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精细化工-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内外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
  据统计全球500强中有17家化工企业,其中前几位是美国杜邦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赫斯特公司和拜尔公司,美国的道公司以及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等。它们都有百余年的历史,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都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后来逐渐转向精细化工。德国是发展精细化工最早的国家。它们从煤化工起家,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煤化工为原料的占80%左右,但由于煤化工的工艺路线和效益不佳,1970年起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产品比例猛增到80 % 以上。   杜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成立于1802年。它从1980年前后才从石油化工大幅度地转向精细化工,比德国和日本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却很快。该公司对以往通用产品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80年代以来,扩大了专用化学品的生产,主要为农药、医药、特种聚合物、复合材料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该公司的长远目标为发展生命科学制品,为保健品、抗癌、抗衰老等药物和仿生医疗品,1995年该公司利润为33亿美元。   道化学公司成立于1897年。70年代末,通过产品的结构调整,加强了对医药和多种工程用聚合物的生产,特别是汽车涂料和黏合剂方面有所特长。该公司在1973年精细化学品产值只有5。4亿美元,精细化工率为18%,1996年猛增到50%。90年代初总产值为200亿美元,而精细化工产值占110亿美元。   巴斯夫公司、赫斯特公司和拜尔公司是德国化工企业的三大支柱。它们多以兼并、转让、出售为手段,加大投入力度,以技术力量的强弱,实施核心业务,尽量提高核心业务的比重和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重点开发保健医药用品、农用化学品、电子化学品、医疗诊断用品、信息影像用品、宇航用化学品和新材料等高新领域,大大提高了精细化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如巴斯夫公司的涂料和感光树脂等几个有特色产品,其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由1980年的11%升至1995年的30%。该公司1994年的营业额462亿马克,赫斯特1996年营业额为521亿马克,拜尔公司1994年营业额为267亿美元。它们都非常重视开发高新技术,拜尔公司至1995年底已获得15。5万件专利,产品2。4万个,它在医药中的主导产品阿司匹林已有百年的历史。   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农药、医药、染料、添加剂、化妆品、洗涤剂、宇航用胶粘剂等的生产企业,是世界上唯一全部外购原材料发展精细化工的大企业。1994年,其营业额为161亿美元,其精细化工率占世界首位,高达80%以上。   发达国家不断地根据经济效益和发展的需要,以及市场、环境和资源的导向,进行化学工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其转轨的焦点都集中在精细化工方面,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性趋势。1991年全世界精细化学品的销售额为400多亿美元,以西欧、美国和日本为主。9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精细化工率约为55%,而末期上升到60 %。精细化工的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其它行业。以美国为例在80年代后期,工业增长率为2。9%,而精细化工则高达5%。他们的发展主要目标是扩大专用品的生产,如医药保健品、电子化学品、特种聚合物及复合材料等,并大力发展有关生命科学制品,如抗癌药物、仿生医疗品、无污染高效除草剂、杀菌剂等等。   我们国家自80年代确定精细化工为重点发展目标以来,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发展较为迅速。“八五”期间已建成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中心10个,年生产能力超过800万吨,产品品种约万种,年产值达900亿元,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0世纪末精细化工率达到35%。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他们仅就电子工业一项就需精细化学品1。6万种,彩电需7000多种,国内产品配套率都不到20%,其余靠进口。其它在织物整理剂、皮革涂饰剂等方面更为短缺。另外从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质量、品种、技术水平、设备和经验来看,都不能满足许多行业的需求。

精细化工面临的机遇
  精细化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与粮食生产地位一样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因此精细化工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新世纪之初,精细化工就被国家经贸委列入发展重点之一。这是精细化工面临的良好机遇之一。   精细化工生产的多为技术新、品种替换快、技术专一性强、垄断性强、工艺精细、分离提纯精密、技术密集度高、相对生产数量小、附加值高并具有功能性、专用性的化学品。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把21世纪的精细化工定位为高新技术。在国外的高新技术园区,譬如法国巴黎西南郊的Les Ulis高新技术园区,就有很多精细化工企业。在国内也一样。在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都有大量的精细化工企业。而只要是高新技术企业,都可享受到政策、融资、外贸、征地、用人等方方面面的优惠条件。这是精细化工面临的良好机遇之二。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在进行产业的结构调整。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欧共体国家、美国和日本工业发达国家,陆续把许多化工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虽然他们有转移污染的企图,但也确实把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精细化学品生产转移到国外,而且这种趋势在不断地扩大。从世界经济版图来看,可以接受这种转移的主要是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由于非洲在经济和技术方面的落后,无力承受这种转移。以巴西为首的南美经济合作区,虽然有一定的经济、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但政局不稳定、经济上险象环生,使外商投资者望而生畏。亚洲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东亚和南亚一带,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天独厚,经济和技术水平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其中东盟十国人力便宜,中国和印度最有竞争力。由于中国政局稳定,政策优惠,市场容量大,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改革开放20年,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国比印度更胜一筹。据1995年统计,外商在中国近20000家化工企业,其中精细化工达2206家。   随着世界和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不少高新技术如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分离技术、绿色化学等,将和精细化工相融合,精细化工为高新技术服务,高新技术又进一步改造精细化工,使精细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产品进一步高档化、精细化、复合化、功能化,往高新精细化工方向发展。所以各种高新技术的良性互动,是精细化工面临的良好机遇之四。   面对这样四个良好机遇,难怪我国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一致认为精细化工在中国绝对是朝阳产业,前途无量。   行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需要优秀的专业人才作支撑。这就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事实上我们精细化工专业的毕业生每年的一次就业率高达95%以上。许多省内外精细化工企业到我们学校要求介绍或招聘精细化工毕业生。由于社会上精细化工企业极多,精细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较好,精细化工产品出口和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精细化工产品开发前景广阔,所以精细化工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容量很大。在可预见的未来,基本上没有就业问题。

精细化工发展方向
  按照经济发展和合作组织(OECD)的规定,根据技术密集度的情况,汽车、机械、有色冶金、化工属于中技术产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是按其研究开发含量高而确定的特定领域,航天航空,信息产业、制药等。作为化学工业分支的精细化工大体也属于中技术范畴,但作为精细化学品的高性能化工新材料、制药、生物化工等已确定属于高新技术范畴。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一场以生物工程、信息科学和新材料科学为主的三大前沿科学的新技术革命必将对化学工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像精细化工这样的传统工业的发展趋势必定是越来越加重技术知识的密集程度,并与高新技术相辅相成。

纳米技术与精细化工的结合
  所谓纳米技术,是指研究由尺寸在0。1~100 nm之间的物质组成的体系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以及可能的实际应用中技术问题的科学技术。纳米技术是21世纪科技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和电子学等学科高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包括以观测、分析和研究为主线的基础科学,和以纳米工程与加工学为主线的技术科学。不容否认纳米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融科学前沿和高科技于一体的完整体系。纳米技术主要包括纳米电子、纳米机械和纳米材料等技术领域。正如20世纪的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那样,纳米技术将是21世纪的崭新技术之一。对它的研究与应用必将再次带来一场技术革命。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使纳米微粒的热磁、光、敏感特性、表面稳定性,扩散和烧结性能,以及力学性能明显优于普通微粒,所以在精细化工上纳米材料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纳米聚合物
  用于制造高强度重量比的泡沫材料、透明绝缘材料,激光掺杂的透明泡沫材料、高强纤维、高表面吸附剂、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凝胶和多孔电极等。
纳米日用化工
  纳米日用化工和化妆品、纳米色素、纳米感光胶片、纳米精细化工材料等将把我们带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最近美国柯达公司研究部成功地研究了一种即具有颜料又具有分子染料功能的新型纳米粉体,预计将给彩色影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粘合剂和密封胶
  国外已将纳米材料纳米SiO2作为添加剂加入到粘合剂和密封胶中,使粘合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