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之门1619-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的在十几次生产事故中灰飞烟灭了。

在复兴会内部,化工企业已经代替钢铁企业,成了复兴会里吞噬人命最多的工业部门。阎王殿的帽子正式的戴到了复兴会下属所有的化工企业的头上。以至于在化工厂工作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私底下都在家中供奉了一张王书辉的画像以祈求自己的平安。

虽然王书辉对于每一次生产事故和工人技术人员的伤亡都要痛彻心扉,可是他也知道强行上马超时代的工业肯定要付出这样惨痛的代价。不过,他对于复兴会化肥厂的忧心主要还不是在这一方面。

经过六年的艰苦卓绝的发展,王书辉要不是因为有时空门的诡异力量都要变成一个真正的残疾人了,复兴会的钢铁企业终于发展出了**复制能力。目前复兴会下属的钢铁厂的绝大多数设备都是复兴会机械厂自己生产出来的。可是和钢铁厂这样的企业不同,化工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要高的多。

按照复兴会目前的教育水平,想要脱离开王书辉从现代大批量运回的设备,实现他的企业自主复制的目标,至少要等到十年后复兴会自己培养出大量的接受了专业的中专教育的技术人员才行。

第261章学员张兆欢1

对于现代人来说,复兴会在对待明代土著方面表现的无疑是非常的粗暴的。

复兴会在进行人口管理的时候,会直接将所有被复兴会直接管理的人口进行了两口之家的划分。将人民家庭结构简单化,一直是复兴会的努力目标之一。

也就是说,无论多大年纪,无论有没有父母子女,所有已经成家的复兴会治下百姓,都只剩下一夫一妻了。

张兆欢家一共有六口人。就是张铁匠夫妇,张兆欢的大哥夫妇,张兆欢的二哥以及张兆欢自己。虽然张铁匠家是匠户,没有被复兴会作为普通劳动力对待。可是在家庭划分方面,张铁匠夫妇,张兆欢的大哥大嫂,张兆欢的二哥和张兆欢都被复兴会安排分开生活了。

张铁匠夫妇居住在黄州生产建设兵团工程培训营第一营营地。张兆欢的大哥夫妇居住在黄州生产建设兵团工程培训营第四营营地。张兆欢的二哥则居住在黄州生产建设兵团青年团营地。

至于张兆欢自己,他没有被分配到他希望的,可以直接学习那些最直观的使用和维修各种机械设备的工程培训营,而是要和一群最小年龄十五岁,最大年龄二十岁的小土豆子一起在少年营里学习文化知识。

现代社会里的青少年肯定受不了在复兴会里的学习生活。为了最快速度和最高效率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人才,复兴会的常规教育采取的是军事化的方式。

别说是现代的青少年接受不了复兴会少年营的那种高度的组织化纪律化的集中统一的集体生活了。张兆欢这个从小就过着艰苦的平民生活的青年对于少年营的生活也相当的不适应。

张兆欢所在的少年营第十七排(五十人)都是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这些孩子的年纪相近出身也相同,都是黄州卫卫所军户家庭的子弟。

对于他们来说,少年营的生活很难过的同时也很幸福。他们都是在进了少年营之后,才过上了能够吃饱饭的日子。所以,即使高强度高组织的集体生活让他们不适应,可是他们还是觉得这是天堂般的日子。

特别是因为复兴会肉联厂的强大生产力和复兴会采用现代养殖技术建立的养殖场,更是为这些胃口本身就很好的青少年提供了数量充足的肉类补充。第一次吃到午餐肉(使用马口铁封装的参杂了大量可疑添加物的鸡鸭肉罐头)的张兆欢甚至差点把舌头都咬掉了。

不过在少年军里吃饭要排队,睡觉要排队,走路要排队,甚至于上茅房也要排队等等高度组织化的生活方式,也让这些青少年感到有些吃不消。更何况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啊,什么每三天就要洗一次澡啊,什么早晚要刷牙啊之类的事情也让这群青少年非常的头痛。

更加让他们觉得辛苦的是,他们在少年军里的每一件事情都要按照规定进行。比如在寝室里牙缸牙刷都必须摆向一个方向,比如被子必须叠的四四方方,比如每天都必须把床铺和房间打扫的一尘不染。

这些事情可不仅仅是口头上规定一下就完事儿了的。各连的教导主任、连长、副连长和医师长还会每天不辞辛苦的挨个营房挨个人头的进行检查。

在这些事情里,最让张兆欢感到不适应的是医疗卫生检查方面的事情。在入营体检中,张兆欢被检查出了严重的寄生虫问题。像虱子跳蚤这些东西还没有什么,毕竟在这个时代里,这种东西基本上每个人身上都有。可是另一个几乎每个人也都有的寄生虫蛔虫的检查真的让张兆欢没办法接受。

以至于接受过蛔虫检查的张兆欢在他的心里产生了严重的白大褂恐惧症。每当他看到穿着白大褂的人的时候,哪怕那个人是个理发师,他都会条件反射似的菊花一紧。

因为身体机能还没有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过度磨损,所以这些年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的身体虽然看起来比较瘦弱,可是他们的身体素质还算不错。在充足的营养补充下,他们对于繁重的训练和学习生活还都能够比较快速的进行适应。

相对于普通军户家庭的孩子,张兆欢因为过过几年相对比较宽绰的生活,让他的身体状况要比其他人还要好一些。具体的体现就在张兆欢的身高比别人能够高上一些。就是因为这样的简单原因,张兆欢就被选拔为一个队的队长。

喜欢思考的人往往都是那种喜静不喜动的性子。张兆欢自然也是这样的性格。你别看他出身于铁匠家庭自己也是个小铁匠,可即便是他自己经常要进行繁重的打铁工作,但是他更喜欢在空闲的时间里进行思考。

所以说,在少年军里的军训生涯并不是张兆欢所喜欢的。

每天早上一到了五点钟,不管是宿舍里那个笨重的时钟还是军营里的报时汽笛都会在同一时间一起发出不同的噪音。宿舍里的那个时钟会发出比较清脆的咚咚声,而大营的汽笛则会像一头肺活量巨大的老牛一样长时间的发出低沉的鸣声。

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是能吃能睡的时候。就是在自己家里的时候,大家也不过是吃不饱穿不暖,可是睡觉这件事情还是相对的比较充足的。自然而然的,这些还没成家的年轻人偶尔还会有些赖床的机会。

但是到了少年军,这样的好事情就不要想了。每天只要汽笛一响,少年军里的所有人都必须在十分钟内完成自己的穿着和床铺的整理。

本来让生活相对轻松的张兆欢自己适应这种生活就比较麻烦了。可是当了队长的张兆欢不仅自己要快速的完成穿衣服和内务整理的工作,还必须催促和帮助自己的队员们穿好衣服完成内务整理的工作。

张兆欢从小到大从来没被父母兄弟关心过这样的事情,自然而然的,他也不会产生要主动细心的关心和帮助别人的意识。这倒不是说他是个性格自私的人,这完全就是因为他的生活经历养成的习惯。

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张兆欢忘记了队长职责中关于帮助和组织自己的队员的规定,自己穿好衣服整理好床铺就匆匆忙忙的跑到操场上集合去了。

就这样,张兆欢因为忘记了自己的队长责任,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通报批评处分。

和一样犯了一样过错的队长排长们站在讲台上接受批评,受到黄州少年军全体学员的“检阅”时,张兆欢一方面羞愧的无地自容想要找个老鼠洞钻进去。另一方面,他也真正的理解到了什么叫做集体。

第262章学员张兆欢2

少年军是军事化的单位不假,可是少年军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所以,虽然在组织方式和纪律规范以及军事训练方面少年军和复兴军的正规部队差不多,可是与复兴军主要进行的是军事专业教育不同,少年军中主要进行的是文化教育。

在少年军中,班级的结构是以排为单位的。也就是说,在少年军里一个排就是一个班级。每排的教导长、排长、副排长、参谋和医疗长,都是通过了相关级别的军事训练、政治学习和文化成绩考核,表现突出,刚刚完成了升职培训的新晋军事干部。

他们在军事学校里接受了三个月的专门培训并通过毕业考核后,就会被分配到各地少年军的军中从事教学工作。

当然了,除了日常的常规军事训练之外,这些教导长、排长、副排长、参谋和医疗长,在少年军中的主要工作,还是给这些学员们上文化课。

王书辉专门培养的,在三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了初中教育的专门的教学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在中级少年军中担任教师的。只有当这些初级少年军的学员在三年后完成了小学毕业考核之后,才有可能接受他们的教育。

当然了,少年军的教员,也就是那些基层的连排干部们,也不会在三年的时间里一直带着一个班级。一般情况下,每半年的时间,这些教导长、排长、副排长、参谋和医疗长就会更换一批。因为部队中培养干部的速度也是比较快的。

毕竟,在不打仗的情况下,已经在复兴军中训练学习了四五年的三万多普通战士们,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也是通过了充分的积累,在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复兴军内部,只要是在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和文化学习三项考核中达标的战士,就有机会接受初级军官教育,就可以顺利的升职。

比如说,现在为初级军官授课的人,就已经不再只是王书辉一个人了。六年多来,复兴军的军事培训学校也积累出了一定的专业的教职人员。现在王书辉正在把军事培训学校升级为一所中专学校。因为第一批初中毕业生马上就要在复兴会产生了。

他们将会根据各科的成绩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工作,或者进入中专学校继续学习。与此同时,这些人每三天还要上王书辉主持的复兴会高级干部培训课程(高中教育)。

在少年军营里刚刚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