庭那样对待企业。在蒙牛忌讳说尽力而为,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来,如果你缺少智慧请你流汗,如果你既无智慧又不愿意流汗,请你离开。
全力以赴,而不是尽力而为!牛根生不但这样要求员工和下属,他自己更是身先士卒,至始至终如此严格要求自己。用牛根生自己的话说就是,他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追求完美的程度都比较高。他不管干什么事情,要干就一定会全力以赴,把它干到最棒。在牛根生的带动下,蒙牛人充分地发挥了“洗瓶工精神”,将每一个细节做到精细。
我们可以看看牛根生在伊利做洗瓶工时的一些资料记录:
做洗瓶工的时候,怎么样把瓶子彻底洗干净是牛根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他不停地动脑筋,想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做到最好。细菌在牛奶里繁殖的速度特别快,所以每天回来的装奶玻璃瓶要涮干净特别难。但因为它还要重复使用,如果里面有一个细菌留下来,那么装进去以后一瓶奶24小时就是几千万细菌,48小时就上亿个了,不涮干净的话危害特别大。当时牛奶班组里有罐装煮组、有洗盖组、有洗箱组、有涮瓶组,牛根生凭着自己的敬业精神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被提拔为涮瓶组组长,接着又带领全组用心钻研,严格按照洗涮流程去做,并要求大家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所以最后这个组带得最棒。
其实,牛根生非常明白,最棒的班组长就有可能成为工段长,后来选工段长时,他很自然地就脱颖而出了。紧接着,牛根生又成了最棒的工段长,所以在机会来临的时候,牛根生又优先被选上车间主任。如此,他一步一个脚印,无论做任何工作,都全力以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直至伊利副总裁……
第15节:第1章 第一桶金的财富之谜(11)
牛根生对战略目标的讲究与执着,最终成就了蒙牛,也成就了自己!
2.“虚拟经营”缔造乳业传奇
传统的生产经营从投资办厂开始,企业要拥有研究设计、生产、财务、技术、营销、人事等一套完整的职能机构,从而完成一整套管理活动。这一切对于初生的牛根生和蒙牛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无奈之下的牛根生大胆地采用了富有自身特色的“虚拟经营”。
用蒙牛后来的总结资料来说,虚拟经营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像传统企业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机构。确切地说,虚拟经营是指在完成向市场提供产品或劳务的过程中,由众多企业相互联合形成的一种合作竞争组织。它要求企业能够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在有限的资源供给条件下,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充分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将其他企业自身比较薄弱的环节虚拟化。
于是,创立之时的蒙牛,在面临“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的三无窘境时,牛根生和自己的创业同道们就确定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战略。他们通过虚拟联合,蒙牛投入品牌、管理、技术、配方,与自治区内外8家乳品企业合作,最终实现了“无米之炊”。
其间,蒙牛借一家冰激凌生产商的工厂为其打开了市场,与黑龙江一美资企业合作,按照自己设计的先进生产模式催生出了“蒙牛”牛奶。此外,蒙牛还通过承包、租赁、托管其他企业,借船出海,实现了企业的初步扩张。
正是这种虚拟经营的外部资源整合策略,通过与相关企业建立弹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外部两个优势,蒙牛最终实现了以小博大的目标。牛根生和自己的团队也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般企业几年才能实现的扩张,缔造了中国乳业的奇迹。
3.和谐中成长——双赢和多赢
有一点必须强调,蒙牛在成立之初,中国乳业市场已经基本被伊利、光明、三元等强势企业瓜分了。此时,牛根生对“经营人心”的切身感悟,就开始发挥出其独特的效应了。
实践中,牛根生并没有急于向任何一位前辈发起有针对性的攻势,而是通过运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