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打朝鲜,皇太极怕的不是在他攻打朝鲜的时候,陈海平来打他,他怕的是把朝鲜打下来之后的事儿。
一旦把朝鲜打下来,那就等于怀里抱着颗炸弹,而这颗炸弹,陈海平又随时可能引爆,因为一旦到了陈海平要动他的那一天,只要陈海平鼓动朝鲜复国,那就必定会耗去他极大的力量,而陈海平就可趁此机会,大举进兵,到时他如何能抵抗得了?
可以想见,只要他攻打朝鲜,陈海平必定设法收留朝鲜皇室。
路,路在哪里?
一八五三年,四月二十三日,皇太极两万女真铁骑、两万蒙古铁骑、两万女真步军、两万汉人步军,共八万大军越过鸭绿江,开启了灭朝之战。
----…
五月十七日,天空漂浮着一块块的阴云。
大地上,万众肃穆!
今天,迎接英灵回家!
此次灭元入藏之战,共有一千三百七十七名将士阵亡,陈启立率师回京,一个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护送这些英灵回家。
在以北京城为核心的这所亘古所无的大园林里,英灵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英灵园是国家安葬、祭祀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灵之地。
英灵园在八宝山。
八宝山是一个大土丘,位于西山山前的平原上,高度约四十几丈,山势低缓,呈北东向延伸。
英灵园附近山间出产耐火土、白土、灰石、红土、青灰、坩土、黄姜、砂石等八种建筑材料,因此被称为八宝山。
永乐初年,司礼监太监刚铁墓修筑于此,旁边建延寿寺,后改名褒忠护国寺。以后,这里就成为太监年老离宫后的世代养老地,有寺庙、农田、菜园。
陈海平要建英灵园,地点自然要选在八宝山。
英灵园的建设完全不同于其他的墓地,这里没有正常意义上的所谓坟茔,这里有的都是一尊尊威武肃穆的雕像。
训练营建立之初,陈海平就想到要建英灵园,他命人给每一位战士留像,如果战死,那雕像就是坟茔,也是墓碑。
每一位战士的墓地面积都在丈许方圆,一排一排,随着山势而建。
这样的墓地肃杀,但更威武雄壮!
很多阵亡将士的父母家人,他们原本想把孩子运回家乡安葬,但在看过英灵园之后,没有人再有这样的要求,因为,所有人都相信,安葬在这里,孩子到了阴间就绝不会受欺负。
这里,就是阎罗王也要退避三舍。
阵亡将士的名单早已送回,匠人们日夜赶工,所有的雕像都已完成,都已安放在陵园。
一个个骨灰坛被安放在了雕像下的墓穴里,陈海平黑衣素服,亲自拈香,祷告上天,祭奠烈士英魂。
这一幕被无数人看在眼里,其中包括很多江南士子,比如顾炎武,此外,还有朝鲜李氏王朝派遣来求救的使臣郑南享。
----…
当晚,紫光阁里,陈海平、孙传庭、鹿继善、徐光启、成基命、陈启立和陈奇瑜七位国事局的成员俱都在座。
陈启立带回来的,由邓玉文写的《治藏疏》已被誊写数份,国事局的成员人手一份。
对于如何治理藏地,陈海平心里并没有成见,他知道时空环境不同,不能把那一世的东西照搬过来,所以,更多的还要依靠现在的这些人,依靠他们的智慧。
大家都看过之后,陈海平问道:“诸位大人,邓玉文的方略如何?”
邓玉文的治藏方略,基本思路是分权,扶持黄教,但也要予以足够的牵制。牵制黄教,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外部的牵制就是保留噶马派在后藏的势力,内部的牵制就是把黄教内部的两套传承系统确定下来。
具体而言,就是让黄教的**一系驻前藏,罗桑却吉坚赞一系驻青海,噶马派驻后藏。
此外,邓玉文还在《治藏疏》中建议,由政府赐发金印金册,册封罗桑却吉坚赞为活佛,使其罗桑却吉坚赞一系的地位等同于**一系。
格鲁派是一代大宗师宗喀巴所创,宗喀巴有两大弟子,大弟子是贾曹。达玛仁钦,二弟子是克珠杰。格勒巴桑。
格鲁派是宗喀巴所创,但格鲁派的稳定和发展,两大弟子贾曹。达玛仁钦和克珠杰。格勒巴桑居功至伟,因而后世的格鲁派教徒把宗喀巴、贾曹。达玛仁钦和克珠杰。格勒巴桑尊为“师徒三尊”,或者是“父子三尊”。
因而,三人之后,格鲁派内部又分为两个派系,既是贾曹。达玛仁钦所传一系和克珠杰。格勒巴桑所传一系。
万历年间,蒙古土默特部可汗俺答邀请索南嘉措到青海传教,俺答本人以及土默特部都改信格鲁派,并给索南嘉措赠送“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喇嘛”的尊号。
从此,贾曹。达玛仁钦所传的这一系就被称为“**”,索南嘉措就是四世**喇嘛。
克珠杰。格勒巴桑所传一系在格鲁派的地位仅次于**一系,所以邓玉文建议,赐增罗桑却吉坚赞尊号,以使这一系与**一系可以分庭抗礼。
权力这种东西,圣人也好,俗人也把,抓在手里就放不下。某个个人还可以,但作为一个系统,权力的诱惑是不可抗拒的。
陈海平一问,众人纷纷点头,赞同邓玉文的治藏方略,鹿继善道:“大人,您看该赐增罗桑却吉坚赞什么封号呢?”
沉默片刻,陈海平缓缓地道:“就赐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无上尊吧。”
第二百八十章文明
第二百八十章文明
那一世的“班禅额尔德尼”的尊号是康熙赐下的。班禅在梵文里意为博学,在藏文里意为大,同时,班禅也是“月巴墨佛”即阿弥陀佛的化身,寓意极好。
额尔德尼是满语,是珍宝的意思,现在自然不能满语,所以陈海平就加了一个“无上尊”的尊号。
当陈海平把班禅的意思解释了一遍之后,众人都没有意见,这条就算通过了。
讨论完了封号的问题,陈奇瑜道:“大人,我们对藏地的投入是不是太大了?”
如今,陈奇瑜已经没有一丝外来者的想法,他现在完全融入了这个新政权,也完全融入了自己的新身份。
陈奇瑜说完,众人都向陈海平看去,实际上,他们和陈奇瑜的想法大同小异。
陈海平明白这几位的想法,他们都认为藏地之民崇信佛道,对中原谈不到什么威胁了,更加之地处高原雪山。人迹罕至,投入那么大不值得。
众人看到的邓玉文的《治藏疏》,其中还有陈海平题写的意见,在对藏地的投入上,陈海平又邓玉文提的基础上,增高了极大的幅度,所以陈奇瑜才有此问。
看着众人,陈海平道:“诸位大人,一直以来,我们中原王朝对境外之国建立的是朝贡的体系,但这种体系,实际上只有虚名,而无实利。”
何止没有实利,那简直就是亏本的买卖,国家强盛时这还不算什么,但国家衰弱的时候,对这些来朝贡的外邦小国,那些当政的朝廷无不极为头疼,不得不限制来朝贡的次数和规模。
“有很多人会说,吃点亏不算什么,这是宣扬我们的国威,教化他们,但实际的效果又如何呢?”说到这儿,顿了顿,陈海平严肃地道:“实际上,人人都清楚,这么做的效果极其有限。”
“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陈海平轻轻叹道:“人与人之间。或许还有不谈利的可能,但国与国之间,则绝对没有这个可能。国与国之间,利益是最终决定一切的力量。”
“本来,我们在强盛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那些番邦小国的控制,但就是不做,为什么?原因无他,那是皇帝怕那些地方天高皇帝远,一旦把人派去了,要是扎下根后造反怎么办?”
陈海平说到这儿,鹿继善皱了皱眉头,道:“大人,如果按您说的,那是不是有容易陷入穷兵黩武的可能?”
笑了笑,陈海平道:“鹿大人,我的意思不是派兵征伐,比如南洋诸国,我们只要支持已在当地扎根的汉人,扶持他们就足够了,如果能让他们异地为王。那就更好了。”
所有人都轻轻叹了口气,这种事任何皇帝是都不会做的。看来陈海平废除帝制,真是太正确了。如果按陈海平说的办,那就是把南洋诸国的皇帝全变成汉人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而且投入的力量也用不着太大。
汉人为帝,那其地的汉人必日渐增多,如此一来,何愁南洋诸国不真正归心,并终有一日,可以兵不血刃并入天朝。
陈海平道:“要想消弭战争,在我们内部,就是废除帝制,彻底终结三百年的血腥轮回,而在外部,就是利用我们无与伦比的力量,把那些小国之民都变成我华夏子民。”
众人叹服。
陈海平继续道:“对藏地,我们要着眼的有大小两个方面,大的方面是融合藏民,归我华夏,小的方面是我们早晚有一天要面对天竺。”
天竺?在座的六位都目瞪口呆,陈海平的雄心到底在哪里才算是个头呢?
徐光启问道:“大人,我们要用兵天竺吗?”
知道几位的担心,担心他会穷兵黩武,陈海平笑道:“老大人,我们经略天竺,与以往的征伐完全不同。如今天竺百国林立,我们过去,不是为了征服他们,而是为了保持目前百国林立的状态。”
陈海平说的含蓄。但几位都听明白了,陈海平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四个字:分而治之。
这么做,投入的力量极小,至少不会累及到自身,因而无疑是最稳妥的法子。至于效果,在天竺的力量可以慢慢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即便真要用兵,那时也会容易的多。
说完,陈海平看了一眼徐光启,道:“对天竺如此,我们对西夷也是同样的政策,今后我们要通过耶稣会介入西夷的事务。”
至此,众人这才明白陈海平为什么对西夷的那些传教士如此优待,原来他们还以为陈海平是看在徐光启的面子上才这么做的呢。
只是,有这个必要吗?
谁都没说什么,但眼里的目光都很疑惑,陈海平道:“西夷是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文明,可以说是完全能和我们抗衡的文明。而且,西夷抢掠成性,他们生性之贪婪,手段之残忍,亘古未有。如果我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