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崛起-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静观其变。

+++++++++++++++++++++++++++++++++

不知不觉,杨守文已经被关押了三天。

这三天里,没有人和他说过话,也没有人询问过他的事情,除了每天送饭的内侍,他再也没见过任何人。

八月十八了!

杨守文的病情,渐渐好转。

这与他的身体素质有关,也可能和之前韦慈藏给他的那服药有关,反正是撑过了最艰难的几日。

不过,在这几日里,他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其中最大的收获,还是关于李裹儿在历史上的评价。

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

在历史上那场争斗中,李裹儿是失败者,没有资格来决定自己在史书中的内容。

史书里说,李裹儿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做第二个武则天。

于是,她和母亲韦氏杀君弑父,最终被李隆基发动兵变,斩杀于皇城内。可是,对于她究竟做过什么样的坏事,却没有更多的记载。比如,新唐书里记载说,李裹儿自作诏书,让李显画押。且不说这个时代有玉玺,就算是画押,却没有任何更为详细的记载。比如,李裹儿自作的诏书是什么内容,究竟做了什么?

我真特么是个傻子!

杨守文发现,自己很可能是误会了李裹儿。

就如同他来到洛阳后,并没有听说过任何关于武则天杀死自己女儿的传说。但是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里,却记载她为谋取皇后之位,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

那历史,就是个婊砸。

胜利者想怎么记录,就怎么记录……

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很冷静,很客观,不会被外界影响的人。

可没想到……也因为这样,他还伤害了一个少女的心。相信李裹儿一定已经知道了他那日说过的话语。她,会很难过吧!把自己喊回来,却得到了那样的评价。

一想到这些,杨守文的心,就一阵抽痛。

……

“杨青之,你还没有死啊。”

秋雨过后,艳阳高照。

这一天,杨守文一个人站在庭院里,看着墙角花圃里,正在慢慢凋谢的花朵。

就在这时,院门突然打开了。

从外面走进来了一个少女……不对,看她的发式,应该是个少妇才对。

她年纪看上去并不大,长的也极为俏丽,犹如一朵空谷幽兰。

不过,这朵兰花,此刻却周身散发着一股令人悸动的寒气,站在门口,那双美目凝视着杨守文,脸上更笼罩着一股子浓浓的煞气,咬牙切齿道:“听说你前些日子病了,还以为你已经死了!老天爷真是不长眼睛,居然没有收了你这家伙。”(~^~)

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人歌(上)

杨守文怔怔看着那少女……不对,是少妇,有些不明所以然。

他没见过这个女人,但不知为什么,却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嗯,似曾相识。

李过!

对了,这女人长得有点像李过,不对,是李裹儿。

不过看年纪,似乎比李裹儿大一些,但也大不到哪儿去,估计也就是一两岁的样子。她体态婀娜,但是颇有几分清雅气质,与之前杨守文见过的长宁公主又有很大不同。

“看什么看?”

那少妇杏目圆睁,怒声喝道。

不过,她的声音很好听,侬侬的,糯糯的,以至于虽是发怒,却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杨守文脑海中灵光一闪,指着那少妇道:“你是……”

他想起来了!

总仙会的路上,他遇到李裹儿的时候,好像就是这少妇坐在车里。

当时他以为是安乐公主,所以心里也有些排斥,便没有太过于关注。不过现在,他倒是能隐约猜出对方的身份。李显八个女儿,李裹儿行七,上面还有六个姐姐。长宁公主杨守文见过,记得她好像是安乐的四姐姐,而且不是同母所生。

眼前这少妇,比李裹儿大不得太多。

如果推论起来的话,应该是李裹儿的六姐,同为韦氏所出,也就是那位永泰郡主。

“郡主是为小过来讨公道的吗?”

少妇,正是李仙蕙。

她本来气势汹汹,可听了杨守文的话,却不由得一怔。

“你见过我?”

“若郡主是为小过讨公道的话,我甘愿认罚。

请代我向小过说声对不起,也许是我误会了她,那天说了过分的话语,请她原谅。”

“你……”

李仙蕙本打算责骂杨守文一顿,可是这话到了嘴边,却不知如何出口。

她犹豫了一下。幽幽叹了口气。

“把东西送进来吧。”

随着她一声令下,院子外走进来一群婢女,抱着被褥,拎着包裹。

“裹儿听说你病了。担心你在诏狱里不习惯,所以让我给你送来被褥。不过,我看你也没什么大碍,倒是挺自在的……杨青之,你说你。本来好好一桩喜事,却被你闹成这副模样。如今祖母非常生气,父亲也对你恨之入骨,你好自为之。”

婢女们走进屋中,把屋里的被褥换下来,铺上新的被褥。

还有那婢女在房间里摆上了香炉,更点上了一路檀香。这些人进进出出,显得非常忙碌。而李仙蕙则从一个婢女手中接过了一个提盒,放在了屋外的门廊上。

“裹儿怕你寂寞,所以找了些书籍供你打发。”

杨守文面颊抽搐了一下。轻声道:“小过现在怎样?”

“什么小过,是裹儿。”

杨守文笑了,摇摇头道:“在我眼中,只有那个抢我扇子的李过,却不认得裹儿。”

“你……”

李仙蕙指着杨守文,气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候,有婢女过来道:“郡主,都已经打扫好了。”

“我们走。”

李仙蕙一顿足,转身就走。

不过,在庭院门口。她又停下了脚步,看着杨守文道:“忘了一件事,裹儿让我问你,有没有什么话。需要我给你传出去?听说你家里现在很乱,杨司马也赶回来了。”

杨守文想了想,道:“请代我转告家里,就说我一切安好。”

“没有别的话了?”

“没了!”

李仙蕙气得再次一顿足,迈步就走出了庭院。

“榆木疙瘩,真是个榆木疙瘩。”

她嘴里低声嘀咕。身后院门哐当一声关闭,就见那奉宸卫上前把院门锁了起来。

“一个是榆木疙瘩,一个迷了心窍……”

李仙蕙叹了口气,想想接下来的事情,也顿感万分头疼。

这件事,又该如何了结呢?杨守文似乎还是不愿迎娶裹儿,而裹儿似乎对他并未死心。祖母那边一直没有决断,父亲气得让人画了杨守文的像,没事就拿来投射。

母亲沉默,兄长气愤!

这几天,整个东宫的气氛都变得很压抑,让李仙蕙感到很不舒服。

幸亏她已经嫁出去,而且还有自己的郡主府。要不然的话,岂不是要难受死吗?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再次摇了摇头……

++++++++++++++++++++++++++++++++++

杨守文被收付东城狱,随着时间的流逝,非但没有平息的势头,反而愈演愈烈。

武三思更身陷漩涡之中,有些焦头烂额。

要说,他才是最无辜的一个人。

他是真想让李裹儿做他的儿媳妇,而他的儿子武崇训,也是真想迎娶李裹儿。

只是这郎有情,妾无意,只能化为雨打风吹去。

武崇训在得知了消息之后,气得当天就要闯东城狱找杨守文的麻烦。

不过,武三思还是拦住了他……

他已经成了众矢之的,更被很多人,甚至包括武则天和李显,都认为是他制造的谣言。武三思真的是欲哭无泪,有口难辩。这时候,他万万不能再跳出来,甚至不能和杨守文、李裹儿扯上半点关系。否则的话,他这嫌疑可真就洗刷不掉了。

为此,他苦口婆心,安抚住了武崇训。

不但要安抚武崇训,还不能让他继续留在洛阳,否则不一定会惹出什么事情来。

在杨守文被收付的第十天,武崇训被任命为原州司马,出镇西瓦亭。

那原州位于关中,属关内道所治。

为了这个职务,武三思也是费尽了心思。那原州毗邻京畿,为关中屏障。相比边塞,那里还是安全。但同时又由于那里有不少羁縻州,更聚集了很多胡人,所以治安不好。出任原州司马,即可以保证安全,同时也不缺少建立战功的机会。

按照武三思的想法,只要武崇训在原州老老实实,等风头过了,他会把武崇训再设法召回。

到那时候,估计杨守文的事情也有了结果。

武崇训如果还想迎娶安乐,他武三思拉下脸,也就不会再有任何阻挠。

总之,现在不成!

他武三思这个时候,只能乖乖的装孙子,否则肯定倒大霉……

+++++++++++++++++++++++++++++++

武三思在为日后谋划,杨家同样处于动荡。

武则天对杨承烈的态度倒是没有改变,甚至在杨承烈回到洛阳之后,还正式封他为洛州团练使。

可就算做了这团练使,杨承烈也不可能好受。

他找了很多人,但结果都一样,没有人肯站出来为杨守文求情。

一个是武则天,一个是太子李显……杨守文这次可是把两人得罪苦了,谁敢自讨苦吃?

哪怕后来杨承烈收到了杨守文的口信,依旧不能安心。

为此,他跑去拜访李显。

如果没出这件事的时候,李显一定很愿意和杨承烈发生交集。可是现在,杨承烈数次求见,都吃了闭门羹。李显不愿意见杨承烈,也代表着,他不会原谅杨守文。

“阿郎,若不然,去找找狄国老?”

宋氏见杨承烈愁眉苦脸的回来,忍不住为他出谋献策。

杨承烈苦笑道:“我与狄国老并无交情,又如何开这个口呢?”

“不试试怎么知道?”

杨承烈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

于是,他带着吕程志和张九龄前去拜见狄仁杰,可是到了狄府门前,还是吃了闭门羹。

“家父日前染了风寒,不宜见客。”

狄府出面的人,是狄仁杰的小儿子狄光昭。

嗯,就是那个在魏州惹下滔天大祸,后来狄仁杰出门求情,武则天才饶了他性命的狄光昭。

他在府门外,回绝了杨承烈三人的请求。

但是在分手时,他却凑近杨承烈的耳边,用只有二人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