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西,只打算各个州府开免费学堂,聘请先生教书,一文不收。只教启蒙读物,只要识数,识字就行了。至于是否去考解试,考进士,就看个人造化。嗯,就好像福利院那样的形制就好。”

周芷若思索了一番,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法子好,钱银也不算多。”

陆承启叹了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难是不难,坚持下来怕也是不易啊!”(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

陆承启这话不是无的放矢的,在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知识的宝贵,人才的珍贵。要知道,大顺的人口,九成九都是文盲。如果都普及了教育,岂不是平白多出许多人才来?监察司有估算过,一个普通自耕农,要想培养一个读书人,估计需要三代人那样子。也就是说三代人的钱银,都要花在一个人身上,才有可能成功。如果把蒙学普及了,这些人的负担也轻许多了。

这个想法好是好,只是这钱银是个大问题。国库肯定是不能出的了,今年要不是发行了五百万贯税劵(国债),怕是都撑不到九月。莫看皇庄现在富可敌国,但要普及蒙学,估摸也会够呛。造学校的钱要吧?请先生的钱要吧?书本的钱也要吧?就算不管饭,这杂七杂八的钱银,看似不多,其实算起账来很耐算。

花钱陆承启不怕,陆承启怕建成了校舍之后,人亡而政息。若是日后皇庄经营不善,还有钱拨给这些蒙学吗?肯定不会。皇庄都赚不到钱了,还能指望国库出?也不可能。

“看来教育儿子,任重道远啊!”陆承启一时间颇有感慨,竟不由地瞄向了周芷若,心道:“看来必须要有一个子翤了,计算好日期,怀孕应该不是难事。”这个时候的人都很笃信,女人怀不上孩子就是女人“不好生养”。其实是他们阴差阳错,没有碰上日期罢了。再加上这时候的卫生条件差,流产什么的也多。因为子翤而休妻纳妾的,不在少数。

周芷若不知道陆承启在“算计”着自己,在专心用膳。她受过的家教一直都是,食不言,寝不语的。

都说灯下看美人,越看越喜欢。烛光摇曳下的周芷若,在陆承启的眼中越发的迷人了。就好像有只猫一直在心中挠痒一样,陆承启知道,这是青春期的荷尔蒙发作了。想了想,今日也是该去周芷若那里的,心下一宽,脸上现出一丝不可察觉的笑意。

周芷若见了,很是不解,却也忍得住,没有问话。陆承启心道:“嘿嘿,等下就知道我的厉害了!”

用完晚膳后,陆承启和周芷若携手回到坤宁殿。周芷若从皇后摇身一变,成了贤妻良母,伺候陆承启入浴更衣。坤宁殿的正殿后面,便是一个很大的池子。这里的水,每日都要换,而且放下的都是热水。不消说,这里便是皇后的浴池了。坤宁殿弃用这么多年后,再次启用,这浴池也跟着启用了。莫说坤宁殿如此,便是仁明殿也是一般,只要是后、宫里面的院子,大多有这样一个浴池。帝王的奢侈,从中可见一斑。只是非皇帝同意,这澡池也不是一般人能用的。便是妃子,也要经过皇帝的同意。

见到陆承启脱得赤条条的,猛地跳入池中,羞得周芷若满脸通红。她也只穿了亵衣,如白藕般的手臂和大腿都裸露在外,让陆承启的眼睛大吃豆腐。

陆承启故意捉狭道:“梓童,这水很舒服啊,要不要一同来洗啊?”

周芷若羞红了脸:“陛下,这不是浴堂……”

原来,大顺除了酒楼,还有一项行业很受欢迎,那便是澡堂了。在长安城中有浴所三千,水由诸泉供给,百姓常乐浴其中,有时足容百余人同浴而有余。在长安城中的闹市街道旁,这些澡堂甚多,中有若干街道也置有不少冷水浴场,场中有男女仆役辅助男女浴人沐浴。大顺子民幼时不分季候即习于冷水浴,浴场之中亦有热水浴,以备外国人未习冷水浴者之用。而且大顺百姓有一个习惯,要是早上起来不洗澡不沐浴,都不会吃早餐。更何况官员还有个十日假,叫沐休。就是专门给你去洗澡、休息的。

有一条街巷,以公共浴室多而闻名,被市民们称为“浴堂巷”。大顺百姓也将浴堂叫做“香水行”,如果你到了长安城,看到有些店的门口挂壶的所在,便是香水行了。挂壶乃是大顺公共浴堂的标志,这些公共浴堂通常前面设有茶馆,供人饮茶休息,后面才是供人沐浴的浴堂。到浴堂泡个澡,费用也不高,每人十文钱左右。这些浴堂通常一大早就开门营业了,毕竟要赚钱就得赶上大顺百姓的习惯不是。

大顺的浴堂还有搓背的服务,爱泡澡的苏轼就曾在长安城里作过一首《如梦令》,诙谐地写道:“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在大顺,长年不沐浴的士大夫是要受取笑的,仁宗朝时有个窦元宾,出身名门,才华很好,但因不常洗澡,同僚就叫他“窦臭”,此典故已经成大顺官员逗笑的笑资了。

而且陆承启想不到的是,大顺的市场上也已出现了用于个人卫生的香皂,主要是由皂角、香料、药材制成,叫“肥皂团”。他还以为,肥皂一词是后世很晚才出现的,不曾想现在就已经有了。这“肥皂团”的配方大概是:白芷、白附子、白僵蚕、白芨、猪牙皂角、白蒺藜、白敛、草乌、山楂、甘松、白丁香、大黄、藁本、鹤白、杏仁、豆粉各一两,猪脂(去膜)三两,轻粉、蜜陀僧、樟脑各半两,孩儿茶三钱,肥皂(一种荚果)去里外皮筋并子,只要净肉一茶盏,先将净肥皂肉捣烂,用鸡清和,晒去气息,将各药为末,同肥皂、猪脂、鸡清和为丸。制造出来的“肥皂团”,就连皇宫都要去采购,可想而知生意火爆成什么样。

陆承启邪邪一笑,就好似在骗三岁小女孩那样:“就是啊,不在浴堂才让梓童下来的。要不,梓童帮朕揩揩背吧?”

周芷若脸上又是一红,低声说道:“臣妾遵旨……”说罢,涨红了脸,拿着麻巾,在陆承启的背上轻轻地动作着。陆承启舒服得哼起小曲来。周芷若此刻心思乱如麻,手脚都有些不协调了。陆承启察觉到她越来越小力,按住了她的柔荑,捉狭道:“梓童在想什么呢?”

周芷若羞得扭过头去:“陛下……”

陆承启哈哈大笑,突然站起身来,把周芷若抱住,吓得周芷若惊叫了一声:“陛下,放开我……”

陆承启就好像大灰狼一样,捉住了一个小绵羊,哪里舍得放开?把脸凑到周芷若的耳朵旁,低声说道:“朕要和梓童共浴……”(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爷

听了这话,周芷若整个人都好像被抽去全身力气一样,被陆承启缓缓地放入温水中,打湿了亵衣。曼妙的身材,紧紧地把亵衣贴在肌肤上。陆承启笑道:“沐浴怎能穿着衣服呢,朕帮梓童除去吧……”

周芷若听了,脚下差点一软,整个人都倚在陆承启怀中,羞得抬不起脸来。一时间,春满浴室。不多时,又响起了戏水声,鸳鸯戏水那种……

听到屋内传来的戏水声,门外等候着的宫女,一个个都红了脸。她们并非不通人事,只是没有想到,这看似正经的皇帝,居然在这种地方胡天胡地,这般不正经。但她们也指责不了皇上,毕竟这里是后、宫,也是皇帝私生活的地方,谁敢乱嚼舌头?只是陆承启要有心理准备,皇宫之内,不到一日,他在浴池里的荒唐事就要传遍后、宫了。

月亮似乎也听到这羞人的声音,躲入云层里面去了。一个侍儿担忧地说道:“陛下和娘娘在浴池里这般久,要是着凉了,该如何是好?”

话音刚落,那边厢的声响也小了。侍儿们正待打起精神,突然又传来一阵水声,伴随着靡靡之音。侍儿们先是一愣,继而苦笑:“又来了……”

大理府,大理城中。

经过长期长途跋涉,卢胖子总算是率军到了大理,正安营扎寨休整中。而大理城中的段王爷也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亲自来慰问。末了,“亲切”地拉着卢胖子,邀他过府一聚,好好说道说道感情。卢胖子“盛情难却”,便随他去了。

“都啃了两个月干粮,嘴里都淡出鸟来了……”卢尘洹心中如是想。其实哪里有两个月那么夸张,不过是一个多月罢了。卢尘洹如此夸张,是因为心中积怨甚深。

大理城内人烟稠密,大街上青石平铺,市肆繁华。过得几条街道,眼前笔直一条大石路,大路尽头耸立着无数黄瓦宫殿,夕阳照在琉璃瓦上,金碧辉煌,令人目为之眩。这原先便是大理国的皇宫,归降大顺后,这皇宫也成了大理王府。除了名头不一样,这段氏的生活,和先前基本没啥两样,都是土皇帝一个。

这段王爷把卢尘洹引入府中后,卢尘洹心中也是一惊:“他娘的,这大理王府,怎地跟皇宫一样?”他觉得这些年都白活了,只道长安是世界上最繁华,最多人的地方,不曾想这大理城也不逊色多少。当然,大理城城池小,与长安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不过这大理的民居,也是很有特色。民居房屋由大量石料建成,墙基、门头、窗头、横梁皆用石头砌成,屋顶以板瓦为沟,筒瓦为顶。有的民居两幢楼房互相垂直,交叉处有一耳房;有的三幢楼房,主房对面为照壁;有的四幢楼房,每一处交叉点都有一耳房;还有的两个大院,每院三幢楼房,各方的楼廊彼此相连,通行无阻,称为“走马转角楼”。民居前还有门楼,十分精美,飞檐翘角,宏伟壮观。还有写满字的墙,称之为照壁,卢胖子一问,才知道这些字乃是当地独特的文字,上面写的都是一些吉祥的话。

“卢将军,不是本王吹嘘,我们这大理城好啊,背靠苍山,面对洱海,所谓‘风花雪月’,便不过如此了。”段王爷显然对大理城很自豪,不予余力地向卢尘洹介绍道。“那里便是崇圣寺三塔了,我们大理人,都信佛。或许将军也听说了,我们段王府中,有好几位王爷,都是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