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于自信就是最大的愚蠢,在陈海平看来,在现在的形势下,即便成吉思汗复生,如果也这么一意孤行下去,那最终的结局不会和林丹巴图尔有什么不同。
志大才疏,林丹巴图尔和朱由检这两个同时代的、年纪相差不到二十岁的末世帝王真是太像了,他们一开始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才干,但他们的才干相对于他们的志向而言,事实证明是远远不够的。
时来天地同助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林丹巴图尔的愚蠢似乎把自己的运气全都给搞没了,从此事事不顺,倒霉每每都倒到了极点。
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取得了萨尔浒大捷,从此明朝再也无力进攻,完全陷入防守。同年七月,努尔哈赤率得胜之师进攻辽东重镇铁岭,明军兵少将寡,士气低落,铁岭岌岌可危。
在辽东,林丹巴图尔和明朝的利益是一致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林丹汗迅速采取了行动,他令内喀尔喀联盟的宰赛率军一万驰援铁岭。可惜,新败的明军没有坚持到这支援军的到来。铁岭陷落,努尔哈赤率得胜之师正面迎击宰赛的援军。士气正盛以逸待劳的八旗军再一次取得了胜利,蒙古军全线溃败,而最严重的是统帅宰赛及其两个儿子被俘。
铁岭之败,对于林丹汗来说,还可算是胜败兵家常事,但对于内喀尔喀联盟来说却是极大的打击。此时,盟主卓里克图洪巴图鲁年事已高,联盟的主要事务,都是由年富力强的宰赛来承当,其人已经成为实际上的盟主和未来盟主的继任者。他的被俘,内喀尔喀联盟惊惧不已,一时不知所措。
努尔哈赤掌握了宰赛父子,也就捏住了内喀尔喀联盟的要害,他们不得不在是年十月遣使求和,要求与努尔哈赤会盟。十一月,内喀尔喀五部所有有实力的首领以卓里克图洪巴图鲁为首与努尔哈赤举行了会盟大会,相约一同针对明朝作战。
通过这次会盟,内喀尔喀联盟秉承林丹汗的意志抵抗女真人的情势,被一朝消解。
天启初年,努尔哈赤攻克辽东重镇沈阳,然后仅留少量部队留守,其余大军一鼓作气连下70余城。林丹汗见大金后方空虚,便率军兵临沈阳城下,试图解救被拘押的宰赛,但结果却被八旗少量的留守部队击溃,林丹汗败退。
内喀尔喀联盟见武力解决无望,只得用上万头牲畜的赎金赎回了宰赛,而这毫无疑问,对林丹汗的声望又是一次重大打击。
为了挽回渐渐失去的人望,天启二年,领军至山海关协助明军牵制女真人的攻势,可这一次又失败了,明朝重镇广宁被努尔哈赤攻陷,林丹汗从此丧失了最重要的贸易基地。
一连串的失败,兵员、物资以及最重要的声望都损失惨重,这将他当初改信红教造成的负面影响无限地放大了,其中一个最能说明问题的直接后果就是当败退山海关之后,原本就反对信仰红教的重臣,管理左翼三万户的特命大臣锡尔呼纳克杜棱,率领所属乌齐叶特部与明安谔勒哲依图台吉所属乌噜特部共三千多户,投奔辽阳城,归顺了努尔哈赤。
经过这一连串的打击,此后,林丹巴图尔开始变了,他的变化又同崇祯的变化极为类似。经过一连串的挫折之后,他们都由原本的极度自信一转变得没有了起码的自信,而人一旦失去起码的自信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起码的判断力。
看到林丹汗已经有了众叛亲离的苗头,天启三年,努尔哈赤开始了对于林丹汗的反击,他单方面要求内喀尔喀联盟改变盟约条款,将共同针对明朝改为针对林丹汗。
在内喀尔喀联盟内部,宰赛最有实力,但在上次被俘之后,他已经臣服了努尔哈赤,不敢反对。而盟主卓里克图洪巴图鲁虽年迈体衰,倒不失草原英雄的本色,断然拒绝。努尔哈赤杀鸡儆猴,四月,他出兵攻打喀尔喀联盟中持反对意见最坚决的扎鲁特部首领昂安。昂安猝不及防,本人及儿子战死,所部属民和牲畜全被女真人虏获。
卓里克图洪巴图鲁面对公然侵略再不愿忍受,相约林丹汗一同讨伐后金。但是,此时的林丹汗已经没了自信,也就没有了正确的判断力,他不愿再冒险面对八旗大军,而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整合内部上。
其实,在锡尔呼纳克杜棱投奔努尔哈赤后,察哈尔八大营中信奉黄教的乌珠穆沁部贵族多尔济、塞棱,苏尼特部贵族素塞巴图噜、浩齐特部贵族策凌伊尔登、阿巴噶部贵族都思噶尔各率所部离开,投奔了笃信黄教的漠北喀尔喀。这时,林丹汗面对的内部形势虽然异常严峻,急需整顿内部,但他仍然无论如何也不该拒绝卓里克图洪巴图鲁共抗八旗大军的邀约,这是战略上的自杀行为。
整顿内部,安内,林丹汗的第一目标便是死心塌地归附努尔哈赤的科尔沁。
一百二十六章洗脑
一个大帝国的最终崩溃,大量内奸的努力功不可没,如果说明帝国的崩溃和大量汉奸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话,那北元蒙古的覆亡,也得益于众多蒙奸与女真人的精诚合作。
科尔沁部首领奥巴,便是蒙奸的代表人物。
在与大金联姻的蒙古各部中,科尔沁较为特殊,其他人都可说是自保的权宜之计,而他却是自觉自愿地背叛了自己的民族。
天启四年,奥巴觉得联姻还不过瘾,干脆和努尔哈赤举行了会盟,将矛头直指蒙古共主林丹汗。
而这,标志着科尔沁部完全与林丹汗决裂,脱离了蒙古阵营。
如果不剪除内奸,安内是无从谈起的。林丹汗厉兵秣马,决定武力解决科尔沁,但作为共主,林丹汗还是做了最后的和平努力。天启五年四月,林丹汗派卓尔济喇嘛前往科尔沁,与奥巴谈判,希望科尔沁能够回头,但结果不欢而散。
十一月,林丹汗开始组织东征,调主力山阴察哈尔和山南察哈尔两路并举,计划在十一日会合,十五日出征,同时,向喀尔喀联盟发出命令要求他们参战。
然而,林丹汗东征科尔沁的计划,却让内喀尔喀联盟盟主卓里克图洪巴图鲁感到了不安。他完全清楚,如果林丹汗彻底控制了科尔沁,必然实力大增,那时,自己就不再是有条件的服从而是要令行禁止不得违抗了。但要公然帮助科尔沁这个蒙古的叛徒,又说不过去,于是,这个糊涂的老人开始了暗箱操作。
当林丹汗正在集合兵马的时候,部队何时会合,何时出征,走哪条路线,主攻方向是哪里等等军事情报,全都通过卓里克图洪巴图鲁传到了奥巴的耳朵里。
如此一来,接下来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林丹汗这次的军事行动功败垂成。
林丹汗短视、愚蠢,卓里克图洪巴图鲁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陈海平相信,在卓里克图洪巴图鲁做出这个愚蠢的决定时,林丹汗改宗以及一系列的不当举措必定是有很大影响的。
这都是已经发生的事,如果历史的轨迹没有改变,那接下来的就是还没等卓里克图洪巴图鲁这个老糊涂虫好好享受一下得计的喜悦,灭顶之灾就已扑面而来。
半年后,也就是天启六年四月,努尔哈赤以大贝勒代善为先锋,兵分八路进攻内喀尔喀联盟诸部。
此时,林丹汗失去了作为政治家的最后一点眼光,他非但没有援助内喀尔喀联盟诸部,不仅坐看八旗大军接连灭掉内喀尔喀联盟的乌齐叶特、扎鲁特、巴林等部,而且还趁着卓里克图洪巴图鲁等人走投无路,率残部投奔他,希望能得到他的庇护的时候,乘其穷极来投,兼并了内喀尔喀联盟最后的一点力量。
原本在草原上,内喀尔喀五部联盟是仅次于林丹汗的力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努尔哈赤和林丹汗的交替打击下,彻底烟消云散。
内喀尔喀联盟覆灭,林丹汗不仅失去了对抗女真人最强有力的助臂,而且他的作为更寒了其他部落的心。至此,林丹汗纵然洗心革面,幡然悔悟,也已经无济于事,他的败亡已经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对林丹巴图尔,陈海平没有丝毫同情之心,他只是感慨。
北元帝国必须覆灭,不是亡在女真人手里,他也会出手,但如果有女真人出手,那他自然就没必要做这个恶人。
历史已经改变,但改变的只是细节,根本是不会变的。这是既定的方针,现在唯一要拿捏的是还需要让林丹汗为他们挡住八旗的大军多长时间。
孙传庭认同他的方略,现在还须以隐忍为上,陈海平相信,以孙传庭的才干,让林丹汗知难而退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唉,阿丽梅尔就要来了,他该怎么办?放弃么,真是舍不得,可不放弃,感觉又越来越别扭。唉,真是难受啊。
―――――从训练营建立的那一天起,陈海平最主要的工作一直都是当先生。
作为先生,陈海平教授的不是数理化,而是给他的弟子们灌输一些观念,说白了就是讲授哲学。
教什么,怎么叫,陈海平很是费了一番心思,最后的定案是先给弟子们讲授辩证法。辩证法是一种逻辑思维,几何训练的也是逻辑思维,这两者正好互补。陈海平对哲学没什么研究,他知道的都是常识性的东西,但这种常识性的东西恰恰是哲学的精华所在。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没有逻辑思维的传统,而这对中国人的演化重要之极,没有大众的逻辑思维作基础,今后要做的很多事都无从谈起,都是无根的浮萍。
因为学识不丰,陈海平反而成为了最适合他的那些弟子的先生,他的讲述因而可以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学生们一听就明白。
陈海平讲辩证法很简单,他就是找事例,来阐述任何一件事发生后,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而正确的态度是从坏的那一面里汲取教训,从好的那一面里看到希望,让事情往积极的方向转化。
陈海平很懒,所以很聪明,他讲了一些之后,就让弟子们自己找事例来阐述这个辩证法的理论,而这又恰恰使他进入了好老师的行列,因为这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老师和学生共同找到了很多经典的案例,然后把这些经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