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用模棱两可的特性来误导、蒙混;或由于模棱两可而造成似是而非之言;让我们
称之为「概念混淆”
'注'36。例如:「我向你借一百元;你只借了五十元给我;还欠五
十元。但既然借了五十元给我;于是我也欠你五十元。由于各欠对方五十元;所以我
们扯平了;谁也不欠谁。”这就是一种概念混淆的歪论
;其中的「欠”字是模棱两可
的;可解释为(i)负债未还;(ii)差缺、缺少。
一、概念混淆
关于概念混淆;刚才所举的是一个虚构的例子;现在分析一些真实的个案。
(A )相同与沟通
英国哲学家韦斯登姆(J.Wisdom)曾经提问:两个人是否能够做相同的事?对此问
题的初步反应;大抵是肯定的:两个人当然能够做相同的事;比方大家都摸摸自己
的鼻子;那不就是做相同的事吗?不过我们似乎可以说;那不算是做相同的事;因为
你摸你的鼻子一下;我摸我的鼻子一下;我们摸不同的鼻子;所以不是做相同的事。
但如果我们摸的是相同的鼻子;譬如大家都摸你的鼻子一下;难道这还不是做相同
的事吗?可以说仍然不同;因为当你摸你的鼻子时;你摸的是「自己的”鼻子;而当
我摸你的鼻子时;我摸的是「别人的”鼻子;结果我们做的仍是不同的事情。
在上面的讨论中;「相同”一词原来是模棱两可的;既可解释为「同一”;也可解
释为「同样”或「同类”
。依第一种解释;「没有两个人能够做相同(即同一)的事”
这句话是重言句;是必然为真但毫无信息内容的。只要了解「同一”等词语的意思
;
就可判定任何两个人甲和乙所做的事永不可能是同一的;因为其一是「甲所做的
事”;另一是「乙所做的事”
;而甲乙必是不同的两个人;否则不能称为甲乙「二人”
。
再看第二种解释;在此解释下;「没有两个人能够做相同(即同类或同样)的事”是
有信息内容的;但所给出的却是错误的信息;因为;比如你摸你的鼻子而我摸我的
鼻子时;我们所做的虽非「同一”件事
;但却是「同类”或「同样”的事
;那就是「摸
自己的鼻子”这一类的事情。'注'37
以上的分析可转用来批判这个论调:
「人与人之间其实不可能有沟通;因为没有两
个人会有相同的经验。”这个论调犯了概念混淆的毛病;其论据「没有两个人会有
相同的经验”就像「没有两个人能够做相同的事”一样
;是模棱两可的。若把其中
的「相同”解释为「同一”;那论据就缺乏信息内容;但如果解释为「同类”或
「同样”;那论据却又会给出错误的信息了。
(B ) 数学与经验
很多小孩子都遇到过这类试题:「树上有三只鸟;开枪打死了一只;还剩下多少只?”
(称此问题为
D 。)倘若小孩子答「还剩下两只”
;那就完了不是「答完了”的意思
;
而是「完蛋了”的意思因为按照校方规定;正确答案应是「零只”。理由据说是:
死鸟掉了下来;两只架注'袅巨儥
j声便飞走了。
然而这样规定问题
D 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只是概念混淆使然;实则既没有充
分的根据;又会窒碍小孩子的思维灵活性。D 可说是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如果将
这问题解释为询问「
3 -1=?”;那么所问的是一个数学问题'注'38;其答案明显为
「2 ”。另一方面;如果将
D 解释为询问「树上三只鸟的其中一只被枪打死之后;
‘事实上’还有多少只鸟儿留在树上
?”;那么所问的却是一个关于经验事实的问
题;而此问题并无确定的答案。开枪后;可能没有鸟儿留在树上;也可能有一只、两
只、乃至三只鸟儿全部留在树上。比方说
答案一:「0 只。”死鸟掉了下来;活鸟飞走了。
答案二:「1 只。”死鸟掉了下来
;一只鸟儿飞走了;另一只鸟儿则留在树上;因为那
是一只聋鸟;或傻鸟;或不聋不傻但被枪声吓呆了;飞不起。
答案三:「2 只。”死鸟掉了下来;架注'剂
d在树上;因为都是聋鸟;或傻鸟;或呆鸟;
或是一聋一傻;或一傻一呆;或一呆一聋。
答案四:「3 只。”架注'剂
d在树上;死鸟被枝丫承着;也留在树上。
又:试考虑「超过
3 只”的可能性。
按:可以说;死鸟也是鸟;正如死鱼也是鱼。在饭店吃的鱼;摆在桌子上的时候通常
都是死了的;我们不能因此把经理叫来骂一顿;说他的饭店给我们吃的不是鱼。
二、概念扭曲
在本文里;「概念滑转”一词用来统称概念混淆和概念扭曲
。前面所论的「概念混
淆”;涉及同一语辞的不同解释;那些解释虽然不同;但都合乎辞义;即符合该语辞的
惯常用法。
至于后面要讨论的「概念扭曲”
;亦涉及同一语辞的不同解释;但其中有的解释却
是违反辞义的;即是说该语辞根本没有可演绎出那种解释的用法。举例说明;「正在
找一个会计主任”这个片语
;可解释为(i)正要选聘一位会计主任;或者(ii)正在追寻
一个(逃跑了的)会计主任;这两个解释大致上都合乎辞义。反之;如果将「内科医
生”解释为「专治惧内症的医生”;将「先睹为快”解释为「考试之前先看答案
便会答得较快”;这些解释则是违反辞义的了。
由于(或藉着)违反辞义的解释而造成思想混乱;且名之为「概念扭曲”
。今剖析概
念扭曲的两种类型如下。
(A )望文生义
不少人做学生时都玩过「望文生义”的游戏
:在试场里偷看邻座就叫「科学观察”
;
交头接耳就叫「问卷调查”。顽皮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够英雄”、「有种”;甚至
会在老师抽问成语解释的时候;故意曲解附会;望文生义一番呢。老师问:「陈阿狗;
‘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是什么意思?”陈阿狗:「回老师;这句话是说:那位夫
人必定是自己侮辱了自己;而她的后人才会侮辱她的。”结果全班哄堂大笑;陈阿狗
则罚站兼留堂。
这种望文生义的游戏平常是无伤大雅的;大家本来都知道那是故意望文生义。但
在其他场合中;望文生义却往往会导致概念的扭曲。例如:
(1)有的人把批评宗教或其教义叫做「侵犯宗教自由”(或「侵犯信仰自由”)。这
是望文生义;扭曲了「宗教自由”的概念
。须知言语上的批评不等于行动上的禁制。
禁制别人皈依宗教、进行合法的宗教活动
'注'39;这固然算侵犯宗教自由;可是批
评宗教或其教义却不能称为「侵犯宗教自由”
。教徒有权宣扬某些观点;劝人相信
他们的观点;别人为什么无权批评那些观点;劝人不要相信那些观点?当有神论者
断定有神
论为正确的时候;就等于断定无神论者的观点为错误。无神论者为什么没有权批
评有神论者的观点为错误?每一个人都有权宣称「人人有罪”
;同时每一个人也有
权宣称这是胡说八道。
你有权指别人的自身、父母兄弟姐妹、祖宗十八代以至子孙十八代都有罪
;别人
就没有权说那是一派胡言?
(2)汉儒董仲舒有名言曰:「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今天「功利”二
字已成为一个贬义词;而「功利主义”则被曲解为「唯利是图的势利思想”
。其实
「功利主义”乃
utilitarianism之译名。略言之;这种哲学主张以「有功于或有利于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善行的准则
;这哪里是唯利是图的势利思想呢?但现在
对「功利主义”这概念的扭曲已深入人心;可见最初那些望文生义的人是多么成
功;实在值
得喝酒庆祝一番呢:「干杯;大家同归于尽吧!”
(B ) 指鹿为马
在一个可以随意扭曲概念的社会中;任何承诺、合约和法律条文都会变得一钱不
值:人们在背信违约之后;还要理所当然、振振有词地说自己是守信的
;只不过对有
关的言诺或条文「作出了全新的诠释”吧了。
这种篡改辞义之举;所倚赖的常是「关于概念或语辞
;各人‘可’有各人自己的理
解和诠释”这一类的论调。然而这种论调是极之荒谬的。假如硬将「儒释道”三字
解释为「基督教”;就算有人说那是他自己的理解和诠释;这样的理解和诠释还是
「不可”的。那就像猴子在钢琴上乱跳乱拍;这不能算做弹奏了贝多芬的《月光曲》;
不能叫做「对《月光曲》的每个音符都作出了独特的诠释”。
上述道理本不难明;可惜很多人都有一种不自觉的思想倾向:就是以为两种事物
纵使南辕北辙;迥然大异;但一经冠上了同一个名号;就一定是「属于同一个类的两
个种”'注'40。譬如两种刚刚相反的经济;只要用了「计划经济”这名字去统称之;
就会被认为同属于计划经济;同为计划经济这个类之下的两个种即使其中一种
是「一切经济活动都在计划之内”的计划经济而另一种则是「除经济外;一切活
动都在计划之内”的计划经济。
这种「同类相反”的奇怪观念
;为野心家颠倒黑白铺平了道路。在黑白颠倒的环境
中;除了特权阶级大家一无所有都可以名为「公有”;最贫苦无助的人都可以称作
「资产阶级分子”;甚而被砍错了头
;都一样可以叫做「幸福”
没有了头;就不会
长暗疮;也不会出皱纹;更不会患脑膜炎或单相思;那还不是幸福?总而言之;在概念
扭曲黑白颠倒的世界里;马即是鹿;一种没有角的鹿;鹿即是马;一种生了角的马。
鸡尾巴即是鸡头;一种长得像鸡尾巴的鸡头;鸡头即是鸡尾巴
;一种长得像鸡头的
鸡尾巴。
就这样;语言在今天已被滥用到了极其可怕的地步。明明不是
x ;却被称为「另类
x ”或「另一种
x ”;甚至美其名为「真正的
x”。许多字眼只消听来动人;就会被
野心家拿去指称他们希望别人接受的事物。「自由”、「平等”、「民主”等等都属
于这类动人的字眼;于是就被拿去指称哪怕是最不自由、最不平等、最不民主的
制度或社会状况。他们管这些叫做「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