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林甫眼角一抽,心里顿时紧张。
哪知道,杨守文紧跟着说道:“他不就是李过嘛,那天若不是他帮忙,你我都要倒霉呢。
对了,他是哪家的公子?我看他排场可是不小呢……
那车里的人是谁?还‘过儿’,也不知道姑姑在什么地方,哈哈哈。”
杨守文说完,忍不住仰天一阵大笑。
只是他的笑点,李林甫完全听不懂,只是用一种颇有些怜悯的目光,看着杨守文。
“你真不知道他是谁?”
“我有必要知道吗?”
“好吧,他来自东宫。”
“东宫?他姓李……我知道了,难道是皇太孙吗?
不对,皇太孙好像和我差不多大,他年纪明显不符合。他刚才叫车里的人姐姐,嗯,莫非也是一位皇子吗?”
李林甫的脸都黑了,见过蠢的,没见过你这么蠢的。
杨阿痴,还真是杨阿痴……不过,李林甫却不能说破,只好强笑一声道:“青之果然聪明。”
“皇子的姐姐?”
杨守文眼珠一转,轻声道:“那车里的,莫非是公主?”
他的思维逻辑已经完全走偏,或者说从一开始,他就想错了方向。
李林甫愣了一下,点点头道:“算是吧。”
“难道是……”
杨守文的脸色微微一变,下意识咬着嘴唇,脸上露出了犹豫之色。
安乐公主……应该就是她吧。
那车里坐的就是安乐公主,那岂不是说,待会儿在神都苑里,我还要和她有交集?
杨守文有些不太想去了!
或者说,他一开始就不太想参加这个聚会。
潜意识里,他对安乐公主的抗拒不是一星半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就不愿意和安乐公主照面。可谁想到,还是要和对方打交道。而且从刚才的情况来看,那安乐公主对他,似乎根本没放在心上,也使得杨守文,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过,换做谁都不能容忍‘未婚妻’对自己的无视。
杨守文眉头紧蹙,心里面隐隐感到不快。
倒是李林甫,在一旁忍不住道:“青之,我觉得你与其纠结这件事,倒不如考虑一下,待会儿怎么面对仙宗七友的责难。那些人,都不好对付,你最好要小心。”
“仙宗七友?”
杨守文立刻想起了李过临走时的提醒。
不过,他却一脸困惑之色问道:“李郎,那仙宗七友,都是什么人?”
“你不知道仙宗七友吗?”
“我真不知道。”
李林甫闻听,顿时咧嘴笑了,“那你麻烦了,这仙宗七友便是司马承祯、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贺知章七人。其中那司马承祯是上清宗师,而其他几人也都名气不小。若他七人寻你的麻烦,青之你最好想想,该怎么应对。”
++++++++++++++++++
抱歉抱歉,刚才不是杨茉莉通知我,我都不知道章节重复了!!!
最近两天查资料,磨情节,整个人状态都不是很好,估计是糊涂了,还请大家原谅则个(未完待续。)
PS: 章节已改,感谢杨茉莉童鞋!!!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制(上)
仙宗七友?
如果不是听李林甫报出那七人的名字,杨守文甚至会以为自己进入了仙侠的世界。
不过,这七个人中,杨守文至少知道三个人。
司马承祯,是道教的宗师,好像是茅山?杨守文记不太清楚了,反正是有些名气。
陈子昂就更不用说了,杨守文去年在昌平见过。
但他不是已经回射阳老家了吗?按理说应该在千里之外的巴蜀,怎可能会出现在洛阳?至于贺知章,大名鼎鼎的四明狂客,杨守文不但知道此人,之前还帮过他一次忙。荥阳潘氏的潘华盗取贺知章的咏柳一诗,可是被杨守文当场拆穿的。
“李郎,陈伯玉来洛阳了?”
李林甫摇摇头道:“陈伯玉去年丁忧守制,怎么可能来洛阳?
据我所知,司马承祯年初被圣人邀请,如今就暂居在上清宫内;宋之问和王适一直都住在洛阳,肯定会出现。毕构嘛,好像被委任为左拾遗,接替陈伯玉的职位,目前在长安做事。卢藏用是太平公主的人,这次公主聚会,他一定会出现。
还有贺知章,他前日就已经抵达洛阳,如今住在上清宫内……
此七人皆好神仙术,平日里也喜欢聚在一起谈清说玄,故而被人们称之为仙宗七友。”
似乎看出了杨守文心中的紧张,李林甫便开口解释。
“其实,你也不必担心。
仙宗七友都不是那不讲道理之人。司马承祯气魄宏大,贺知章更是为人豁达。对了,你不是和陈子昂认识吗?那卢藏用和陈子昂关系甚好,想来也不会为难于你。”
“是吗?”
杨守文笑了笑,浑不在意道:“就算他们真找我麻烦。我又有何惧哉?”
装,装,装!
你就装吧……也不知道刚才是谁听说有人要找麻烦,一脸的便秘表情!
李林甫不禁在心里冷笑两声,更打定了主意,等这件事结束之后。绝不和杨守文再有任何交集。这家伙身上的麻烦事接连不断,实在是太能闹腾了!弄个不好,就可能被拖下水,到时候他杨守文也许能够脱身,可他李林甫又该如何是好?
“既然如此,咱们赶快走吧。”
李林甫不想再和杨守文废话,于是催马向前。
杨守文则一脸诧异。不知道李林甫为什么会突然间变了态度。
说实话,他对李林甫挺感兴趣。
历史上那个大名鼎鼎的‘口蜜腹剑’,如今还是一块青涩的小鲜肉。也不知道未来他都经历了什么,从这样一个小鲜肉,进化成为了那个心狠手辣的李相国呢?
想到这里。杨守文忍不住在心里嘿嘿笑了两声,便打马追上了李林甫。
+++++++++++++++++++++++++++++++++++++
神都苑的大门,坐落于龙鳞渠畔。
隋炀帝修建西苑之初,内造十六院。屈曲周绕于龙鳞渠。
杨守文两人抵达神都苑大门的时候,就见车马鱼贯而入。周围守卫森严。
两人在呈递上了请柬之后,便牵马走进了神都苑内。就见这神都苑内,上跨飞桥,杨柳修竹。名花美草,隐映轩陛。在神都苑内,有一座方圆越十里的人工湖,沿岸只见杨柳随风摇曳。人工湖中,微波荡漾,在阳光之下衬出了别样美感。
湖中,有三座岛屿,名为蓬莱、方丈和瀛洲。
三山相距约三百步,山出水面约有百余丈,传说中隋炀帝建造的十六宫就隐于其中。
早有画舫,停泊在湖边。
杨守文两人牵马上船,画舫慢悠悠驶离岸边,向着湖中的瀛洲岛划去。
那划船的船夫,清一色宫娥扮成。一个个长的花容月貌,犹如那天上的仙女一样。
“有生之日,若能得见仙山真面目,死而无憾。”
站在船头,李林甫忍不住发出一声感叹。
杨守文倒是没有留意这些,而是好奇发问道:“敢问这位姐姐,何以不等船上人到齐之后再开船呢?”
李林甫忍不住回头,看了杨守文一眼。
此人,就是那写出《爱莲说》的杨青之吗?
如此美景不去欣赏,却纠结于那些旁枝末节,实在不知道他这人是真的有才,还是呆傻?
撑船的宫娥笑道:“青之先生不必奇怪,公主命我等在海边恭候公子,并未着奴婢接引他人。”
也就是说,这艘画舫是专门迎接杨守文而来。
“青之,好大面子。”
李林甫忍不住有些吃味,一旁半真半假的笑道。
杨守文恍然,扭头看了李林甫一眼,旋即笑道:“李郎休要取笑我,这只是太平公主的错爱罢了。”
“不是太平公主。”
宫娥笑道:“是安乐公主命奴婢前来接引。”
“啊?”
“公主还说,请青之先生做好准备,待会儿上山时,说不定会有考校,莫丢了东宫颜面。”
杨守文愣住了,看看那宫娥,又看了看李林甫。
李林甫一耸肩膀,那意思分明是说:你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
还有考校?
杨守文吃了一惊,忙问道:“敢问姐姐,可知要考校什么?”
“这个却非是奴婢可以知晓,郎君到时,自当清楚。”
想再询问,宫娥只是笑而不语。
杨守文却心中苦笑,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不过,安乐公主会这么好心的提醒我?杨守文有些不太相信。如果说这船是李显派来,甚至说是太平公主派来,他都相信。惟独安乐公主……先入为主的力量,有时候的确很强大。杨守文自认不认识安乐公主,她为何要好心的提醒我呢?
只有李林甫在旁边偷笑不停。
这傻瓜,还真是有趣!
船,在瀛洲岛畔停下,只见沿岸奇花异草争相开放,更不时看到山间楼阁忽隐忽现。
下了船,杨守文把马匹交给宫娥,与李林甫沿着山路而行。
这瀛洲到露出水面约有三百多米,可见当初隋炀帝为建造三仙山,耗费是何等巨大。
山路以青石为石阶,沿途只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有禁军守卫。
此时,已有不少人抵达瀛洲,正三五成群,或是谈笑风生,或是成群结队欣赏美景。杨守文和李林甫在其间,就显得有些年少,故而一路上不时有人投以疑惑目光。
“青之,你发现没有,这里几乎没有人认识你,是不是有些失落呢?”
杨守文正欣赏着沿途的美景,听到李林甫这么一说,不由得笑了。
“我不过是一个小人物,从没有奢望天下人都认识我,我又有什么好失落的呢?”
“你倒是想得开。”
“不然怎样?难不成我跑出去大声叫喊,我是杨守文……谁又在乎你是何方神圣?”
李林甫想了想,轻轻点头。
只是,两人的交谈却传入了跟在他二人身后的两人耳中。
“前面那后生,还请留步。”
一个中年人高声说道,脚下不禁紧走两步。
杨守文和李林甫停下脚步回身看去,就见那两人大约在四五十年纪,一个身着青衫,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五官端正,透着一股豪迈之气;而在他身边的男子,则看上去颇有些清瘦,长的姿容俊美,一身白裳衣袂飘飞,宛如神仙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