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海平道:“一个不要,我们这么做就是要让他们自己起来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利益,就是要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成熟起来,明白只要他们团结,利益就是可以争取得到的。”

秦钢道:“少爷,有些人可能会搞事,这个也要先防着点。”

陈海平笑了,他道:“我们现在有足够的实力把整个山西控制起来,所以不必要有任何顾忌,你们的安全不会有任何问题。”顿了顿,又道:“一定会有人搞事的,世上总有些人是要被牺牲掉的,这是难免的。”

申万雨和秦钢脊梁骨都冒起了一丝寒意。

陈海平对秦钢道:“秦东家,我要派一些人进入你们的行会,希望你不要介意。”

秦钢立刻道:“少爷,我一定全力配合。”

陈海平道:“秦东家,不瞒你说,这些铁匠是最好的兵员,我想现在就做些布置,以便将来一旦需要,随时可以拉起一支铁匠雄兵。”

三位大东家再度动容。

第一百三十五章善人

“还是做好人好,感觉真是舒心。”

天富号的东家李开富是江阴城独一无二的大善人,有活菩萨之称。就是这位活菩萨,心头常常会冒出这句话,但实际上,就在两年前,在南京的时候,他可一点都没有大善人的美誉,相反,在商圈里,“李开富”三个字意味着的是“稳、准、狠”。

在南京一带的商圈里,李开富是有名的狠角色,出手狠辣无情,字号响当当。

李开富是山东人,十三岁就在山西王家开的买卖里当学徒。李开富很聪明,又能吃苦,极勤快,很快就成为了铺子里最好的伙计。人是讲机运的,李开富虽然聪明,又努力,但一个山东人想在山西人开的买卖里出头却并不容易。虽然不是绝对不可能,但也绝非易事,地域的观念在各行各业都根深蒂固。就在李开富犹豫着要不要离开的时候,大东家王元程恰好到了李开富所在的商号。

王元程偶然发现了李开富,于是李开富就开始在王家的体系内平步青云,以致在八年前,成为了王家在南京江南总号的大掌柜。

这个南京江南总号的大掌柜可是王家在山西以外最重要的位置,争这个位置那可是要抢破头的。以前,这个位置都只有山西人争的份儿,山西以外的人是根本没个资格的,但大东家王元程亲自点了李开富的将。

每隔两年,李开富都要在年前回山西总号一趟。两年前,在回山西总号,面见大东家的时候,王元程却给了李开富一个晴天霹雳。王元程让他辞去南京江南总号的大掌柜,去江阴新开一个铺子。

这是什么事?李开富简直懵了,因为就算是王元程不满意他,想要换掉他,也不可能做这种安排。

王元程说了原因,但没有说清楚,他只是告诉李开富,这是他的另一次机会,如果把握住了,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李开富本来不信,但王元程说了要他干什么之后,他将信将疑,最后还是赴任去了。一句话,王元程交待给李开富的使命就是到江阴去当大善人,做个活菩萨,造福江阴百姓。

怎么造福百姓呢?这还真是个问题,因为江阴不穷。

江阴是个水城,将近百米宽的护城河环绕着城池的四周,内城河贯穿于城池的南北、东西。内城河连接着护城河,护城河的北端通龙须河、黄田港,直达长江,南端连通运粮河、应天河,直达太湖。

江湖河相通的水系给江阴带来了便捷的交通和商机,使江阴成为了南北货物转运的枢纽,这也就自然让江阴商贾云集,给这个小城带来了不小的财富。

李开富来了之后,他发现这里的人大都是以围绕着这些云集而来的商贾为生,没有什么实业,即便有,规模也很小,产生的财富有限。于是,李开富来了之后先开了一家叫天富号的铺子,然后又以天富号的名义在当地开设丝厂棉布厂,大量招收江阴子弟。

天富号开的丝厂棉布厂与别处的不同,他们对工人特别好,不仅薪酬高,而且平等相待,不受丝毫的歧视。

因为这种全新的风格,江阴人知恩图报,工人们干活的积极性特别高涨,人人都努力勤奋工作,把工厂当作了自己的。如此一来,本来在这方面无足轻重的江阴竟然以丝绸和棉布打出了名号,以致到江阴的客商越来越多。

人需要机缘,地方又何尝不需要机缘,江阴人抓住了自己的机缘。

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丝绸棉布质量好,价格公道,客商就愿意来买货,而买货的客商多了,反过来又刺激更多的人投资开厂,而规模大了,成本自然就会下降,使得江阴丝绸和棉布的竞争力就跟着提高。

这一切的基础自然是天富号,一开始,天富号是以巨额亏损为代价做这些的,但在规模效益逐渐形成之后,天富号的亏损就随着一天比一天减少。

开设丝厂棉布厂让江阴人对天富号对李开富感激在心,但真正成就李开富大善人、活菩萨美名的却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天富号进行的低利贷的业务。

因为风险过高,借贷的利率很少有按年算的,大都是按月,甚至是按天算的,利率一般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人难免有个马高登短的,那个时候不能不借钱,可一旦借了高利贷,很容易就倾家荡产。自打天富号来了之后,江阴人就有福了,天富号借贷的利率非常低,只有百分之十,而且还是按年算的。不仅如此,即便还不上,人家也不追讨,而是上门询问,还需不需要别的帮助,就是继续借贷也可以。

总之,天富号的宗旨就帮人,帮人过难关,帮人致富。当然,这些都是面对百姓的小额贷款,大额的天富号是不做的。

做个低利贷的业务,天富号是既帮了人,赢得了好名声,又挣了钱。在所有的业务中,没有一例故意不还,成心赖账的。

两天前,老东家王元程忽然派人来,说是他要来江阴,让给包几家旅店,能够住上二百人的。

一直以来,李开富对王元程让他做的事都百思不解,而且似乎要做这事的并不是王元程,而是个连王元程也要听命的人。现在忽然王元程要来,而且还来了这么多人,李开富本能地感到这次或许能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开富素来谨慎,要不这事也轮不到他,一接到通知后,他立刻遣人悄悄安排这件事,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这会儿,李开富就藏在德顺客店,里里外外做着最后的检查。

第一百三十六章目的

江阴,每靠近一步,陈海平心底那种千回百转的感觉便深一分。

上一次的江南之行,他没有来江阴,那时他还没有准备好,但现在,他已经准备好了,他带着阎应元,那一世的阎典史来了。他是来还愿的,这既是为他自己还愿,也是为千千万万的人还愿,而这才是他此番江南之行真正的目的所在。

他们是乘船来的,迎着浩荡的江风,陈海平和阎应元伫立船头,眺望着烟笼雾罩的远方。

江水滔滔,滚滚无尽,陈海平的心情就如这滔滔的江水,潮涌起伏。转过一个山脚,拔地而起的江阴城忽地赫然在望。

看见江阴,陈海平激动的心情反而平静下来。

江阴是真正的古城,有着七千年的人文史、五千年的文明史、三千八百年的筑城史和两千五百年的文字记载史。

江阴之古,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

江阴是真正的江海门户,地处长江南岸,居宁、沪之间,黄山等三座高三四百米的山连成一体,江面宽仅1500米。这里既是由海入江的咽喉,又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地势十分险要,故历朝历代皆都十分注重江阴的战略地位。

船队入黄田港,走龙须河,经护城河,进内城河,直入江阴。

城内河道纵横,江阴人几乎都是沿河而居,他们沿着内城河堤修仓库、造房屋、开店铺。河面上,大船小船如织梭往来;街面上,人头攒动,喧嚣极了。

好一个繁华的江南古城!

看着眼前繁华的景象,想到那一世血战八十三天之后屠城的那一幕,更是深深刺痛了陈海平的心。

陈海平的容颜如铁。

这个时候,众人都上了船头,他们看到陈海平异乎寻常的凝重脸色,都相互看了看,但谁也不知道陈海平这是为什么。

王元程心头的疑惑当然比其他人更要重得多,因为他知道陈海平对江阴有着难以解释的关心。

终于发觉了自己失态,陈海平也没有解释,只是对众人笑了笑。

德顺客店是江阴最大最好的,要不是李开富极受江阴人敬重,他就是有钱也不可能把整个店都包下来。江阴人作买卖,讲究的是一个公道,拿银子砸人这种事,在江阴是行不通的,江阴人见钱眼开的不多。

德顺客店的掌柜姓王,因为大善人李开富这般小心,这位王掌柜也跟着紧张。及至看到进入他们店的这些客人,王掌柜似乎明白了大善人为什么这么小心。这些客人确实不一般,以他的眼光竟然看不出来这些人是干什么的,而更令他想不明白的是这入住的百十号人几乎个个都气度不凡,包括那些为数不少的女人。

李开富的眼光极毒,虽然众人围绕着的是两个气度非凡的老人,但他还是一眼就看了出来,这群人真正的核心并不是那两个老人,而是跟在老人身旁的那个年轻人。

李开富发现这个,是因为他发现老东家王元程的注意力有意无意的总是放在那个年轻人身上。

王元程并没有停下来为他介绍,而是只是冲他点了点头。

李开富愈发的糊涂,他不明白这世上有什么人能让王元程持这般的态度。再想到让他做这个大善人的可能就是这个年轻人,李开富更是心痒痒的难受。

都安顿下来之后,李开富被叫了进去。

屋里没有旁的人,只有那个年轻人和老东家王元程。

李开富进来后,王元程介绍道:“少爷,他叫李开富,江阴的事就是他做的。”然后又对李开富道:“这位是陈海平陈东家,你称呼少爷就可以了,不要说出去。”

听了王元程称呼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