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一九零二-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影响是不利且长远的,陈文强和智囊分析研究,得出的判断应该是准确的。但他一直没有出手,只是关注,只是四下联络、暗中布置。

等到清政府竟然全部接受日本方面的五项无理要求,九洲洋海面的清军水师军舰按日本提出的条款,在九洲洋释放日商船“二辰丸”号,并鸣炮二十一响,向“二辰丸”号致歉。消息传出,举国上下引为大耻的时候。陈文强出手了。

粤商自治会率先发难,举行数万人大会,定当日为“国耻日”,当场烧毁日货。并决定推行维护主权,抵制日货运动。三日内,上海总商会、汉口商会、香港华商会、南洋华商总会等纷纷响应。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抵制日货运动。

抵制运动的发起是如此迅猛,如此广泛,甚至在上海和汉口,力度更要超过初发地广州。

首先是上海的旅沪华人公会发出号召,码头工人拒绝搬运、装载日籍船只的货物;然后是汉口、宁波,广东南海县搬运工数百人,拒绝装卸日船运来之煤,则开粤省全面抵制之先河。

由口岸至内地,抵制运动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在蔓延。其中尤以沪、湘、鄂、粤最为积极而热情。

而香港华人的表现则更为激进,报纸在报道“二辰丸事件”消息后,还发表了反日言论。于是,香港华人纷纷而起,参与到抵制日货运动中,捣毁出售货的商店,包围西环贮藏日货的仓库。这是香港人民掀起的首次反日爱国运动。

南洋华商总会则联络爪哇、吉隆波、河内、坤甸等分会,积极参加抵制运动。并通过报纸号召南洋华人,拒买日货。拒销日货,拒为日人服务……

“……抵制运动正在成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工商实业者的老练、成熟的武器。先是美国,然后是英国,现在轮到日本了。对抵制运动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爱国情绪的高涨,一方面也是经济利益的驱使。我们不难看出。每一次抵制运动都挤占了被抵制国家商品在中国的市场,取而代之的不是中国工厂生产制造的,便是其他国家的……”

“非暴力地抵制运动,显然不易为被抵制国家提供诉诸武力的借口;而这种民间自发的运动,官方的制止又作用不大。至于其他列强。会很明智地置身事外,甚至会故意在中国制造反日情绪,排挤日本势力,以收渔人之利……”

“中国的工商实业群体正在壮大,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团结。而抵制运动似乎正迅速赢得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的广泛支持。能够造成这样的声势,没有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没有周密筹划、宣传鼓动,是不可能的……”

“抵制日货运动本来应该是广东一地,但上海和汉口却后来居上,并在湘鄂内地迅速掀起,这样的结果是耐人寻味的……”

或许是为了回应外界的猜测,汉阳铁厂、大冶铁厂、萍乡煤矿、合成制药厂、凤翔纺织制衣厂等陈文强所控制的产业,在报纸上刊登公告,从即日起断绝与日本的一切商业往来,产品和原料既不卖给日本,也不购买日本的任何商品。

在抵制之初,日本也不甘示弱,日本公使林助权强迫外务部会同粤督袁树勋严禁粤商抵制日货。但抵制日货运继续扩大,日本驻京代理公使阿部守太郎又向清廷外务部“抗议”,还要求清廷索偿“二辰丸”案赔款二十一万元。

等到抵制运动在国内、海外迅速蔓延,国人反日的情绪日益高涨,在广州民情愤激的情况下,日本驻广州领事照会两广总督,允撤销“二辰丸”案的赔款要求。

但日本的稍许退让,并没有影响抵制运动的广泛和深入。不到一个月,仅广州口岸日货进口已减少近五百万元。如果加上国内其他地方,以及香港、南洋,日本的商品输出下降总额近两千六百万元。

而作为抵制日货运动的有力支持者、策划者、鼓动推进者,陈文强终于要结束湘鄂之行,向张之洞辞别了。

“文强啊,凡事要适可而止,把日本人得罪死了,也不是一件好事。”张之洞不无担心地提醒道:“上海、汉口,再有湘鄂粤,抵制运动最是激烈。你是不是还命令铁路巡警,在铁路沿线城镇的商铺,以及携日货乘车之旅客,加收抵日厘金?还有报纸上的公告,可就把你的主谋身份都暴露了。”

“多谢大人提醒。”陈文强淡淡一笑,说道:“其实这抵日运动,下官早已想掀起,只是缺乏借口。现在可是日本人自己送上门来,正好借此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就算日本人知道下官积极倡导并推行,那又能怎样?他们不妥协让步,抵日运动就没有期限,哪怕只剩下我一家在抵制。何况,二辰丸案如此了结,还影响到澳门勘界,隐患极大,不可不虑啊!”

“这些你都给本部堂讲过,本部堂也深以为然。”张之洞苦笑了一下,说道:“可事情未必要做得如此绝决,特别是你,也未必要表现得如此积极,如此抢眼嘛!”

陈文强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大人也知道是下官联络的上海商会同仁,以及南洋华商总会,若只说不做,又如何号召众人?”

张之洞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算了,此事本部堂是管不了,你也不是少谋之人,本部堂相信你自有办法。你急着启程回粤,本部堂也不留你,反正诸项安排都已妥当,在湖南,怕是没人能撼动你了。”

虽然陈文强的要求并没有被张之洞全部答应,但产业搬迁调整,再加上张之洞也给予了尽可能的照顾,陈文强在湖南的势力算是稳固了。不仅仅是拿到了巡警道一职,还有劝业道、湘省警备军总办、湘省铁路督办、湘省厘金局总办,再加上湖广新军编练处帮办,也算是位多权重了。

总而言之,陈文强的大部分目标得以实现,尽管张之洞在各个部门也掺杂了很多亲信,但陈文强却并不怎么担心他们的牵制和监视。

因为张之洞的离任,固然使陈文强在湖广两省少了一个可靠的倚助,多了一个陌生的上司;但没有了张之洞坐镇,陈文强同样可以逐渐地把手下的不可靠分子清除或调离。

而陈文强退缩湖南,既稳妥,又避免了与坐镇武昌的新总督产生直接冲突。而且,张之洞还召集了不少门人故吏,包括第八镇统制张彪,混成协协统黎元洪等,与陈文强一起宴饮联欢,拉近了众人的关系,以便日后多多照应。也就是说,在湖北,在新总督的左右,也有为陈文强说话,并支持他的文官武将。

官大一级压死人,这是排除了个人实力的说法。张之洞所说并不过分,把住了新军大部分的粮饷筹措,控制着新军的武器弹药,手中又有巡警和名义上的警备军,陈文强在湖南的地位确实是稳固的。

“大人苦心栽培,文强莫齿难忘。”陈文强颇有些动情地起身深深一揖,迟疑了一下,才沉声说道:“大人可能还不知道文强急于返粤的原因,实在是澳葡似有异动,文强不得不赶回去坐镇。西南暴乱,广东军队几被抽调一空,维护治安、抵御外侮就只能指望下官所统领的警察了。”

张之洞不由一惊,盯着陈文强半晌,皱起眉头,问道:“澳葡异动,可是要动兵开战?西南暴乱尚未平息,又与洋人冲突,恐怕不是善策,你可要谨慎小心,不可孟浪行事啊!”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章返粤布置

真的要与澳葡开战吗?陈文强并没有十分确定,但他必须做好准备。

在广东,袁树勋比张人骏要软弱,唯朝廷之命是从,惧怕洋人,更惧怕由此影响他的前程;李准,也缺乏血性,更是在下不敢造次;吴禄贞在两广交界处领兵,也不太可能抽兵返粤。

这样一来,能与澳葡一战的只剩下了陈文强的武装警察。这还只能应付陆上的战斗,如果需要水师配合,他不到场,李准也不会听他调派。

如果澳葡真的想用武力实现扩张,那陈文强便只能以牙还牙。尽管他安抚了张之洞,保证不轻举妄动,但实际上,陈文强已经发出电报,命令广东的武装警察秘密集结。

葡萄牙,一个欧洲的三流小国,远隔万里,能派出多少人马远征?就凭在澳门的那两三艘称不上船坚炮利的军舰,就凭澳门那不到一千的驻军,要真打起来,肯定不是大清国的对手。但历史上的澳葡就是凭这么点微薄的武力,却制造了路环血案和浚海交涉两大事件。

抵御外侮,满清是太软弱无能了。陈文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再加上“二辰丸”事件,已经对这个所谓的朝廷彻底丧失信心。

凭一己之力与澳葡开战,陈文强当然不是莽撞冒失,而是有倚仗,有谋划的。最大的有利条件便是他是革命党,他与西南革命军暗通款曲,这样他便能调动吴禄贞手下的人马,而不用担心革命军趁机来攻。

当然,没有人知道陈文强的通盘打算,也不明白与澳葡打一仗,对陈文强有着怎样有利的作用。

一个强势的人物。不仅仅是官职众多,也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和名望才能,还有着敢于迎战的勇气和魄力。只有如此,才能得到美、德,或者更多列强的刮目相看,才能得到美、德更有力的支持。

而陈文强与另一位曾经位高权重的大人物——袁世凯还有着很大的不同:袁世凯的官位是比陈文强要高。势力也要大,但他在制度下却依然是清廷可以随时废弃、甚至处死的卑微臣子;陈文强呢,却远离朝廷中枢,在琼州有自己的退身之地,在广东有举足轻重的实力,清廷想处置他,谈何容易?

换句话说,陈文强再加上吴禄贞,在西南革命军的威胁下。是清廷不敢轻易触动的地方实力派。袁世凯能明升暗降,调入中枢;张之洞也能用同样的手段,拿下他的湖广总督;陈文强呢,却可以奉召而不至,领旨却不遵,清廷也无可奈何。

事实上,陈文强还有一个要挟清廷的筹码,应该是百试百灵的。只不过他现在还不想用。很简单,他只要稍露出不满。稍稍表示要转投革命党,清廷便只能安抚,以稳定西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