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住口。”罗玉堂一抬手,众人都纷纷立即住口,等他决定。
罗玉堂上前一步,手握着自己腰间所佩的金背鱼鳞刀的刀柄,看着尹治平道:“尹道长今rì既然一力要与我少林派为敌,那罗某身为少林弟子,身负护寺之责,便只有讨教两招了。”
尹治平道:“不是我要与你们少林派为敌,是你们这帮人不明事理,还不肯听我解释,一致认为我要与少林派为敌,当真是自寻烦恼。你打就打,但不要强辞夺理,道理是在我这边儿的。”
罗玉堂“唰”地一声抽出腰间宝刀,横刀在腹,道:“尹道长不但武艺高强,口舌亦是便利,罗某佩服。不过事情到得这一步,是是非非也不须多说了,咱们手底下见真章罢。”
尹治平“呛”地抽出腰间长剑,道:“好得很,我一入河南地界,就闻得你金刀小孟尝之名,也早有讨教之意。前几rì到洛阳时寻你,不想你却正好不在,今rì在少林寺遇到,那也是咱们的缘分,这一战看来是注定免不了的。”
尹治平说罢,打量着罗玉堂手中的那把金背鱼鳞刀,不禁有些羡慕。那刀背以黄金打饰,刀身密布如鱼鳞般的细纹,刀刃寒光闪烁,不但卖相极好,显然也是柄宝刀利刃。身为习武之人,自然都yù求一柄自己合用的上好兵器。
尹治平手中长剑虽利,但也不过是普通jīng钢打造,乃是重阳宫制式分配的,着实没什么出奇处。原本的尹志平,一把剑都用了十几年了。他现在这把,还是嫌原来用了十来年的那把有些寒酸,下山时特意找分管兵刃的师兄换了柄新的。
尹治平到洛阳时上门找过罗玉堂,知道那罗家乃是洛阳的大户,家里好大一座园林,高门大院,着实是个有钱人。如不是个有钱人,那也做不出来常常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之事了。不然济个几次,自家先济穷了,那还哪来的金刀小孟尝之名。
那金背鱼鳞刀,显然是罗玉堂请人重金打造或购得。尹治平这穷道士,当真是有些羡慕嫉妒恨。如若罗玉堂手中的是柄剑,那他说不得就要把这一战作个赌赛添头,赢他手中的宝剑了。
罗玉堂待尹治平说罢,也不再多搭话,执刀作了个起手势,道声“请。”
“请。”尹治平也举剑使了招全真剑法起手势的“朝天一柱香”,还了一礼。
普天之下的武功,凡是起手势,多是没什么攻击力的,而是个辑让恭敬的势子。江湖上正经比武切磋,大家多是先作个起手势互相礼敬,然后这才开打。
第十章 上善若水 抽刀更流
两人各使了一招起手势后,罗玉堂自重身份,却是并没有立即出手抢攻,仍是保持着姿势,等着尹治平先来递招进攻。
尹治平见罗玉堂没有先出手的意思,微微一笑,也懒得理会那许多。既然对方不肯先出手,他当下便也不客气,举剑平胸,一剑向着罗玉堂胸口刺去。
他有心要看看罗玉堂的武功如何,所以这一剑并没用上快剑,只是以他未练成快剑之前的平常速度出手。招式也是平平无奇,没施什么厉害的招式。也没什么变化,就是这么直直一剑。
其实自下山之后,与人比武切磋,尹治平一向都是比较少用快剑的。能在用全真派武功便胜的情况下,他都尽量不用快剑,也不用《九yīn真经》上的功夫。这是他一向习惯的藏拙之道,把绝招保留下来,可以做为自己的底牌使用。非是生死之杀、xìng命之搏,或全真派的武功应付不来时,轻易不用。
至于跟小龙女动手那次,是他初经练成快剑,需要与人交手,好实践验证。而且,小龙女情况特殊,他也不怕小龙女会乱传,闹得人尽皆知。
不过,单就是只用全真派的武功,他这一路而来,也是一路连胜。这也让他更进一步认识到,全真派的武功,在当今武林中来说,确实是十分高明,为上乘武学,博大jīng深。非是寻常武学可比,有时他只出一招,那些所谓的高手也破解不了。
当然,这也得分是什么人用。全真派的武功,本来就不是速成的功夫,而且是先内后外,总要内力先练上去了,才练招式功法。且内力太弱的话,也无法发挥招式上的威力。
练得三年,方才算小成。练上十年,也不算有什么大成就,在江湖上只能算二、三流高手。资质差些或是用功不勤的,便练上二、三十年,也是没什么大成就。所以,寻常的全真派弟子中,虽然所学得武功高明,是武林中的上乘武功,但却极少出什么高手。年轻一代的弟子,限于练武的时间,功力不及,更是少出高手。
如尹治平这般,在二十九岁之龄,就练成《全真内功》,并修得《天罡正法》第一层的。在全真派中,不敢说绝后,但至少是空前。全真七子都没有这般成就,创教祖师王重阳,也是直到三十岁之后,才开始整理创立全真派的各种武功。
尹治平有现如今的jīng深内功根底,又学过一部分《九yīn真经》,通晓真经中的各种上乘武学道理,还有他前世看过的许多武侠小说以及爱好下所涉及的一些武学知识,其中便也包含有不少高深的武学道理,大为丰富他的眼界与见识。
有jīng深的内功为根底,又有高明的识见与道理,再加上全真派的各种武功在原本尹志平二十年来的勤修下都已熟极而流。所以尹治平现如今施展起全真派的各种武功来,无论剑法还是拳脚,都无不得心应手,信手即拈来。遇到敌人攻来,脑子根本都不用多想,就知道该以什么招式来还击。而且,以他深厚的内力为基础来施展,也尽皆威力不凡。故此他这一路行来,当真得是无往不利、全无抗手。
“来得好。”罗玉堂眼见得尹治平一剑刺来,沉声低喝一声后,横刀一封,“当”地一声格开尹治平的这一剑后,立即挥刀还击。
尹治平有心要先瞧瞧罗玉堂的武功如何,并未以攻对攻,封挡之后也未还击,而是展开全真剑法中最善防守的《上善剑法》,剑势绵绵密密,守好自己的门护,任罗玉堂放手而攻。
罗玉堂刀法上主修的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达摩刀法》,刀势大开大合,堂堂正正。招式变化上虽并不如何繁复巧妙,但却有以拙破巧之效,每一刀皆势大力沉,招式雄浑,攻势凌厉。
眼见得尹治平并不还手,只是一味防守,罗玉堂却也没有冒然抢进,而是稳扎稳打。进攻之时亦留余力防守,以防尹治平突然反击,攻己不备。
尹治平接了罗玉堂几招后,眼见得对方招法严谨,稳扎稳打,心中也是不禁暗赞了一声,心道:“这罗玉堂果然有几分了得,得名非是幸至。也难怪这些少林俗家弟子,尽皆以他为首,除了他为人仗义外,武功亦是jīng深,不然也难以服众了。”
后面旁观的那些个少林俗家弟子中,却是有好些个没眼力界的,瞧到尹治平只守不攻,便以为是自家罗师兄把这全真派的道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不住口地大声为罗玉堂叫好。
尹治平对那些叫好声不作理会,只是展开上善剑法,把自己浑身上下守得风雨不透。剑招滚滚如水,连绵不断。
罗玉堂却是听得不禁有些脸红,心下暗叫惭愧。他这时已连攻了十来招,不过这十来招却也有试探之意,并未用出全力。这时听了身后的叫好声,心中惭愧,当下手上一紧,攻势越发雄浑凌厉了起来,一刀力道大过一刀。
但他之前攻不破尹治平的防守,攻势加紧之后,连攻了几招,却发现还是攻不破尹治平的防守。尹治平的剑法似乎是遇弱则弱,遇强则强;他之前攻的松些,对方便也守的松些;他攻势加紧,对方便也守的紧些。好像都只是堪堪守住,似乎他加紧一些就能立即攻破,可无论他怎么加紧,就是攻不破,还是差那么一点儿。
可这一点儿,就似乎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于他来说,便如遥不可及,虽只一点儿,却无论再如何努力,也总是够不到。
那一道剑幕,便有如连绵的流水一般,松时如溪流清泉,紧时如长江大河。他能攻破对方的某一剑,却攻不破对方的整个剑势,便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一般,总是连绵不绝,之前被攻破露出的破绽,立即便会被后来的剑势给补上,让他毫无可趁之机。
罗玉堂又连攻了二十来招,达摩刀法中的厉害招式都已使完,却还是未能攻破尹治平的剑幕,没伤了他分毫,心中不禁生出些无力感来。他这二十来招,一招比一招力大,颇耗内力。当下略喘息了一口气后,刀法一变,招式变化的奇诡了起来,要试试以奇来破。
------------------
这周还是没推荐,裸奔,得全靠大家来帮衬了。
再次感谢孤独is战神的打赏。
第十一章 上善之悟
不过,罗玉堂在换了奇诡的刀法后,同样是没什么效果,照样攻不破尹治平的防守。无论他出刀的部位多么诡异,刀势又多么猛烈,都总是攻不破那一片如水的剑幕。
上善剑法乃是全真剑法中的入门剑法,整套剑法只守不攻,没有一记攻招。尹治平以前使用这套剑法的机率并不多,就是练剑的时候也不会去练这套剑法,此前唯有的几次从头到尾使过的,还是在教杨过学这套剑法的时候。
他今rì与罗玉堂对敌,起意要先看看罗玉堂的武功如何,便选用了这套只守不攻的上善剑法。今rì这一战,也可以说他是第一次正式拿这套剑法来对敌。
这一使来,尹治平便发现这套剑法被列为全真剑法中最善防守的剑法,实在并非虚夸。而在这实战防守的对战中,尹治平越施展下去也越发体会到了这套剑法中的妙处与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作为一套入门剑法,上善剑法的招数本来就不多。当尹治平翻来覆去连使了两遍的时候,渐渐的心有所悟,心中想起了这套剑法的起名之意与创立之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一套剑法中,实在包含了水的诸多特xìng,如坚忍、博大、灵活、守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