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有哪一个子民不是骑术精湛的?若不是契丹学了中原文化,开始半耕半牧,十万青年十万兵,这还真不是吹的。游牧民族之所以强盛,也是因为不愁兵力,一上马就是骑兵一个。连训练的时间都不用,你说汉人怎么比!
幸亏在草原上的婴儿都不容易养活,人口也不算很多。但凡人口多的,都能强盛一时,先前匈奴如是,突厥如是,现在契丹也是这样。
其实耶律洪基不知道,禁军骑兵也是练马球的。马球还是大顺的“军礼”之一,有详细的仪式与规则。只是陆承启掌权之后,马球也就成了军中专属,甚至为了避免细作探查,都是在军营里划出场地训练。耶律洪基不知道,这也正常。大顺防范细作最厉害的就是长安城一带,皇宫就不用说了,禁军大营、皇家大学、皇家军校和军器监,哪一个不是重兵把守,关卡重重?
耶律洪基还洋洋自得,以契丹人的骑射,征讨天下都不成问题。
当契丹人学了汉人文化,又有无敌的骑射,那中原花花世界,还不是自己的牧场?
正当他浮想联翩的时候,一个宫帐军士卒策马奔驰而来,然后飞快勒住马头,一个漂亮的翻身下马后,蹲伏在地:“启禀陛下,太后请陛下过去一趟……”
“母后?”
耶律洪基一愣,“出了什么事?”
耶律洪基对萧太后,还是很尊重的。哪怕有耶律乙辛从中在挑拨,他还是觉得自己的母亲,不会害了自己。萧太后萧挞里温顺宽厚,姿容美丽,这事整个辽国都知道。甚至作为一个女子,她的弓马骑射亦是顶尖,耶律洪基能有今日,都是她扶持的缘故。
先前耶律重元叛乱,萧太后还亲自领兵作战,率领宫帐军击退了来犯皇宫的叛军,攻破逆党巢穴。
萧挞里仁爱慈善,贤良谨慎,内外官员均感激其恩德。凡是大年初一以及生辰日各国进献的钱物,萧挞里一概赐给贫穷百姓。哪怕是对耶律重元,她也不忍加害。
耶律重元在大漠病死后埋葬于滦河太子山北,萧挞里曾经梦见耶律重元说:“我的尸骨在太子山北,不能忍受寒冷。”萧挞里醒来后,当即派人为之造屋,其仁慈怜悯大多类此。
也难怪耶律洪基这么着紧,萧挞里最近几年身子不太好,病痛加多,恐不久人世。他拼命想南侵,就是想给她看看,她的儿子是最厉害的,能做到列祖列宗都做不到的事情。
耶律洪基没有多想,立即上马,驰骋回宫。
一路疾驰,甚至入了皇宫都没有下马,放慢速度。到了萧挞里宫外,耶律洪基大叫道:“母后,母后!”
却见一个宫女出来,伏地说道:“太后在里面候着陛下,陛下请进……”
耶律洪基冲入宫中,见萧挞里笑吟吟地看着他,他愣愣地说道:“母后,你是怎么了?召唤我,有什么要紧的事?莫不是哪里病痛,要传御医吗?”
“也无要事,只是敦睦宫使耶律良去了之后,我觉得宫中烦闷而已。最近几日,老是梦到先帝。”萧挞里叹了口气说道。
耶律洪基一愣:“梦到了父皇?”
“是啊,他说你做皇帝不错,就是性子急躁了些,也不懂得使人。”萧挞里叹了口气道,“想必是萧虚烈和萧峰见着了他的面,跟他说的罢!”
萧虚烈和萧峰在征讨女真族的时候,被伏兵杀死,耶律洪基一直耿耿于怀。萧虚烈就算了,这个老狐狸不算什么好东西。但萧峰啊,那可是忠心耿耿的,一手箭术天下无双,武功高强,却也陨落在长白山中。这样一来,耶律洪基更是将女真人恨之入骨。如果不是两败俱伤,辽国也无力为继,他定要踏平长白山不可。
“是我预料错了,用错了人,不该使萧峰去的……可惜了朕的一员大将!”耶律洪基差点咬碎了钢牙,恨恨地说道,“不过完颜乌古乃也讨不到好处去,他被萧峰射了一箭,现在也死了。”
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长
“不,你父皇说了,女真人不应该打压的……”
萧挞里叹了一声,耶律洪基却愣在了当场:“为何?”
他实在是不明白,辽国和女真人都打了七年,打成了两败俱伤,居然说女真人不应该打压?
萧挞里苦笑道:“我儿可曾想过,辽国和女真打得两败俱伤,谁最得利?”
耶律洪基不蠢,蠢的人怎么击败了自己的兄弟,做了辽国的皇帝?“你是说,大顺?”
“不错,汉人最为得利!”
别看萧挞里现在病怏怏的模样,但她饱经风霜的经验,却极为老辣。要说辽国最难以对付的,不是耶律洪基,而是太后萧挞里。耶律洪基多疑,刚愎自用,哪怕有点能耐,也懂得引进汉人文化,可单单是这两条已经是致命伤了。
即便如此,他也还是几兄弟当中最出色的一个,别的只有更差。
耶律洪基思前想后了一番,却不屑地说道:“汉人除了会使妖法,还有甚么能耐?他们就是一群两脚羊,哪里会是狼的对手?母后你想啊,我辽国如今兵力空虚,那个大顺小皇帝都不敢越过长城入草原,可见其软弱至此!”
萧挞里摇了摇头,叹了声道:“你太小看汉人了,汉人的狡诈,远非我们契丹人能比。我儿可是忘了滦河行宫,汉人百里来袭?”
“呼!!!”
坐在胡凳上的耶律洪基,猛地站起身来:“那不过是因为朕兵力空虚,再上皇太叔叛变,他才有机可乘!如果兵对兵,将对将,孰胜孰败,还未曾得知!朕敢断言,一万契丹儿郎,能抵得过十万汉军!”
耶律洪基也不是吹牛,辽国里也有汉人,汉人闲时耕地,暂时被充入步卒,对比起契丹军队,汉人确实少了血勇,更别说能冲锋陷阵了,便是稳得住阵脚都算不错。野战之中,契丹人也是驱赶汉人先上,一旦有退却者,斩杀无误。便是这样,也好几次败退冲垮了自己的军队。
萧峰中伏的时候,还算冷静,甚至还有机会杀出重围的。但奈何被前方汉人丢盔弃甲这一逃,立时把部署都冲散了。战机稍纵即逝,待得萧峰狂性大发,连自己人都不顾,硬是冲出一条血路的时候,女真人已经完成了合围。
任凭萧峰武功盖世,在女真人的强弓之下,也只能饮恨沙场。
契丹第一勇士陨落,女真人士气大振,‘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就传扬了开来。
敌人踏着自己的军队成名,是哪一个君王都忍受不住的。耶律洪基发了狠,又增派了十万军队,直把女真人杀得节节败退,才算是挽回了尊严。但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已经让北边诸部看穿了辽国的虚实,更是对辽国阳奉阴违。辽国疆域虽大,统治却越来越不稳固了。
难怪萧挞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得敲一棒子给耶律洪基,让他清醒清醒,看清楚形势。
“我儿真的认为是这般吗?”
萧挞里面色一阵潮红,猛地咳嗽了起来。见自己的生母病魔缠身,耶律洪基也不得不收起了傲气,低声说道:“母后,非是朕不信,而是汉人……”
“你当了这么久皇帝,始终还是不明白汉人啊!”
萧挞里咳嗽了一阵后,面色又红润了点。但耶律洪基知道,这是因为太过激动,才会如此。
耶律洪基又急了:“朕怎么会不明白汉人,他们不就是一群两脚羊吗?朕一刀能砍俩!”
“那是辽国的汉人,你明白大顺的汉人吗?”萧挞里捂住胸口,怕自己说得太急,又引动胸口的气,咳得欲生欲死。
耶律洪基沉默了,他发现自己确实有点看不明白汉人了,为什么辽国里面的汉人软趴趴的,似乎都已经麻木了,要他生就生,要他死就死。可大顺的汉人,却不一样。哪怕明知不敌契丹人,还是拼死一战,甚至一命换一命都在所不惜。
他不曾御驾亲征过大顺,也没见过大顺的军队怎么打仗。但每次南侵打草谷,除了能抢掠一番边境的百姓之外,契丹人哪一座城池都攻打不下来。
“汉人是很奇怪的,当他们没有主心骨的时候,他们就好似失去了方向,不懂得怎么抵抗了。一旦有了主心骨,他们虽然单体不如契丹人,但他们胜在人多,打起来还是契丹人吃亏。现在的大顺,主心骨就是长安城中的皇帝。”萧挞里真知灼见,一下就看穿了大顺的本质。
耶律洪基一愣:“那个汉人小皇帝,有这等能耐?!”
不是耶律洪基不信,他自小看着他的父皇,南征北战,好不威武。说到之处,汉人无不举手就降。长城对于辽国来说,几乎等同不存在一样,想过就过。他登基的前几年,似乎也是这般。只要辽国打草谷,汉人那是望风披靡,只能依城死守。他对汉人的认识,就是软弱可欺,哪里会认为大顺已经比辽国强盛?
“他的能耐是不小……”
萧挞里看着自己的儿子,真的有点恨铁不成钢。但她也知道,这是因为国情的限制。汉人历来都是农耕民族,而契丹人要想发展成半耕半牧,还是差点火候,到了这一步,已经算得上是顶点了。可大顺不一样,大顺的潜力简直深不可测,要是再过得几年,恐怕辽国都要毫无还手之力。
如果那个汉人皇帝只懂搞民生,不懂搞军事,那也就罢了。辽国可以视大顺为无物,想入侵就入侵,想打草谷就打草谷。可那汉人皇帝军政一手抓,这才是最让人忌惮的。
奈何辽国和女真又起纷争,一打就是好几年。硬生生错过了和大顺决战的最好时期,此消彼长,大顺现在怕是已经能和辽国并驾齐驱了吧?
萧挞里看着自己的儿子,已经知道了耶律洪基确实不如那汉人皇帝,可这话,始终有点难以说出口。
便是如此,耶律洪基的脸色都有点难看了:“他能耐不小,难道朕就差了?”
耶律洪基说罢,满脸络腮胡子都激动得张了开来,如同一只被惹恼的狮子一样。
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
萧挞里叹了一声:“我儿这一点就是差了,做了这么多年皇帝,你就不能沉稳一些么?”
耶律洪基先是一怒,随后才是一愣。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