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之门1619-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力群对于那样的直面批评心里没有畏惧的原因在于,复兴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的。只要不是党委会里的大多数成员都反对和批评黄力群,那么黄力群最在乎的“官位”就稳如泰山。而因为朱湖农场党委书记楚思卫的个人风格,以及黄力群本身出身童生很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能耐,拉拢和组织起一部分人成为自己的护身符,对于黄力群并不是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在今天的党员干部大会上,直接批评黄力群的人是楚思卫,黄力群都会毫不在乎。可问题是,今天在党员干部大会上直接发表讲话的人不是楚思卫,而是复兴党的创始人,复兴党所有党员的导师,复兴党的主席王书辉。

听着王书辉那坚决而果断的讲话,看着王书辉的手指直接指向自己,到最后王书辉直接把自己归类为复兴党的敌人,把自己归纳到敌我矛盾中,一向在朱湖农场里最有“架子”,最有“派头”,最讲究“威仪和气度”,最喜欢把“为民做主”挂在嘴边的黄力群,彻底的失魂落魄了!

在王书辉的讲话结束之后,听到在楚思卫的组织下几百名党员干部高呼“彻底打倒封建主义!”的口号的时候,黄力群感到里一种普通人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巨浪所产生的那种渺小感、战栗感和绝望感。

在这一阵阵口号声中,平常最善于察言观色的黄力群没有察觉到王书辉脸上一闪而逝的不满。

在王书辉压住了口号声,要求他在大会上作检讨发言的时候,黄力群的脑袋里一片空白。他站在座位上,感到朱湖农场几百个党员干部看向他的目光犹如利箭一般。他嘴里的唾沫干的一点儿也不剩,他满肚子的冠冕堂皇的漂亮话一句也说不出来。他就像个木头一样站在那里发着楞。

王书辉不见得没有斯老人家那样的铁腕。只不过在现阶段,西伯利亚那块富饶和肥沃的地方还没有掌握在复兴党的手中。而且从目前来看,就是在不远的将来复兴党掌握了那块富饶而肥沃的地方,王书辉也不准备把那块地方作为劳动改造的地点。

马老人家说过:“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正在进入到建设*阶段的潜江油田现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王书辉提前通过电报从武昌调来的复兴党肃委会干部们早就等在了朱湖农场了。在会议结束后,穿着整齐的蓝色制服,配着闪亮的金属装饰武装带,永远板着一张脸的复兴党肃委会干部们,就出现在会议现场。

他们在一片肃杀中押着犯了严重的思想错误的朱湖农场“黄力群小集团”的成员们,直接踏上了前往位于潜江油田的“复兴党党员干部劳动学习营”的火车。

1630年六月,走了六个农场和五个县城,发表了十多次讲话,处理了近百名干部的王书辉回到武昌。在王书辉回到武昌后,他立即主持召开了复兴党中央扩大会议。

在为期半个月的中央扩大会议结束之后,复兴党中央进行了大量的人事调整。复兴党中央的一些高级干部,有的被在会议上做出检讨后直接被安排到“党员干部劳动学习营”进行学习和改造,有的被批评后调整了岗位,有的干部接替了空出来的岗位走到了新的位置上。

随后,一大批在地方工作上卓有成效的基层干部被抽调到复兴党中央,组成了十几个整风工作小组。他们将在复兴党中央的专门干部的带领下,在复兴党肃委会的配合下,开往湖北各地开展为期半年的湖北根据地整风工作巡视督促工作。

与此同时,王书辉抽调政务院相关部门的干部到汉川农场调研,学习和研究汉川农场的先进经验。

如何提高农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如何对农场经营模式进行进一步改造?成了下一阶段复兴党中央政务院的工作重心。

第432章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

早在五年前的1625年,完全的成为了王书辉的弟子,在复兴党军政干部学校完成了基础教育的马祥麟回到石柱后,就已经彻底的和自己的母亲秦良玉闹掰了。

不管秦良玉在历史上是怎样正面的一个人物,归根结底,秦良玉是忠于大明王朝的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份子。

作为王书辉的弟子,在复兴党的军政干部学校里学习了系统的先进知识,在复兴党的治下进行了全面的实践,并亲眼目睹了石柱地区的人民群众在复兴党的帮助和领导下,怎样通过两三年时间的建设,过上了千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好日子后,幼年时受到母亲的儒家爱民思想教育,把仁义爱民的思想作为自己意识形态的马祥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个坚定的复兴党员。

和儒家思想比较起来,复兴党的科学社会学思想,是真正的可以指导实践,发展实践的硬道理,真道理。在这种情况下,一直有着仁义爱民情怀的马祥麟放弃高高在上的,本来就是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愚弄民众的儒家意识形态,转而接受复兴党的社会科学理论,那真是要多正常有多正常。

其实没有必要把思想转变这件事情看得太复杂。这就像吃药一样,一种药是号称灵丹妙药,可是吃了两千年也没有什么真正作用的安慰剂。一种是一吃就灵,药到病除的简单药片。一个陷入苦闷,对于所谓的那种“灵丹妙药”已经感到绝望的人,一旦吃了药到病除的药片,肯定就会做出明确的选择的。

在1625年到1626年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石柱土司的上层,一心效忠大明,要把自己的忠臣孝子的身份,要把自己封建统治阶级的坚定一员的角色,坚定的扮演下去的人,只有秦良玉自己。

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选择了王书辉和复兴党的科学社会学理论,成为了一个一心发展生产力为人民服务的坚定革命者。

而作为秦良玉的同胞兄弟,她的哥哥秦邦屏和她的弟弟秦民屏,在复兴党的工业技术和设备以及资金的支持下,领导整个忠州秦氏从封建地主转化成为工业资本家。几年下来整个忠州秦氏成了川西南地区最大的工业集团。秦氏商团现在已经是复兴党的复兴商社领导下的长江中上游商团的重要成员了。

也就是说,在一年的时间中,秦良玉在石柱土司上层被空前的孤立。因为利益的因素,秦氏家族成了复兴党的忠实盟友。因为信仰的因素,马祥麟成了复兴党的一个正式党员。

在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回转忠州不再在参与石柱土司的事务一心经营家族企业的情况下,石柱土司法理上的真正主人,自己的儿子马祥麟,丝毫不听自己的劝阻,领导着已经彻底倒向复兴党的白杆兵们,开始对总人口不断上升,已经接近七万人的石柱土司,进行了全面的公有化改革。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石柱土司的人民群众和所有的人民群众一样,他们的眼睛也是雪亮的。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谁一心一意的为他们谋福利,谁一心一意的欺压和剥削他们。他们一眼就能看穿。

在这种情况下,复兴党党员马祥麟领导着以复兴党派遣营和白杆兵士兵为骨干的干部们,对石柱地区的公有化改革,秦良玉是没有办法阻挡的。

在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下,大量的优质良种和化肥农药,通过全面测量规划后的长江航道从荆州地区不停的运到石柱地区。水泥厂、纺织厂、化肥厂、钢铁厂、玻璃厂等等各种工业企业,在石柱地区不断的涌现。公路、学校、医院各种公共设施不断的完善。

在高速发展的生产力的促进下,到1627年,整个石柱地区彻底的大变样了。

随着生产力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复兴党的指导下,石柱地区的人民民主制度,在马祥麟为核心的石柱地区复兴党党委的领导下,开始贯彻和落实。

1628年元旦,石柱土司正式改建为石柱人民公社。一个和现在的石柱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在古老的石柱地区建立了起来。

没有人能够和先进的生产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力衍生出来的先进意识形态相抗衡。作为历史上的忠贞之士,作为王书辉非常敬仰的历史人物,思想上不能进步,拒绝新事物的秦良玉,最终退出了石柱地区的历史舞台。

身心疲惫的秦良玉早在1627年初就从石柱地区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忠州养老。唯一能够让秦良玉欣慰的,也只有在她看来,作为石柱土司之主的马祥麟仍旧是石柱土司之主,这一个念想而已。

只不过秦良玉没弄明白的是,复兴党的石柱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和大明朝的石柱宣慰使是两个完全不同意义的职务。

农业集体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农业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王书辉之所以敢把在历史上被诟病的人民公社模式拿出来实践的原因在于,他认为新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的原因,只不过是当时的生产力无法配合这么先进的生产关系。

就现在复兴党的生产力水平来看,已经达到并超过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美国了。那么没有道理现在的复兴党推广大农业生产,工业化农业生产会不成功。毕竟历史已经证明了的,在这个水平的生产力甚至远没有这个水平的生产力的条件下,美国能够搞成功的大农业、工业化农业在中国就搞不通。

石柱人民公社建设的成功,让王书辉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从复兴党十年来的实践上来看,在生产条件好的地区建立国营农场的政策已经基本成功了。

虽然有很多细节的东西仍然需要完善,但是从江汉平原上大大小小的国营农场的生产和经营状况来看,国营农场这种大规模的集体化、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是非常成功的。

石柱人民公社的成功,也让王书辉认识到了,在农业生产条件不那么优越的地区,用人民公社的形式组织农业生产,把小农生产改造成集体农业生产的方式,也是可行的。

也就是说,在农业生产上,因地制宜的采取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的形式进行规模化和工业化的农业生产,在目前的复兴党生产力水平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