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尔典直接将这一次他来的目的说了一下,这一次的调停朱尔典可谓是为了减少日本人所受到的损失,一直是站在日本人的角度上面在进行谈判的。
但是由于王宾的强硬,朱尔典的努力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日本人该付出多少的条件还是付出多少的条件,并没有因为英国人站在他们这边而减少损失。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英国答应在未来给予日本政府经济上面一定的帮助。
朱尔典的话说完之后,王宾则是十分干脆的答应道。
“公使阁下还请放心,这些边边角角本官还是会派人去做的。”
王宾在说完这局话之后,朱尔典没再说些什么就走了,随后柔克义和璞科第也是在祝贺王宾之后便离开了王宾的府邸。
而王宾剩下来所要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等待协议的签订完成。(未完待续。)
第两百六十六章签订协议
王宾和各国公使所约定的是三天之后,于奉天见证这一次的调停,而在这三天里面熊希龄则是有的忙了。
先是扩军所需的军费,全部都摊到了财政总厅的头上,不过还好有从英国人那里敲过来的十万英镑,财政厅再出个一百万两的白银,总算是先把这要扩建出来的三镇军费给弄好了。
新建的三镇陆军,全部被王宾命名为奉天常备军第三、四、五镇,随着新兵的数量不断增加,熊希龄一直都要和顾晨就军费的开支进行讨论。
半个月的时间下来,这三镇陆军的种种事宜总算是勉强完成,剩下的只是需要定期的从财政厅拨付一定数量的银两即可。
看着这新增的六万陆军,熊希龄的心底也是有些欣慰,毕竟也是有着自己的一番功劳。
就在熊希龄忙完这些之后,这个书写协议的内容又落到了熊希龄的身上,这个协议既不能写的太过分,也不能写的有失水准。
可谓是给熊希龄出了一道难题,不过还好在熊希龄看来虽然这个协议比较难掌握一个度,但是熊希龄自己还是愿意写的,就冲这一次的协议不是丧权辱国的协议,熊希龄就得写出来。
指不定就因为这一份协议,他熊希龄就能够在这青史之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因此协议虽然有些难写,但是熊希龄还是给写了出来。
在熊希龄看来,自己怎么说也是一个高端的人才,学富五车还是有的,这么一琢磨一个书面协议也就写好了。
熊希龄在将协议写好之后,立马就送到了王宾的府上。
“大人,您之前让属下所写的协议,属下现在已经写好了,您看看有怎么不好的地方,属下再去改一改。”
一边说着,熊希龄一边将自己所写出来的协议放到了王宾的面前。
王宾听熊希龄将协议写好了之后,便从熊希龄的手上接了过来慢慢的看着,一看到这个协议,王宾只是大致的瞄了几眼,就感到这些协议写的还是不错的。
协议上面先是说中日两国原本关系还是不错云云这一类的话,然后说这一次两国之间发生了些许矛盾,两国在商议之后,日方决定将南满交给中方,并且认为朝鲜的独立大家都该庆贺一下什么的。
所以中日两方决定在今天签订下这个协议,以彰显两国的友谊长存。
王宾在看完之后想道这个熊希龄写的还挺不错的,当即便说道:“不错,希龄你这个协议写的不错,明天等各国公使前来见证调停的时候,就用你所写的这个协议。”
熊希龄两天的心血结果被王宾所承认,整个人自然是高兴的,当即便将这分协议留了下来,离开了王宾的府邸。
一个晚上的时间自然是过的很快,第二天的中午各国公使便纷纷到达了奉天准备见证这一次的协议签订。
不过日本方面这一次所来的公使可就不是林权助了,而是一个新的驻清公使,这个人名叫阿部守太郎,至于底细王宾尚且还不知道。
不过林权助倒也是个可怜人,此前信誓旦旦的告诉国内可以轻而易举的击败王宾,没想到最后的结局却是反过来的。
作为误导了日本政府的代价,以及日本人政府的确是需要一个人来承担责任,因此林权助便被推了出来,并且从此以后政治对于林权助来说只是一个过去。
诸国公使在到达奉天之后,大量的记者也是来到了奉天前来报道这一次的盛况,不过早上和中午这些记者都没有机会进行报道。
王宾忙着招待这些公使,那里有时间来理睬这些记者,直到王宾招待完了这些公使之后,这些记者才被通知下午将会有一场发布会,见证这一次的协议的签订。
下午在王宾临时开辟出的一个会场里面,各国公使早早的便到达了会场里面,会场的上面坐着各国的公使,下面则是来自世界各国以及国内的一些知名报社。
会场内外除此之外还能够看到不断巡逻的警卫和警察,安保的工作可以算是十分的严谨,每个进入会场的人都要进行彻底的搜身,防止出现刺杀事件。
女记者的话则是有专门的女性进行搜身,这些记者虽然对搜身有些反感,但也知道这是必要的安保措施。
等到人员陆陆续续的进入会场之后,会场的大门便关了起来,会场四周的警卫也开始站好自己所处的位置。
一开始,作为东道主的王宾便出来寒暄了几句,无非就是希望以后中日两国能够和平相处之类的话题。
说完这些话之后,王宾则是十分利落的拿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两份协议,一份中文一份日文,做足了姿态。
拿出协议之后上面的各国公使和下面的记者们便知道,马上就要签订协议了,王宾将协议拿出来之后,日本的新任公使阿部守太郎便也从座位上面站立起来。
来到了会场前面的桌子面前,先是看了看协议上面的内容,发现和国内所同意的内容没有出现任何的差错之后,便拿出了自己随身所携带的钢笔代表日本政府签下了字。
于此同时,王宾也是在另一份协议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双方又交换了各自手中的协议再一次的进行签字。
在签订协议的同时,下面的镁光灯则是在不断的闪烁,见证了这一刻王宾和日本公使签订协议的这一刻。
要说签订这份协议最为高兴的就是国人,这一次的协议的签订是自庚子事变以来国人所听到了最好的消息了。
南满被重新拿了回来,朝鲜亦是脱离了日本人的控制,许多人都意识到这一次协议签订的消息传开来之后,举国当中将没有任何人的声望能够和王宾所比肩,即便是深宫当中的慈禧也不能。
协议一签订完,日本公使阿部守太郎便直径离开了会场,随后各国公使也是离开了会场,毕竟已经见证完了协议的签订,留在会场里面也没有他们的事情。
随后协议签订的消息顿时开始传播了开来。(未完待续。)
第两百六十七章签订协议(续)
多谢书友小雪妃的月票了。(看这名字貌似是个妹纸)
在王宾和日本人签订协议这一消息传播开来之后的几天里面,大江南北的人都知道了在关外,有个叫王宾的人强迫东洋鬼子签订了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老百姓虽然不知道什么叫作不平等的条约,但是王宾和日本人这两个词还是懂的,前两次这些老百姓只是知道这东三省总督挺能耐的。
但是有多能耐,这些老百姓并不知道,知道这一次这些老百姓听那些个读书人和卖报的人说,这个东三省总督把东洋人给干趴下来了。
立马就知道这王总督有多能耐了,这些普通的老百姓只知道这些个洋人厉害的紧,连朝廷都畏惧三分,没想到这个王总督直接把洋鬼子给干趴下了,这能耐还真不小。
一时间王宾把洋鬼子给干趴下来的消息,便在这些老百姓的口中传了开来。
江苏省淮安府山阴县内,两个老百姓聚在一起便是在说着这些。
“老丁头咱可是听说了,在关外最近可是打了个不小的胜仗,把东洋鬼子都给打趴下了。”
“老李,这个谁不知道,我还听我们家那秀才说了,这去关外置办土地的话头两年可是不收税的。”
“不收税,老丁头你可别骗我。”
这个老李一听说去关外种地头两年不收税,立马就平静不下来了,这等好事怎么能不惊讶。
“行了,老李轻点声想让别人都知道啊,我们家那秀才不是在衙门里面找了个事情做,这才知道了这件事情。
别怪我没告诉你,过两天我那秀才儿子可就要带上我们老两口去关外过活去了,老李你去不?”
老丁头的话语当中处处都提到了他那秀才儿子,显得无不的高兴,说完这话之后还不忘带着自己的老邻居老李一起去关外。
“咋不去?关外这种地都免两年的税,比在山阳这里好多了,知道了这样的好事,怎么能不去。”
在老李的眼中免两年的税可不是一件小事,两年的税足以让自己家的小儿子娶上一房媳妇了,而且还能过的比现在好一点。
老李和老丁准备到关外的事情在传开来之后,不少人都听说了这个消息,顿时都准备去关外置办下一些土地好好的种地。
而这些人在山阳来说虽然是一小部分,但是从整个北方来说,选择去关外的人顿时开始不断的增加。
与老百姓相比,读书人在听到了协议签订的消息之后则是更加的不淡定,我的个乖乖大败了日本人这个王宾了不得。
在这些读书人的眼里,日本人算得上是亚洲大国了,纵使国人对于日本的强盛是踩着自己的老大哥清廷起来的,但是谁都无法否认现在的日本是远东强国之一。
尤其是在日俄战争之后,谁敢在南满去惹日本人!
现在这个消息传过来之后,这些读书人一个个都知道在远东,东三省总督击败了日本人,还让日本人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协议。
这些读书人在高兴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好奇,这个王宾到底是凭借什么大败了日本人,以前都是从报纸上听这个王宾怎么样怎么样的,现在总得去看看。
所以说现在的王宾可谓是在偷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