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勋说道:“臣制造的这杠步枪,把火药槽和装填子弹都设计在枪管后面,用特制的子弹,装填并不慢。把子弹和火药推进去之后,便可击发。射程也尚可,最远可达近四百步。”
陆承启吓了一跳,抢过唐勋手里的步枪,惊讶地说道:“差不多四百步?怎么会这么远?”喜出望外的陆承启拿起那支步枪,仔细端详了一番,这才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唐勋的奇思妙想。他制造的这杠步枪,分明就是正史上赫赫有名的米尼枪!只不过和米尼枪有所不同的是,所用的子弹不是米尼弹,所以威力小了一点。
陆承启让人用铅和软木,不多时便制出一个圆柱形的米尼弹,塞入枪膛之后,加上火药,瞄准了让人放在五百步开外的巨大木靶子,“嘭!!!”一声,一阵黑烟冒出之后,子弹便呼啸而出,打中了巨大的木靶子。
陆承启让人前去查看,唐勋惊喜地发现,这样的子弹,居然在五百步外还有巨大的杀伤力。铅弹形变嵌入木靶子之中,深入一寸左右。若是射入人体要害,肯定会让人瞬息间死亡。
其实米尼枪这种名枪,之所以所向披靡,在于它子弹的先进性,使用的是定制的子弹,形制都一样,装填快捷不少,威力更是大大提升。这种子弹,在弹体周围车以螺纹以配合膛线,螺纹中间以动物油填塞.子弹的底部使用软木材料。射击时.火药气体冲击软木。软木受瞬间冲击后猛然撑大子弹,由于子弹被撑大,提供巨大动能,才能把子弹射出如此之远。
陆承启兴奋地再打出几枪,测出最远几乎能达到六百五十步远,也就是相当于一千米这么远,看得沈括、苏颂和唐勋都兴奋莫名。
陆承启意犹未尽地把这支步枪递给监察士之后,兴奋地说道:“唐卿,就是这把步枪了,朕要在最快的时间内,装备一支千人部队,能做到吗?”
唐勋说道:“这种步枪制作不易,一个工匠三天时间才能制成一把。恐怕……”
陆承启笑道:“唐卿,你们可以这样啊,把这支步枪的零部件定制后分成几十个小部分,每个小部分由几名工匠一同生产,分成几十个生产小组,那么速度就会提上去了。”
唐勋一拍脑袋:“好办法,还是陛下的脑袋灵光!”
陆承启赞道:“不,朕都不曾想,唐卿你能制出这般优秀的步枪,这一下,朕有了几分底气,对付契丹人了。而想要一战全胜,还需要一件事物。”
三人都知道火炮图纸,异口同声地说道:“火炮!”
第六十二章:讨论火炮(求收藏推荐)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火炮被称为战争之神,是有它的道理的。朕跟你们说过,再厉害的步枪,也只能一枪解决一个敌人。可犀利的火炮,却能一打一大片。最可怕的是,几十门,几百门,甚至几千门大炮同时射击,那火力覆盖之下,几无生存机会。可我们现在的技术,达不到一打一大片的地步,只能做到一打一条线。”
沈括问道:“为何不可?”
陆承启把雷、汞,火帽,开花弹的技术跟他们一说,他们就沉默了。无烟火药都没发明之前,想要研制开花弹,简直天方夜谭。
陆承启见他们受到了打击,便笑道:“你们把这个记下了,总有一天会制造出来的,怕什么?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没学走就想跑是不行的,要想做出开花弹,必须把自然学弄通了,弄透了,才有可能。”
三人点了点头,苏颂说道:“这火炮是前膛炮还是后膛炮?”
陆承启想了想,说道:“后装炮威力大,加上有膛线,射程肯定很远。”他第一次给唐勋的图纸,其实是一门前装滑膛炮,也就是明代赫赫有名的红夷大炮。
可这种大炮虽然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但装填炮弹太慢,炮身太重,只适合攻城,不适合野战。每发射一次,都会严重偏离原有射击战位。要想继续发射,需要经历复位、再装填,再次设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骤。实在缺点多多。陆承启有了米尼枪,自然就看不上这种前装滑膛炮了。这种前装滑膛炮的射速慢,虽然威力大,轰城墙没有问题,可移动太慢,用来对付骑兵那是笑话。
再说了,陆承启的眼光,绝不仅仅局限于和契丹人作战,他还需要能装在海船上的大炮。前装滑膛炮各种不便,已经在心中被陆承启淘汰掉了。
陆承启和三人讨论了后装线膛炮的炮管、闭锁炮门和紧塞等问题,决定先制造一门来试试。可制炮不是制枪,比造枪复杂得多了。前装滑膛炮还好,可这后装线膛炮,就真的是一门技术活了。首先炮管的制造就是最难的步骤,厚度是多少,尺寸是多少,所有人都没有数据,都需要一步步探索。
而这也是文科生的尴尬之处了,虽然知道火炮,却不知道如何制造。也难怪,在后世,除了军事迷之外,谁会注意这个?也是重生了之后,陆承启意识到步枪和火炮的威力,才绞尽脑汁画出的图纸,至于准不准,那只有天知道。
四个人七嘴八舌,总算在天黑之前,把这门后装线膛炮的样式定了下来,至于能不能打得响,谁的心里都没有底。
陆承启正待回宫的时候,沈括突然说道:“陛下,定型的步枪尚未命名,请陛下赐名!”
陆承启也才发现,这杠步枪还没有名字,用历史上的名字米尼枪自然是不行的。陆承启想了想,说道:“就用朕的年号命名吧,叫洪祥式步枪,那门炮也叫洪祥式火炮。”
三人对陆承启的起名水平无语,但这一来也算好记,起码人人都记得住。陆承启自认为取得不错,喜逐颜开地回去了,留下三个人还在挑灯夜战,研究火炮的可行性。
接下来几日,火炮开始动工了,陆承启虽然很心急,但术业有专攻,不懂的事情还是不要参与了,在皇宫中等消息又不是办法,陆承启开始在禁军军营和皇家军校里面徘徊,给禁军们、皇家军校学员们上思想课。实际上,这是皇帝控制军队最好的办法。通过思想教育,巩固对大顺,对皇帝的忠心。
陆承启认为,一支强军,不仅要有正确的训练方式,严明的纪律,还要有所信仰,明白为什么而战。同时,还要辅以奖赏激励,制定抚恤制度,晋升制度,安稳士卒们的后顾之忧,才算是把一支军队给拉起来。
因为经常到禁军军营之中,一般的禁军见了皇帝也没有那么激动了,只当小皇帝是一个教书先生一样而已,无形间拉进了彼此间的距离。狄青察觉到这种关系,特地向陆承启提出了劝谏:“陛下这般与禁军毫无距离,是不是有点伤了陛下的威严?”
陆承启也知道,狄青是怕他的帝皇之威不再,镇不住禁军。陆承启笑道:“狄卿,一支军队对领袖若是敬畏的,那战斗力不强。但如果对领袖是爱戴的,那么战斗力是极强的,哪怕战至全军覆没,也没有一人退后。”
狄青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可他仍有顾虑:“可陛下毕竟是天子,如此低姿态,是否有失皇家礼仪?”
陆承启笑道:“朕若不爱朕的军队,不爱朕的子民,朕还算是一个合格的天子吗?”
狄青无言以答,只能默许了这个结果。陆承启也不和他纠缠这个问题,而是把他领到军营之外,让人拿来刚刚定型的洪祥式步枪,也不多说,直接一枪打出去,雷鸣般的枪声,吓得狄青差点软倒在地,说道:“陛下,这……这是何物?”
陆承启让他到五百米外看被击中的树木,狄青前去一看,震骇莫名:只见一颗铅弹,深深地嵌入树干之中,被打出了一个酒杯大的凹洞。
狄青惊疑不定,回到陆承启身旁,问道:“陛下,这是什么妖法?”
陆承启大笑道:“这可不是妖法,这是朕命令军器监制造的最新武器,唤作步枪,洪祥式步枪。狄卿,你认为这种武器的杀伤力比之弓箭,如何?”
狄青果然不愧是一名名将,对于武器的优劣性,一眼就看了出来,实话实说道:“远远超过弓箭,若是有几千如此步枪,齐发之下,骑兵亦不能近身。”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狄卿果然久经战阵,见识深刻。军器监现在一日能制造十余支步枪,不算多,但朕也很欣慰了。狄卿,你的任务,是要在禁军之中,找到有射箭天赋的射手千人左右,先整编成独力一队,待得训练好纪律之后,朕便给你们装备步枪。”
狄青应承下来,陆承启让狄青亲自打了几枪,狄青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枪身,说道:“若是三十年前有这种武器,老夫在幽云城下那一战,又何至于输得如此憋屈?”
陆承启豪情万丈地说道:“狄卿不必如此,血仇得用鲜血洗刷。契丹人蹦达不了多久的,朕总有一天,会马踏阴山,征服草原!”
狄青听了,也热血沸腾,说道:“愿为陛下牵马执蹬!”
君臣二人相视而笑,一时间豪迈的笑声响彻关中平原,远远地传荡开来……
第六十三章:不法商人(求收藏推荐)
(谢谢书友Dxe莫名的心疼、a58392428、我是张小白、摩罗玫瑰、小猪吃土豆的打赏,排名不分先后)
心情大好的陆承启回到垂拱殿之后,椅子还没坐热,高兴劲头还在,就收到了监察司的暗报。如今的监察司可以说是陆承启的耳目,监察百官,打探消息,甚至已经潜入了敌国之中,利用陆承启“发明”的密码本传递信息。
监察司分部遍布大顺州府,官员无不对之恨之入骨,而百姓对他们却是敬畏有加。他们主要负责收集民间不法之事,选择让刑部拿人还是直接告诉陆承启,让陆承启做决断。
而今日这个消息,明显是刑部拿不定主意的,原因在于这次的对手不是官员,而是商人,一些不法商人。
原来,大顺的盐业很匮乏,只有井盐是精盐,海盐都是粗盐,又黄又大,穷苦人家就只能吃粗盐。可是粗盐也不是敞开了供应,因为熬煮海盐还需要官府批准。大顺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