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崛起-第5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于士简闻听,顿时闭上嘴巴,不再言语。

而敬晖更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青之,你所言当真?”

“不信,敬公可问张司马便是。”

张脩忙起身道:“敬公,杨君所言绝无半点虚假。

本来,末将准备开拔前往龙台镇,不过被杨君劝说留下。随后,他又让末将派人前往柏山沟打探……如杨君所言,柏山沟中藏匿数千兵马,而且都是官军的打扮。”

“青之,你又如何知道……”

杨守文微微一笑,轻声道:“敬公莫非忘了我的大玉吗?”

敬晖闻听,顿时露出恍然之色。

他当然知道大玉……当初杨守文路过赵州的时候,敬晖爱其神骏,还动了购买的心思。

也因为此,破获了一桩命案!

对于大玉的能耐,敬晖自然不会有半点怀疑。

他点点头,沉吟片刻后,沉声问道:“青之,既然你已经清楚了状况,准备如何行动?”

“敬公来之前,我是有些犹豫。

虽然离京时,太子曾与我专擅之权,可张寻求毕竟是一州刺史,我要动他并不容易。

而今陛下委我都督八州军事,可行专擅之权,却不知道那普州,可在八州之内吗?”

敬晖眼睛一眯,微笑道:“在。”

“而今泸州烽烟正炽,可是非常之时?”

“是!”

杨守文听罢这句话,露出了凝重表情。

“张脩何在?”

当杨守文问完了那句话之后,张脩其实已经明白了杨守文的意思。

他不敢怠慢,忙起身躬身道:“末将在。”

“我以剑南东道行军总管之名,命你率本部兵马,火速奔赴柏山沟。

若叛军投降,便集结整顿之后,赶往龙台镇集结;若叛军执迷不悟,便将之一举击溃。凡有反抗者,格杀勿论……尔平定叛军之后,便率领本部,前往龙台镇。”

“末将,遵命!”

张脩忙躬身领命,大踏步离去。

这位行军总管端地够狠,一句话便把这件事定性。

叛军!

可以想象,当柏山沟的兵马配上了叛军之名以后,还有多少人愿意作战呢?

敬晖看着杨守文,露出了欣慰笑容。

这才是他希望看到的杨守文,于是果决,且心狠手辣。

作为坚定的******,敬晖很清楚,杨守文在李显心目中的地位。同时,此次杨承烈回归弘农,对武则天而言,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要知道,武则天的母亲,同样也是弘农子弟。这也是武则天为什么愿意培养杨承烈的另一个原因……单靠武家,底蕴不足。而杨家又缺乏人才,所以武则天才会那么重视杨承烈父子的存在。

可以预见,勿论是武则天还是李显,未来都会倚重杨守文。

若杨守文优柔寡断,又岂能担当起两朝的重视?

“那,张寻求该如何处置?还有那位穆先生。”

杨守文沉吟一下,目光落在了鲜于士简的身上。

他沉声道:“鲜于府尊,此事怕是要劳烦你亲自动手。”

鲜于士简心里一咯噔,不禁露出苦笑。

他知道,这一遭是怎么都少不了的……张寻求不会轻易束手就擒,如果杨守文过去,他说不定会有所准备。可是,如果同为剑南道的鲜于士简出面,则张寻求会放松警惕。同时,鲜于士简出手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能够稳定住剑南道的局势。

谁都知道,朝廷要强力插手剑南道。

如果杨守文和敬晖出手,说不定会引发动荡。

可鲜于士简出手的话……

鲜于士简心里明白,他没有别的选择,于是起身躬身一揖,“鲜于士简遵杨君差遣。”

“我会让明秀随你一同前去。”

杨守文想了想,接着道:“至于那位神秘的穆先生,不能不加以提防。

我以为,府君最好是带上兵马前去……如果能抓到那穆先生自然是大功一件,若抓不到,便不必理睬,只需拿下张寻求。若张寻求胆敢反抗,夫君可以就地将之击杀。”

“明白!”

鲜于士简深吸一口气,领命而去。

大堂上,只剩下杨守文和敬晖两人。

敬晖犹豫了一下,轻声问道:“青之既然已经安排妥当,却不知接下来,要如何行动?”

“安抚飞乌蛮的事情,便劳烦敬公。

我准备立刻前往龙台镇,并传信于赵师立赵府君,请他再坚持些时日,自会有援兵抵达。”(~^~)

第七百零四章 孟浣献计

很明显,敬晖对杨守文的决断很满意。

所以在两人交谈时,他并没有再去谈论那劳什子张寻求,还有柏山沟的几千兵马。

他更多的是谈论弘农杨氏,以及杨承烈回归杨氏之后的变化。

“陛下此前西去西京,其实也是为令尊助阵。

你应该清楚,弘农杨氏如今大不如前,各房之间的矛盾也非常大。令尊当年是等同于被赶出弘农,这里面是不是还有玄机,无人知晓。总之,并非想象中顺利。”

杨守文倒是对这其中的过程不太清楚,听敬晖如此说,不禁露出疑惑之色。

敬晖道:“我与你从父杨执柔有些交情,他对我说过一些其中的事情。

本来你杨家族内并不统一,后来是陛下派人前去和杨家各房进行了交涉。至于交涉的内容,便是你从父也不清楚,反正在陛下抵达长安之后,各房就统一了态度。

这其中,有杨家没落,需有人挺身而出的原因之外,还有便是陛下和太子,对你父子期盼甚殷的缘故……但也正是如此,日后你返回洛阳,势必成人眼中刺,需多多小心。”

敬晖和杨守文并无太深厚的交情。

他能够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想必也是考虑很久。

杨守文不知道敬晖为何如此关心,但内心里还是颇为感激,于是拱手深施一礼。

“你心中定然奇怪,为何我会和你说这些。”

敬晖说罢,负手而立,发出一声轻叹道:“你是狄公所看重的人,而我与桓彦范和崔玄暐,都曾受过狄公的恩惠。狄公当初谏言陛下扶立太子,其实也是深思熟虑。

只可惜,狄公去岁突然故去,使得他未能所有事情安排妥当。

想来他与陛下也提过这件事,所以陛下才会不惜亲自为令尊助阵,前往西京,同时还把太平公主和相王带走,实则是希望太子能够趁此机会,在洛阳有所建树……

我也希望太子可以平稳过渡,但是朝中有些人,只怕未必愿意如此。

青之,说这些,也是要提醒你……日后你要面对的危险,恐怕是你从未面对过的。所以你要打起精神,务必要完美的解决那些和蛮叛军,这对你而言非常的重要。”

杨守文听完了敬晖这番话,突然明白了!

武则天此前任命他都督八州兵事的时候,并未想到有和蛮人的介入。

虽然杨守文成功平定了飞乌蛮,但对他而言,这个功劳还不足以让他可以立足朝堂。

杨守文需要更大的功劳,需要更大的名望。

虽然以前杨守文在文坛上有些名气,可一旦步入朝堂,他那些名气并不是很重要。

有唐以来,那些名臣大都有极高的文化素养。

可是他们能够立足朝堂之上,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功勋和能力,而非是几首诗词。

这,是一个资历。

恰恰杨守文就欠缺这个资历。

如果武则天想要提拔他的话,首先要考虑他是否能够服众。

固然,他那些诗词和小说可以让他在士林中享有声望,但想要令那些王公大臣们低头,是需要实打实的功劳才行。

杨守文犹豫一下,轻声道:“那叛军若败,我当如何?”

敬晖笑了!

那双如剑浓眉挑了一下,道:“青之倒是好气魄,连叛军都未见到,便以胜券在握?”

“胜券在握倒说不上,可如果连这些蛮人都打不过,如何立足朝堂?”

听了他这话,敬晖笑意更浓。

他点点头,笑容渐渐隐去,眸光也随之变得凝重起来。

“青之,飞乌蛮虽然也起兵作乱,却与和蛮性质不同。

说穿了,那只是孟凯个人的野心作祟,就整个飞乌蛮而言,其实并无心与朝廷为敌。且在此之前,飞乌蛮一直老实,虽偶有一些骚乱,但却在控制之中……可是安南却不一样。自安南都护府建立,那边的獠子们便三番五次的作乱,影响甚大。

自圣人登基以来,安南大大小小的战乱已有多次,更发生过杀死安南都护的事情。

所以对安南人,绝不可心慈手软。

朝廷对那些獠子优渥,但獠子们却不知感恩……对付他们,必须要让他们害怕,让他们恐惧。所以这次击退和蛮人之后,绝不可就此罢手,必须要给他们些教训。”

教训?

敬晖虽然没有明说是什么样的教训,可杨守文又怎可能听不明白。

他当下拱手道:“如此,青之便知道该怎么做了!”

+++++++++++++++++++++++++++++++++++++

敬晖是个聪明人,知道如何区别对待蛮人。

飞乌蛮,是杨守文一手平息下来,他作为西南典客,只需要将之安抚,也可以让其他的部落蛮人放心。可单只是安抚还不够,必须要有铁血的震慑,否则早晚生变。

好在这个时候,和蛮人凑了上来……

杨守文在普慈稍事休整,吃过了晚饭后,便告辞离去。

这一次,他没有带幼娘同行。

因为冯绍安的两个女儿,如今跟随在幼娘身边。

冯绍安……被敬晖送去了益州,会交给鲜于燕来处置。别看冯绍安走的是鲜于燕的门路,可事到如今,鲜于燕绝不会对他姑息。也就是说,冯绍安去了益州,唯有一死。

可冯绍安死了的话,他两个女儿就需要有人照顾。

杨守文不打算告诉她们关于冯绍安的事情……她们已经失去了母亲,不必要再让她们接受打击。

幼娘要留下来照顾她们,而且杨守文能看得出来,幼娘对她们,也颇为喜爱!

就这样,杨守文只带了明秀、桓道臣和杨茉莉返回龙台镇。

抵达龙台镇的当晚,他就收到了从普慈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战报:张脩在柏山沟,大败叛军。

那些所谓的叛军,其实都是普州勇壮。

他们奉了张寻求的命令藏身柏山沟,对于具体要做什么,并不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