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法国顾问倒像是一个搞技术的科学家出身,说话实诚的很,倔强的几句话轻易之间就将尼古拉心中隐藏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给彻底击破!
如果没有了飞机空战的优势,似乎,大俄罗斯帝国已经没有任何的办法,阻止中国人对远东的俄军各个击破了!
“不,不管怎么样,还是要试一下!如果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不行,那就直接飞到伊尔库茨克!”尼古拉耶维奇咬着牙说。
于是,在尼古拉大公的紧急要求下,通过紧急转场几次,英国支援的一百二十架骆驼二型战机和法国支援的纽波特13型战机,两种当前列强国家中已经是穷尽了人力物力,超越时代水平发挥研制出来的最新型战机,跨越上万公里的天空,来到了寒冷的西伯利亚。飞行员和飞机先期来到了克拉诺斯亚尔斯克,进行最后的战前检修,但技师和辅助人员还远远的落在后边。
现在,对尼古拉大公来说唯一好的消息就是,这些原始的飞机,在紧急情况下甚至在平地上就可以起飞,并不需要修建专门的机场了。
第九十六章 乌兰乌德战役五
中国空军无疑是在这次北疆中俄之战中占据了主角的地位,几次主要的进攻的机会都是有空军制造出来的,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对敌人的巨大战略优势。但是,伊尔库茨克,这个近在咫尺的地方,其实中方并不打算进攻它。
这是俄军在整个西伯利亚最重要的战略支点之一,中国此时拔掉它,固然爽利,但是未免有重点不分之嫌,以国防军现在在北疆的兵力,也还有些力不从心。战争,尤其是大国博弈的战争,最重要的是每一个阶段的战略都要做到有所取舍,现在库伦方面军的主要注意力是放在了歼灭敌人的十几万有生力量上面。至于伊尔库茨克,放着它在那里,说不定今后会有更大的收获。
在此时的斯留旦卡小镇上,中国飞艇编队不停的起起落落。由于暂时还没有发现俄军飞机的威胁,中国飞艇在俄罗斯北疆的行动相当的肆意,大量的火炮物资弹药通过空中运输一点点的汇聚过来,人员补充也很快到位。
现在,这里已经不是刚开始时那两个团了,而是整整的四个团,近一个半师的规模。小小的团长冯玉祥在军部里的高级军官都没有到位的情况下,被火线任命为前线总指挥,负责这里的战况。
现在的小镇,一万多国防军兵员在这里热火朝天的劳作着,不过几天时间,小小的城镇在中方的努力下,就很快的面目全非,朝着一个巨型的野战工事群演化,野外的战壕朝着南北方向延伸出几公里远。
而在对面,据空中侦查。敌人俄军主力果然是已经调转过头来,回军伊尔库茨克。在这种情况下,小小的斯留旦卡,就成为敌人回军之路上的一个眼中钉,要承担敌军主力十几万大军疯狂袭来的压力。
斯留旦卡狙击战。即将打响!
……
在遥远的南京,前线的情况回到了这里。
“恩,前期的战况还是打得不错,几个重要的支点都拿下了,接下来就看那帮小子们的了。至于第二步计划——北疆的预备军都准备好了,你看黄兴那里……”郭嘉看着李哲。
李哲摇了摇头。“这个不用,黄克强虽然是揭竿而起,但本人并没有军阀倾向,这次他来南京,我们两人谈的很愉快,对我给他的安排也很满意。打仗?呵呵!现在他已经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已经不准备再进军界了!他之前的那些人。现在可以放心用。”
“唔!这样就好!黄克强这个人很难得啊!有自知之明。这样的话事情就好办多了。”郭嘉悠然舒了口气。
他们谈论的是北疆之战的第二批参战军,有四川和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兵员编制起来的第第五军第六军第八军第九军。其中大多数中底层军官都是曾经的革命党人,和同盟会之间关系很深,后世大名鼎鼎的熊克武、刘存厚、李济深等人都在其中。
这批军队,要想好好的使用他们,还需要过了政治检验这一关。毕竟革命党这些人,可就是靠着鼓动新军革命起家的。虽然当前的形势下,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是以革命党人这些人的少不更事,这种可能性不能说不存在。
好在就在远征军左右为难之际,前几天曾经的同盟会领袖黄兴翩然而来南京,拜访中华宫,和李哲促膝长谈了一番,解决了远征军的疑惑。
黄兴希望李哲能不计前嫌大胆启用这批年轻人,不要挡了这些人的前程,作为交换。黄兴愿意受李哲的“招安”,担任帝国政府的体育部长。这个体育部原本是文化教育部辖下的一个厅,为了安排黄兴,专门提了一级,成为帝国内阁直属一个单独的部门。
黄兴的臣服。和正在上海滩办报纸,做在野党领袖,带着廖仲恺汪精卫等人试图进行合法政治竞争的宋教仁,这意味着作为同盟会仅存的潜在政治力量,已经全盘融入了帝国政治体系里面,帝国的内患基本上可以说是已经彻底清除了,从此再无内忧。
以曾经的革命党人为基层骨干的四个整编军奉命北上,作为第二批参战军加入中俄之战。
……
在斯留旦卡,中国军队见到了敌人的前锋,俄军的哥萨克骑兵师,小股的骑军潮水一般的朝着阵地冲锋,弄出偌大的声势,却在接近小镇的时候,这边战壕中还没有开火,那边就已经是转了一个漂亮的弧度,转首撤退了。
冯玉祥眯着眼,举着一个望远镜观看着前线,
“还算是这帮老毛子们知道厉害!”
在此时的壕沟阵地的前面,两道铁丝网阴森森的立在那里,若是哥萨克骑军不撤退,就要撞在上面了。
骑兵侦察之后,俄军主力终于确定斯留旦卡确实存在着一只中国国防军,先前在无线电中得知的时候,这些人们普遍的还不相信。这一部分俄军虽然从电台接到了上面的命令,要回守伊尔库茨克,不敢违抗,不得不率众返回。但是心中却是仍然有些不以为然。
不同于军事参谋们依据已有的情报对全局做出的悲观的解读,真正在前线带兵的大将们都是各有各的勇悍之处,他们其实更愿意相信基里连科司令是出了什么意外。而不是就直接的在俄军腹地被别人消灭了。事实上,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是一个很难接受的猜想。
而且,基里连科失踪之后,打起仗来,三个军的军长之间也面临一个难以统属的问题,三个军的军长都是中将,在战术上怎么决定,谁先冲锋,谁后冲击,这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后方还没有看到参谋们所说的中国围攻军队的影子,大家对当前战况都有各自不同的判断。
现在,终于见到了斯留旦卡突然出现的中国防线,这些人才意识到了情况的不妙,中国人如果没有必要的把握,是绝对不会自投死路,在这个地方阻止大军的前进的,唯一的可能,就是为后方即将到来的中国国防军创造围歼的机会。
那么,现在,他们的处境果然已经很危险了。
三个军长中,在日俄战争中的败将柯尔米洛夫中将做出了让步,
“那就我先来吧!十七军先打这一仗,你们现在侧后防备,不管怎么说,先消灭这群斯留旦卡的中国人再说。”
其他两个军长和哥萨克骑兵师的师长都点头赞同。
俄军总算解决了指挥权的问题,准备进攻。
在他们的身后,从南面和东面,几百公里的广大后方,吴禄贞军,阎锡山军,曹锟军,从不同的方向上,正张开着一个巨大的扇形,在朝着这边包围过来……
ps:不好意思,昨天章节里面,冯玉祥的妻叔是北洋军阀陆建章,搞错了,实在对不起。
第九十七章 乌兰乌德战役六
战斗开始,先是炮兵准备。这个时候,由于野战疾行,俄军的重炮团都没有跟上,只有随军的野炮做准备,但即使如此,对中方仓促造成的工事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一轮十分钟的炮火准备结束后,小镇上已经是彻底的被轰平,任何露出地表超过一米的建筑都被平掉,而阵地前的铁丝网也是被炸得东倒西歪,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屏障的作用。
炮兵准备结束之后,俄军开始冲锋。俄罗斯军人们远远的排成密集的冲锋阵型,影影绰绰的冲了上来。远远的看上去是一条线,到了近前,就形成了连山排海黑压压的一片,这个时代,由于步枪的射速底下,阵地战的时候,还是以能利于排枪射击的线性阵型为主,至于散兵线,那是要到二战时连发枪械在基层班组的普及之后才会成为习惯了。
在国防军阵地的前面,俄军在仅仅是一次性冲锋就出动了万人的规模,看来,俄国人也是感觉到了危险了啊!突破防线已经成了迫不及待!在看似已经彻底成为一片废墟的小镇中,冯玉祥拿着望远镜看着敌人的攻势,心里还是有些感叹。
果然不愧是欧洲大国的常备军!即使是再衰弱,战斗力也不是东方国家的军队可比,和日军相比,俄军仅仅是随军野战炮火的威力就比日本猛烈了许多,而炮火集射的力度,比起经常困惑于后勤弹药物资供应的日军来说也要狠得多。
如果是曾经的北洋军,在敌人这一轮翻天彻底的轰炸下,恐怕已经是崩溃了吧!哪里像现在这样,所有的基层军官和士兵都接受了最基本的反炮兵战术训练,在工事修建的时候。就可从前完全不同。
俄军这一轮炮轰,虽然是小镇建筑的毁坏很厉害,但是人员杀伤并不严重,大家伙儿都躲在了防炮坑里,安全的躲过了这一轮轰炸。现在。是中国军队的表演时间了。
阵地战,在二三百米以外的距离,是狙击手的统治地带。
国防军作为一只新军,狙击手训练尊崇的并不是精英训练,而是下放到了基层,每一个班组里都配有一个狙击手。作为班组的反火力点,一旦展开阵地战,一个师里数百把狙击枪同时开打,虽然声势并不大,造成的死伤也是相当可观。从五百米到两百米的距离上,几百米的冲锋。俄军完全是顶着火力在上,上千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