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显耀大唐-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人挡住了吐蕃军中的四将,首先是李显这边分出了生死,战不过三合,只见李显一声大喝,长枪如闪电一般刺进了齐格的咽喉,那齐格哼都没哼一声,就摔下了马背,当场身亡。

而几乎在李显刺死齐格的同时,张无尘长枪如毒蛇一般的刺进了莽古的心脏,同样也是将莽古刺死。

这时候李显和张无尘对视了一眼,立刻不顾尚自纠缠着的敌我双方四名将领,立刻纵马继续追杀。

李显和张无尘之所以不理会,主要是看到高舍鸡和张威武艺胜过对方不少,绝对不可能失败。

而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判断,十余合后,张威用马槊刺死了虎斯温,二十余合后,高舍鸡用大刀劈死了阿尔泰。

至此,赞婆麾下朱古力和“四虎”尽皆阵亡,可谓是损失惨重。

可是这时候的赞婆已经顾不得他麾下那五员大将了,因为唐军从背后攻得甚急,如果稍微耽误一下,自己的性命恐怕也要交代在这里。

赞婆这一路上可谓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一直逃了十余里,待得来到了军营之中,才算是获得了安全,而李显率领大军来到大营之外,见他的营中伏有精兵,营房也很坚固,这才率军退回。

赞婆会到营中,计点损失,这才发现这一战死亡将士三四千人,另外还有三千余人溃逃,除此之外最让他痛心的是,麾下勇将“四虎”和朱古力尽皆阵亡,无一存活,这导致他空有十余万大局,竟然再无统兵之将,再加上他自己也受了伤,想要进攻唐军已然变得无将可选。

“该死的唐蛮,竟然使用诈降这等卑劣手段,待我伤好了,一定要率军攻下你的营寨,将这帮可恶的唐蛮全部屠戮干净,方泄我心头之恨,为五位勇士报仇!”赞婆得知这一次的损失如此巨大,不由得咬牙切齿,痛骂不已。

第139章 趁热打铁

且不说赞婆这一战损失巨大,却说唐军在李显的统率下打破了敌军长达半月的封锁,取得了一场大胜,尽皆振奋不已。

“呵呵,此役之所以能够大获全胜,主要赖诸公英勇奋战,我大唐铁血男儿横扫疆场,吐蕃贼子妄想夺我安西四镇,入侵吐谷浑,实在是大胆妄为”,李显首先对唐军将士们的奋勇作战表示了肯定和赞扬,可接下来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我等且不可得意的太早,毕竟吐蕃主力尚存,如今只是一战失利,士气下降,再加上敌军主将赞婆受伤,故此暂时无力发动进攻而已,我等可不能等其蓄积力量,再度攻我营寨,因为彼时如若薛大将军无法及时赶来回援,小王恐怕我军营寨依然会危机重重。”

“大王所言有理”,只听得唐休璟点了点头说道:“如今我等最要防备的,便是吐蕃贼子会卷土重来,而吐蕃由于人多势众,营防坚固,料想我军绝不会主动发起进攻,反而对我军之戒备反而不会太严,因此我等不能坐等贼子恢复元气,必须趁热打铁,给敌军迎头痛击。”

“可是吐蕃防卫森严,且又兵多粮足,我等应该如何趁热打铁,给其迎头一击呢?不知唐旅帅有何妙策?”阿史那道真其实也同意李显方才所说,可是他却始终不知道,应该如何才能突破吐蕃军的防御,然后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打击,他经过这十余日的战争,也知道这唐休璟足智多谋,是李显麾下第一得力的统兵之才,或许能有什么主意。

可是没想到唐休璟却也是为之语塞,因为他也没有想到应该具体用什么计策,于是他把眼睛看向了李显,根据他这几年追随李显得来的经验,相信李显既然提出这一点来,一定是胸有成竹,提前想出了什么妙计。

而阿史那道真见唐休璟如此,顿时也醒悟过来了,因为李显这人一向多谋善断,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相信这一次也一定是想出了什么妙计。

“吾有一计,我等可挖掘地道潜入吐蕃营寨,乘着夜黑风高之时纵火烧营,所谓水火无情,只要大火燃起来,休说吐蕃只有二十万,便是当年曹操麾下八十三万大军,也被赤壁一把火烧个精光,虽然此地气候潮湿,引火之具不足,火势难以壮大,恐难造成理想效果,但吾认为一定可以让吐蕃军再次丧胆,赞婆本就有伤在身,闻此噩耗定然会加剧伤情,如此一来我军便可再多拖些时日,再乘机加固营寨,足可等到薛大将军援军到来……”

却听得一将上前说道:“至于引火之具,大王倒不必担心,末将倒是有办法,只是我等不明敌营详情,如何才能将地道挖至敌军营中?即便是挖到,我军将士又如何能够必过敌军岗哨,而将火种引至其他营寨?莫不是将所有营寨之内尽皆挖通?便是我军有这个能力,却也未必都能将地道准确挖至各理想之地。”

李显见那将原来是郑金,顿时呵呵笑道:“郑郎将你有所不知,小王天生便有一项能力,可以在地下辨识方向,所以可以将地道挖至敌营之中任一地方,而至于敌营详情,已尽在吾掌握之中,呵呵,小王上次之所以执意要扮作使者,前去向赞婆下书,便是为此。倒是郑郎将所说的引火之具,吾却十分感兴趣。”

却见郑金拱手说道:“末将在此处镇守多年,得知此处出产一件物事,堪为引火之具,此物黑色,可流动,状如漆,故此当地百姓名之曰石漆,又因其易引猛火,故此又名猛火油。”

“石漆?猛火油?石油?”李显闻言顿时心中大喜,因为这件东西的存在确实可以帮他完美的实施自己的计划,只要操作的好了,相信吐蕃的二十万大军将会被自己一举消灭,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将来不仅吐蕃会元气大伤,最少十数年内无力对大唐发动进攻,便是吐谷浑也再无力复国,因为在这二十万大军中,最少有十万是吐谷浑人组成的,而少了这十万精壮的吐谷浑人根本就没有任何自保之力。

“不知我等目前能得到多少猛火油?”李显最关心的自然是石油的数量问题,如果数量足够,他的计划才能实施,而如果数量很少,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听得郑金说道:“据末将所知,附近一座山洞中有一处泉眼,常年喷出猛火油,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日积月累之下已形成一处湖,附近百姓都在此处取猛火油用来做饭,尽管百姓用的不少,可是末将推断此处仍然会有上万斤这种猛火油。”

“上万斤?呵呵,其实哪里用得着那么多?我相信只要有两千斤猛火油,便足以将吐蕃的营帐烧为灰烬,既如此,事不宜迟,便由郑郎将率领五百将士,用瓦罐等物取来两千金猛火油,而小王则率领两千名将士向吐蕃营中挖掘地道,迟至明晚三更,我军便可展开行动,届时定然可以大破敌军。”

李显听了郑金所说的话,心中十分高兴,立刻做出了决策,要求双方分头行动,务必在一天之内将各自的任务完成,以便下一步的行动。

却说唐休璟随着李显一起负责挖掘地道的事务,见李显果然能够在地下辨清方向,地道挖的又长又直,令人惊叹不已,不过他见李显手中持着一见特别的工具,这件工具他以前只见过一次,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遐思。

“休璟,在想甚呢,竟然如此入神?”一旁的李显见唐休璟发愣,连忙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问道。

却见唐休璟连头都没有抬,就轻轻说道:“大王,末将在随大王来到王府后,偶尔听原来的袍泽说道,营州城外之武悼天王墓好像被盗了。”

李显则是淡淡笑道:“不知是哪位袍泽说起?嘿嘿,小王料想,休璟并非是听人所讲,而是自己推断的吧?不过小王可以告诉你,武悼天王墓确实有人进入,然而却并非盗墓贼,而是武悼天王之弟子,此人将来定然会继承武悼天王遗志,扫荡四海夷狄,安我华夏,打造一副人间盛世。”

说到后来,李显已经不再笑了,他的表情非常的肃穆,好像是在长辈灵前坚定地发誓一般,这种神情令唐休璟的身体都轻轻的震动。

只见唐休璟淡淡的说道:“末将又非刑事官员,亦非营州户曹,对于营州之时已无兴趣再管,至于武悼天王墓是否被盗,以及盗贼为谁之事,自有营州现任户曹掌管,末将只知道,末将已然四十有余,这一生从未真正受人赏识,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伯乐,自然要竭尽全力,以报答大王知遇之恩,更何况,驱逐夷狄,安我华夏,也正是末将一生之梦想,末将既然得此机遇,又怎能轻易放过?”

李显闻言点头称赞道:“说得好!休璟能有这般胸怀,实在难能可贵,大丈夫来这世上走一遭,其实不能有那么多的禁忌,否则的话,人生苦短,若是畏首畏尾,有多少大事会耽误掉?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说的正是如此,上古时候有一位哲人说过,无论黑猫白猫,能捕鼠者便是好猫,吾为了天下计,为我华夏子民千年万年计,便是背上盗贼、屠夫之恶名,亦无所谓。这等小小身后恶名,比起我军中死伤万千将士,比起我华夏数以百万计的死难百姓,又何足道哉?”

但见唐休璟对他躬身拜道:“大王之作为虽非圣人,可所立功德便是圣人亦难及也,是非功过,历史定然会有公论,相信大王只要一心为百姓,历史一定不会让正义者蒙冤千古的。”

李显见状连忙扶起唐休璟,谦逊道:“休璟此言谬赞了,小王何德何能?竟敢与圣人比肩,小王只是要做该做之事,为我华夏百姓千百年生计,为我大唐盛世略尽绵薄之力而已,比如曹魏之曹仁、齐之兰陵王高长恭,如此而已。”

唐休璟虽然也算得上李显的心腹,可是这时候毕竟有太子在,如果表露自己的野心也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所以李显并没有将他深层的想法说出来,毕竟将来历史注定他会做太子,只要自己现在好好拉拢,到时候一定会换取对方的忠诚的。

这时候便见部将张玉前来报告:“禀大王,地道已经全部完成,所有目标无一谬误,如今我等只等着猛火油到齐,便能展开下一步的行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