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战神刘封-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一艘艘逆水北上的战舰,心中的那幅广阔的蓝图,仿佛浮现在周瑜的眼前。

他回想起了那一段和孙策并肩而战,开疆拓土的激情岁月,那个时候,他二人携手合作,几乎无往而不利。

在多少个无眠的夜里,孙策曾与他促膝长谈,勾勒着北取中原,一统天下的雄心霸业。

周瑜曾经一度相信,那个结束乱世的人就在眼前。

只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意外,却打翻了周瑜全盘的蓝图。

孙策的梦想,周瑜决意替他来实现。

只是,令他感到无奈的是,那位江东基业的继承者,无论是眼光还是气魄,都远逊于其兄。

曾几何时,周瑜几乎认为他和孙策定下的大业,此生将无法再实现。

但是现在,美周郎的心中,却再次燃起了强烈的希望。

他有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预感,仿佛孙策的在天之灵,正在帮助着自己,冥冥之中的那一双手,正在把这偏离的未来,重新的推上正确的轨道。

“都督,阳泉方面有消息了,乐进那厮果然耐不住寂寞,寿春城有动静了。”

身后,兴冲冲赶到船头的,正是周瑜最器重的将领凌统。

周瑜转过身来,脸上表情并不感到惊奇,似乎对此他早有所料。

他只是问了一句:“如果我没猜错,寿春之军,应该是沿淮水南岸,向着阳泉而来。”

凌统不禁目露奇光:“都督何以知之?”

“乐进想阻止我们袭取许都,自然便想夺还阳泉,据住颍口。如此一来,不但解了许都之危,而且还把我们入颍的舰队困在了淮北。

而想夺取阳泉,不走南岸大道又能走哪里。”

周瑜轻描淡写之间,料敌先机,轻易的识破了乐进的企图。

凌统面露钦佩之色,遂道:“我们大张旗鼓的进军许都,为的就是逼迫乐进出城交战,既然现在乐进已经被引出来了,那我们是不是立刻回军阳泉,在那里与乐进决战。”

凌统已显跃跃欲试之状。

周瑜却摇头笑道:“乐进的步骑皆是北方精锐,咱1门的兵马数量亦不占绝对优势,登岸陆上与敌强行决战,未必能有十足的胜算,而且……”

周瑜一句“而且”,下文未言,但口气中却有几分诡异。

“都督,莫非你觉得乐进此番兵进阳泉,并非情报中的那么简单?”凌统立刻就体察到了周瑜的言外弦音。

周瑜面朝寿春方向,意味深长道:“乐进此人,颇有一番谋略,曹操敢用此人独镇寿春,必有其过人之处。你想想看,我们既然能猜到乐进的企图,以此人的谋略,他会料想不到吗?”

凌统的神色凝重起来,忙道:“都督的意思,莫非乐进攻夺阳泉只是佯攻,暗中却另有企图?”

周瑜笑而不语,略显苍白的脸上,隐约有几分诡异而的冷笑。

夜已深,明月如船儿一般,航行在浩瀚的天空那片浩瀚的海洋中。

月色之下,一支沉默的军队,正在匆匆的行进在泥泞的道路上。

乐进抬头看了一眼当空的明月,低喝道:

“传令下去,全军再加快一些速度。”

这一片地域,位于淮水与芍陂之间,原本是一片肥沃平坦的屯田区。

去岁合肥之战时,吴人掘开了芍陂之堤,将这一片沃野尽数淹没。后来堤坝虽然被修复,但大部分的田地尚不及恢复,时值如此都还是一片泥泞。

两万多人的步骑,就这般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的行走在这寥无人烟的泥泞之地,向着芍陂方向急行军前进。

几个日寸辰之后,乐进和他的兵马抵达了安威以北。

安威不过是阳泉县所属的一座小镇,位于芍陂堤岸之北,本只是一座不足千人的不起眼小城而已。

可就在半月之前,这一座小城却突然热闹起来。

吴人的运输船,由肥水入芍陂之后,将粮草卸于此地,再经过中转,运往阳泉前线,吴入是把这安城小镇,作为供给了袭取许都水军后勤补给站。

乐进早在数天之前,就密斥候对安成经行过侦察,当他侦知此地屯积了数十万石的粮草之后,果断的拟定了今夜的作战计划。

吴人的粮草供给能力本就不强,只要他能将安城的粮草一把火烧尽,不仅可以打碎了周瑜袭取许都的计划,整个位于淮水一线的吴军,也不得不因此而撤兵南归。

为了迷惑吴人的耳目,乐进早先专门派出一队佯军,走淮水南岸的大道,营造出一副装备攻击阳泉的假象。

而如今,乐进却率主力,穿越这片远离水岸的泥泞之地,出其不意的对安成发动奇袭。

烧粮这种事,是他们曹军最擅长的把戏。

不远的安成,静寂无声,火光闪烁。数队斥候侦察回报,均称安成一带的吴军只有五千余众,而且根本没有察觉敌人的逼近。

正是天赐的良机。

乐进热血沸腾,当即一声令下,两万多怀抱干柴的曹军步骑,便如地狱脱出的魔鬼一般,呼喊而起,从黑暗中杀向那座沉静中的小城。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一章一步错步步错

蛰伏于黑暗中的两万曹军,追随着乐进,如虎狼一般的杀向安成吴营。

乐进一马当先,砍翻守护在辕门处的值守敌卒,挥舞着大刀杀人敌营之中。

吴人方面对曹军的夜中奇袭显然没有太多的准备,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尽管如此,五千吴人在听闻示警之声后,立刻集结应战,顽强的抵抗住了曹军疯狂的冲击。

只是,乐进此来,并非是要歼灭这股吴军,而是为了火烧粮草。

按照事先的谋划,乐进自率万余曹军,继续对吴人进行猛攻,以压制其反击之势。其余一万多的曹军士卒,则是将干柴堆放在无数的粮仓旁边,漫营的四处放火。

火舌一起,迅速的以燎原之势,向着吴人控制的区域蔓延,片刻之间,整个大营便是烽烟四起。

乐进见大火已经扩散到无法扑灭的地步,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当机立断,下令全军迅速撤退。

两万多曹军听到呜金之令,毫不恋战,立刻撤出敌营,沿着来时的路径,向着寿春方向退去。

比及大队的人马撤出战场之后,乐进驻马回望,只见安威一线已是烈火滔天,半边天际都被烧得通红如炭。

漫漫火海之中,吴人的身影来乱窜闪烁,似乎在设法扑来大火,又似乎在逃避着烈火的烧灼。

熊熊的烈火,根本已无法再控制。

“周瑜啊周瑜,我真想看看你得知粮草被我烧个干净之后,会是怎样的表情,嘿嘿……”

乐进脸上涌动着复仇般的痛快表情,冷笑一声后,勒马回身,向着寿春方向扬长而去。

一夜的奔行,亢奋之后,士卒们的身心很快疲惫下来,行军的速度也渐渐放慢。

东方发白,天蒙蒙亮时,乐进的奇袭大军抵达了阳亭一带。

这里是寿春与安威之间一座小镇,到这里时,道路已经颇为平坦,两边田地间,皆是大片大片齐腰的稻田。

乐进并未催促士卒疾行,大胜之后,他的身心也跟着放松下来,此刻的他,正在琢磨着下一步的战略。

他在想,安成的粮草被烧,周瑜的大军不得不撤归合肥,自己是否有必要在其撤军途中,再发动一场追击战,彻底挫垮吴人的士气,令其不敢再觊觎寿春。

斜月西沉,东方的天空越来越壳。

突然之间,耳膜中似乎传出一声细细的锐鸣声,那声音,就仿佛是有什么利物,刺穿了空气,由远及近的向着这边飞来。

噗~~一声闷响,就在几步之外,一名士卒倒在m17地上。

借着晨光一看,那名士卒的脑门上,赫然竟是插着一根箭矢。

众军大吃一惊,乐进的眉头猛然一凝,急是抬头向四周扫去。

便在这时,耳边哗声四作,如同隐藏在稻丛中千万只鸟雀同时惊起一般,晨光中,无数的寒光从四面八方向着他们激射而来。

箭,那是杀人的利箭!

乐进大惊,不及多时,急是抽刀舞出一道铁幕,将自己的身体环护其下。

瞬息之间,密如飞蝗的箭雨从天而降,此起彼伏的惨叫声中,根本没有任何防备的士卒如被收割的麦子一样,齐刷刷的一片连着一片栽倒于地。

是伏兵,大道两边的稻田中,早已潜藏着无数的伏兵!

直到死神降临时,乐进和他的两万得胜而归的士兵才猛然惊觉,他们竟是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敌人的埋伏圈。

只是,为时已晚。

隐藏着稻田之中的数万吴人弓弩手,如鬼魅般一般群起,那一支支如死神的目光一般狰狞的箭矢,如瓢泼大雨一般,尽情的播撒向那些毫无防备的士卒当中。

大多数的曹军士卒,甚至连反应的时间就来不及,就那般默名其妙的死在了敌人的箭下。

惊觉的幸存者,则是嚎叫着向着寿春方向狂奔逃窜。

然而,埋伏在稻丛中的敌人,仿佛无穷无尽一般,绵延数里之长,到处都是箭雨如注。

策马狂奔中的乐进发现,身边的总下越来越少,而在他的身后,尸体已将大道铺起了厚摩的一层,如注的鲜血,沿着大道向两侧扩散开来,很快便注入稻田之中。

他身上到处都在流血,已痛得分不清受了几处箭伤,几近绝望的他,直到此时才明白,原来周瑜早就料到了他的所谓计谋,安成的粮草,只不过是诱他上钩的鱼饵罢了。

可恶,可恨,可悲……此时他的心情是何等的复杂,又何等的绝望。

千鸟振翅的巨响声中,最猛烈的一拨箭雨,如天罗地网一般,无情的向他扣来。

“这就是终点了吗……”

潼关之东,曹军大营。

中军大帐中,曹操手拿着那份来自于淮南的噩报,一张老脸面如死灰。

他的手在微微的抖动。

纵横天下十数年,即使是在官渡之战那最危机的时刻,他都不曾有过畏惧。

但是现在,他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人,一旦拥有太多,牵挂也就有越多。

曾经一度认为整个天下都将是自己的,而现在,似乎连本有的一切,也将被人夺去。

这才是让他感到恐惧的根源。

关中,夏侯渊陨命,张颌投降,关陇诸郡望风降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