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称孤道寡-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坤将对联之事交给门房,告诉他;若有人对上,就进来通报!

而后邀请管宁进了郡守府,管宁一边走一边对刘坤道:

“这些书对足下而言或许是小事,对大汉的莘莘学子们则是大善,吾和根矩正欲办学,有了足下的书籍,可谓事半功倍呐!”

郡守府中,刘坤和管宁相对而坐,交杯换盏。

“不知幼安兄欲在何处办学?”

“尚未有合适的地方,如今的太平道势力越来越大,搞不好会有动乱,我和根矩想找一个安宁的地方。”

看来明眼人都知道太平道的心思,只是瞒住皇帝而已。

“不知管宁兄觉得我辽西如何!”

“实不相瞒,虽然阁下把辽西搞的有声有色,这里却是乌丸等胡虏随意来去之地,不好、不好!”

“幼安兄不要忙着拒绝,先听我道来;其一,我城内数千精兵,上次乌丸三万人进攻辽西,被我统统拿下,安全问题尽可放心!”

“哦!竟有此事,如此安全问题也可以略过,既然有其一,想必还有其二,厚德兄不妨一一道来!”

刘坤拿出一本三字经,交给管宁,道:“这是我编辑的启蒙书,还请幼安点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刘坤已将书中汉末后期的事件删除,管宁越看眼神越亮,直到全部读完,起身对刘坤深施一礼。

刘坤急忙阻拦,却听管宁道:“尊驾此书于幼童启蒙有大功,当受吾一拜!”

“幼安兄再看看这一本千字文,”刘坤打算彻底征服管宁,又送出一本修缮过的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管宁一口气看完全本,连声高呼:“妙!”

“厚德兄大才,此文不仅可用作识字,其文更是磅礴大气,直指大道,令人萌生无穷感悟,当受吾一拜!”

刘坤道:“幼安兄,我欲成立一个有体系的正规学院,一直没有合适的人执行此事,既然幼安兄和根矩也要办学,何不来我辽西?”

“正规学院?还请厚德兄明言!”

“我准备在辽西各县成立启蒙学院,六岁以上的孩子皆可来读,不需缴纳任何费用,并由我负责孩子的吃饭问题。”

“而后在辽西建立中学院,将各县成绩好的孩子择优入取,带来辽西免费教导。”

“厚德兄是否还是更后的没说?”

第十二章蓟城破刺史亡

刘坤接着道:“我还打算在幽州所有的郡县都建立中学院和蒙学院。之后在幽州建立大学院,将中学院的有潜力的学子们带到大学院深造,只是目前还没有这么大的能力。”

管宁对刘坤道:“厚德所言深得我心,我来负责办学之事,只是这经费怕是所耗不菲呐!”

“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我来负责后勤保障,幼安兄这是答应了?”

“你的《三字经》、《千字文》和你的办学理念皆让我眼前一亮,或者你是对的,为此我愿意一试!”

“不知根矩兄是否能来呢?”

“幽洲办大学之时,我一定将根矩请来,此时家中还有一些学生,且让根矩安心教导他们,日后可作为我们的教授使用。”

简雍听说管幼安来到了郡守府,连夜前来拜见,二人相互寒暄完毕,三人开怀畅饮,直至深夜。

有了简雍的支持,次日各县纷纷开始筹建蒙学学院,房子基本是现成的,事情进行的非常顺利,

为什么有现成的房子呢?这就是刘坤刘厚德同志以工代赈的果实了。

为了不让灾民和交换回来的汉奴白吃饭,刘坤除了让他们修城墙,再就是一座一座的建房子。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几十天时间转瞬即逝,如今已是二月月底,气候回暖、万物复苏。

如今各县的启蒙书院已经收了不少的学生,并且已经开始上课了,包括郡城的中级学院都有了数十学生,有的小吏甚至辞了工作跑去听管宁上课。

由此可见三国世界的名气是多么重要。

管宁的号召力就如此的强大,若是换成蔡邕、郑玄、卢植等大儒,不知会产生怎么样的效果。。。。。。

刚进二月,辽西各县的黄巾首脑纷纷被捉拿,直接投入到军营大牢关押,三月,众位大将肃清地方后,全部回到辽西郡。

刘坤让兄弟们前去军营进行部队配合训练,等待黄巾入侵的消息。

————————————————————————————

张角的太平道势力越来越大,已经有了三十六方部队,大方的有一万余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各立渠帅,称之为将军。

他忽悠信众们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让信众们把‘甲子’二字挂到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很多人家中供奉大贤良师张角的排位。

今年年初,张角觉得时机成熟了,对两个兄弟道:“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

并遣其党羽马元义,带上诸多金钱,结交中涓封谞,作为汉朝的内应,准备在三月五日起义。

二月初,张角的弟子唐周,被张角派往洛阳给封谞送信,他到了洛阳后叛变,向皇帝告发了张角发动叛乱的消息,刘宏将封谞收监拷问,证实消息属实后大怒。

二月八日,张角闻知事露,不得不仓促的起事,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

张角忽悠众信徒道:“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

不得不说这厮忽悠人的本事很强大,三十来万的信众军队毫不犹豫的跟着他造反了,又携裹了十几万人,总共四五十万人造反。

而汉朝各城的守军几乎都是些老弱病残,为什么呢?吃空饷容易耶,这些老弱病残给他们一口吃的,饿不死他们就算烧高香了,军饷自然是大人们代领。

指望这些老头兵有什么用,还没和敌人交战就望风而逃,各城纷纷告破。

四月初,一股黄巾军摧枯拉朽的攻破了蓟城,斩杀刺史郭勋和太守刘卫。

四月五日,刘坤得知此事,终于有了出兵的借口,次日清晨率部队出征,两日内越过右北平郡和渔阳郡,来到幽州治所燕国。

四月八日,刘坤派出斥候打探情况。带领部队来到蓟城城南30里处。

下午未时,斥候回报:“禀大人,蓟城的黄巾首领名叫袁候,此前一直在蓟城附近传教,此次里应外合攻破了蓟城,如今城内有黄巾约两万,其中武装的青壮有5000余人。”

刘坤招来诸将,商议如何破城。

张飞道:“大哥,俺直接冲杀进去!”

刘坤道:“翼德莫急,我的意见是尽量不攻城。”

“这样,你们去附近搜索数十辆大车,子龙,酉时你带500士卒换上民服,伪装成给昌黎送粮的客商,路过蓟城‘不经意的暴露’车上携带的是粮食,发现城上是黄巾后‘惊慌’的逃跑,试试看能不能把他们引出来!”

“喏!”

申时,张颌带了数人回来,后面还有数十辆大车,怎么这么快?

原来他遇到了前来辽西交易的商人,前文说过,带粮食前来的商人优先交易,并且收粮价格很高,所以大多商人都是带粮前来交易。

该商人得知辽西郡守就在此处,需借用车辆,没有犹豫马上同意,反正这些东西都是给他的。

赵云带士卒换过衣物之后,赶着马车往蓟城城门而去,刘坤等人蓟城城外五里处埋伏。

这些黄巾果然上当,酉时,赵云率中‘狼狈’的赶着马车逃回来,后面的约2000多的黄巾兵穷追不舍。

这些黄巾的装扮真难看,披头散发,一条黄布系到头上,身上穿的是麻布衣,一个个骨瘦如柴。

追在最前面的几百多人还有些士兵的样子,手里提的是长枪、大刀、长矛之类的,后面的两千人手里有提铁锹的,锄头的,木棒的、镰刀的,五花八门的什么家伙什儿都有。

黄巾们穷吖,本以为攻下幽州治所可以吃饱喝好,哪只粮仓内竟然没有多少粮食,他们才一怒之下把刺史和太守都杀了。

抄城内富户的家,抄出来的粮食也不多,粮少嘴多,男女老少加一起约两万人,没几天就吃的差不多了。

为什么富户就这么一点粮,细问之下得知,前些日子辽西郡高价收购粮食,他们的存粮都卖了。

今天莫非老天开眼?竟有几十辆粮车路过,众人就跟恶狗见了骨头一般兴奋,首领袁候亲自带队追击,晚上终于可以吃一顿饱饭了。

赵云等人跑进埋伏圈后,刘坤大手一挥,武将们直接切断黄巾后路。

合该袁候倒霉,此时他刚刚追上赵云,被赵云反手一枪刺入胸膛,身上那件‘威武’的铁皮皮甲,在赵云的枪下如同纸糊一般,毫无防御力。

赵云的枪从前胸进、后胸出,袁候死后还保持着难以置信的表情。

赵云的部下纷纷从车上抽出长矛,列阵以待。

赵云也没拿袁候当盘菜,抽出长枪直接杀向几十个骑马的黄巾兵,百鸟朝凤枪法一出,几十个黄巾兵纷纷中枪落马。

后面跑步前来的黄巾,前几天皆是拿锄头的农民,一直没有经过像样的战斗,首领和他的亲信一死,自然没胆子继续对抗。

赶紧往城里跑?回头一看,我的娘哇!

五千人,一万马,全身披甲,队列齐整,长矛寒光闪闪,已经堵住了退路,众人顿时崩溃了。

刘坤尚未命令部队冲锋,黄巾贼众纷纷跪地投降。

此时已经接近戌时,天色渐黑,刘坤让张飞,关羽,张颌,文丑四人及麾下2000士兵,全部换上黄巾衣服,赶着马车往城门而去。

城上的黄巾远远的看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