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则天闻听,峨嵋轻蹙。
“千金,看这样子,小郎君惹得祸可是不小啊。”
看着郑克义从小长大,武则天怎能不了解这个小子?他人不坏,只是有些纨绔,胆子又比较小。说难听一点,这小子惹不来什么大祸,因为他还没有那个本事。
可现在……
安定公主厉声道:“孽子,你自己说。”、
郑克义颤声道:“圣人,都是臣糊涂,一时迷了心窍。
前些日子,我那浑家向臣介绍了一个人,说是要臣帮忙。臣当时也没多想,就答应下来。那人说,让我帮他拦截一个人,并且对方非常凶悍,需调动府中兵马。
臣也不知道他究竟要拦截谁,所以也就没有在意,答应了他的请求。”
“哦?”
武则天听到这里,脸上笼罩了一层阴霾。
“然后呢?”
“前天晚上,臣率本部兵马,在八角山拦住了对方。
可是臣那时候才知道,那个人要臣拦截的人,居然,居然是……”
上官婉儿突然冷声道:“是征事郎,杨青之,对吗?”
武则天蓦地抬起头,向上官婉儿看去。
上官婉儿忙道:“启禀圣人,婉儿也是刚得到了杨司马送来的消息,说青之返回神都,不想前日在八角山遭遇伏击。杨司马也没有说太清楚,若非郑郎君交代,婉儿根本没有想到是他。”
“郑克义!”
“臣在。”
“婉儿刚才说的,可是真的?”
武则天话语中,显得非常平静,可是郑克义却感受到了莫名寒意。
他连忙抬头,向母亲安定公主看去,只听安定公主怒道:“混账东西,到这个时候不好好回答你皇祖母的话,看我作甚?”
“是!”
听了安定公主的咆哮,郑克义吞了口唾沫,颤声回答。
武则天没有再理睬郑克义,而是向上官婉儿看去,“婉儿,杨青之回洛阳做什么?”
“据说他是奉高郎君之名,前来向圣人复旨。
之前,他们在湖州三山岛发现了游仙宫,并顺利取出了游仙宫内的宝藏。估计高郎君是让他回来请示,如何处置那些黄金。”
“只是这样吗?”
上官婉儿打了个寒蝉,犹豫了一下道:“另外,婉儿还听说,东宫典直高力士在月前偷偷离开了神都,前往苏州寻找青之。婉儿估计,青之这次回来神都……”
“哼,倒是个有情义的家伙。”
武则天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声音也很平静。
“郑克义,那个人是谁?”
“啊?”
“就是你那浑家给你介绍的人,究竟是谁?”
郑克义犹豫了一下,轻声道:“那个人名叫孙思观,乃是皇祖母二次开设武科时的武魁。”
“孙思观?”
武则天的面颊,微微抽搐了一下。
她闭上眼,沉吟良久,而后沉声道:“婉儿,这件事就交给你处理……既然他回来了,那就随他去吧。”(~^~)
第四百三十二章 闭门羹(补昨天的)
是夜,杨守文抵达洛阳。
但由于他们到洛阳的时候接近子时,那神都城中早已开始了夜禁,故而城门紧闭。
依照律法,夜禁之后,任何人不得出入城门。
除非有通行令牌,就比如上次上官婉儿陪杨守文深夜入城,就因为有通行令牌。
可这一次,杨守文没那么好运气。
上官婉儿没有出现,自然也就没办法入城。
不能入城没关系,位于洛阳城东的金镛城可以供他歇脚。
这金镛城始建于三国魏明帝时期,是当时洛阳城(魏晋洛阳城)西北角上的一座小城。魏晋时期,被废的皇帝皇后都会被安置在这里。这座城,面积小但很坚固,可以作为一处要塞。而事实上,在北魏初年,金镛城就是河南四镇之一。
隋炀帝重修洛阳,金镛城就变成了洛阳东面的要塞。
瓦岗起义军曾以此为据点进逼洛阳,给洛阳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贞观时期,鉴于当年也曾以金镛城为据点攻击洛阳,李世民为了保障洛阳的安全,于是废除了金镛城。
如今,这座昔日的河南重镇,已经变成了一座纯粹的兵营。
洛州折冲府便坐落于此,包括洛州团结兵,也是以金镛城为大营进行征兵训练。
杨守文道别了陈玄礼,在金镛城外的村坊里住下。
陈玄礼是军人,在护送杨守文到金镛城,也就算是完成了任务,所以不可能继续跟随。
这一路奔波,再加上鏖战和提心吊胆,杨守文的确是累了。
在洗漱后,他就早早休息。
不过,杨守文并没有因为到了洛阳城外就放松了警惕。对方既然能调动府兵伏击,能量也就可想而知。哪怕现在到了天子脚下,杨守文依旧没有感到太多安全。
所以。他让杨从义带人警戒,这才算是放了心。
也许是太累的缘故,杨守文上床就酣然入睡,睡得格外香甜。
他做了一个梦。在梦中看到了李过。
李过似乎在和他说着什么,但杨守文却听不太真切,于是快步向李过走了过去。
“小过,你说什么?”
他大声询问,可是却听不到李过的回答。
就在这时。忽听得半空中传来一声沉喝:“大胆杨守文,还不把他拿下。”
呼啦啦,也不知是从那里跑来很多卫士,蜂拥而上就把杨守文按倒在地上。杨守文有些发懵,大声喊道:“放开我,你们放开我!”
“阿郎醒来,阿郎醒来。”
杨守文蓦地睁开眼睛,只觉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客房,天已经亮了。
吕程志站在床榻旁边。露出愕然之色。
杨守文长出一口气,闭上眼睛平静了一下情绪,这才复又睁开眼睛,从床上坐起。
“天亮了啊。”
“是啊,大家都已经收拾好,等阿郎起身后入城。”
杨守文听罢点了点头,从床上下来。
可是,当他双脚落地,从床上站起来的一刹那,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头晕目眩。
身子晃了晃,他险些栽倒。
幸亏吕程志把他搀扶住,伸手放在他额头上,脸色顿时一变。
“阿郎。你生病了?”
“生病了吗?”
杨守文甩了甩头,却无法驱赶走那种眩晕的感觉。
也许吧……之前连夜赶路,后来又淋了雨,之后更一场鏖战,几乎透支了精力。
从在江都下船,一晃快一周时间了。
他几乎没有休息过。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
如今到了洛阳,他总算是放松下来。可这一放松,身体就有些承受不住,风邪入体。
吕程志虽然不通医术,但对这种情况却很清楚。
“阿郎,不然咱们先回家休息?”
杨守文想了想,摇头道:“没事,咱们先去向太平公主复命,你让杨丑儿去找一下沈庆之,让他帮忙打听一下李过公子的情况。我回去休息一下也就没事了。”
当初,杨守文一行人南下,是奉了太平公主的命令。
此次返回神都,他自然要去向太平公主汇报。按照杨守文的想法,见到太平公主之后,他可以旁敲侧击的询问一下李过的情况。外面的人不清楚李过的事情,可太平公主身为宗室,甚得武则天宠爱,可谓权势熏天,应该能知道内幕。
吕程志见状,也不好再劝说。
他伺候杨守文洗漱完毕,穿好衣服,便离开了客栈。
只是上得马,杨守文仍感到很不舒服。
那种头重脚轻的感觉令他很难受,但是又不好表露出来。
“青之,你脸色很难看,是不是受了风邪?”
明秀催马上前,关心的询问。
杨守文强笑一声道:“没事,咱们进城!”
++++++++++++++++++++++++++
一行人自长夏门进入洛阳,没有收到任何阻碍。
看着眼前宽敞的街道,以及那路上簇动的人流,杨守文不由得感到精神一振。
江南风景虽美,但还是有些冷清了。
洛阳虽拥挤,但总会给人一种昂扬的感受。
杨守文在洛阳生活的日子并不是很多,但不知为何,再次返回洛阳却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踏上天津桥,远远地就看到了归义坊的坊墙,那种亲切感也就越发强烈。
“青之,咱们就在这里道别吧。”
明秀停下了脚步,笑着对杨守文道。
“我本打算去你那里凑热闹,可是族中的长者却要我整理一下老宅。
不过咱们隔得并不算太远,我家老宅在道德坊,和你那边不过一水之隔,等我安顿下来,就去找你。”
平时,杨守文觉得明秀神烦。
这家伙懒散,吊儿郎当,似乎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同时又有些唠叨、毒舌。
可真要分别,哪怕是在一座城市,相隔距离也不远,杨守文还是觉得不舍。
但既然是明家长者的要求。想来明秀也无法拒绝。
当下他拱手道:“四郎,安顿下来后,派人通个消息,免得我担心。”
“放心吧,我明家虽然不是什么豪门大户。但是在这洛阳城内,也还有些关系。
倒是你要多留心……记得我和你说的那些话:吉凶一念间,遇事莫要太强硬。”
两人在天津桥畔,拱手道别。
明秀去道德坊,而杨守文则带着人直奔归义坊。
进入归义坊之后,他让杨从义带着张九龄等人回铜马陌。
“阿郎,可要我陪你一起过去?”
吕程志知晓杨守文的身体状况,遇事低声询问。
杨守文摇摇头,沉声道:“太平禅院是太平公主的私人道观,你跟着我也进不去。
先回去看看吧。你那娘子和女儿也等你回去,莫让他们久侯。”
吕程志没有勉强,答应一声退下。
不过,他还是把费富贵留下来,让他陪同杨守文前往太平禅院。
只是,当杨守文到太平禅院的时候,却被禅院的人拦住。
“公主在静修,不见任何人。
征事郎的奏疏小人会转交公主,只是……如果公主有召,小人自会到府上通禀。”
居然吃了个闭门羹?
太平公主的反应。让杨守文感到有些意外。
按道理说,他是回来复命,身为这次开启游仙宫的主持人,太平公主怎么也该出面才对。
不对劲。真的很不对劲!
想到这里,杨守文便联想起了之前杨从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