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5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十万禁军,迤逦近二十里长的队列,以匀速往大同府开拔而去。

看着一片甲胄黑压压的禁军,王韶心中不知道什么滋味。

自他投笔从戎以来,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虽说有些幸运,让他一路平步青云。但身边的士卒,不知道死伤了多少。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王韶悠悠地吟诵道,这是范仲淹范相的诗词,是他在军中领兵时所写的一首词。词意里面,充满了对朝廷无奈的控诉。元绶时,范仲淹任大同府经略兼知大同府,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那时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

“哟,穷酸秀才又掉书袋了!”

远处传来一个冷嘲热讽的声音,王韶知道,杨怀玉武功不错,走得这么远还能听得见他念诗。无奈地摇了摇头,王韶又望了一眼都缄口不语的禁军,心道:“这等精锐,不知道对上契丹人,要折损多少!”

辽国上京,临潢府。

皇宫内,明楼里。

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正大发雷霆:“什么?大顺要伐我大辽?”

“回禀陛下,大顺已经发了《讨辽檄文》,三十万禁军,正往大同府方向而来。”

“岂有此理,反了他!我大辽不去惹他就好了,他居然敢讨伐我大辽?传朕军令,集结宫帐军,朕要御驾亲征!”耶律洪基脑袋一热,就要拔出腰间宝刀,却被左右死死拦住。

“陛下,不可啊!”

耶律洪基怒道:“有何不可,人家都欺辱到头上来了!”

“陛下,我大辽勇士诸多,又有各族勇士护在左右,如何怕他大顺?不如让王公他们集结兵马,先与大顺打上一场,观摩一下大顺此次是认真的,还是讨回颜面的……”耶律乙辛也慌了神,他原本只想着卖马而已,现在是利用耶律洪基挑起了战事,可他没料到大顺的反应会这么激烈啊!

耶律乙辛和耶律洪基是同一条船上的蚂蚱,虽然他一心只为谋取私利,但如果耶律洪基皇位不稳的话,他哪里还有今时今日的地位?

于是乎,他连忙出了一条如今最为正确的主意,让私兵众多的贵族,先去抵御大顺军队,好折一下禁军的锐气。同时也能削弱契丹贵族的私兵,一举两得。

“嗯,这个主意不错!”耶律洪基到底是一个皇帝,冷静下来后,很快便想通了。对于辽国来说,真正有威胁的不是大顺,而是这些私兵众多的王公贵族。一旦他们的兵力达到一定规模,野心就会生出来了。谁不想过一把做皇帝的瘾?只是没有那实力罢了。

像先前的耶律重元,想做皇帝都想疯了,才处心积虑造反。要不是耶律洪基“洪福齐天”,恐怕这皇位还真得拱手让人。

“传朕旨意,让各封国(辽国内王公和大贵族都封国了,如同周朝的诸侯一样)集结兵力,准备和大顺决一死战!”耶律洪基兴奋地说道,他到底是个契丹人,哪怕学了孔孟典著,骨子里也是嗜血的。

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

太原府,吕梁山上。

“方小哥,有消息了!”

王昰一脸兴奋地冲进青瓦屋,冲着正在练刀的方腊,大声喊道。

方腊脸上现出一丝不豫的神色,但只是一闪而过。

“王大哥,有何消息啊?”

“朝廷出兵北伐辽国了!”

王昰如同一只发情的公牛,急不可耐的模样:“我们起事吧!”

“明教总坛那里,传来消息没?”

方腊倒是越来越沉稳,他现在本钱不多,不敢再冒险了。以现在大顺朝廷的势力,再加上民心大部分都还是向着朝廷的,他们麾下这点人手,确实不够看。或许能占山为王,但要说造反,那是痴人说梦了。如果没有福建路那边牵制一二,恐怕朝廷的矛头直指他们。

虽说朝廷调走了三十万禁军,这还只是战兵的人数,辅兵也带走了十万多人。可这些年来禁军一再扩军,总数已经达到了八十万之多。不过调走了区区四十万,尚有四十万在京兆府各地驻扎着。

吕梁山上肯跟他们造反的,不过万把人,这还是他们暗中与太原府贪官沆瀣一气,里应外合捣的鬼,才有了这么多“信徒”。万把人,对于整个大顺来说,根本不够看啊!

而且明教的信徒只有在太原府才多些人,要是出了太原府,全都是政治清明的地带,根本没有百姓听他们忽悠。

要想在太平盛世造反,实在是太难了。

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出海当海盗好一些,起码打不过还能跑不是?

只是现在朝廷水师在海上游曵的次数也多了,很多海盗都被绳之于法,已经没人敢再去做这杀头的买卖了。明教总坛在福建路,原先是“海盗”的鼻祖,很多经费都是从做“海盗”抢掠来的。现在断了经费来源,便是山高皇帝远的福建路,也难以为继了。

方腊知道,如果没有福建路明教的牵制,他们一旦举事,肯定就是“轰轰烈烈”而已。换句话说,就是自寻死路。

王昰也是纳闷:“这么大的事件,福建路总坛那里,应该早就传来信息了啊?”王昰也不蠢,虽然是个不第秀才,可在吕梁山上这几年,他已经锻炼得像一只狐狸这么狡猾了。

“这样罢,你写一封信,让人送去福建路总坛光明顶,让总坛伺机起事,我们在吕梁山上为他们牵制一部分朝廷的兵力,为他们摇旗呐喊,以壮声威。不仅我们两地,淮南西路、两浙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山东东路等地,也要一同起事,朝廷疲于奔命,或许才能一举成功!”方腊的野心也是不小,表面上镇定自如,其实内心早就激昂澎湃了。

“应当如此!”王昰大喜过望,连忙回去修书几封,让人送去福建路、淮南西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山东东路等地,联系其余明教分坛、总坛,相商揭竿而起的事宜。

信写好之后,由心腹快马加鞭,送达各地。

太原府,晋阳城中的一处民宅里。

“吕梁山有动静了?”一个脸色正派的青年男子,真正把玩着自己的铁爪,低声问道。

“下来一个送信的!”底下的人恭敬地答道。

那铁爪男点了点头:“很好,给我盯紧他!顺藤摸瓜,看看其余明教教徒窝藏在什么地方!福建路山多,我们派去的暗探,至今仍未找到‘光明顶’的所在。若是这一次能顺利找到‘光明顶’,一定要将这些祸害一锅端了!”

“是!”底下的人正要转身离去。

“慢着!”那铁爪男突然叫住了他,“太原府、福建路的贪官们,没有动静吧?”

“他们正拢着钱库睡觉呢,哪里有甚么动静?”底下的人冷笑道,“也是不知死活,居然敢顶风作案!”

铁爪男倒是不意外:“千里来做官,只为吃喝穿。他们若是不贪,那才说不过去!没有动静就好啊,就怕他们收了钱,还要和明教搅和在一块,那样对朝廷实在不利!”

“明教也不过是暂时与他们虚以委蛇罢了,真个要是起事了,第一个就要拿他们开刀,好宣扬‘替天行道’,吸纳更多愚夫愚妇。”底下的人也看得很清楚。

“如果不是陛下看得准,或许还真的让他们成事了!”铁爪男把玩着那泛着寒光的铁爪,幽幽地说道,“想想洪祥初年那会,多少贪官污吏?遍地都是!百姓苦不堪言,若非根基尚在,明教声势再浩大一些,恐怕朝廷真的就岌岌可危了。外有辽国虎视眈眈,内有明教觊觎江山。幸亏陛下快刀斩乱麻,硬生生将贪官污吏打倒在地。如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头,你那会估计才十几岁罢,怎么记得这般清晰?”底下那人不解地说道。

“怎么记不清楚?若非贪官横行乡里,我家就不会家破人亡!若非家破人亡,我又何至于被人拐走,远离他乡?”铁爪男说到这,固定在手上的铁爪,猛地一挥,在空气里划拉出一阵破空的声音。

“所以头才这么痛恨贪官?”底下的人有些明白了。

“不错,我确实痛恨这些贪官污吏,简直丧尽天良!为陛下,为娘娘,我都要将贪官一个个送上西天……”铁爪男平复了一下心情,冷冷地说道。

“那为何不先把他们捉起来,扔进大狱?”底下那人有点不明白了。

铁爪男瞥了他一眼,冷冷地说道:“这样岂不是打草惊蛇了?恐怕你还不知道,我们监察司内,出了叛徒吧?”

“叛徒?”那人惊骇莫名,“监察司内会有叛徒?”

“哼,钻进钱眼的人,什么事做不出来?”铁爪男冷冷地说道,“这叛徒与贪官沆瀣一气,一个鼻孔出气,甚至还敢卖国!先前早就探知契丹人会南下,可这情报却硬生生在太原府停留了一个多月,朝廷上下一无所知。若非是这样,几地榷场,又何至于被契丹人一锅端了?即便是诱使契丹人入了云内州城,全歼了两万余人,还是损失惨重!如此血债,陛下早就愠怒异常了。若非为大局着想,恐怕陛下早就把此人彻底揪了出来……”

“那如今的明教……”

铁爪男冷笑道:“也是和那叛徒有关!没有他,明教怎么会发展得这般迅猛?”

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腊、王虎

“匪夷所思,真的匪夷所思……”

底下那人不敢置信,监察司内都会出现叛徒,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啊!

“行了,你只需要知道这点就好了。具体怎么样,自会有人处理的。对了,追命、冷血那边怎么样了?”铁爪男活动了一下手上安装的铁爪,又活动了一下手腕,发出金铁碰撞的铿锵声。

“应该是着手调查光明顶,还没有消息传来。”底下那人说道。

“顺藤摸瓜就是!”

铁爪男不在意地说道,“以他们的本事,调查一个光明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