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祺瑞在略微的思考一番之后,便知道这是为什么了。
此前徐大军防守虎山的时候,便和段祺瑞通过电报告诉了日军的这样战法是为了试探自己这一方的火力点以及阵地的薄弱之处。
徐大军正是因为利用了日军盲目的相信虎山左面的阵地防守最为薄弱才贸然发动的攻击,没想到现在日军又开始故技重施。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段祺瑞又岂能让日本人的如意算盘打的好好的,当即便命令了下去所有在阵地上面的士兵停止如此密集的火力,对于轻机枪段祺瑞更是直接命令轻机枪手停止对日军发动攻击。
其实说实话日本人的确是不怎么长脑子,一种战术被敌人识破了一边之后,却还要施行第二遍,搞的这群日本人以为天底下就自己最聪明,至于其他人都是傻子一样。
段祺瑞的命令下去之后,很快就有不少的士兵停下了火力输出,而是不时的打出一颗子弹,轻机枪更是全部停下来,只有重机枪还在不断的攻击。
这一情况被日军后面负责观察的军官看到之后,并没有在意而是十分简单的认为是因为此前九连城阵地上面的守军突然遭到了攻击,这些士兵慌乱之下自然是不计成本的将手中的子弹打出来。
现在经过了适应之后,才开始慢慢的经攻击的速度放了下来,这个负责记录的军官一边记录还一边在自己的心中想道。
支那的清军果然没有受过什么基础性的训练,一开战便只知道将子弹打出去,完全不像帝国士兵懂的判断局势。
随着清军的火力开始降低之后,这个负责记录的军官顿时将自己之前所记录的纸张撕下来,这张纸所记录的内容在这个军官看来完全是九连城的守军因为惊慌才导致的如此密集的火力。
这样的内容与缓过来的北洋军火力分布有所不同,万一传了上去,上面说自己没有尽力怎么办,于是这个军官便开始重新观察记录。
最重要的是这个军官自己一个人这么做也就罢了,可这个军官还十分好心的将自己所想的和其他几位负责记录的军官说了一下,其他的几位军官在听了这个军官的话之后,都纷纷觉得十分的有道理。
便一个个都按照这个军官的方法,重新开始对九连城阵地的火力进行记录。
要是立见尚文知道这个军官的举动的话,估计是会吐血三升,无怪乎日军在虎山会栽个大跟头。
日军的火力试探整整进行了一天时间,把九连城阵地的方方面面都试探了个遍,就连士兵的疲惫问题都考虑到了,上午一个联队负责进攻,下午一个联队进行进攻,轮流试探。
而段祺瑞这一方,一直都是在压制自己这一方的火力输出,甚至为了真实性,这一整天阵地上面无事可做的士兵都是拿着枪在战壕里面装模作样的对日军进行攻击。
夜晚上日军的军营里面,关于今天对防守九连城的北洋军火力评估放在了立见尚文的桌前,开始了对进攻方案的讨论。(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九章定计
在诸多军官到达指挥部之后,立见尚文才拿着一天的试探性进攻所得到了一些资料朝着下面的军官说道。
“诸君,你们也都是知道在虎山那里帝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一次帝国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再一次的发生。”
立见尚文这几天一直都在受到国内的问责,虎山这一战把日本人的脸面都丢尽了,不扳回来的话叫这些日本人在国际上的脸面怎么放。
说完之后,立见尚文便将今天一天的试探结果发给了在座的各位军官,希望能够从这些军官的口中得到一些不错的进攻方法。
关于试探得出的九连城守军的情报,很快就在这些军官的手中传了开来,在这些军官翻看这些情报的同时,立见尚文也在翻看自己手上的情报。
从立见尚文的眼光来看,这份情报上面的火力分布很明显的就看出九连城的守军分布情况,当然这个和段祺瑞的主动配合是有着极大的关系的。
从分布情况当中,立见尚文不难看出九连城防线的正面和后面的防守最为强大,光是从正面林立沙袋堡垒就不难看出来,至于后面,那是九连城守军在不利的情况下最后的撤退路线,所以后面的防守力量比较多立见尚文也是不是很意外。
不过在看到九连城后面的防守力量比较多的时候,立见尚文还是在自己的心中转过了这样的一个念头:哼,连在战斗的时候都还要考虑后撤的问题,这样的一支军队虽然战力不错,但是勇气方面和无畏的帝国战士相比就有了极大的差距。
立见尚文的眼中士兵的勇气是最重要的东西,至于其他的都可以忽略,诚然士兵的勇士的确重要,但是在这个时代武器的同样也是十分的重要,只有在士兵的勇气和武器的先进程度超过的敌方之后。
才能够称得上是一支精锐的军队。
所以在看到段祺瑞在九连城的后面布置了一定的军队之后,立见尚文对于防守九连城的守军就不由的的低看了一眼。
看完了九连城防线前后两边的防守情况的情报之后,立见尚文又看向了左右两边的情报。
在情报当中,对于左右两边的防守力度和前后两边就不可比拟了,但是还能够分的出来那里的防守比较薄弱的。
在经过试探之后,对于两边的防守力度,观察的军官得出了东北侧的防守力量比较薄弱。
因为在东北侧瑷河绕过九连城流入鸭绿江,因此在九连城的东北侧是无法构建大规模的阵地,但是在无法构建大规模的阵地同时,立见尚文意识到即便是东北侧的防守力量薄弱。
但是因为东北侧贴近瑷河,用于冲锋和进攻的地域极为有限,自己这一方在这里进行攻击的话,进攻的兵力也是比较有限的,无法将兵力完全的展开。
看完了自己手上的情报之后,立见尚文便看向了下面的军官,想要看看这些军官有什么看法。
此时这些军官也是看完了手中的情报,看完情报之后这些军官一抬头就看见了立见尚文的目光,这些军官立马就知道这是大人想看一看自己这些人的看法。
“阁下,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东北一侧朝着九连城的方向发起攻击。”说话的是一个叫作佐藤佳代的联队长。
佐藤佳代的话一说出口,下面的一些军官便用着还要你说的眼光看着佐藤佳代,这情报上面写的好好的:九连城阵地东北一侧防守最为薄弱,司令官阁下可以从东北侧发起攻击。
佐藤佳代的话纯粹便是将情报上面的话重复了一遍,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建议。
“司令官阁下,我们的确可以从东北一侧发起攻击,但是在发动攻击的同时也是要好好的考虑到一个问题。”这个时候又是一位叫作安藤辉三联队长出口说道。
这个安藤辉三的联队长正是今天负责试探性进攻的两位联队长之一,在安藤辉三开口说话之后,立见尚文便示意安藤辉三说一说他的看法。
“司令官阁下,从九连城防线的东北侧发起攻击虽然对我军有利,但是敌方必然是也考虑过这个问题的,而且在这个地方比较狭窄,我们无法将军力完全的展开来。
一旦发起攻击,士兵必然是会拥挤在一起从而造成巨大的伤亡,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我是不建议司令官阁下从九连城防线的东北侧发起攻击的。”
安藤辉三是参加过日俄战争的一位军官,在日俄战争时候安藤辉三见识过俄军的重机枪的威力,在一片狭窄的地方,士兵们一个挨着一个发起攻击的话,是十分容易因为重机枪那密集的火力而送命的。
所以安藤辉三才建议,如果没有解决伤亡这个条件的话,从东北侧发起攻击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安藤辉三所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只见立见尚文就考虑过了,不然的话立见尚文也是不会动用那么笨拙的防弹衣的。
只是立见尚文没有决定从那里对九连城的阵地发动攻击,并且将拔刀队和防弹衣用在那一面的进攻上面,所以才会向这些军官提出关于如何进攻的问题。
“嗯,关于进攻所造成的伤亡这个问题,我早就考虑到了为此我特意带来了一千件防弹衣加入这一次的攻击。”
对于防弹衣,这些军官还是有所了解的,虽然是由极为厚重的优质钢材所铸造的铁衣,但是对于步枪的防御还是有着极大的作用的。
因为是使用了厚厚的优质钢材,即便是在远处重机枪和步枪都无法对这种防弹衣造成什么伤害,但是在近处就不一定了,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这种防弹衣太过笨重,士兵在穿上之后只能够蹲下来慢慢的行走。
很容易被火炮击中,不过还好有着足够多的数量,在一千件这种防弹衣的辅助之下,接近敌军的防线还是不成问题的。
因此很快立见尚文便决定了在九连城的东北侧投入防弹衣,力求让拔刀队接近敌方阵地,从而开辟出一个可供进攻的缺口。(未完待续。)
第两百三十章九连城之战(一)
七月初的九连城,已经成为了整个中国乃至都最为关注的地方,自从有了虎山大捷之后,不少国内以及国外的目光便聚集到了这里,想要看一看王宾手下的士兵和日本人的第三次交锋。
前两次的交锋只有虎山大捷广为流传,但是对于虎山大捷的具体过程并没有人知道,即便是一些号称消息灵通的人士,也无法从王宾手下的新军当中得知虎山大捷的具体过程。
所以自从虎山大捷之后,九连城便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地方,每个人都想知道中国军队和日本人的第三次交锋是否能够再一次的击败日本人。
这一场备受关注的战争,交战的双方可谓都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清晨时分,因水汽而形成的薄雾早已散去,只有留在了草叶上面的露珠证明了曾经有过一场薄雾形成又散去,草丛里面一只只小虫子全然感受不到战火的气息,只是在露珠下面不断的跳动。
就在此刻,一排排身着土黄色军装的士兵突然奔跑过来,突如其来的震动对于这些小虫子来说,完全是一种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