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郎,小的已经打听到了。”
“怎样?”
“九百套,已经卖得一套不剩。”
“嗯,我就说嘛,不可能……你说什么?”
郑怀杰大吃一惊,看着那仆从,露出惊讶之色,“你是说,那九百套全都卖完了?”
“正是。”
“怎么可能,这才三天。”
仆从苦笑道:“小人问过了,郑家先说,前日有一个从洛阳来的豪客,一下子就买了三百套。昨日潘家族长也派人过来,拿走了两百套。其他又有人前来购买,其中不泛我郑家子弟。零零总总,九百套在昨晚就已经告罄,如今已经没货了。”
狄光远在一旁听得,好像听天书一样。
这年头,书价可是不便宜。
后世说‘书非借不可读’。其实倒不是说只有借来的书才有读的兴趣,而是说你不借的话,根本就读不到。书价昂贵,绝非一般人能够买得起。平民老百姓读书,更多是靠着从别人那里借阅。说一千道一万,也是这时代刊印成本太高了……
“这个……”郑怀杰感觉有些脸红。
刚才还说不可能卖完,可现在……
“二郎,若你真喜欢,我回去之后,再送你一套。”
狄光远却苦着脸道:“郑公,小侄可不是要一套……最少十套。如此好书,还需与人分享。小侄还想着等到了洛阳,送几套出去。另外,我大兄和三郎那边,也要留存一套。若这么算来,十套未必够,至少要十五套,才能够达到要求。”
你去死吧,我手里也只有五套而已。
郑怀杰苦笑道:“若如此,只怕要去问文宣,那边还保留多少。”
+++++++++++++++++++++++++++++
车马,缓缓驶出荥阳城。
沿着官道,很快就来到了石城村。
狄光远没有让右监门卫进村,而是留在了村外。
此时,他可是不敢再小觑杨守文了。一个在三天时间里就卖出了九百套书的人,绝对容不得他小觑。哪怕那套书只是一套普普通通的志怪小说,也足以让他敬重。
唐代文风鼎盛,更包容万象。
其巨大的包容性,远非明清可以相提并论。
经典文章,这是主流;诗词歌赋,那是一种风雅;而志怪小说,则属于一种通俗读物,可雅俗共赏。甚至,连那上不得台面的词牌小令,也能被人们口耳相传。
这是一个没有明确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时代。
也许正是它那无与伦比的包容性,才创造出了璀璨的盛唐文明。
狄光远搀扶着郑怀杰,迈步走进了杨家大门。可一进门,两人都不约而同愣住了。
这小小的庭院里,可是热闹非凡。
“敢问,两位找谁?”
宋安正在让人往客厅送水,见郑怀杰两个人进来,忙上前行礼。
没等郑怀杰开口,却见到郑虔从后院穿过了门庑跑过来。他看到郑怀杰的时候,也不由得愣住了。不过,郑虔旋即就反应过来,忙快步走上前,恭恭敬敬失礼。
“孙儿拜见阿翁。”
“十三郎,你怎么会在这里?”(未 完待续 ~^~)
PS: 还有一章,正在创作,请稍候!!!莫名其妙被人刷了一堆差评,莫名其妙变成了6。9分。真是幼稚的手段,我写书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玩这种手段有用吗?再说了,你有本事刷我一星差评,就多刷点嘛。你把我刷到零分,我佩服你是个汉子。特么的刷这么少,没压力啊。继续刷,我等着你刷一星,可别让我看扁了你哦。
第二百四十章 上神都(四)7/7求订阅!!!
郑虔今天的打扮很不一样。
一身崭新的青衫,展现出他天生不凡的出身。头发盘髻,头戴纶巾,小小年纪竟有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令郑怀杰不由得眼前一亮,顿时有一种惊喜的感受。
“兕子哥哥今日要去洛阳,父亲昨日就和姨夫商议妥当,让我随同兕子哥哥同行。”
“啊?”
郑怀杰吃了一惊,有点发懵。
他倒是不止一次听郑镜思夸赞杨守文,但却没有想到,他会让郑虔前往洛阳。
这算什么?
把郑虔的一生交给杨守文吗?好吧,杨守文的确有才情,可他注定是要成为驸马的男人。成为驸马会出现什么状况?答:驸马不得为职事官,只有散官和爵位。
不得职事官,又能有什么前途?
“你父亲呢?”
“父亲在客厅里,和姨丈陪着客人说话。”
“有客人?”
郑怀杰一怔,扭头看了狄光远一眼。
狄光远忍不住笑了,“看样子,杨文宣如今可是门庭若市。正好,我们一起去见见,莫失了礼数。”
郑怀杰听罢,也点头赞成。
心里面,又有些羡慕杨承烈,生得一个好儿子。
两人在郑虔的陪同下,一起走进前堂客厅。一进门,就见杨承烈正坐在主位上,而郑镜思则坐在下首,正陪着一个四旬出头的中年男子说话。那中年人身高六尺开外,细腰乍背,两臂修长。他一身青衫,长的相貌堂堂,颇有儒雅之风范。
“父亲,你怎么来了?”
看到郑怀杰进来。郑镜思先反应过来,忙站起身来。
而另一边,杨承烈和那中年人也纷纷起身。
“慎行,你怎么在这里?”
没等郑怀杰回答郑镜思的问题,狄光远看到那中年人愣住了,忙上前一步。拱手作揖。
“二郎也来了……呵呵,我来得倒还及时,若晚一日,怕就要与二郎错过。”
中年人微微一笑,那笑容令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受。
看他举手投足,颇为不凡,难道是那家贵胄子弟?
郑怀杰正疑惑着。旁边狄光远已经开口介绍道:“郑公,这位是礼公幼子,幽州都督薛讷的兄弟,薛楚玉。”
“啊,原来是礼公之子。”
礼公。便是薛仁贵。他本叫薛礼,表字仁贵。
不过后世人大多会称呼他薛仁贵,而忘记他原来的名字。
“薛楚玉拜见郑公……此次玉奉命前往洛阳,顺路送三嫂前来。为的是和文宣说一桩事情。尚未来得及去拜会郑公,却不想在这里与郑公相见。还望郑公勿怪。”
薛仁贵,虽然是河东薛氏族人,但终究早从汾阴分离出去。
论官爵,薛礼这一脉比郑家高出很多。可要说论底蕴。龙门薛氏却比不得郑家。莫说龙门薛氏,就算是汾阴薛氏,同样要弱郑家一头。所以薛楚玉在郑怀杰的面前,还是表现的恭恭敬敬。
“玉郎太客气了,你来我荥阳,我却未能招待,乃我之过。”
郑怀杰和薛楚玉又客套两句,便在杨承烈和郑镜思的搀扶下,做到了客厅的主位上。
“我听说,大家已任命玉郎做右豹韬卫将军,正好要恭喜一番。”
豹韬卫,是南衙十六卫之一。是有隋文帝时期的领军府变化而来,在武则天执政期间,改名为豹韬卫。
薛楚玉连忙谦让客套,“此皆家父余荫,是非玉之能也。”
与薛讷相比,薛楚玉似乎更多了几分书卷气,说起话来也显得文绉绉。
郑怀杰和他说了两句之后,便问道:“文宣,兕子呢?”
“正在后院发痴。”
“啊?”
郑怀杰吓了一跳,疑惑看着杨承烈。
就见杨承烈苦笑道:“今早也不知是怎地,他那起床气发作,以至于脾气非常暴躁。早饭时,掀了桌子不说,还和他结义兄长打了一架,如今正在屋里面发痴呢。”
听了这话,郑怀杰不由得眼睛一眯。
杨守文会发痴吗?
他不知道!不过,杨守文到荥阳之后,很低调,也很守礼。除了在广武山上,他一人杀了近二十名刺客之外,就没听说过他会发痴。而且,一个发痴的人,会写出爱莲说那样的文章?一个发痴的人,能写出《茶经》这样的文章?郑怀杰不信。
目光,在悄然就扫过一旁的郑镜思。
就见郑镜思低着头,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
郑怀杰突然暗自叫苦,他已经明白了杨守文的打算。
只是……他此前为杨守文说了太多的好话,弄个不好,会弄巧成拙,反而误了杨守文的大计。
想到这里,郑怀杰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狄光远。
狄光远呢?
也是若有所思的模样,突然问道:“杨大郎,常有这发痴之举吗?”
“不时的,不时的,时好时坏。”
杨承烈连忙解释,并偷偷朝郑镜思使了个眼色。
“是啊,平日里看上去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但是这痴劲发作的时候,就会比较麻烦。”
“这样啊!”
狄光远露出了恍然之色。
“对了,我今次来,是奉家父之命。
圣人有旨,命杨守文前往洛阳觐见……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咱们便即刻启程吧。
家父还等着我回去复命,若耽搁的久了,恐怕不美。”
还是要走吗?
杨承烈突然间,生出一种不舍的感觉。
“既然圣人有旨,那我便立刻通知他。
昨日我便得到了消息,行李也已经准备妥当。不过,兕子还年幼,一个人去我实在不放心。所以我想安排几个人与他同行,这样子的话,也能有个关照,不知可否?”
狄光远笑道:“杨奉宸说得哪里话?
圣人只是要见杨大郎,只要他到洛阳即可。至于他随行几人,并没有吩咐,所以杨奉宸不必担心。带多少人都可以,不过到了洛阳之后,这些人的衣食住行,怕是要自己担负。这一点,我还需与杨奉宸说清楚……呵呵,毕竟洛阳居,大不易。”
本以为杨承烈会犹豫。
哪知道他听了后,反而松了口气。
“这倒是不必狄二郎费心,些许钱帛,我还能拿得出来。”
说完,他便走出了房间,往后院去找杨守文。
而这时候,郑怀杰也问道:“二郎,你要让十三郎随杨大郎一同前往洛阳吗?”
“是啊,杨兕子文采不错,更得三姐衣钵。
父亲当知道,孩儿常遗憾幼年时未得三姐教诲,以至于到如今文不成武不就,蹉跎了岁月。十三郎对杨兕子也非常敬佩,我打算让他跟随一段,也能多长些见识。”(未 完待续 ~^~)
七更结束,《盛唐》需要月票!!!
总算是把昨天的帐还上了,无债一身轻。
七更,也很辛苦,所以要求一求月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