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或者说袁世凯有了要撕毁“局外中立的想法”?
当然这些猜想的前提是要建立在王宾派遣第五镇的军力驻扎新民府之上的。
特别是在这个关键时刻,第五镇的一举一动都会是有可能改变战争的进程的,所以如果不是因为某种必要的原因的话,王宾也是不想冒着巨大的风险将自己手下第五镇的军力派驻到新民府的。
“话虽如此,但是在职部看来虽然不能够派出直属我第五镇的军力,但是派出巡防营也是可以的大人!”
这个时候,马自楷提出了自己建议。
这个建议与王宝的想法不谋而合,对此王宾也开口说道
“不错,既然不能派出第五镇的士兵,那就派出巡防营前去驻扎新民府。”
巡防营往往代表着不堪一击,但是王宾手下的巡防营可并不是这样的,王宾手下的巡防营虽然是由旧军和接受招安的土匪一起整编的,但是对于巡防营的训练和要求王宾一律是按照第五镇的要求来进行的。
这样一来巡防营和第五镇的差距也就没什么了,如果要是硬说差距的话,那么就是巡防营的训练力度不如第五镇,并且巡防营没有演习这一说法,以及巡防营并没有实战的经验。
但是总体来说巡防营还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和其他地方的巡防营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的的差距,而且日本人和俄国人也不知道王宾手下的巡防营是否有战斗力,因为他们根本就从未将巡防营考虑在内。
现在王宾的手下一共有四支寻访营,除了其中的一支要驻扎在锦州城中维护治安,剩下的三支都分散在锦州城的四周,所以能够调动的巡防营也只有这三支了。
最后王宾决定还是不将这三支巡防营全部排出去,毕竟在城外还是要留下一支巡防营负责治安的,所以王宾决定只派出两支巡防营,至于是由谁来带领这两支寻访营王宾在心里也有了数。
那就是让之前负责整编旧军的余笋来负责带领这两支巡防营驻扎在新民府。
第九十一章军费
自从王宾把两个巡防营驻扎到了新民府之后,王宾就在想着巡防营现在既然已经到了新民府,着驻扎期间的一应消耗怎么说也不应该让自己管着吧!
要知道自己养着这四个巡防营可都是一直使用的小金库发放的军饷,这四个巡防营吃喝拉撒再加上一些日常的消耗和每个月的军饷,对王宾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光是一个月就要付出七八千两的银子,虽然说有着和日俄双方的军火交易款项的进入,但是这些款项有部分是要投入兵工厂,以及自己名下了纱厂和洋灰场,还有最近一直在把锦州四周的道路全部都换成水泥路,这可是一个大花销。
以前没修水泥路的时候还能支撑下去,但是这水泥路开始修筑下去之后,已然开始入不敷出了,看着小金库里的银子在缓慢的减少,王宾的心也是有些疼啊。
小金库的里钱虽然还是能够经受的住消耗的,但是总这么消耗,却没有额外的进项总有一天这个小金库是会被消耗一空的,所以王宾不得不想办法增加一些额外的款项。
至于现在的话,正好有两个营的巡防营开到了新民府不如就让增祺负责这两个巡防营的日常消耗。
其他方面的话,不如上道奏折,说不定朝廷还会酌情补助一些。
这样一来的话,多多少少还是能够补上每月消耗的缺口的。
于是打定主意后的王宾让余笋在领兵到新民府之后想增祺表达这一意向。
至于其他方面,王宾则是上了一道奏折,总之就是说自己在编练第五镇之后又整编出了四个巡防营,但是自己又苦于没有什么经费,所以希望朝廷能够补助一些军费云云。
这道奏折刚递到京城就到了袁世凯的手中,此刻的袁世凯就在京城之中商讨这件事情。
“诸位,看了这道奏折可有什么想说的?”
袁世凯朝着下面坐着的几个北洋大佬说道。
袁世凯在话语当中透露出了一丝的不满,这给王宾掏军饷的事其实袁世凯一个人就能决定了,但是这一次却偏偏把他们几个给叫了过来,一看就是有些不满意了。
为什么王宾在编练第五镇的时候还能在编练出四个巡防营,而段祺瑞等人到现在连手下兵员补齐还有一定的缺口,更不要去谈编练出额外的新军了。
从北洋军的扩编以来,当属王宾的扩编速度最快,第五镇的建立不过只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更主要的事巡防营的整编,王宾可是没有向袁世凯要过一分钱,这一次实在是因为承受不了军费的开支才向袁世凯要求援助些军饷。
相对而比其他镇的编练速度可就远远不如王宾了,要知道这编练的军费每个镇都是一样的数目,但是成军的速度却远远不如王宾,这就引来了袁世凯的一些不满。
下面的段祺瑞等人自然也是听出了袁世凯的一些不满。
但是袁世凯也并没有说出什么不好的话,毕竟现在的北洋诸多大佬都知道练兵一向是王宾的强项,在整个北洋内部王宾说自己练兵是第二绝对没有人敢抢第一!
可以说王宾编练部队的速度之所以那么快一方面是因为本身就有着一手练兵的本事,还有一点就是王宾在锦州这个地界的名声也是极好的,这些百姓一听说王宾要招士兵入伍了,自然都是慕名而来。
在袁世凯表达出了不满之后,又继续开口说道:“现如今王宾在锦州练出了这额外的四个巡防营,在军费的开支上面自然是有着极大的压力的,这奏折你们也都看了吧,这四个巡防营怎么说也是有两千多人了,单凭每个月拨给第五镇的军饷是单单不够的,所以你们看看这军费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啊?”
袁世凯的这一句一说出来,下面的几个大佬就知道大人已经决定对王宾手下的四个巡防营进行拨款了,对于王宾的扩军行为也是支持的,毕竟王宾身上还是有个关外练兵大臣的职务的,所以这个王宾在关外编练额外的军队也不会有什么人去说些不是的。
其实最关键是,袁世凯认为这个巡防营虽然并不属于北洋的体系而是属于关外练兵大臣王宾手底下的军队,但是在袁世凯看来这巡防营只要是王宾所控制的,那就是归北洋的体系。
所以他才会有向这四个巡防营拨军费的想法,这四个巡防营要是不属于王宾,鬼才会那么好心好意的去拨军费。
袁世凯说完之后王士珍就第一个开口说道:“大人,这薄军费职部是赞同的,但是这也总不能让我们来拨军费吧!要知道这四个巡防营可是负责弹压辽西地界的,这盛京将军增祺怎么说也应该表示一下,总不能老让我们来出这个军费钱。”
王士珍的这话说的也是有些道理的,这四个巡防营本来就是王宾出于弹压辽西所编练的,出钱增祺怎么说也应该意思一下,这北洋的钱可是还要养着北洋各军的,王宾手下的巡防营一旦钱拿多了,这就代表着自己的军费就要少拿一点了,这可是关乎自身利益的问题决不能马马虎虎的。
王士珍说完之后,一旁的段祺瑞也是说道:“是啊,大人,这拨款职部是同意的,但是不能拨太多,我们北洋每年的军费也是有限的,这拨多了职部怕有些人会有意见的。”
段祺瑞的这句话也是说出了其他大佬的心里话,这军费本来就是固定的,每镇的军费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现在又要再扣一点,任谁心里都会有些不舒服的。
对于段祺瑞等人的话袁世凯早就有了预料,实际上他自己也没有准备给王宾拨出太多的军费。
主要是王宾既然已经把奏折给递了上来自己如果友没有什么表示的话,总感觉是刻意的不想拨这笔军费一样。
于是袁世凯在段祺瑞说完之后便开口说道:“现在这巡防营虽然缺少军费,但是本官也是无法拨出太多的,不过既然王宾已经把奏折给递了上来,要是不批一些下去总是会让人感到心寒的。”
“这样吧,本官从户部那里把拨给我们的军费开支在额外的向户部多拨出三千两,然后在从我们自己的军费中每镇在拨出五百两,这样一来就有了五千两也够这四个巡防营的开支了。”
在袁世凯定下的基调之后,也就没人再反对了反正自己每个月只是少拨五百两的军费自己等人还是能够承受的。
于是,给王宾手下的巡防营所拨的军费款项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九十二章民变
袁世凯的回复倒是很快,很快王宾就得到了袁世凯的回复,每个月会额外的向王宾拨出五千两的军费开支,而就在王宾得到袁世凯的回复之后,来自增祺的回复也到了王宾的桌上。
在余笋表达的军费上面的需求之后,增祺二话没说,直接就保证每个月会有一万两的军饷,当然前提是要保护好他的安全。
这样的手笔即便是王宾也感到有些意外,这增祺平日里可没有这么大方。
看来现在这紧张的局势着实刺激到了增祺,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这钱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在有了这笔收入之后,王宾将之前的一些开支和收入都整理了一下。
整理出了目前小金库的状况,算上所有的收入之后王宾手上的资金还是十分的充足的,特别是在有袁世凯和増祺的拨款之后。
前期在剿匪的时候王宾的手上就一共攒下了三十万两的白银,再加上和日俄的军火交易力度越来越大,少说每个月都能够给王宾带来二十万两银子。
还有之前开厂剩下的十五万两银子。
不过有收入也是有开支的,之前的剿匪从后勤的消耗再到对士兵的治疗就花了三万两银子,更主要的是这个剿匪的收入只是一次性的,匪剿完了这项的收入也就没有了。
而且这个和日俄的军火交易也是存在消耗的,这军火交易光是让自己获得全部的利益就显的太自私了,要知道这些军火交易的钱都是由负责运输的士兵赚过来的,自己总不能白白的让这些士兵运输军火而得不到任何的好处吧!
在将这些成本刨除之后对日俄的交易每个月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