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为何,陆承启眼角突然湿了。眼前的这爷孙俩,并不是后世天、朝那些假乞丐,乞讨只是他们的工作。他们是真真正正不能自力更生,才沦为乞丐的。
没等陆承启说什么,身后的御前侍卫们见这爷孙俩已经欺近小皇帝身前,连忙拔出朴刀,喝道:“走开!这不是你们惹得起的人物……”
陆承启见那小男孩被吓得惊退了好几步,重心不稳,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细心的陆承启,发现这小男孩因为没有鞋穿,脚上都长了不少鸡眼,心下恍然大悟,为何这小男孩走路的步子异常小,原来一动就会碰到鸡眼,疼痛难耐。可他为了讨食,还是不得不穿行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上,还受尽白眼。
陆承启见状,低声喝道:“住口,把刀收回去,你们眼中还有本公子吗!快给老人家道歉!”
那出声的御前侍卫,听得陆承启呵斥,连忙收起了朴刀,低着头连说抱歉。那老人被眼前这一幕给惊呆了,呐呐说不出话来。而陆承启则不顾他们肮脏,亲自弯腰扶起了那小男孩,柔声说道:“没事吧?”
那小男孩畏惧地挣脱了陆承启的手,躲到了老人背后。那御前侍卫一看,正待呵斥他们不识好歹,却被陆承启恶狠狠的眼神止住了。
老人喃喃地说道:“小老儿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官人,这便离去……”说罢,拉着小男孩的手,正准备离去的时候,陆承启连忙叫住了他们:“老人家,且停步。”
那老人惴惴不安地停住了脚步回头,带着哭腔说道:“官人,俺那孙儿不是故意冲撞你的,你大人有大量……”
陆承启知道他误会了,连忙柔声说道:“老人家,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们莫怕。看模样,你们还没吃饭,我想请你们吃碗阳春面,顺便问你们一些事情,不知可否?”
御前侍卫们和那贴身小太监面面相觑,他们哪里见过一国之君,对两个乞丐低声下气?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说出去都不会有人相信。更何况,一国之君还要请这两个乞丐吃阳春面!一国之君请客,不说龙肝凤髓,最起码也得山珍海味,才能体现皇家身份。这请人吃两文钱一碗的阳春面,是什么道理?
陆承启自有他的打算,有一定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久不碰油腥的人,若是贸然暴饮暴食,吃香喝辣,轻则拉肚子,重则休克,甚至会丢了性命。阳春面既有一点油腥,也能饱肚,最是实惠不过。陆承启有心帮人,要是好心办了坏事,那就与初衷相违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六章:帮人帮到底
“这不好吧?”老人闻言,嘴里呐呐的说道。陆承启也是强势,对身后那个御前侍卫下命令道:“你刚刚吓了人家,罚你去抱那小孩儿!”
那御前侍卫毫不犹豫地一拱手,走过去一把抱起了那小男孩。老人被吓了一跳,小男孩也不依,拼命挣扎,一双脏乎乎的小手,抹在那御前侍卫的脸上。碍于小皇帝的脸面,那御前侍卫连闪躲都没有闪躲,任由那小男孩拍打。
陆承启温和地说道:“老人家,莫怕。本公子见这您孙儿脚上有伤,才出此主意。”
老人似乎也认命了,陆承启衣着华贵,看起来就不是他能惹得起的。哪怕这是有钱人家想要捉弄他们,他们也只能逆来顺受。没办法,这就是穷人的命运。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
陆承启又让贴身小太监扶着那老乞丐,往长安城的脚店走去。只是一路上,长安城的百姓见到如此怪异的组合,都停下来指指点点。这让那小太监和御前侍卫脸上都羞赧难当,倒是陆承启昂首面对,并没有一丝局促感。
好在长安城卖面食的脚店很多,不多时便寻到一家。此时已然日头西移,时至下午,脚店内并无多少食客。店小二也有些讶异,走南闯北的人见得多了,这等怪异的组合,倒是第一次见。不过,应该是富家公子的把戏,店小二也有点想当然。
见店小二若有所思的模样,陆承启不等他来唱盘了,直接说道:“来两碗阳春面!”
店小二回过神来,赶紧说道:“好咧,客官稍待片刻……”心中却不屑地想着:“看模样是个富家公子,怎么这么吝啬!”只是这店小二眼尖,发现这富家公子的随从都是带刀的,不敢多想,赶紧去下面条去了。
不多时,两碗热腾腾的阳春面端了上来。也不知那店小二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两碗阳春面都放在了坐在桌前的陆承启面前。陆承启眉头一皱,没说什么。轻轻把阳春面推到那爷孙面前,温和地说道:“吃吧!”
那老乞丐犹豫不决,倒是那小男孩似乎真的饿极了,见到如此香气腾腾的阳春面,哪里还忍得住?只是他似乎不懂得使筷子,一副想吃又无从下手的模样。
陆承启见状,叫店小二拿来两根汤匙,放入碗中,稍微做了个示范。那小男孩倒也聪明,只看了一眼就学会了,拿起汤匙就吃了起来。
老人见状,说了一句:“多谢官人!”便也吃了起来。
不到片刻,一大碗阳春面都进入了这爷孙的肚中。陆承启见他们意犹未尽,便又让店小二再端来两碗阳春面。结果又是不到一刻钟,这两碗阳春面再次被一扫而空。只是弄得桌面汤汁淋淋,不甚雅观。
陆承启见他们又吃完了,问道:“还要吗?”
老乞丐感激淋涕,起身就拜:“官人大恩大德,小老儿无以为报,唯有磕头了!”
陆承启连忙扶起他,说道:“老人家不必如此,本公子只要你们回答几个问题罢了。”
老乞丐说道:“官人有什么问的,小老儿一定会如实回答。”
“听你们的口音,应是河南路人士,为何到长安城乞讨为生?”陆承启不解地问道。
老乞丐叹道:“旧年家里发了大水,小老儿一家大小六口人跟着逃难到了长安。只是缺衣少食,孩儿他爹,还有小老儿的浑家都去了。剩下孩儿他娘和一个孙女,在城外一处破庙里面。”
陆承启不解地问道:“可朝廷早已下旨,给难民回家路费,甚至原先田地都一一奉还,为何你们还不回家?”
老乞丐叹了一声:“本来家中就无田无地,没了孩儿他爹,给村中老爷种地也是不成,回家又能如何?”
陆承启沉默了,听了这话的御前侍卫们、贴身小太监也都沉默了。他们对于贫苦人家,也是知道的。只是这种人间惨剧,见怪不怪了,他们听着最多哀叹人世无常,转眼便忘却。可陆承启看了,实在想不到有这么惨的百姓,登时坐立不安。
良久,陆承启才说道:“老人家,我有一去处,不知你是否愿意为我做事?”陆承启知道,哪怕是再穷的人,也有自尊,受人恩惠,也懂报答。他这么一说,老乞丐应该不会推脱才是。
果不其然,老乞丐犹豫了一下,说道:“官人有什么要帮忙的,小老儿肯定帮。只是小老儿年老体衰,不知能帮到官人什么。”
陆承启笑道:“我有一处院子,里面花草无人打理,想让老人家去帮我打理打理,工钱每月一贯,不知老人家意下如何?”
老乞丐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样的好事,不就是天上掉馅饼吗!老乞丐热泪一涌,正想再跪下的时候,被眼疾手快的陆承启止住了。老乞丐哽咽道:“官人是好人啊……”
把老乞丐扶住,让他再次坐下后,陆承启注意到那小男孩欲言又止。陆承启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柔声问道:“小朋友,你想说什么?”
陆承启没料到的是,小男孩一把跪下,“咚咚咚”给陆承启嗑了三个响头,陆承启吓坏了,这爷孙真的是一个模版印出来的,连动作都这么一致。示意让小太监拉起小男孩后,陆承启不解地问道:“小朋友,你为何要对我磕头?”
小男孩似乎在做心理斗争,过了片刻才鼓起勇气道:“官人,你这么好人,你救救我娘吧!”
陆承启闻言一愣,问道:“你娘亲怎么了?”
小男孩说道:“我娘病了,没钱买药。”
陆承启闻言,对老乞丐说道:“病人在哪?”
老乞丐叹道:“官人,你帮了我们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
陆承启不理,既然决定要帮人了,就要帮到底,继续问道:“病人在哪?”
老乞丐犹豫了一会,才说道:“城外三里,一处破庙里。俺那孙女,在照顾着……”
陆承启立即对一个御前侍卫说道:“你现在就去太医院,请郎中去给病人看病。”
御前侍卫不敢抗旨,一拱手便跑向长安城太医院。而就在这个御前侍卫走后不久,又一个御前侍卫悄悄地补上了他的缺。陆承启想了想,既然到了这个份上了,不去看看也说不过去。结了帐之后,让御前侍卫抱起那小男孩,贴身小太监扶着老乞丐,一行人往城外走,他要亲眼看到太医院的郎中是怎么帮病人看病的。他知道,就算郎中看了病,没钱抓药也不过白忙活一场。(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七章:破庙
顺着老乞丐的指点,一行奇怪的组合穿街过巷,一路出了长安城,来到了长安城三里外的一处破庙。不得不说,在这个上级动动嘴,下面跑断腿的时代,陆承启随便一个旨意,御前侍卫都不敢稍有懈怠。
还没进去,便看到一辆马车停在外面,只是没有车夫。陆承启隐隐觉得,这应该是把太医院郎中请来所用的马车。而车夫,应当就是被派遣出去的那个御前侍卫了。到了破庙,小男孩挣扎着跳开了御前侍卫的怀抱,一蹶一拐地跳入破庙之中,口中还喊着:“娘,娘……”
里面则传出一个稚嫩的声音:“哥,娘没事,郎中给娘看病呢,还说不要钱的……”
陆承启闻言,便知道这是小男孩的妹妹,这里便是他们一家五口寄居之地。陆承启似乎没有注意到这破庙的残败,连瓦顶都不全。估计前些时日连续下雨的日子,他们应该会生活得很辛苦。
破庙里,神像倒塌,泥塑的神像身上的漆全都掉光了,甚至神像的脸,都缺失了不少。看神台缠满蛛丝的模样,这破庙应该是被遗弃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