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煮开了,还要舀水做什么?”杨康表示不明白。忍不住就问道,口中说着。就喝了一小口,入口很是爽滑。有些浓稠感,带着米香味。
  “现在城里都用电饭煲煮饭了,自然不用舀水!”老妇人解释道,“但我们这里还是烧土灶,因此煮饭的时候,一般都会多放一点水,等着煮开了,就舀掉一点水,以保证饭的软硬适中。奶奶老了。这要饭煮硬了,可就嚼不动了。”
  可怜杨康长这么大,还真不知道煮个饭有这么多的玄机,只是感觉米汤很是可口,当即一口气都喝了。
  “奶奶,我想要你这个碗,卖给我好不好?”杨康拿起那只漂亮的粉彩蜻蜓戏荷大碗,看着老妇人说道。
  老妇人很是好奇,不解的问道:“你要这碗做什么?”
  杨康也不知道怎么向她解释。说道:“我就是想要,奶奶,你卖给我好不好?”
  “难不成奶奶用过的,你还准备拿回去。借点奶奶的寿?”老妇人说道,“可奶奶还没有死啊?要等着奶奶死了,才管用啊!”
  “什么啊?”杨康连着头上的冷汗都流了下来。“奶奶,你胡说八道什么啊?哪里有这个说法啊?”
  “你没听说过?”老妇人好奇的问道。
  杨康摇头。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荒诞的说法。
  “我们南边乡下某些地方就有这个风俗。”老妇人说道,“有福气的老人去世了。办丧事的时候,一顿饭吃下来,桌子上大半的碗都不见了。”
  “还有这种事情啊?”杨康还真不知道,什么地方有这种风俗?
  “有的,很多地方都有这种风俗。”老妇人说道。
  “奶奶,我是想要买你这个碗,不是直接端走!”杨康说道,“这个碗很好看。”
  老妇人只是笑笑,站起来端起那只碗还有搪瓷罐子,就要向里面走。
  “奶奶!”杨康顿时就着急了,雍正年间的粉彩蜻蜓戏荷瓷碗,可是好东西啊,外面并不多见。
  “奶奶给你洗干净了!”老妇人笑道,“真没见过你这孩子,唉,一个碗,有什么好看的?现在拿着钱,商店里面好看的碗多了。”
  杨康思忖了一下子,还是说道:“奶奶,这个碗是古董。”
  “古董?”老妇人愣了一下子,然后问道,“你的意思就是说,这个碗还值钱了?”
  “嗯!”杨康说道,“你要是卖给我,我给你二十万?”
  “二十万?”老妇人明显呆了一下子,想了想,她冲着杨康招手道,“小伙子,你过来——”
  杨康跟着她向里面走去,外面是堂屋,后面隔开做了厨房,有着杨康从来没有见过的土灶。
  老妇人打开一座竹制的碗柜,指着里面的盆盆罐罐说道:“你挑挑看,可还有你要的?”
  杨康这才知道,这个老妇人让他过来的缘故,当即蹲在地上,首先就在一叠的盘子里面找着。
  原本老妇人让他找的时候,他心中还想着,有一只古董已经是侥幸,哪里还有第二只?但是当他在盘子里面翻了一起之后,一只雍正粉彩过枝牡丹花卉玉蝶盘子映入他的眼帘。
  “我靠,还真有?”杨康心中极为奇怪,这妇人家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会有雍正年间的粉彩瓷器?
  在一叠碗中翻了翻,他又翻出来一只粉彩折枝月季花的瓷碗,这个碗不大,但花纹精美之极,鲜红的月季花旁边,还有二只黄色的大玉蝶,翩翩起舞。
  而且,不管是蜻蜓戏荷还是折枝月季花,包括那只粉彩过枝牡丹花纹玉蝶盘子,明显都是手工绘制的图案,象征着这几个瓷器的来历不凡。
  别的东西找了找,却没有再次发现什么。这个时候,老妇人也把那只雍正年间的粉彩墨荷瓷碗洗干净了,连着水渍都擦干净。
  “奶奶,这两个东西我也要。”杨康说道。
  “好好好,都要!”老妇人笑呵呵的说道,“奶奶帮你找个东西装一下子。”(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打枣子

  说着,她四处找了找,才找出来一个破蛇皮袋子,把那几个碗又找了碎纸包裹了,这才放在蛇皮袋子里面,递给他道:“你这孩子也真是的,要这旧碗做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杨康只是笑着,“奶奶,我给你钱,你有银行账号吗?”
  “银行账号?”老妇人糊涂了,想了想,摇头道,“那是什么东西,我可没有!”
  杨康无奈,摸出皮夹子,他昨天晚上就把现金全部用完了,今天早上从取款机里拿了五千块,当即就直接把那五千块全部取出来,递给老妇人道:“奶奶,这个算是定金,我明天把钱给你送过来,可好?”
  “这么多钱,买那三个破碗?”老妇人接过那一打华夏币,数了数,说道,“你刚才说什么,要给我二十万?”
  “是啊,奶奶,如果你嫌弃少了,我可以再添点。”杨康说道。
  “不用,这个五千就够了!”老妇人一边说着,一边叹气道,“我老了,就一个人,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啊?钱多了,还招贼呢!小伙子,我知道你心好,吃了我的饭有些不好意思,就说要买那个破碗,事实上就是看着我老人家可怜,给点钱我而已。”
  “不是!”杨康呆了呆,这老妇人的想象力也未免太强了。
  “算了,那三个碗都给你了,这钱,我也收下了,来来来——”老妇人说着,当即小心的把钱收好,拉着杨康出门。在墙角处找了一根长长的竹竿。
  “奶奶,我们去哪里啊?”杨康跟着她向着屋子后面走去。
  “奶奶带你去打枣子!”老妇人说道。“你们年轻人,牙口好。吃的动,我可不成了,吃不动这东西了。”
  杨康跟着她转过屋子,这才发现房子后面有一颗老大的枣树,如今,树上结满了枣子,映着阳光,枣树的青枣已经泛红。
  “哇塞,好多枣子!”杨康像是孩子一样。欣喜的叫道。
  老妇人拿着竹竿,对着树上就打了过去。一瞬间,枣子如同是雨点一般的落下来,砸了杨康一头一脸。
  “哎呀——”杨康匆忙从树下跑出来,这枣子可是生硬得很,砸了他一头一脸,还真有点痛。
  那老妇人见了,也是笑个不住,说道:“小伙子。你离远点,被枣子砸了事小,如果让刺毛虫掉脖子里面,痒死你!”
  那只独眼龙猫这个时候也跑来凑热闹。尽着撒欢。
  等着把枣子打下来,老妇人找了一个方便袋,两人捡了一方便的枣子。回到屋子里面,一起用水洗了。坐在门口,一边乘凉。一边说着闲话。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啊?”老妇人直到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她认了这个大孙子,还不知道名字呢。
  “杨康,奶奶,你叫我阿康就好了!”杨康笑道。
  老妇人笑笑,说道:“阿康啊,你等着九月中旬的时候再来,奶奶还种着几棵柿子树,等着到那个时候,柿子就要熟了。”
  “好啊!”杨康爽快的答应着,一边挑了一个大大枣子,咬了一口,这种枣子有些类似于水果店里面卖的冬枣,但比冬枣要硬一点,脆一点,没有冬枣那么酥。枣香浓郁,倒是甜得很。
  “奶奶,你早些年家里是做什么的?家里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瓷碗?”杨康还是对这个老妇人很是好奇,为什么他们家有雍正年见的粉彩瓷器?
  他也听得人说起过,出去掏老宅子,掏到好东西的,但是,也不应该是清一色的雍正粉彩瓷器啊。
  “早些年?”老妇人愣了一下子,想了想,说道,“我小的时候家里很有钱——娘家是豫州人,夫家在这边,唉……那几个碗,应该是我当年嫁过来的陪嫁吧,原本很多的,后来就都没了。文/革的时候破四旧,砸的砸,烧的烧,留下来的就剩下几个破碗了。”
  杨康听了,也是唏嘘不已,那十年,破坏极其强大。
  这个独眼龙猫蹭了过来,老妇人抱起那只猫,用手摸摸它的头,说道:“如今,就剩下我和小黑了。”
  杨康有心说几句安慰的话,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却说王其英和周博民挑了几样东西,和童老师讨价还价,最后敲定了价钱,王其英很是爽快,直接开了一张支票给他。出来之后,就开始找杨康,但是四处看了看,也没有找到,询问童老师,童老师这个时候才想起来,杨康出去小解,至今都没有回来。
  无奈,王其英只能够出来寻找。
  “杨康,你在哪里,你掉茅坑里面了?”王其英站在公用厕所门口,大声叫道。
  “打个电话看看?”周博民说道,“他也不饿?没事乱跑什么啊?赶紧看完东西,我们去吃饭,你们两个还好,在车里吃了早饭,天知道我今天一大早的起来,我老婆子就给我煮一碗洗锅水一样的粥,我这个时候都要饿死了。”
  王其英摸出手机,拨打了杨康的号码。
  杨康这个时候,正听着老妇人给他说有些乡间的趣闻,听得津津有味,突然听得手机响,当即摸出来看了看——
  “喂!”杨康接通手机,问道,“你们看好了?”
  “看好了,你跑哪里去了,我还以为你掉茅坑里面了,准备找人借个竹竿去捞一下子呢。”王其英说道,“你这么大的人了,没事乱跑什么?”
  “阿康,你同伴找你了?”老妇人问道。
  “我在西厢这边吃枣子呢,你过来!”杨康说道。
  王其英听了,偕同周博民,还有童老师一起,忙着顺路过来,没多久就看到了杨康和老妇人坐在门口的树荫下,正在吃枣子呢。
  “孙老太啊!”童老师招呼了一声。
  对杨康很是热情的孙老太,对于童老师却是板着脸,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
  “我靠,你小子倒好,跑来这边吃枣子?”王其英一边说着,一边就抓过一颗枣子,丢在嘴里,用力的嚼着。
  “哪里跑来的野小子,别吃我孙子的枣子!”被叫做孙老太的老妇人对于王其英很是不满,白了他一眼,这才说道。
  “你孙子?”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