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光、冯智两人出列,应声道:“喏!”
杨侑又吩咐了几句之后,群臣逐渐退出,大帐内,只余下杨侑、杜如晦两人。
两人围着沙盘,仔细地研究着,李世民已经抵达了渭南,偏偏迟迟没有进兵,他的目的是什么?难道说,他还对李建成有敌意?如果是这样,对于大隋来说,再好不过。
兄弟不和,杨侑看在眼中,他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以最小的代价,夺回长安。
次日,隋军再度出动,攻打永丰仓,张长逊组织了最后的力量抵抗,厮杀了半日,罗士信率兵突破张长逊的封锁,在乱军之中大肆砍杀,不久,裴行俨也紧随其后,杀进永丰仓。
张长逊见势不妙,带着心腹躲进仓内窖中,准备放火,半路,被高甑生擒拿,送到杨侑跟前。
“跪下!”高甑生大喝。
张长逊哈哈大笑,道:“我张长逊生是大唐人,死是大唐鬼。我一跪天地,二跪父母,三跪大唐天子,旁人休想能指挥我。”
杨侑眯着眼睛打量着他,忽然忍不住也笑了。他十分清楚,张长逊是故意而为,目的在于求死。杨侑一向喜欢推陈出新,既然张长逊一心求死,杨侑反而没有了兴致。如今永丰仓已经被攻下,张长逊也被生擒,杨侑心情大好,自然不会为难一个虾兵蟹将。
“张长逊,永丰仓的粮食,还有多少?”杨侑问道。
“哼,若不是迟了半步,我早就将粮食全部烧了。”张长逊冷笑一声。
杨侑闻言也笑了,这个张长逊,倒也有意思。“你以为你能将永丰仓的粮食烧掉吗?朕已经让人准备了沙土,随时能灭火。”而且,永丰仓是囤积粮食的重地,自然是防火防潮的,哪能轻易点着?
张长逊闻言,只是不说话。杨侑摆摆手,道:“你不说,朕早晚也会知道。你的部下众多,为了活命,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一般硬气吗?”
张长逊嘴唇蠕动,沉默片刻,他清楚杨侑的话,十分有理。张长逊垂首而立,道:“永丰仓的粮食,尚有三十多万石。”
杨侑摇摇头,道:“永丰仓至少能囤积粮食五百万石以上,想不到如今的屯粮,居然不足十分之一。”
杜如晦笑道:“关中在李渊父子的治理下,民不聊生,自然没有多少粮食。”
“胡说!”张长逊忽然大怒,道:“我主仁慈,收税极少。永丰仓的粮食不多,只是藏富于民罢了。”
“哈哈!”杨侑哈哈大笑,道:“好一个藏富于民。朕这一路走来,关中百姓多有菜色,怎能说藏富于民?莫非关中的百姓,都宁愿将钱币藏在家中,不愿意拿来吃喝吗?”
张长逊涨红了脸,默然不语,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回答。
“朕听闻你是李建成的心腹,只要你愿意投降,朕可以饶你一命。”杨侑眯着眼睛看他。
张长逊先是一愣,旋即苦笑一声,摇摇头,拱手道:“败军之将,已经是愧对太子,又岂敢重投二主?还望陛下赐我一死。”
杨侑微微摇头,心中叹息一声,张长逊虽然是反贼,但尚算忠义。杨侑摆摆手,示意独孤千山将他带下去。此时,隋军已经将唐军俘虏,用绳子拴了起来,关押在俘虏营中。
杜如晦捋着胡须,道:“永丰仓已经被攻陷,伪唐的粮食更为不足。”
杨侑正要说话,一名斥候匆匆而来,到了杨哟身边,半跪下施礼,道:“启禀陛下,李世民已经从渭南杀奔而来。”
“李世民还是来了!”杨侑眯起眼睛,不由笑了。
杜如晦道:“李世民来了,正是好事。陛下可以就地驻扎在永丰仓,以逸待劳。”
“正当如此。”杨侑颔首,吩咐道:“传令下去,三军就地驻扎,等到李世民赶来,至于永丰仓,令冯智率兵五千镇守,仓内依旧插着伪唐的军旗,以迷惑李世民。”
“喏!”杜如晦回答。
第997章斗智
李世民令尉迟恭为先锋,赶往永丰仓。;。
一路上,尉迟恭小心翼翼,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探查四周情况,斥候不断将消息传回,沿途方圆二十多里内,压根看不见隋军。尉迟恭心中奇怪,一边派人将消息禀告秦王,一边快速朝着永丰仓挺进。
李世民率领的主力在尉迟恭身后二十里处,听到尉迟恭的消息,李世民虽然不解,但还是传令下去,快速前进。当日黄昏时分,李世民赶到了华阴县,离永丰仓不远了。
华阴县县令李成良,是陇西李氏族人,接到秦王带兵支援的消息,赶紧出城相迎。华阴县守军不足五千,幸好隋军将注意力放在了永丰仓,没有攻取华阴县,这让李成良松了一口气。
“卑职见过秦王。”李成良在西门,带着衙役。尉迟恭在一旁,他已经带兵控制了整个华阴。
李世民在战马上点点头,道:“先进城再说吧。”
“喏!”李成良和尉迟恭相视一眼,翻身上马,朝着县衙奔去。
半炷香后,一行人进入了县衙,在后厅商议军情。
李世民有些迫不及待,问道:“永丰仓的战事如何?”
“启禀秦王,隋军连日攻打永丰仓,卑职几次派斥候查看,却被隋军斥候所阻。从目前状况来看,隋军依旧没有拿下永丰仓。”李成良禀告。
“何以见得?”一旁的房玄龄问道。
“因为永丰仓的城头,依旧插着的是大唐的军旗。”李成良说着,忽然叹息一声,道:“从前天开始,隋军的攻势越发猛烈,恐怕不能支撑太久。永丰仓是关中的粮仓,绝不容有失,幸亏秦王及时赶来。”
李世民皱着眉头,没有说话。隋军在休息了几日之后,又快速进攻,而且攻势越来越猛烈,难道有什么阴谋?李世民抬起头,瞧了房玄龄一眼,房玄龄也是一副思考的表情。
究竟,杨侑的心中,打着怎样的算盘?
“报!”一名斥候在大帐外禀告。
“进来。”杨侑吩咐。
斥候健步走了进来,双手抱拳,道:“陛下,刚才接到消息,李世民已经赶到了华阴县。此时正在华阴驻扎。”
杨侑摆摆手,道:“再探。”
斥候应着,退了下去。
杨侑鼓鼓掌,道:“诸位爱卿,李世民已经赶到了华阴,他之所以没有急着来永丰仓,一定是怀疑朕有埋伏。”
“李世民急冲冲的赶来,无非是看中了永丰仓的粮食,如果他知道永丰仓已经被夺下,恐怕会后悔吧。”裴行俨笑道。
杜如晦拱拱手,道:“陛下,李世民既然来了,那是最好不过。”
杨侑慢慢踱步走到了沙盘前,笑道:“朕不妨请君入瓮。”
杜如晦不由一愣,道:“陛下,何谓请君入瓮?”
杨侑咳嗽一声,随意扯了一个故事,简单说了意思。
罗士信道:“陛下不杀张长逊,原来是有深意。”
杨侑略作沉吟,吩咐了几句,诸将领命而去。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罗士信、裴行俨“攻打”永丰仓,而高甑生、沈光等人,则在永丰仓四周驻扎,做出一副护卫的姿态。一时之间,永丰仓一带,喊杀声震天。
永丰仓内,一只信鸽冲天而起,朝着西边飞去。
尉迟恭身为先锋,心中的压力非常大。如今强敌大兵压境,他的心中一度十分彷徨。自从为李唐效力之后,身边好友,一个个离他而去,寻相、秦叔宝,先后战死沙场。
如今秦王几乎无人可用,他尉迟恭成为秦王帐下最为骁勇最为得力的助手,如果表现优异,必将获得更多的利益,取得更好的地位,可是这一切,并不容易啊。
一路上,尉迟恭显得十分警惕,算算距离,离永丰仓已经不足二十里,随时可能出现隋军的伏兵。尉迟恭放缓了速度,并停了下来,让士兵们恢复体力,已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数十名斥候四散开来,刺探消息,尉迟恭跳下了战马,将马槊取下,拿在手中,慢慢的抚摸着,仿佛在摸着他最心爱的女子。他在回忆,思考。不知不觉,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几名斥候狼狈地逃了回来。
“将军,前方十里处,都是隋军的骑兵。”斥候禀告,并将沿途的遭遇详细地说了。
原来他们一路小心翼翼查看,发现隋军并没有埋伏,但是,隋军兵马齐整,像一只拦路虎,挡在了路上。若想要救援永丰仓,必须要击败这些骑兵,不然,一切都是妄想。
尉迟恭显得十分犹豫,如此一来,足以证明隋军早有准备,想要顺利救援永丰仓,是十分困难的。尉迟恭不敢做出决定,只得暂时停驻了下来,派人将消息传给秦王。
李世民在两炷香后得到了消息,他不敢怠慢,立刻率领轻骑赶路,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尉迟恭的身边。
此时,尉迟恭正从信鸽的脚下,取出一封书信,看见李世民,尉迟恭忙奔了上来,道:“秦王,永丰仓的求救书信。”
李世民伸手接过,展开一看,是张长逊的手笔,书信里,张长逊说,隋军正在猛攻用永丰仓,如今永丰仓能战士兵已经不足三千,余下不是战死,就是受了重伤,如果援军再不到,恐怕支撑不下去了。
书信的内容李世民早就猜到了,他一直在考虑,永丰仓该不该救?如今杨侑已经做出了准备,永丰仓四周,隋军密布,早有防备,而且多是骑兵,要想击败他们,顺利抵达永丰仓,必然要经过一番恶战,他兵力不足,若是一战不利,损失必然是巨大的。
李世民露出犹豫之色的同时,杨侑正在和杜如晦喝茶,对于李世民的援兵,杨侑抱着的态度,十分清晰。若是李世民来援,就关门打狗。若是不来援,那么永丰仓的粮食,就是大隋的囊中之物。
正是考虑周全,不管怎样,都对大隋十分有利,所以不管哪个结果,杨侑都能接受。
在如此悠闲的心态下,两人都是笑意盈盈,太阳逐渐西斜,已近黄昏。
杨裒然站起身来,摇摇头,道:“看来如今的李世民,已经不是那个冲动的青年。”
杜如晦笑了笑,叹息一声,道:“他的退却,是明智的。当然,也可以说,他是有私心。”
杨侑吩咐着独孤千山,道:“传令下去,准备收兵回营。”
独孤千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