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是这里的水一部分是从地底流汇而出,而地面下是冬暖夏凉,在冬天温度比地面上要高,所以才致使了这一段溪水并未结冰。
尹治平轻身跃进山洞,又照旧脱下了外边的道袍,然后便直入水中,潜行而进。他这回已是第二次来,轻车熟路,而且内功修为比之两年多前初次来时也是大有进步,这一段地下水道比上次行来便要轻松了许多。
出了水道,进入古墓,他又一路运转内力,蒸干了身上的衣服与头发。他昨晚就已准备了今rì要来,所以身上也早已备好了所需之物,当下打开随身的油布包裹,点燃了火把,执着火把一路行去。
走到那第一个有八个通道口的石室,但见地面上还留有自己两年前刻画标示的八门方位,显然这两年来并无人发现来过这里。他早已走”娱乐秀”过一回,自然是没触任何陷阱,没走任何弯道地直行到了顶壁上刻有部分《九yīn真经》经文的那间石室。
抬头看着室顶熟悉的经文,尹治平感叹一番,又叹了一声,抽出随身的银龙剑来,将顶壁上所刻的经文全部毁去。而且毁得十分彻底,是直接把石壁削刮下来一层,看不出来有任何曾经刻字的痕迹。
虽然再没了原书中的那段情节,这里应该再也不会被人发现,但还是那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好多是从原书中知道,跟人说起,却没法解释来由与根源的,都是推到了王重阳祖师遗刻的头上。
可万一这里真的因意外而被人发现,瞧到此处遗刻不过如此,只有部分《九yīn真经》的经文,而其余再无其他,那便要立即怀疑他所说的话了。所以为免此虑,他只好把这里削抹干净,以除后患了。世上再无人能找到王重阳的遗刻,他编的那些由头便也永远不虞被人戳破露馅了。(未完待续。)
PS:感谢我想我家书友所投的月票。
感谢mdhong2004、圣光闪现、6sì分三位书友的打赏。
第九章 入古墓 寻探佳人
(第一更,求票)
将顶壁上王重阳所遗刻的那部分《九yīn真经》经文削抹干净,尹治平出神了片刻,瞧往石室中通往上面古墓的那另一条通道口,心下暗道:“要不要上去见见莫愁?”
踌躇了片刻,决定上去瞧瞧,便是一时找不着李莫愁,先探探路也总归是没错的。当下抬头瞧往顶壁西南角所刻的那古墓总路线图,仔细观瞧研究。这一处所刻的路线图他却是没有毁去,仍就留在这里。
仔细瞧了好一会,大概弄明白之后,他转身走进了通往上面古墓的那条通道口。进了通道口后不两步,便是一道弯,转过弯后,是一条约摸两丈长的短短通道,通道的尽头是一排往上延伸的石级。
尹治平执着火把走过去,拿火光一照,见约摸有十来个台阶,最上面的台阶跟顶上的石壁已经相连。往顶壁上瞧去,见正中有一块宽约三尺,长约九尺的长方形的板壁,与别处明显有区别,料来便是通往上面的门户。
尹治平拾级而上,上了五、六个台阶,已能抬手摸到顶壁。便暂停下来,拿火把往顶壁的石门上仔细照看,在左手边的中间位置瞧见一个手握处的把手。当下伸手握住,按照路线图上的示意,先往左转了下,听得“喀”的一声轻响,似是机关启动。接着用力往上一推,石门随手向上开启。
他一边往上推开,一边接着抬步上阶。待到完全推开,拿火把往上面一照。见果然是个棺材的模样,只是上面的棺盖却只盖了一半儿。
尹治平忙将火把拿开。藏到石门处的石壁下,不让火光照上去。以防正好有人而被发现。藏住火 ” ” 把,侧耳仔细倾听了下外面并无动静,这才将开启的石门倚在石棺壁上,继续拾级下,等到头顶快顶到了石棺盖处方停住。然后先探头往外面瞧了一眼,见到外面是一座宽阔的石室,并无半个人影,这才拿出火把,轻身一跃。从棺中跃了出来。
借着火把的光芒四下打量,但见这座石室十分宽大,约摸有五、六丈方圆。石室中空荡荡的并无别的物什,只是正中并列放着五具石棺。右起的两具石棺严实地盖着,棺盖已经封死。另外三具石棺的棺盖则都只推上一半,他所出来的那具石棺是最后一个。从左边数起的话,则是第一个。
那两具已经盖严封实的,尹治平知道右边第一具,里面是古墓派祖师林朝英的遗体。第二具石棺里的。则是李莫愁与小龙女的师父,也即是林朝英的那个丫鬟。至于叫什么名字,他却不知道,也没问起过李莫愁。剩下三具棺盖打开一半的石棺。是分别留给李莫愁、小龙女与孙婆婆的。
这里除了五具石棺外,便也没什么好瞧的,尹治平随意打量了一下。找到这间石室的门户。走过去先贴在门口处听了下外面的动静,然后再缓缓地拉开沉重的石门。尽量不弄出声响。
从古墓的正面门户算起的话,放置石棺的这间石室已是处在古墓的最后面位置。而小龙女与孙婆婆平rì的居处与所活动的范围。则都在古墓前面的一小部分。这最后面的位置,除了每年前来祭祀,或是死了人要放来这里安置外,是很少有人会到这里的。
尹治平打开石门,出去外面后,左右瞧了下,果然也仍是没见半个人影。他将怀里的油布包裹打开,从里面取出他第一次来时所抄画下来的古墓路线图。又仔细对照地看了一遍,向前走去。。 ””。
古墓是王重阳当年作为他抗金义军的一处根据地所挖掘建造的,里面不但可收藏许多粮草兵器,还可以藏兵数千,规模十分庞大。后来这里输给林朝英后,林朝英连她的丫鬟在内,也就两个人。后来再加上个孙婆婆,也就三人。林朝英去世后,又剩两个,直到她的丫鬟先后收了李莫愁与小龙女为弟子后,才算是人最多的时候,总共四个。
而现在洪凌波与李莫愁先后回归师门,人又恢复到了最多时候的四个。不过别说四个,便是再多一倍两倍,哪怕再多十倍四十个,相对于这庞大的古墓来说,他们的活动范围也仍然有限,不可能把哪一处都占到。
想明白了这点,尹治平胆子便大了起来。起码在这后面部分,不用再随时那么小心翼翼。当即大步而行,只留神听着周边的动静。
走了也不知有多久,火把将要燃尽。对照看了下手中的图纸,约摸已走过了一半,接近前半部分了。
尹治平这一次来,只带了一个火把。这时快要燃尽,便干脆将剩下的那截丢在地下。他现在的功力,黑夜中视物已是没有问题。反正又不需看书认字,图纸上的路线也大部分都记住了。而这时接近前半部分,也就接近到了小龙女等人的活动范围。所以他便干脆摸黑而行,以免火把的光芒引人注意到。而接下来的道路,也比之前更提起了小心,因为这时已有可能随时撞到小龙女等人。
他所前往的方向与位置,正是古墓的正门所在。依他的猜测,古墓中人的居处与活动范围,应该都是围绕着门户来展开的,这样离得门近,出入也方便。
又前行了约摸一刻钟到两”一剑平天 第九章 入古墓 寻探佳人”刻钟的时间,尹治平已隐隐听到前面传来一些声音的响动。心知已是接近到了小龙女等人的活动范围,更加提起了小心。
沿着一条通道,转过了一道弯,尹治平忽然瞧到前方一间房门未关严的石室中传出光亮来。当即贴着石壁,更加小心地摸上前去。近前到三、四丈左右,鼻中忽然闻到那石室中传出一股饭菜的香气。不由心下暗道:“这里是厨房吗?”
小心地走了过去,贴着门旁。探头往里瞧了一下,正瞧到了孙婆婆的身影在里面心碌。而依着布置、器物瞧来。也果然正是厨房,里面墙角是处灶台。灶台旁的石台上放置着锅碗瓢盆、砧板等物。而孙婆婆正背对着门口,在砧板上切着什么东西。
尹治平瞧了一眼,趁着孙婆婆并未回头,如道影子般从门口一闪而过,里面的孙婆婆丝毫未有发觉。
不过再往前走了一段,走到一个岔路口后,尹治平不禁有些发愁地停了下来。这两条通道的所在,都是各有相连着不少石室,他可不知道李莫愁是住在哪一边的哪间石室。虽然他有古墓的总路线图在手。但这图是几十年前王重阳时留下来的,上面可不会标注出李莫愁、小龙女等人分别住在哪里。而这里又不是只有李莫愁一人,他也不能大喊大叫地引李莫愁闻声出来。那样一喊,只会把所有人都引出来。
皱眉想了好一会儿,他想到了一个笨办法,又无奈地退回到了厨房附近,躲在一个弯道处,随时监看着厨房的动静,然后耐心地等待。
既然孙婆婆正在做饭。那显然是快要到了古墓中几人开饭的时候。等到饭菜做好,无论是孙婆婆叫李莫愁、小龙女、洪凌波三人过来一起吃饭,还是她”一剑平天”分别给三人送过去,那他便都有了机会。可以跟着孙婆婆来找到李莫愁。
好在他没有等多久,就见孙婆婆从厨房中走出来,然后伸手推开了厨房对面一间石室的石门。不片刻那间石室中也传出光亮。应是孙婆婆在里面点亮了蜡烛或油灯之类。
室中亮起之后,孙婆婆又返身走回厨房。不片刻端着两个盘子走出来,又走进了对面的石室。她便这般反复来回了几趟。把厨房中做好的几样菜肴一一端了过去。
尹治平瞧着孙婆婆这般举动,心中猜测对面的石室应该就是古墓中的饭堂所在。厨房中做好了饭,便就近在这里吃饭。
孙婆婆来回几趟,约略已是把菜肴端完,等到再次从厨房对面的石室走出来时,没有再返身进厨房,而是沿着通道往前面走去。
尹治平等着她身影走过一处弯道后,从藏身的弯道走出来,走到厨房门口,往对面的石室中瞧了一眼。但见这石室不大,约摸方圆两三丈的样子。石室正中是一只圆形的石桌,桌上便正摆放着几样菜肴,桌旁则分别摆放着几只石鼓凳。桌上一个石质的烛台上,点着一根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