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在解释僧侣和佛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历来对方士、黄帝、老子等的认识和信仰,感到佛教中也有类似中国的东西,从而接受了佛教。
正因为如此,楚王刘英,他哥哥桓帝才把佛和黄老结合起来祭祀,此时的知识分子也许把佛典认作类似道书加以接受的。
老子化胡说简称“化胡说”。老子化胡说是巧妙利用《史记》老子传中“西出函谷关而去,莫知所终”之句编造出来的。
它说,老子写了五千余言后去胡,即印度,成为释迦牟尼,或召释迦为弟子,教化胡人,因而佛教是老子提倡的。
换言之,佛道两教同源。
再则,老子去印度成为释迦牟尼,从其转生说看,自然佛教是道教的组成部分,至今有的书还这么说。
记载化胡说的是《老子化胡经》,通常认为《化胡经》是西晋祭酒王孚撰写。
总之,化胡说也罢,《化胡经》也罢,后人普遍认为均是道教方面为了轻视佛教而编造的。
情况果真如此吗?在《化胡经》出现之前早有老子化浮屠传说,因此有必要弄清化胡说形成的时期。
在当时的中国产生如此看法和接受方式的原因,关于其背景,有如下解释。
后汉时期人们之所以把佛教教义当作道家的,或者神仙方术式人物。
他们把佛当作老子式飞行自如的金色神仙予以接受,现在的大汉业已形成应当说是中国型的思想或者信仰,以此为媒介。
换言之即把外国的圣者及其教义纳入中国人的思维型,同本来固有的教义、神、圣人加以对比进行解释的缘故,的确如此。
佛教方面就把释迦比作同黄帝、老子不相上下的神仙式的人物进行说明。
将该说明引申一步,便把释迦同老子等同看待,或视为同一系统,若再将两者结合起来,人们对释迦便感到更为亲切,同时也满足中华意识,从而得以顺利布教。
将两者结合的最好媒介是《史记》老子传“。。。。。。而去,莫知所终”这句话。
因此赵云认为化胡说是某位佛教徒提出的说法,作为顺利布教是一种权宜之计。
也即是说,在佛教刚刚在大汉立足的时候,和尚们为了让国人接受,从而出现了这种观点,不然他们将在道教和儒家的打压下寸步难行。
及至到了后来,特别是西晋立国以后,经过战乱的老百姓没有其他办法,唯有信奉把希望寄托于来世的佛教才能聊以自慰。
那个时候,和尚们羽翼丰满,根本就不需要老子、道教来衬托自己,就一脚把已经成形的老子化胡说踢开。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经学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烦琐粗俗。
东汉时期,谶纬流行,今文经学与谶纬合流,经学的谶纬迷信化,在严重的社会危机面前降低了束缚人民的力量。
汉桓帝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是对儒术丧失信心的体现。
农民也唾弃官颁的《五经》不用,如黄巾起义是以《太平经》为经典,张鲁的五斗米道是用《老子五千文》作经典。
经学已完全失去了作为统治工具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酝酿和流行着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先秦诸子学说再次兴起,玄学也处于胎动之中。
由于儒术统治地位的动摇所带来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活跃气氛,十分有利于佛教的流行。
刘宏是一个皇帝,同时也是普通人,看到宫中的浮屠之类,他有着对长生的渴望。
看到这一本《老子化胡经》,翻了一遍又一遍。
赵云并没有看到过原本,前世网络上,各种知识泛滥,找一些相关的内容不要太多。
再说,所谓的经书都是人写出来的,他写经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这种外来的教派从源头上定死。
安世高在桓帝早年的时候,就进入中国,在白马寺进行佛经的翻译工作。
后来,看到老皇帝在宫中祭祀佛陀,他的心里直打鼓,马上就借口游历出去了。
桓帝终于还是去了,并没有长生不老。
灵帝还是需要他,又回到了雒阳。
现在,刘宏召集的不仅有他,还有他的老乡安玄,另一个从安息来的和尚。
两人看到《老子化胡经》,面面相觑,想不到居然有人给自己等人送来了枕头,显然这本经书让佛教本土化,有利于佛教的传播。
当然,赵云没有这么肤浅,光是一部经书就够了么?也太简单了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七章学生秦彩虹
好久没有在学校露面的赵子龙先生,今天又要来上课。
其实在赵云看来,这个年代的博士,教书不要太简单了。
甚至于相对前世的那些教授来说,更加清闲。你想来上课的时候,就给柳七说一声,不然就把你要上课的内容发下去,让学生自己温习。
设若他们有不懂的地方,拿过来略为讲解一下,连教室都可以不进。
这还是赵云初来乍到,没有啥名气。要是他有岳父蔡伯喈或者荀慈明那样的声望,一天学堂门都不需要进,关门在家里著书立说就好。
到目前为止,子龙先生在鸿都门学只上了一堂课,不仅本校的博士先生们没有脾气,就连太学的那一帮子人,至今也没人敢于跳出来反对。
一些吃瓜的门学学子,对新来的赵先生有了浓厚的兴趣。
或许他们没有很高的才学,对学校的认同感还是比较强,不希望自己学校头上有一座大山压着,可惜以前没有任何一位先生能做到这一点。
今天的甲字乙号教室,座无虚席,大家都是来听赵先生教课的。
还别说,这一世的赵云,画工有了长足的进步,或许不能立于当世的顶尖之列,却也是一位有着高深绘画功底的佼佼者。
教室里面,每一位来听课的学生手上,都拿着一副印刷出来的地图,上面的知识让学生大开眼界,我的天,外面的世界好大。
在东海之东,大海中间,有一小国名为倭,上面写着邪马台的字样。
每一个学生家里面非富即贵,还是知道一些,原横海校尉现横海将军张儁乂率领的水师,早就征服了那片土地,大家现在才晓得具体在那里。
邪马台往南,有一些小岛群,名为琉球群岛。再往南,则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夷洲。
大陆的正南方,从合浦渡海,又有一大岛,称为朱崖洲。
交趾和日南以西的地方,也有一个小国,名为掸国。
日了狗了,掸国的西边,居然有一个叫身毒的国家,看那样子,国土面积好像比我大汉都不会小多少,这怎么可能?
两个大国的中间,隔着一片蛮夷,名为唐旄羌、发羌、白狼夷、西羌。
从凉州往西,西域诸国继续往前走,就是大月氏、康居、伊列,原来匈奴人已经被鲜卑人赶到那边去了吗?
我的天,鲜卑人的地盘竟然如此广阔,西北面还有一个丁零,就是当年李陵被贬的地方吧,因为上面明显的标注着叫北海的名字。
东北面的索离、夫余、挹娄、高句丽、沃沮、秽貊,还好,三韩已然被大汉收复。
“大家都看到了吧,有何感想?”赵云当然看到了学子们眼中的惊叹,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已经服气了这位年轻的博士。
尼玛,不要说那一篇篇从脑子里蹦出来的千古诗词,就是云体你创造一种字体出来试试?这样的妖孽老师,谁不喜欢啊。
“先生,我有一些疑问。”一位看上去长相不俗的青年应声站了起来。
不对,此子以前应该没见过,至少上一次的课他没来。
尽管赵云也不认为自己的记忆力超群,就像封神演义与老子化胡经和原版都只是主线差不多一致,他还做不到能一字不差。
但是,见过的人有一点印象,此子在心目中,肯定是从没见过的。
赵云稍微打量了一番,只见他身上所有的穿着只能体现一个字:旧。
不管是头上的文士巾还是身上的青衫,都洗得发白,衣服上很明显的布丁,显然不是熟练的手缝制的,大概是他自己缝补。
他的穿着,与周围那些崭新衣服的学子显得格格不入。
可是他的相貌,有点儿前世杨洋的影子,却更加轮廓分明,犹如刀削一般。
“你是?”赵云心里有一丝不喜,不管谁提问,首先要报一下姓名才对。
贫穷不是罪,前世的自己刚进大学的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不也挺过来了吗?
一个人的礼貌,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请先生恕罪,”那学子苦笑道:“学生秦彩虹,家境贫寒,从没上过一天课。现在赵氏帮工,才看了先生书写的《封神演义》、《老子化胡经》,蒙掌柜开恩,让学生来听课。”
他的话说完,不少学子们特别是挨他坐着的,有意无意挪动了下位置,以示撇清关系。
一个比较女性化的名字,让赵云颇为动容,如同褚卫东、高月生一般,这样的名字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为师在《师说》里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矣。”赵云的声音不大,整个教室的学子们还是能听清。
“不管你的出身如何,正如为师的《爱莲说》中提到:出淤泥而不染,身处贫寒仍不忘学习,无论如何,你这学生为师认下了。”
“你有何难题,为师当为你解惑。若为师也解决不了,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下面的学子们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特别是刚才想撇清关系的更是惭愧不已,连先生都夸奖的人物,岂是我等能轻慢的?
心情最复杂的,当属褚卫东与高月生,他们平时都以子龙先生的学生自居,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正式的说法,这小子一来就获得了肯定。
“谢先生,”秦彩虹眼里掠过一丝亮光,仍旧不亢不卑:“学生发现,先生的图上有不少地方,画了粗细不等的线条,不知这意味着何物?”
“且在线条周围,都会出现一些部族或者国家的名称,学生刚才沉思良久,仍不得解。”
“大善!”赵云轻轻抚掌:“线条所在,既是河流,如我大汉的江水、河水。”
“上古先贤们,刚开始与野兽搏斗,取得了最初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