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支军队叫北洋-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铁良被慈禧重用之后随即派人离京,先后前往上海、苏州、南京、芜湖、武昌等地,等到再一次的返京时候,有八个省份最重要的财政来源“土膏捐税”已被铁良收归中央;各地督抚的勇营武装,或被改编或被解散;江南制造局的大笔经费及用人权亦被铁良夺走。

至此,地方势力大为削弱,中央实力一时增强。回京后,铁良复奏折文长达万言,详明切实,得到慈禧的赞赏。

所以说铁良这个人无论对于贸易、税收,还是陆海军建制、训练等,“皆深研之而沿窥其奥秘”,是一位“能干、头脑清楚、聪明敏锐、性格果断”的强势官员,但是与之前的袁世凯相比之下,铁良则是缺少了一股子果决的能力,虽有能力做事也强势,可是在遇到大事之后却有些犹豫不决。

而此刻坐在铁良面前的则是一定典型的黄种人,不过体形略微显得有些瘦弱,身高也没有铁良高,在加上嘴边的胡子和有些苍白的面孔一看就是典型的日本人。

此人名叫林权助,是日本驻大清公使馆的公使。

“公使阁下前年贵国为了大清国的利益和俄国佬打了一仗,虽然说最后是打平了但是还是壮了我们黄种人的声势啊,为我大清国的利益不被俄国人所占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铁良的话说的倒是好听,全然不提这场战争是在自己的国家的领土上开打的,更没有说自己的这一方所提出来的局外中立,光是给日本人脸上贴金了,全然不知大清在远东的利益已然被日本人和俄国人所瓜分了。

林权助在听了铁良的话之后笑了笑说道:“尚书阁下说笑了,我们两国的关系向来十分的亲近,贵国的利益被其他国家所侵犯,我大日本帝国为了保护友国的利益,这个出兵是分内之事。”

“是啊,贵国赶走了俄国人这关外也是清静了许多,更何况贵国在远东还驻扎着军队,现在谁又敢来抢夺我大清在关外的利益!”铁良拍了拍日本政府的马屁。

“那是自然,大清国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好朋友,对于朋友我们自然是要维护他的利益不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犯的。”林权助对铁良说道。

“公使阁下说的对,但是现在我大清在关外的情况有些不妙啊。”在林权助说完之后,铁良对林权助说道。

“哦,尚书阁下为何怎么说,难道贵国在关外出了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大日本帝国来为贵国解决?”

在日俄战争之后清廷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进入了蜜月期,对于清廷的态度不知道要好上了多少,所以对于清廷所提出来的一些要求,日本都是会酌情答应的。

而铁良所说的关外有些不妙则是因为王宾的原因,此前为了稳住王宾朝廷把关外这块地盘给了王宾,但是那是无奈之举,等到现在局势平稳之后,慈禧立马就后悔了,虽说这关外的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现在是乱的不得了,但是只要王宾收拾了这个乱象之后,那就是凭空多出了两个省的地盘,这么一个坐拥三省之地的封疆大臣手底下有军队,还紧挨着直隶,要是哪天有什么不好的想法的话,这朝廷还能存焉?

所以慈禧责令铁良想个法子出来,削弱王宾在关外的实力,再不济的话也应该让王宾忠于朝廷。

铁良在得了慈禧的懿旨之后整天都在想着怎么削弱王宾,直到不久前铁良终于想到了一个好方法,那就是利用日本人的力量来对付王宾。

想要削弱王宾就不可避免的使用武力,或者是国际压力,但是铁良思来想去发现国际压力对王宾是没什么用的,美利坚、德国人、美国人和王宾的关系都还不错,尤其是俄国人和美利坚还和王宾联手在奉天城外建立了一个工业区和商业区,所以这一招是没什么用处了,只能考虑武力的问题了。

可是朝廷刚刚平稳下来动武是不肯能的,谁见过哪朝哪代平白无故就对自己的臣属动用武力的,况且铁良就是有了动武的借口也不敢对王宾动武啊,这北洋在直隶的军队朝廷还没有掌控完毕呢,这就要急匆匆的动武了,鬼知道这些北洋新军到时候会不会临阵反水?

所以这一来而去,铁良就考虑到了日本人。

但是这个日本人向来是无利不起早的货,不给点实在的甜头是不会出手的,所以铁良琢磨是不是让点关外的利益给日本人,让日本人得了甜头来对付王宾,不过是否出卖利益还是要老佛爷点头的。

几天前铁良就把这个意向给老佛爷说了,直到今天老佛爷才同意了铁良的法子,所以铁良在得了老佛爷的允许之后便急匆匆的日本驻清公使林权助给请了过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七章阴谋(二)

“公使阁下,您也知道不久之前因为前任北洋大臣袁世凯的死亡,朝廷不得不进行了一次妥协,为了使现任的东三省总督王宾无意出兵关外,朝廷不得不宣布东三省建省并让王宾担任这个东三省总督,这样一来朝廷才得以将精力分出来对付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林权助在听了铁良的话之后,终于明白这一次铁良来找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了,原来铁良是想让帝国出兵来打压王宾,但是在林权助看来现在帝国刚从和俄国人的战争中缓了过来,虽然打压王宾不是什么问题,却不应该出兵。

随即林权助便对铁良说道:“尚书阁下,这个应该是你们大清国内部的矛盾纠纷,我们大日本帝国实在是不好出手啊,要不这样吧,我可以从中出面周旋一番,阁下您看如何?”

林权助这个人在1887年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入外务省,曾任中国烟台领事馆随习领事。1898年任使馆参赞,一度代理馆务,光绪变法期间,以日本为师,可以说他是两国政府间最重要的联络人,再往后又为驻日公使黄遵宪被拘一事多方奔走,终使清政府释放黄遵宪。随后又与各国公使联名致函总理衙门,迫使清政府保证没有废除光绪帝的意图。

在林权助的前半身似乎和中国有一种不解之缘,在这之后林权助又代表日本与韩国签订第二次日韩协议书,经过七年活动,终于使朝鲜变成日本的保护国,在这份协议签订之后林权助便受封男爵,当时在伊藤博文之下,与桂太郎、小村寿太郎并称治韩三杰。

在协议签订之后,林权助随即开始担任日本驻大清国公使这一职务重新回到了中国,可以说林权助虽然出身于明治维新时人称叛军的会津藩士之家,但是在进入外交界之后居然大露头角,表现出了适当的智谋和胆略。

铁良一听林权助的话就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的话,这个日本人出不会出动军队来打压王宾的,所以现在该抛出一些让日本人足够心动的诱饵了。

随即铁良开口说道:“公使阁下既然我们请求贵国出兵,是肯定不会让贵国白白出兵的。”

铁良的话刚一说出口,就吸引住了林权助,作为一个为自己国家利益所着想的公使能够为自己的国家带来利益是最重要的,所以说林权助一听到不会白白出兵之后,就知道这大清肯定是想割让出什么利益来让自己这一方出兵的。

“哦,尚书阁下您的意思是?”林权助很适当的表现出了自己的疑惑。

“公使阁下,您应该知道这个关外的矿产资源是十分的丰富的。”铁良突然说出了这句话。

日本人之前为什么要和俄国人打仗,还不是俄国人占据了关外许多的资源,这些资源看的日本人是直流口水于是日本人就想和俄国人商量一下:兄弟这块肥肉小弟看的也是嘴馋啊,能不能给小弟也分上一点?

这俄国人一听日本人的请求,那还了得啊自己还没把这块肥肉吃够呢,怎么能分给你这个不知死活的国家,于是日本人就生气了,开始以俄国不从关外撤军为理由和俄国佬打了一仗,仗打完之后日本终于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在关外的利益。

这一次铁良又提出了要给日本一些利益来换取出兵打压关外的王宾,所以林权助就开始好奇了,难不成这个铁良想要割让关外的矿产资源?

“尚书阁下的这句话说的很对,在关外这块地方各种资源的确是十分的丰富,只是不知道阁下为什么要说这个?”

“公使阁下,客套话我铁良也就不再说了,既然贵国知道关外做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是十分的丰富,难道贵国就不想得到更多的资源?”

铁良的这句话说出来之后,林权助就立马确定了铁良想要关外的资源来换取自己这一方出兵打压王宾。

“看来贵国是打定主意要打压关外的王宾了。”这一次林权助终于正了正神色对铁良说道。

“不错,所以我们会以一些关外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权为代价请贵方出兵打压王宾。”铁良见林权助如此正式的说道,自己也就直接将所付出的代价放了出来。

林权助见铁良终于将让自己这一方出兵的条件说出来之后,也就不再和铁良绕圈子了,林权助想要迫切的知道铁良所付出的代价到底值不值得自己说服军部出兵。

“尚书阁下,不知道贵方到底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要知道贵方付出的代价太少的话,即便是我有心想要帮助阁下也是无法说服国内的。”

“公使阁下尽管放心,这一次我们所给出的代价一定会让贵国同意这一次的交易的。”

铁良的这句话让林权助更加的好奇大清国到底拿出了什么样的代价,让铁良会怎么的笃定自己这一方会出兵关外。

“尚书阁下,您光这么说却不说出来是什么代价,这让我很难判断您所给出了代价是否能够打动内阁出兵关外!”不管是什么代价,自己总需要先衡量一下,是否值得国内出兵,林权助在心中这样想着。

“当然了,公使阁下对于这一次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是本溪之地的铁矿和煤矿的开发权,您看这个代价如何?”

铁良的话说完之后,即便是林权助都有些震惊这个代价的确是帝国所无法拒绝的,日本这个国家是个岛国对于资源的渴求度比谁都要高,特别是在经历了战争之后,日本需要大量的优质钢材来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