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崛起-第4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娘们的花招可真多啊!

杨守文知道,鲁奴儿对他仍怀有深深的戒心。

好在,这次西行他着实做了一番准备。听鲁奴儿说完,他微微一笑,双手合十道:“女施主有此孝心,佛祖定会保佑。”

说完,他又盘膝坐下,手中拿起木鱼槌,铛的敲击磬钟。

扮高僧,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幸好出发之前。上官婉儿曾对他进行了一次培训,才让他多少有了一些把握。

“愿此报恩经功德,普及父母与一切。

四生六道与含灵,皆共同登圣觉岸。”

杨守文宏声颂道。身后众僧人闻听,不由得面色一肃,宏声道:“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

本来,这些被阿芒请来的本地僧人。对于杨守文坐在第一排本不甚服气。

但随着杨守文这一首佛诗诵出,僧人们也顿时庄重起来。

红忽鲁奴儿跪在一旁,在她身边,还跪着一个青年。

除此之外,尚有阿芒等人也都跪在两侧。

杨守文手捻佛珠,沉声道:“父母十大恩,此生当牢记。

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生子忘忧恩,咽苦吐甘恩。

回甘就是恩,哺乳养育恩。洗濯不净恩,远行忆念恩。

深加体恤恩,究竟怜悯恩。

此十大恩,子女需牢记心中,不可忘怀。”

“谨遵佛旨。”

杨守文为了加强效果,在诵读十大恩的同时,运转大蟾气,声音中带着一丝蛊惑之音。

那声音虽不大,却可以清楚的传入所有人的耳中。

即便是在后堂的薄露,听完这十大恩后,也不禁动容。

“待会儿请圣僧入席,此乃大德圣僧,鲁奴儿这番试探,未免是亵渎了佛祖……”

而此时,杨守文则继续道:“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父母在堂,名之为富;父母不在,名之为贫。父母在时,名为日中,父母死时,名为日没……②

子事父母,当有五事:一当念治生,二早起令奴婢于时做饭时;三不增父母忧;四当念父母恩;五父母有疾病时,当恐惧求医治之③……”

杨守文诵经声阵阵,合着那磬钟和木鱼的声响,以及身后众僧人口诵佛号的声音,回荡不止。

一场经文诵完,杨守文明显可以感受到,众人对他态度的变化。

阿芒在前,鲁奴儿和那青年在后,齐刷刷向杨守文躬身施礼,以表达内心中的感谢。

“诸位施主,如今诵经祈福完毕,贫僧且先行告退。”

“我等,送长老。”

“且慢!”

就在杨守文准备随众僧人离开的时候,忽听得有人高喊。

紧跟着,就见一个胡人男子从屋内走出,在鲁奴儿身边低声细语两句,鲁奴儿连忙点头。

她快走几步,恭声道:“长老,我外公吩咐,长老佛法高深,想请长老留下,为他化解怨力,祈求长生。外公已命人在后院安排了静室,还请长老莫要推辞才是。”(~^~)

PS:  ①、报父母恩咒

②、取自《心地观经》。

③、取自《六方礼经》。

第五百三十章 碎叶之变(三)

自从了解了红忽鲁奴儿的来历之后,杨守文就觉得,薄露这场寿宴有一点古怪。

按道理说,刚灭了阿勒皮满门,他应该投入更多精力收整阿勒皮家族的势力才对。可是,薄露却急火火的开办寿宴,感觉着似乎有点不太符合常理。而红忽鲁奴儿的突然返回,还有娑葛的驾临,让杨守文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似乎要发生什么事情。所以,今天就算是薄露不留他,他也会想一个借口,留下来观察。

他要弄清楚,这薄露究竟想要做什么!

+++++++++++++++++++++++++++++

薄露为杨守文安排的静室,是一个帐篷。

考虑到杨守文出家人的身份,所以这帐篷的位置有些偏僻。

帐篷里,一应家具齐全,还拜访了酒水瓜果供客人食用,也显示出了薄露的用心。

“长老,请在此间休息,待酒宴开启时,自会有人前来邀请。”

“如此,多谢施主。”

杨守文送走了家奴,在帐篷里坐下。

外面,很安静。

杨守文闭目养神,运转大蟾气。

方才以金蟾引导术融入梵音,令他感到有些吃力。

但如果不用这种方法,杨守文很清楚,凭他那点佛学的造诣,很容易就会露出马脚。

时间,就这样在无声无息中流逝……

差不多到帐篷里的光线已经变得昏暗时,他被一阵轻弱的脚步声惊醒。

杨守文睁开眼,就见帐篷门帘一挑,从外面走进一个女人。

“长老,酒宴已经开始,请长老随我来。”

“啊……有劳女施主带路。”

那女人,正是红忽鲁奴儿。

杨守文没想到,会是她来迎接自己,不禁有些吃惊。

“怎么,长老很吃惊?”

“哦。是有一些。”

鲁奴儿展颜而笑,柔声道:“长老佛法精深,令鲁奴儿获益匪浅。

本来,我外公让其他人前来迎接。可鲁奴儿却觉得,还是应该亲自前来才是。算起来,鲁奴儿和长老也是有缘。玉门关两度相遇,而后又在这碎叶城里重逢。”

说着话,她挑起了帘子。

杨守文觉得鲁奴儿有些古怪。但又说不清楚是什么。

于是,便随着鲁奴儿走出了帐篷,一边走一边道:“佛曰前缘相生,也因;现相助成,缘也。”

“是吗,长老也这么想?”

“哦……是吧。”

杨守文感觉着,有点不对劲了。

鲁奴儿说话的口气,好像,好像有点怪异。

“对了,长老这次西行。到底想要求什么法呢?”

“这个……甚深般若,一行三昧,念佛者谁!贫僧求得是心安之法。”

“难道,长老心里不安?”

“阿弥陀佛,三千红尘,谁人敢言心安?”

鲁奴儿愣了一下,若有所思,轻轻点头。

“长老言之有理,人活在世上,难免许多欲望。谁又能真个算得心安呢?”

“听女施主言,似乎有诸多烦恼?”

“烦恼倒也算不上,只是……”鲁奴儿突然话锋一转,轻声道:“长老。这碎叶河谷风光可好?”

“甚美,可谓塞外江南。”

“比之东土如何?”

“嗯,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若小女子请长老留下,在这碎叶河谷弘扬佛法,不知长老愿意吗?”

杨守文脚步一顿。诧异看着鲁奴儿。

他这才发现,此刻的红忽鲁奴儿似乎是经过了刻意的打扮。她抹了腮红,还描了眉,更换上了一身新衣服,看上去若出水芙蓉,透着一股子清丽动人的风采。

见杨守文向她看来,红忽鲁奴儿的脸有些发烫。

她甚至不敢和杨守文的目光相触,低着头,一只手轻轻缠绕发辫。

“阿弥陀佛!”

杨守文到这时候,如果再不明白鲁奴儿的心思,那可真就是不解风情的鲁男子了。

可问题是……

他正要开口,忽听得远处有人喊道:“鲁奴儿,你怎在这里,我找了你很久。”

一个青年快步走来,在鲁奴儿的身边停下来。

他旋即向杨守文看过来,那目光中,隐隐流露出一丝敌意。

“原来是召机长老。”

杨守文认出了来人,正是鲁奴儿的未婚夫,乌质勒之子娑葛。

下午诵经时,他就在鲁奴儿的身边,并且言谈举止中,莫不以鲁奴儿的夫婿自居。

这娑葛年纪大约在二十四五,生的魁梧壮硕,想要英武。

嗯,如果以胡人的眼光来看,他算得上美男子。身材很高,比杨守文还要高一些,深目黑瞳,皮肤白皙。一双浓眉,平添了几分威武之气。而那高挺的鼻梁,则尽显英气。

杨守文容貌不差,但相比之下,似乎比娑葛少了几分刚猛和威武,多了几分书卷气。

他感受到了娑葛的敌意,也明白这敌意从何而来。

当下,他微微一笑,双手合十与娑葛见礼。

而后他对鲁奴儿道:“女施主,既然娑葛施主有事找你,那贫僧就不打搅了……告辞。”

正愁着该怎么拒绝鲁奴儿,见此情况,杨守文也就借机准备离开。

可没想到,那娑葛却不愿放过杨守文。

亦或者说,他想要在鲁奴儿面前展示一下,于是开口道:“听鲁奴儿说,长老身手很高明。我从小学习骑射,对拳脚也颇为精通。不如咱们比试一下,你看如何?”

说着话,他横跨一步,便横在了杨守文和鲁奴儿之间。

“娑葛,你干什么?”鲁奴儿顿时大怒,厉声呵斥。

杨守文脸色微微一变,但旋即笑道:“贫僧不过是会写粗鄙的拳脚,如何能比得上娑葛施主?比试一事,就算了吧。贫僧是出家人,实在不好动手,免得佛祖怪罪。

好了,贫僧还要去为薄露施主祝寿,就先告辞了。”

说完,杨守文手持九环锡杖,转身就走。

身后传来了娑葛张狂的声音,“胆小鬼,我就知道你们这些中原人只会耍嘴皮子,一点真本事都没有。”

我忍!

杨守文脚步微微一顿,没有回头,径自离去。

鲁奴儿则怒视娑葛,沉声道:“娑葛,你这是什么意思?”

“鲁奴儿,你要弄清楚,你是我的妻子。

可是从正午到现在,你连个好脸色都没有给我,反而对那个中原来的和尚挤眉弄眼。”

“谁挤眉弄眼了?你能不能读读书,省的乱说话。”

“读书?”娑葛张狂大笑道:“我阿爹不识字,却盘踞俱兰城,在这碎叶河谷,谁人可比?我也不识字,可是死在我手里识字的中原人却有无数,读书有什么用?”

鲁奴儿闻听,气得脸通红。

“算了,我懒得和你说。”

“慢着,你把话说清楚一些,什么叫做懒得和我说?难道和那个唐国和尚便有话说吗?”

鲁奴儿的面颊抽搐了一下,看了娑葛一眼,一把甩开了他的手。

“至少,那唐国来的长老不会似你这般粗鲁。”

说完,鲁奴儿转身离去。

娑葛追了两步,便停下来。

他看着鲁奴儿的背影,片刻后又突然转身,看向杨守文离去的方向。

唐国和尚,你给我等着!

+++++++++++++++++++++++++++++++

阿嚏!

杨守文用力打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