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嫣然咬咬牙,道:“你认为我会愿意做小吗?”
“那由得你?”杨侑擦了擦嘴,口齿间,仿佛还有芬芳。
“孤告诉你,你现在不愿意,有一天你一定会愿意的。不过那个时候,就要看孤的心情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嫣然问道。
“很快,你就懂了!而且,孤告诉你,不要耍小聪明,在成都,你没有任何的机会!”杨侑笑道,转身走了出去。
嫣然看着杨侑离去的背影,心中一阵惶然,难道这一次真的逃不掉了吗?
天水。
经过数日的准备,薛举已经准备好了粮草,他留晋王薛仁越与常仲兴等大将守卫国都天水,自己带着十五万大军,越过陇山,直奔华亭,华亭县县令见西秦军势大,举城投降。
薛举拿下华亭之后,立刻兵分两路,一路由太子薛仁果率领,沿着平凉郡边境,攻取阴盘、揪谷,而他自己亲帅大军,攻打安定郡治。安定太守得到消息,急忙派人赶往长安,搬取援兵。同时他发动民夫协助守城。
由于西秦军在关中名声不佳,百姓们对于薛举的入侵很是抵制。此时,见到西秦军再度攻打过来,为了不再走扶风郡的旧路,百姓们都踊跃报名,帮助士兵们搬运檑木礌石。
太守更是下了用麻袋将所有城门全部堵上,就算西秦军驱民攻城,由于城门被封,扶风郡被攻破的一幕几乎不会出现。对此,安定太守沾沾自喜,可是他没有想到,两日后杀来的西秦军刚刚赶到,没有休息的全力攻城。
西秦军在薛举的指挥下,英勇作战,数次攻上安定城头,如不是唐军生恐被屠城,拼命反击,恐怕在黄昏时分,就会被薛举拿下了。此时安定太守最希望的,就是长安城中的援军速速赶来。
第167章大婚〔上〕
清晨,一抹初阳洒在屋檐上,淡淡的金光透过窗纸映入屋中,杨侑戴着头冠,身穿着大红袍,腰间系着犀牛皮的腰带,脚下是一双鹿皮靴子,打扮得颇为喜庆。
今日是他大喜的日子,打扮整齐之后,他就要带着侯君集、杜如晦等人前去迎亲。杨侑看了看铜镜之中的自己,满意的点点头。杜如晦走上来,道:“殿下,可以出发了!”
“走!”杨侑一挥手,走出了屋子。
屋子外,贴着大红的喜字,宫女们准备了很多竹子,当做鞭炮用,竹子堆满了一间屋子。杨侑带着小桂子、杜如晦等人走了出去,萧瑀已经在外等候,看见杨侑出来,当即一挥手,露出一辆马车出来。
这是一间颇大的车厢,由四头大马拉着,车厢足有五丈长,高一丈,宽三丈,正是迎亲所用的香车。
杨侑没有进入车内,还是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他走在队伍中段靠前一点,也就是香车之前。最前面则是上百人的精壮禁军,他们都身着铠甲,在金光下,显得金光灿灿,有如天神。
侯君集在杨侑身后,他怀中鼓鼓囊囊,马头出更是挂了一个大包。他四处张望着,仿佛如临大敌。
杜如晦看见了,在一旁笑道:“侯将军,殿下娶亲,你紧张什么?”
“不是紧张!”侯君集忽然咧嘴一笑,取下马头处的包裹,从里面拿出一个锤子出来。
“侯爱卿,你是要去将作监做铁匠,专门打铁吗?”杨侑看了不由一笑。
侯君集脸色一红,道:“殿下,臣是怕有人拦道!”
杜如晦哈哈一笑,他明白侯君集担心的是什么。其实是迎亲之中,遇见的刁难。在迎亲路上,会遇见各种障碍,他们的目的就是讨要喜钱。
其实这种风俗来自于北朝,五胡乱华之后,北朝各种民族杂居,互相融合,南北朝之际,形成了这种风俗,不要说皇亲,有时候连皇帝也不能免俗。更何况杨侑此时还只是储君,没有正式称帝。
独孤家也是大族,大家都明白,以独孤雁的身世,她必定是后宫之主,所以更加马虎不得。
路上迎亲,遇见障车,如果是女方,那最多赏点钱财,打发走了便好,这就如后世要红包一样。如果遇见的是恶霸,可能就不止钱财那么简单了,他们如果得不到满足,会将新娘捉走。例如当年大兴城中的放荡公子,宇文化及就曾做过这样的事情。
不过,侯君集显然多虑了,一路上,有禁军开道,而在三天前,成都府尹骨仪已经派出了城中所有衙役,加班加点,赶制了一批路障,放置在迎亲路上,以防百姓惊扰。
其实这防的不是百姓,而是有心之徒。杨侑不敢放眼说成都城中没有其他势力的耳目、眼线。
辰时中,杨侑一行就到了目的地。独孤府上,大门紧闭。其实这不是不尊杨侑之意,而是一种习俗。其含义大抵就是不能让新人嫁出,不然南方必定不珍惜。
这时,早就躲在门内的独孤武师的夫人喊道:“何方君子,何处良才?又因何而来?!”
杨侑高声答道:“本是大兴人氏,大隋储君,因有良缘,故来高门!”
声音落下,独孤夫人点点头,几名家奴将大门打开,几十名孩童手中提着灯笼,冲了出来,口中喊道:“拜见储君,讨要喜钱!”
萧瑀早有准备,他一挥手,几名禁军士兵抬出几个大簸箕,里面装满了金钱。他们撒出金钱,孩童们互相争抢,一时之间,喧闹声四处响起。
杜如晦又带着数人抬着蜀锦赏给独孤各房,就连丫鬟仆妇也分到了几匹,各自心中欢喜。
在一片闹声中,杨侑下马而行,在众人拥簇下,步入独孤府。其实进入了女方家里,就要一步一咏,回答女方问题。不过独孤府上,都得到了独孤武师的嘱咐,更加上人人都知道这位是大隋储君,未来的皇帝,岂敢刁难。只是走一个程序而已。
杨侑在独孤府子弟的带领下,朝着大厅走去。大厅内,早有准备好的汤团等物。杨侑坐下,略略吃了一些。其实他心中有些焦急,在两天前,从关中传来了消息,薛举大举进攻李渊,如今已经拿下安定,正朝着京兆郡猛扑而去。
杨侑没有想到在他搅乱了关中浑水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这种局面,难道说,浅水原之战还是会一样发生吗?若不是结婚也是大事,他就要赶赴汉中,观察敌情,准备北伐了。
用过餐,已经是巳时,新娘已经打扮整齐,就是要迎娶新娘了。在男方家,还要举行婚礼,大宴宾客。由于杨侑的地位,使得这一场婚礼会持续很长时间,早点动身是必要的。
杨侑站起身来,走入内室,这时,独孤雁已经开面,开面其实就是绞去新娘脸上汗毛,剪齐额发和鬓角,修眉毛扮妆,同时发饰也会变成妇女的头饰。
接下来,杨侑要吟催妆诗,他早有准备,冲着楼上,道:“已驾七香车,催铺百子帐。借问妆成末?东方已晓霞。”
一曲说了,上面没有反应,杨侑又高声道:“北府迎尘南郡来,莫将芳意更迟回;虽言天上光阴别,且被人间更漏催。烟树迥垂连蒂杏,采童交捧合欢杯;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台。”
这时,教导独孤雁礼仪的一个长辈说道:“时辰到了,去吧!”
独孤雁在数人的扶持下走了出来,她头上盖着一块红布,这让她感觉很是别捏。其实隋唐时期并没有红盖头一说,而是由几名侍女手持扇子,前后左右将待嫁之女的容貌掩住,直到到了男方家中,才会以真面目示人。
由于被挡住了脸,她看不清路,所以走得很慢。她一颗心砰砰直跳,尽管她一直希望有这么一天,但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心中还是充满了激动。
独孤雁头上盖着红盖头,身穿钗钿礼衣,慢慢走来,端庄大方。
杨侑看见,走上前去,拉着独孤雁的手。独孤雁本来心中惶惶,此时被一双大手握住,带着温暖,心中登时安静了下来。杨侑并不知道,他这么一弄,以后带起了一个风潮,新娘出嫁之时,都头盖盖头了。
两人一前一后走着,后面不断有独孤家的长辈泼水,这是泼水出门,独孤雁从此是杨家之人。很多独孤家中的长辈都格外兴奋,他们希望杨侑与独孤雁百年好合,将两家上一辈的恩爱持续下去。
独孤雁被扶上了香车,几名侍女丫鬟进入香车伺候,杨侑围着香车走了一圈,道:“礼毕,启程!”
马夫们挥打着马鞭,迎亲的队伍拥簇着马车缓缓而行。由于是储君大婚,马车并没有着急回到皇宫,而是沿着成都城的几条大街缓缓而行,百姓们围观着,脸上也有带着喜色。
谁结婚其实和他们没有关系,但沿路上,都是禁军士兵在路障两旁撒着铜钱,百姓们纷纷抢夺着,直到响午时分,才转回皇宫。
车厢内,几名侍女正在伺候着新娘,她用嫩白的手指,拿起点心,慢慢的吃着。她动作小心,生恐弄脏了红盖头。
此时,皇宫外,韦娟一脸喜色,带着宦官宫女等候,他们伸长了脖子,不时的瞧向远方,根据消息,迎亲队伍很快就要来了。
几名宫女手中拿着波斯地毯,焦急地等待着,终于,香车到了,宦官忙将无数竹节扔到火把中,“噼噼啪啪”的声音响彻皇宫。杨侑跳下战马,走到门前。
两名士兵揭开大门,先是侍女走了出来,她们用手扶着独孤雁,几名宫女忙将波斯地毯铺在地上,几块波斯地毯轮流交换,让新娘的脚步碰地,一直进入百子帐中。
皇宫内,已经搭建了百子帐,这是北朝的风俗,其实就是洞房。百子帐设置在内堂之中,在帐中铺床,内有小童献酒,叫合卺酒。独孤雁进入之后,便不能出来,直到新郎进去,再喝合卺酒。
当夜色降临,杨侑也送走了宾客,他喝了不少酒,脸带红色,在小桂子的指引下,朝着内室百子帐走去。百子帐有内外两室,新娘在内室,一名小童端着合卺酒在外室,杨侑进去之后,小桂子将门给关上,整个屋子里,便只有了新娘新郎和小童。
新人对坐,男西女东,小童尽管被训练过,心中仍然有些害怕,他捧着合卺酒,道:“请殿下和娘娘共饮合卺!”
卺,是一种瓠瓜,味苦不可食,民间又称苦葫芦,多用来做瓢,新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