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撼唐-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傅,动手吗?”徒弟陆彻问道。

史万宝摇摇头,他还需要再了解,贸然行事不是他的作风。

从南阳西门抵达府衙,花费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杨侑在观察南阳的百姓,除了当初救了他们之外,杨侑发现,百姓的脸上菜色已经不见,这证明他们的生活,有了好转。

从襄阳城运送而来的粮食极大地满足了百姓的食用。杨侑虽然拿下南阳较江陵要早,但南阳收到破坏的程度比江陵严重得多,所以修复工作也就更加繁琐。

说道这里,杨侑多便宜岳父萧铣还是有些感激的,他虽然控制不了部下,但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有所建树的。

由于南阳比江陵恢复的慢,所以此时种植的水稻还没有丰收,这也就意味着,南阳只能一熟,实际上南阳的气候比起江陵冷了不少,要种双季稻,有些勉强,只能是这批水稻秋收了之后,将水田改为旱田,种植小麦,但是这样一来,对田地的灌溉设施要求极高。

抵达了府衙之后,田瓒将自己的住处给腾了出来,供杨侑及其近侍安歇,自己则搬到了大厅。

杨侑坐下不久,田瓒和吕子臧就过来禀告,说着南阳的事情,其中包括了淮安郡。自从杨侑夺取了南阳之后,杨士林就被委以重任,前去招抚淮安郡。

杨士林本来就是淮安郡的豪强,与淮安郡的世家土豪均有联系,彼此还有通婚,关系匪浅。一开始,淮安郡的世家土豪并不相信杨士林的话,认为大隋根本不可能到此,所以他们宁愿选择继续效忠洛阳朝廷,以避免被洛阳朝廷讨伐。

不过,随着江陵占据尘埃落定,淮安郡终于选择了投降,他们一只拥立杨士林为淮安郡太守,回到大隋治下。

这个消息让杨侑振奋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一些事情。因为在这一事件的背后,让杨侑看到了一点,那就是世家土豪的强大。从淮安郡的土豪一致拥立杨士林为淮安郡太守这一点,就能看出端倪。

实际上,大隋如今看似气势汹汹,一举拿下荆襄、岭南,此外还有南阳盆地,但实际上,大隋有几个致命缺点。

巴蜀和陇西是被大隋牢牢控制的,江陵由于有萧氏的帮助,靠着江陵萧家的声威,稳定也是早晚的事。南阳,由于杨侑的恩泽,至少民心是稳住了,没有什么大碍。

但是,荆襄南部,和巴蜀南部一样,有着许多蛮人,比如说武陵郡、零陵郡,在这些地方,蛮人占据了一定了份额,甚至,某些地方全部都是蛮人。

此时杨侑的民族政策已经改变,他需要极力安抚蛮人,因为这些蛮人与巴蜀南部的蛮人不同。不过,相比较而言,武陵、零陵郡的蛮人的威胁还不算大,最大的来自于岭南。

冯盎这个人,杨侑有些摸不透,按道理,他属于那种在乱世中,只想保一方乡土之人,没有什么大志,可是,从唐初岭南屡屡反叛的情况来看,由于岭南的民族成分复杂,还有不少人造反。

可是偏偏为了稳定岭南,杨侑不可能将他所知的那些反叛之人杀掉,杨侑沉思着,什么时候将这件事情彻底解决?

第395章急于立功的韩世谔

杨士林和吕子臧退下去之后,韩世偔跃跃欲试的进来了。

自从投靠了杨侑之后,韩世谔觉得有些郁闷。前年年末,扫灭巴蜀蛮族,稳定巴蜀形势之战他没有参加;去年出奇兵攻占陇西,建立大隋的养马地之战他也没有参加;而这一次,杨侑挥师东进,攻打荆襄,这一战他也没有参加。

他的年纪不小了,只比李靖小五岁,已经是不惑之年,可是,他在杨侑的帐下,恢复了他寿光县公的爵位,看似风光,其实上却寸功未立。

空有寿光县公的爵位,空有南阳总管一职,但却没有足够的战绩服众,即使杨侑对他极度信任,也让韩世偔心中不安。他不愿意那些人瞧不起自己,说自己只是靠着父亲才能博得这个爵位。

陛下突然来到这里,是不是有意进攻洛阳,又或是武关?韩世偔不确定,但立功心切的他,想要确认陛下心中的想法。

进了屋之后施礼,杨侑让他坐下。韩世偔半个屁股坐在软墩上,显得有些局促不安。韩世偔不知道如何开口,就在他犹豫的时候,杨侑缓缓开口了。

“韩爱卿,朕让你镇守南阳,可有什么难处?”杨侑问道。

作为韩擒虎之子,韩世偔可谓文武双全,而且他是一个帅才,听到杨侑询问,回答道:“陛下,南阳盆地地势开阔,由于有丹水、汉水等河流其中,非常利于耕种,可是,他也有缺点。”

“由于朱粲荼毒太深,百姓流离失所,南阳盆地的百姓不多,这一次征兵,虽然有了两万,但士兵的素质臣并不满意,根本无法和巴蜀的士兵相比。”

“如果是面对农民军,还有胜算。如果是百战精兵,比如说是关中精锐,又或者是洛阳的精兵,恐怕有些困难。”

韩擒虎慢慢说着,他有些担心,帝王心术,谁也摸不准。他在南阳能有两万士兵,和陇西的屈突通其实是一个级别了,李靖都不能掌握如此多的精兵,而他还不满足,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如果是多疑之人,他还能活下去吗?

杨侑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韩世偔将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不敢去看杨侑。杨侑喝了一口茶之后,缓缓开口了:“这百战精兵,是要上战场,杀了人,见了血,才能进一步成长。光是练是不堪大用的。”

“朕明白你的意思,朕许你南阳总管之职,兼管襄阳,是要让你和屈突总管一样,便宜行事。这战场上局势千变万化,若是一一汇报,等到朕来裁决,就来不及了。”

“在南阳北部的伏牛山,还有不少土匪强盗,他们时常聚集在一起,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朕允你带兵剿灭,一来是还百姓一个安宁,二来也可小幅度练兵。”

“朕觉得,在如今南阳缺乏粮食,尤其是肉类的情况下,还可以带兵去山里打打老虎豹子,弄点肉食。”杨侑说着。

韩世偔不是很明白陛下在军中为何大力推广肉食,须知这个时代肉类非常珍贵,只有世家才能大量享用。不过,聪明的韩世偔也发现了一点,隋军患有雀蒙眼的士兵比例相对较少,他隐隐觉得和肉食有些关系。

韩世偔沉吟片刻,觉得话题越扯越远,他决定直接问,他脸色有些红了:“陛下,这一次突然来,是想要攻打武关吗?”

杨侑瞧了一眼满脸通红的韩世偔,他知道韩世偔求战心切,笑了笑,喝了一口茶,缓缓开口:“韩爱卿,你对南阳盆地的局势怎么看?”

韩世偔听到杨侑询问,坐直了身子,他知道这是杨侑在考他,这可关系到未来的前途。韩世偔脑子的快速的运转着,其实他自从到了南阳盆地之后,就一直在观察。

南阳盆地的南方,是襄阳、江陵,此时被大隋掌控,也就是说南方没有敌人,敌人都在北方,一个是西北的伪唐,上洛郡在他们的手中,而在上洛郡和南阳郡之间的淅阳郡,关系却十分复杂。

淅阳郡的北部,是连绵百里的伏牛山,呈西北到东南的走向,插入南阳郡。由于有伏牛山的阻碍,王世充的势力暂时无法渗透,他只能通过弘农郡与淅阳郡交界处的朱阳关向南发展,但是,以王世充此时的情况,守住弘农郡,在函谷关囤积重兵,防备伪唐兵出潼关,才最符合他的利益。

而且,王世充正在调兵遣将,攻打河内,根本无暇南顾。

相比王世充,伪唐拥有地利得多,武关位于上洛郡东南,它北依高大险峻的少习山,又紧挨丹水,可以行舟,沿着丹水南下,便可抵达淅阳郡郡治南乡,南乡继续南下,在均阳,丹水与汉水汇合,离襄阳不过三百里,若是乘船,由于是顺流,也就五六日能抵达,如果是疾行,最多三日。

而如今,淅阳郡几个重要郡县掌握在伪唐的手中,如果他攻打襄阳,是有着地利的。

这些情况,韩世谔非常清楚,他慢慢说了出来,毕竟韩世谔出身于军事世家,理论基础比自己还好,种种分析下来,杨侑也认为他说的不错。

韩世谔认为,要守住南阳、襄阳,将两点连成一线,最好的办法全是占领淅阳郡。

就算无法占领,只要要占领均阳、武当、安福和勋乡四县,这样,一旦南阳盆地有战事,位于汉水上游的西城郡就可以出兵支援,威胁伪唐。

韩世谔的思路很清晰,他要将伪唐死死的压制在武关以西,至少不能他们骚扰襄阳的建设。

杨侑站起身来,思考着韩世谔的说法,与伪唐固然是势如水火,但是襄阳、南阳正在建设中,他不希望因此打断了计划。但是韩世谔说的也有道理,由于武当和勋乡这几个县治掌握在伪唐手中,一旦需要西城郡支援,只能先走房陵郡,抵达了襄阳之后,再抵达战线,绕了一个圈,非常不利。

韩世谔很是紧张地看着杨侑,这是他经过考察之后深思熟悉的结果,他认为即使不取武关,也要夺取淅阳郡,为日后做准备。

杨侑走到地图前,看着地图,韩世谔说的很有道理,而更重要的是,如今刘武周在攻打伪唐,李渊可谓自保不暇,连弘农郡都不得不放弃了,这对大隋来说,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时机。

“韩爱卿,你需要多少人,才能拿下淅阳郡?”杨侑终于开口询问。

韩世谔一阵激动,陛下果然同意了吗?他忙一躬身,道:“陛下,臣只要一万人,就能拿下淅阳郡。”

“一万?”杨侑又瞧了瞧地图,整个淅阳郡有七个县,就算只拿下南方四个县,每个县至少要两千人守卫,这就是八千人,算起来不符合大隋的利益。

看见杨侑摇头,韩世谔有些急了,但他有不敢放肆,只得握紧了拳头,希望杨侑能给他一个机会。

“淅阳郡七个县,你一万人怎么拿的下?”杨侑开口。

韩世谔一见有戏,急忙道:“臣的打算是以襄阳为诱饵,大张旗鼓,吸引淅阳郡的唐军注意,然后从菊潭突袭内乡,夺取丹水县,只要丹水县拿下,整个淅阳郡的唐军就如瓮中之鳖,无路可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