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情商(eq)决定你的命运-牛津情商管理-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往的需要时,才能情感相容、行动一致。因此,相互认同在人际关系中是首要的心理成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距离,往往是随着彼此相互认同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群体中,人际关系不可能始终如一,永恒不变。即使长期心心相印,志同道合,其心理也并非是等距离的。
第31节:情商影响社交
情感相容是以彼此喜爱、信任、同情、热心、照顾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凡是能驱使人们接近、合作、联系的情感,都称之为结合性情感。结合性情感越多,彼此之间越相容。凡是能使人们分离开来的情感,如憎恨、厌恶、冷淡、不满等,都称之为分离性情感。分离性情感越强烈,彼此之间则越不相容。所以,情感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具有重大的作用。历来社会心理学家就很重视情感成分,把它视作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行为相近是彼此言行举止、交往动作、角色地位、仪表风度等人际行为模式雷同。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模式越近似,越容易产生和形成人际关系,因此这也是构成人际关系系统的一个重要成分。由相互认同、情感相容、行为近似这三个方面构成的人际关系系统,对于个性的全面发展,对于维护心理健康,保持正常的社会生活,对于促进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巨大的积极影响作用。
第32节:健康的情绪
健康的情绪情绪能够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提高或降低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它也是观察一个人对于某人或某事真实情感的窗口,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志向、胸怀和度量,它标志着个性成熟的程度。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人,懂得保持健康情绪,能够自觉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健康情绪的养成或保持对一个人的工作、学习或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健康情绪有哪些必要的条件呢?第一,正确的人生追求。正确的人生追求是个人学习、工作与生活的一种精神支柱。有了这种精神支柱,就能在遭受挫折、打击和失意时,依然心有所恃,情有所依,始终保持顽强的精神和健康的情绪。正确的人生追求应当能促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对社会有所贡献。这就要求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认准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只有确立了这种正确人生态度的人,才能百折不挠,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如失恋、失学、疾病等)时,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第二,宽广的胸襟。拥有宽广的胸襟是形成健康情绪的基本条件。宽广的胸襟表现在对待生活琐事能视野开阔、胸怀旷达,不只津津乐道于眼前琐事。古人云: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恃;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一个人只有把眼光放在远大的事业上,才会有宽阔的胸怀和豁达的度量。看问题应着眼于全局和长远打算,不要因暂时的不利境遇而烦恼沮丧,不要为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利而大动感情。在为人处事上,应当从渺小的个人感情中解脱出来,摆脱自我中心的小圈,以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人,以真心、诚心去打动他人。第三,理性地适应生活。人总是生活在一个现实的情感世界中,这种情感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有甜的东西,也有苦的东西;有顺心的时候,也有不顺心的时候;有眼泪,也有欢笑;有冷嘲热讽,也有温情厚意。一个人如果不能适应这些变化,情绪将会随之起伏动荡;时喜时怒,时悲时愁,心理调节系统就会因此受到伤害,不良情绪由此形成。如果能够主动控制它,不管生活怎样起伏变化,始终不改愉快、乐观的精神面貌,泰然处之。理智对待环境、生活、人际关系等相关情绪问题,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并保持健康情绪。理性地适应生活包含三方面,即理智接受现实生活的水平、理智评价自己的水平以及理智自制情绪的水平。其中,具备理智接受现实生活的水平是理性地适应生活的前提,具备理智评价自己的水平是理性地适应生活的关键,具备理智目制情绪的水平是理性地适应生活的重要保证。第四,寻找身边的欢乐。经常保持欢悦乐观是健康情绪的重要表现。因为,乐观的情绪是身心和谐的象征,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它能使人从内心到外表都感染上愉快的色彩,更使人享受到对于生活的满足感,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保持乐观情绪的前提是善于寻找身边的欢乐。生活中有欢乐也有忧伤,有的人经常看到欢乐的一面,由此而感到生活很美好;有的人却总是只看到忧伤的一面,当然会生活得很不开心。当然,善于在身边寻找欢乐,多看生活中欢乐的一面,并不是只看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而否认痛苦和困难的存在。生活中的现实是无法逃避的。我们提倡,无论欢乐还是忧伤,都应当以乐观的情绪去面对。对于眼前的困难,只要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通过自身的努力,相信它是能够被克服的。虽然乐观的心情并不能改变客观事实本身,但是,乐观却可以使我们勇敢面对现实,不畏困难,能使我们鼓足勇气正确地对待我们所遇到的挫折和失败。
第33节:健康的情绪
以乐观的心态寻找身边的欢乐是学业或事业成功的助推器。美国堪萨斯州大学心理学家史耐德主持的一项实验研究能够充分说明这一问题。你的学期设定目标是80分,一周前第一次考试成绩(占总成绩30%)发下来,你得了60分。你会怎么做?每个被测试的学生的做法因心态而异。最乐观的学生决定要更加用功,并想到各种补救的方法;次乐观的学生也想到一些方法,但没有实践毅力;最悲观的学生则索性宣布放弃,一蹶不振。他最后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其心态是否乐观有决定性的关系,甚至比传统认为最具预测效果的入学测验更准确(入学测验与iq很有关系)。也就是说,就智能相当的学生做比较,情感因素的影响更明显。他的解释是,乐观的学生会制定较强的目标,并知道如何努力去达成。在比较智能相当的学生后发现,影响其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心态是否乐观。从eq的角度来看,乐观的人面对挑战或挫折时不会满腹焦虑、意志消沉,这种人在人生的旅途上较少出现沮丧、焦虑或情感不适应等问题,总是满怀希望地面对现实,因此,在人生道路上容易成功。美国著名游泳选手麦特·毕昂迪1988年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被认为极有希望继1972年马克·史必兹之后夺得七项金牌。但毕昂迪在第一项200米自由式游泳中竟屈居第三,第二项100米蝶式游泳原本领先,到最后一米硬是被第二名超了过去。各报都认为两度失金将影响毕昂迪后续的发挥,没想到他在后五项竟连连夺冠。只有宾州大学心理学家马丁·沙里曼对这种转变不感意外,因为他在同一年较早的时候曾为毕昂迪做过乐观影响的实验。实验方式是在一次测试后,故意请教练告诉毕昂迪他的表现不佳(事实上很不错),接着请毕昂迪稍作休息再试一次,结果更加出色。参与同一实验的其他队友测试成绩都不如之前。欢乐或乐观其实都是建立在心理学家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上,亦即相信自己是人生的主宰。这种心态能使你最大限度地发挥既有能力,努力培养欠缺的能力。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颇有研究,他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响,能发挥到何种程度有极大的弹性。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来,遇事总是着眼于如何处理而不是一味担忧。
第34节:情绪决定成败
情绪决定成败基于情商的自信是在正确认识自己和理解别人的前提下获得的,因此是有坚实基础的。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的情绪,人的情绪只受意识,即对事物的看法影响。不要把自己想成一个失败者,而要尽量把自己当成一个赢家。人生来没有什么局限,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沉睡的巨人。不要自我贬低,我们都有力量变得强大。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他获得过诺贝尔奖,但是却拒绝领奖。他有一句名言:一个人想成为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如果你认为自己被打倒了,你就真的被打倒了。如果你想赢,但认为自己没有实力,那么你就一定不会赢。如果你认为自己会失败,你就一定会失败。如果你不认为自己聪明,你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聪明人。一个不能说服自己有能力做好所赋予任务的人,不会有自信心。自信心受到挫折会改变人的命运。自信能够给人以满足感,产生满意、快乐、积极的情绪,可以变渺小为伟大,化腐朽为神奇。与此同时,自卑自弃的情绪就会被削弱、摧毁。作家三毛在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数学成绩不太好,数学老师不喜欢她。每到上数学课她就紧张,总是头昏脑涨,数学成绩更是每况愈下。由于数学成绩不好,经常遭到数学老师羞辱,所以她特别怕数学老师的眼光。后来发展到出现了心理障碍,一想到上数学课就紧张,再到后来,每天早上起床后,一想到今天有数学课,就立刻昏倒了。三毛真的没有所谓的数学细胞吗?恐怕不见得。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大发明家爱迪生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一次手工课上,老师要求学生们把家庭作业拿出来展示。每个孩子都拿出了像模像样的作品,只有爱迪生拿出了一把歪歪扭扭的木头小板凳。老师看了非常失望,对爱迪生说:只要你能找出比这更烂的板凳,我就不给你得零分。爱迪生从桌子里拿出了两个更加歪歪扭扭的木头小板凳,说:这是我开始做的两个,我想以后我能做得更好些。
第35节:情绪决定成败
正是这个手工课差点得零分的爱迪生,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和智慧的大脑发明了无数神奇的工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是什么让爱迪生有如此大的进步呢?是自信心。虽然第三把小板凳仍然是废品,但是爱迪生从中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从而坚信自己将来可以做得更好。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受试者在心中默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