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称孤道寡-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雨降下,这四洲之地,小麦的收成堪忧!

另外,若是干旱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大旱之后必有蝗灾!”

刘坤皱眉道:“朕这两年一直大力筑造造龙骨水车和渴乌,并让各地修缮河道,导入河水灌溉农田,这些措施用不上吗?为何还会造成田地欠收?”

华歆回道:“启奏陛下,今年旱情非比寻常,不少的地方,河中无水可用,龙骨水车、渴乌自然是排不上用场。”

刘坤沉吟道;难怪最近无数的信徒,求朕保佑他们风调雨顺,原来已经干旱到了这种程度!!

河水用不上,朕只能施法降雨了,雄虺那厮倒是控水专家,这种劳心劳力的事情,应该交给他做。可惜,雄虺被朕派去支援吕布,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回来。

唉!朕只有亲自出手了,不过施法降雨,必须搞的正式一点,这也是巩固信徒信仰,和增加信徒的好机会。

念及此处,刘坤大手一挥道:“此事朕已知晓,三日内若再无雨将,朕会亲自前往各地,施法降雨,爱卿不必担心!”

下午,学子们的考卷出来,顾雍平均分数为87分,张昭的平均分数为八十七分,周瑜得分数为八十二。鲁肃的分数为八十五。

这个时代的人讲究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即便是最满意的卷子,也不会给出满分,能够得到87分,已经是最高的分数了。

看来汉朝大儒们最满意的两份卷子是张昭和顾雍的,顾雍有加一分的优势,总分八十八,状元非其莫属。

那么如此一来,张昭便要屈居榜眼了,怪可惜的!

或许是因为周瑜年轻,学问上沉淀的不够,三道策论的分数稍微差了一点,然而有了加三分的优势,得分仅有八十五,与鲁肃持平,二人并列探花吧!

殿试完毕,刘坤宣布;录取的八百学子,全部进入大汉学校,学习算学与新式记账之法,学成者择地封为县令,考察其施政能力。

至于原来的县令,施政优异者升迁,施政平平者调离,施政不佳者致仕或者降职!

刘坤之前也曾试图推行记账之法,却成效不佳,汉朝的记账之法相当混乱,账房做出的那些账本,十个官员有七个看不懂。

虽然做账房的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推行的记账之法简单明了,他们却不愿意用。

这些人认为;东家看不懂账本,才是账房的生存之本。一旦整个大汉全部使用皇帝推行的记账之法,他们多半要失业。(未完待续。。)

ps:感谢拼搏的小磊两张月票,无敌皇上十点打赏!

第一七六章施法降雨

后世有不少的人,想像穿越到古代,至少可以做个账房,说实话,这个打算根本行不通!

类似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大汉这个时代也有,它们长的模样类似这些阿拉伯数字,运用方式却比阿拉伯数字复杂的多,没有学过记账法的人,真的看不懂大汉时期的账本。

刘坤回到长乐宫之后,当即便向青州、衮州、冀州、并州的各郡神宫执事下令;

凡是干旱之地,各郡执事需在三日之内,寻一宽阔场地,搭建求雨祭台一座,并召集三千信徒诚心祈祷,届时,朕会亲至现场,为当地百姓‘求雨’。

这‘求雨’只是一个叫法,对于一般的筑基期修士而言,若要施法下雨,天空之上须有雨云,若天上无云,打死他们也求不来雨。

而刘坤则不同,他除了修为够高,还有宝贝镜子作为辅助,刘坤完全可以找几处水源充足的大湖,将宝镜空间灌满湖水,而后用湖水施法降雨。

值的一提的是,刘坤的修为到达鬼神期之后,宝镜的器灵刘宙已经长成半大少年的模样,除了掌握打开时空之门的技能,同时也有了驾驭宝镜飞行的能力。

如此一来,刘宙便可驾驭宝镜上天,放出空间内部之水,刘坤便可以施法化水为雨。凭他鬼仙期的修为,一次施法,至少可以滋润一郡之地。

三月二十早,青州济北国,无数郡城附近的百姓。聚集在城外的一处空地之前。对这空地中央一座神像焚香膜拜。

虽然刘坤要求的是三千信徒。而到达此地的百姓,至少有数万。

辰时,神像发出光芒万丈,刘坤用法力凝聚出一个身高十丈,身着龙袍的金色影像,自神像内走出,而后飞至半空,朗声喝道:“风!”|

随着刘坤一声令下。立时便有东北风呼啸而来,一盏茶的功夫之后,刘坤再次喝道:“云!”

蓝天之上,刘宙驾驭着宝镜如流星般飞驰,刘坤施展化水为云之术,将镜中放出来的湖水化为雨云。

此时此刻,地下的百姓们看到;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黑云密布,此情此景,用‘黑云压城城欲摧’来形容。最是贴切不过!

百姓们惊诧的忘了祈祷,目瞪口呆的望着天空中施法的地皇陛下。

少时。天空中那身高十丈的地皇神影再次轻喝一声:“雨!”

令出之后,豆大的雨点哗啦啦落下,而这些雨水似乎是有灵性一般,主动避开众人聚集的这片场地。约莫两刻种的功夫,人群四周的雨水便淌的河满沟溢。

令百姓们惊讶的是,伴随着天空中的大雨,竟然不时的有‘鱼、鳖’落下。

现场众人纷纷疑惑不解;鱼、鳖是怎么上天的?

随着天空中那十丈神像的一声轻喝:“收!”天空黑云消散。

此时已是辰时三刻,太阳出现在东方的天空,跪地祈祷的百姓,感觉身上和心里满满的全是‘暖烘烘’。

刘坤施法完毕,操纵天空上那尊金色影像,向百姓们挥手致意之后之后,化为点点光芒,消失在天空之中。

济北高家是此地数一数二的大户,这一代的家主名叫高惠,年近六十,一直对朝廷颇为不满。

原本高家有良田四千顷,为了少交粮税,逐联合当地官员,隐匿了八成的田产,仅仅交了两成田产的粮税。

去年,刘坤颁发土地使用证,同时进行土地普查,高家隐匿的田产被发现,因此,八成的田产被罚没,目前名下的田地已经不足千顷。

像他这种情况,济北还有几家,这些人因为心气不顺,对朝廷的怨言非常大,不仅不信奉地皇,同时不允许家中之人信奉。

这次地皇神宫组织信徒求雨,高家同样抱了一丝希望。

若是真的有雨降下,田地的收成便有了保障,因此,高家虽然抵触朝廷,却同样希望快快下雨。

今日一早,高老头便来到自家的田地一边等待。不久之后,东北风起,高老头心里开始期待,片刻之后黑云压顶,高老头喜上眉梢。

雨水淋到高老头身上之后,初时他还挺美,心道:即便吾不是地皇信徒,尔等求的雨至,也少不了我高家一份!

这个念头刚刚升起,他便发现了惊况不对。别处皆是暴雨倾盆,而自家土地的上空,仿佛被一张大伞遮挡,没有一滴雨水落下。

高老头跑到田地之间,发现确是如此,云收雨收之后,高老头望着依旧干旱的田地,心中百味交杂,说不出是什么感受,‘呃’的一声,晕倒在田地之中。

百姓们恭送地皇陛下离开之后,不顾道路的泥泞,纷纷跑到地里查看降雨的情况。

他们发现;自家田地中降下的雨水不多不少,刚好合适。而那些不信奉地皇陛下的世家大族,田地中滴雨未落,依旧是一片干枯。

这当然是刘坤故意为之,相信有了这次的教训,何去何从,这些世家们能够掂量明白。

这些世家也算是供粮大户,若是他们的土地欠收,势必会影响到夏粮的收购,因此,刘坤并未对阴奉阳违的世家赶尽杀绝,河沟中的雨水不少,自己想办法倒水浇地吧!

随着一场场的征战,大汉的地盘越来越大,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刘坤封神之后,又无法回到现实世界,才会对这些人网开一面。

否则大话,刘坤宁可干死这些麦苗,也要让这些人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巳时整,刘坤出现在东平郡,一般的施法降雨之后,午时整,来到济南郡,未时整,准时出现在齐郡,申时出现在长广郡,酉时出现在北海郡。。。。。。

整整六天时间,青州、衮州、冀州、并州、以及司隶地域的干旱地区,全部被刘坤降雨一边。

如此大的法力消耗,即便刘坤是鬼神期的修为,即便这些天无数的信徒焚香祈祷,他的法力依旧是入不敷出,消耗了一个精光光。

不过,刘坤却表示非常开心,因为这一番辛苦施雨,他的收获着实不小,至少有上千万的普通信徒转变为虔诚信徒,过百万的虔诚信徒转变为狂信徒。(未完待续。。)

ps:感谢订阅书友们一直一来默默的支持!

第一七七章扶南的守护神

扶南在黄支国之南,大海西湾中,广袤三千馀里。有大江,水西流入海。

数十年前,扶南国乃是女王统治,其国王名叫柳叶。时有激国人混填,梦神赐弓一张,於神庙树下得弓,即率众乘船往抚南而来。

扶南王柳叶率众御之,混填举弓遥射、正中一人。柳叶惧混填神射,遂降。混填娶以为妻,遂治其国,子孙相传。

今之扶南王乃混填之子,名曰;混盘况。

三月中,黄支国之南,一处山道附近,三万士卒列阵于此,旗甲鲜明,齐整林立,而大军前方,百头蛟蟒整俯首于地,正向一尊身高百丈的八头蛟蛇朝拜。

不错,这八头蛟蛇正是雄虺,而雄虺面前瑟瑟发斗的白头蛟蟒,正是去年拦截吕布,并令吕布损兵折将的罪魁祸首。

刘坤猜想的没错,既然是蟒蛇拦路,那么,同为蛇类物种,雄虺仅需亮出本体气势,这百余妖蟒定然乖乖臣服。

这些蟒蛇均已成妖,虽然都是初期,也比一般的炼气期修士强大不少,这百蟒之王,更是媲美筑基修士。

雄虺遽然多了这么多的手下,心中得意不凡,歪过一个脑袋,对着后方军阵首领道:“吕将军,某的手段如何?没叫你失望吧?”

雄虺临来黄支之前,刘坤为免其本体过大,引起黄支百姓的恐惧,逐命其将身形缩至一步大小。是以,今日之前,吕布并未见过雄虺的本体。

率军赶至此处之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