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靖康雪-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也就算是刘牢之的北府兵和刘裕的缺月阵,那是步兵对抗骑兵最出彩的两场战役,可是那是受到了地形的限制和武器的限制,还有良好的布局,这才成就了步兵全歼骑兵的传奇,而岳翻现在什么都没有,仅仅可以做到的是打造重装弩兵,在自己的麾下,也练出一支先登死士。

没有火枪,没有火炮,没有强大的火器,岳翻所拥有的只是冰冷的刀枪,所以,无论如何,岳翻也要想到一个办法,可以用来对付女真铁骑,大宋实在是可惜,赵光义实在是千古罪人,用弥漫的文气统治了大宋,居然在一百六十余年间没有出现一个堪称国士的战略家和军事家,以至于建国初期的难题到了灭亡时依然是难题,还是无法克制骑兵。

即使如此,岳翻也可以拥有火药,拥有足够的火药,只是火药而已,火药武器岳翻还造不出来,岳翻不会,没有这样的资质,他只是知道火炮,不知该如何制造,他只是知道火枪,而不知道如何制造,很多东西,他知道,但是他不会!

岳翻开始安排手下人寻找硫磺,寻找木炭,寻找硝石,开始自己制作最简单的火药,然后尝试着把火药放在密闭的容器内,点燃引线,制作最原始简单的炸弹,再在里面加些铁块铁钉什么的,增加一点杀伤力,仅此而已。

这却又是何等无奈?岳翻从未像现在这样痛恨自己不学无术,过目不忘又如何?你能了解多少东西?记得住是一回事,了解学会了又是另外一回事,以前有网络的时代,岳翻甚至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学习很多的军事知识,包括西方火枪的发展历史,有很详尽的制作方法和原理图,但是岳翻没有看,只觉得那是很无聊的东西,看看差不多得了……

差不多差不多,等到真要用的时候,就差很多!

知识不一定可以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就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鹏展,我等如此私造火药,怕是朝廷得知,不好交代,毕竟我等的编制算作厢军,厢军是不可以使用火器的。”方浩略带一些警惕和忧虑,这样对岳翻说道,而岳翻只是摇摇头,看着建造在山里的秘密火药作坊,开口道:“此处你知我知,剩下的工匠都是从我岳氏相州庄户中挑选而出,他们跟随岳氏从相州南迁,名为庄户,实为家臣,对我岳氏绝对忠诚,不会有任何人走漏风声。”

方浩皱皱眉头,开口道:“锦衣卫这段时间已经发现了不少朝廷探子的踪迹,想必是朝廷也对吉虔二州一直未曾停息的战火有所顾虑,加上朝廷那个一直以来都未曾给吉虔二州派过通判,只有你一人为最高军政长官,不符合大宋祖制,若不是一直在打仗,恐怕早已有通判前来,所以,你可要小心行事啊!”

岳翻低声道:“就算来了通判,我也不怕,你以为我为何要派出军队四散打击山匪?朝廷也过了警惕之期,对我一开始的疑虑也渐渐打消,转而开始相信我足以平定吉虔二州,既然如此,吉虔二州那么多的人口,朝廷怎能放过?毕竟为了让朝廷允许我等动兵,我等也是把吉虔二州人口数量上报了。”

方浩紧锁眉头,叹息一声:“鹏展,你也是太累了,张三郎逝世以后,你就没有停下来过,忙来忙去的,整个吉虔二州的事情都快被你一人做完了,你也要注意休息,毕竟你麾下的那些人才都不是无能之辈,都很有几分能耐,该让他们做的事,就让他们去做吧!”

岳翻皱皱眉头,摇摇头:“总有些事情要我亲自去做,而且现在是非常时刻,不知道何时北敌就要南下,河北禁军若是招架不住,我等必然要奉命北上,现在我要做好足够的准备们不至于到那时才手忙脚乱,北敌多为铁骑,我大宋最缺的就是铁骑,我等手上更是只有三百骑兵,不得不用任何办法来弥补这样的缺憾。”

北上?骑兵?缺憾?

难道……

方浩的瞳孔微微一缩,用无法察觉出来的颤抖语气缓缓说道:“鹏展,你所谓已知何去何从,难道?”

岳翻抿了抿嘴唇,然后开口道:“子成,我不会瞒着你,我曾经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只是想着过富家翁的日子过一辈子,到江南寻一个祥和的地方,一个小镇,安然度日,就此一生,但是随后我认识了很多人,我知道了很多事情,那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胸怀大志之人,那些事情无一例外都是军国大事,我开始发现,我似乎无法做到我一直想做的。

子成,我不想骗你,更不想骗我自己,我怕死,非常怕死,怕死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需要别人牺牲性命去救我,我才能活下来,我非常痛恨那样的自己,我非常痛恨那样的我,什么都做不到,什么都不去做,什么都不去考虑,甚至只想着一味逃避,我参加江南之役,考取进士,来到吉虔二州,只是为了在河北甚至江北都沦于敌手之时,我还可以安然的度日。

我为我如此自私和愚蠢的想法付出了很多代价,而我却还不自知,一心一意的寻求安稳,寻求安全,一心一意的逃避,一直到这里,子成,我不是向你询问过这个世上是否会存在有不怕死之人吗?那时你回答没有,但是我想,应该是有的。”

方浩什么也说不出来。

“当他们认为为了做成某件事就算是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的时候,不怕死的人就出现了,不论是好事还是不好的事情。”

一百七十五一切还是有它原来的轨迹

岳翻在吉虔二州的行动只是这一年里面的某个特定时段的某个小插曲,当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在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南方的岳翻在做什么,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在意了,所以岳翻打定主意,这个时候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风险最小的,大宋朝廷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燕云十六州,没有谁会因为江南的一点小事就把精力转移。

更别说刚刚大宋才打了一场大败仗,二十万禁军溃散,虽然损失不大,但是对徽宗皇帝收复燕云的信心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不敢再信任那些他深深了解的**透顶的禁军,更不用说被岳翻整编出来的十万精锐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西军,或者是离开了禁军,能战的军队又在和辽人的战斗中损失殆尽,剩下来的都是废物。

如果是废物的话,就算是整整一百万的废物,能和十万精锐铁骑战斗吗?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赵光义为了自己的地位而拒绝迁都的那一刻,宋庭的未来就已经注定了,他们注定会被开封城极为不利的地理位置而狠狠的拖累,甚至到一种非常不利的状态,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除了士兵血肉之躯,没什么天险,而宋军,如今的宋禁军,有成为血肉长城的意志和信念吗?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张叔夜在无边无际的黑暗和绝望中失去了枢密副使的职位,据理力争之后无法改变徽宗皇帝的心意,自请外放吉州通判。

徽宗皇帝答应了,给了张叔夜自由,而且还没有什么特定的任务,通判从来都是皇帝的亲信去做的,监视地方大员,制约他,表面上没什么权力,实际上一州一地之主就是通判,知州之类的反而是万年老二,当然了,吉虔二州这些地方现在属于大宋的特别行政区,还不能算作正常地区,所以张叔夜此去,徽宗皇帝只把他当作是公费旅游。

张叔夜一直都在反对北伐燕云,倡导联辽抗金,张英死后的枢密院完全由张叔夜主导,新任枢密使蔡攸根本掌控不了局面,枢密院全体都极为反对北伐燕云的举措,徽宗皇帝无可奈何之下,在东府的配合下把西府来了一次大换血,大宋朝堂上的反战派基本覆灭,战争成为了主流议题。

这种事情居然发生在大宋朝堂上……

张叔夜和他的追随者带着无尽的感叹,离开了东京开封府,或者外放,或者贬官,或者干脆辞官归隐,朝堂上主战派的力量再也没有制约,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几年前被赶出开封去往茫茫大西南吃苦受罪的三十岁官员,带着一脸的沧桑和不符合年龄的沉稳,一步一步地走入了开封城。

张叔夜的离开并没有给这个天下带来多大的影响,至少如今还是这样,大家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张叔夜的离开会带来什么,也没有人注意那个三十岁的年轻官员的到来会给大宋带来什么,张叔夜往江南而来,来见他的亲密战友,曾经一起平定江南之乱的岳翻,岳翻在吉虔二州为官已经一年多了,当初考取进士之后马不停蹄地离开开封府,让张叔夜郁闷了很久。

后来张英曾经对张叔夜说过,这天下再也没有比岳翻更聪明更懂得自保的人了,这一招比起自污名声来说更为高明,张叔夜瞬间就明白了张英的话,联想到那段时间京城内的暗流涌动和自己不得不闭门谢客以求避嫌的无奈之举,张叔夜明白了岳翻的考量,赞叹着岳翻的气度。

开封府的奢华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放弃的,当初寇准也是一心一意想要回到这个花花世界,继续过奢华的日子,而岳翻度过了一段时间的奢华生活之后,还毅然决然的去到了人间地狱吉虔二州,这份决心和气度,就不是寻常人可以具备的。

而当张叔夜真的踏足吉虔二州的时候,反而没觉得这里是人间地狱,除了这里的军队比其他地方更多,看起来更加精悍之外,似乎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走在官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队一队的士兵在巡逻各地,平常根本看不到人的荒郊野岭反而有更多的军队巡逻,仿佛在防备着什么,步入了人口密集区,军队的数量减少了,但是穿着文官官服身后带着黑衣士兵的人多了起来。

张叔夜在当地打听了一下,知道了这些个官员叫做执法官,他们身后带着的黑衣士兵是执法队,他们的职权就是发现捉拿不法分子,然后敲响无射大钟,以安抚使岳翻定下的十条法律进行处罚,弘扬法治精神,而这些人很明显都极为熟悉岳翻的十条法律,即使是垂髫小童,也是张口就来。

张叔夜觉得很好奇,无射大钟?什么是无射大钟?

当地人告诉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