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之门1619-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还不知道孤独感是什么意思。但是,每天都面对着生面孔,每天都要和陌生人在一起生活,胡二狗心里空空的,感觉到一种无依无靠的不安感。而且,这半个月来的生活,对于胡二狗来说,冲击实在太多了。

刚开始坐四*车到了复兴城(复兴会给王府镇制定的正式名称)的时候,胡二狗就被“高大”的,样式奇怪的城墙吓了一跳。他活了十几年,从来不知道天底下人做的东西,居然可以高大(其实并不高,只有八米左右。本时空的明朝西安城墙就12米高)到这种程度。

等进了复兴军军营旁边,复兴会专门准备的少年军(王书辉给这批学生定的临时名称)营地的时候,胡二狗的心就吊起来了。用来围绕营地的铁丝网,在他这个农家少年看来,是非常狰狞的。(实际上,王书辉看到铁丝网营地围墙之后的感觉也不好,有种集中营的感觉)

铁丝网,再配上正在巡逻的士兵大哥牵着的狼(王书辉通过时空门引进了五百只狼狗和两百只专用种犬)。这些景象,给胡二狗和所有的孩子们,都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虽然成排成列的军用帆布帐篷看起来很壮观,但是,胡二狗却没有太多的精神去打量,去惊讶了。

后面的遭遇,就更然胡二狗感到惊悚了。剃光头的时候,胡二狗都绝望了。他以为招他们来的大老爷,是要让大家当和尚的。胡二狗实际上根本就不知道,本时空的大部分和尚们,都是有老婆有孩子的。他只是听长辈们说过,和尚不能吃肉不能娶妻,所以胡二狗被复兴军的战士剃成大光头之后,心里感到非常的绝望。

实际上,前来执行净化任务的复兴军卫生员们,却都觉得很轻松。因为和那些复兴会不停引进的流民比起来,这些小孩子听话多了。

要知道,给流民们进行净化的时候,旁边可都是配着拿了警棍的士兵的。刚来的流民往往很不听话。一说要剃头,很多人就会进行肢体抵抗。虽然所有的人最后都在被打老实了之后,乖乖的接受净化程序。但是,再怎么说,那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剃头,洗澡,体检、吃药(打虫药和各种维生素、蛋白质和钙之类的补充剂),治病(主要是皮肤病和各种指甲畸形)、接种疫苗,等等等等一通折腾下来,在近百名医疗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和士兵的帮助下,也是用了三天时间,才把这些孩子处理完。

三千多个五岁到十五岁的小孩子们可不会对工作人员们的辛苦感到领情。很多十多岁的女孩子,可是哭闹的非常厉害的。这还是在专门给女孩子,安排了女性的卫生人员和女战士的情况下呢。

可是,实际上,就连胡二狗这个性格皮实的男孩子,也被带着口罩,穿着白大褂,戴着橡胶手套的卫生人员吓得够呛。

因为被迫的全身上下的都被摆弄了一遍,胡二狗接连做了好几天的噩梦。要不是好吃好喝,新衣服新鞋袜这些东西和待遇,紧随而来。胡二狗恐怕会像那十几个性格软弱的小孩子一样,发起烧,生起病来。

第135章入学风波4

最近一段时间的日子,胡二狗有点形容不出来了。新衣服、新鞋袜、新帽子、新被子、新床铺这些东西,胡二狗虽然从来也没拥有过,不过他还能够理解。

可是,铁制的双层饭盒,搪瓷水杯这些东西,他就从来也没见过了。至于肥皂、牙刷(复兴会已经建立了肥皂厂和牙刷厂,都是和当地商人搞的合资企业)这些东西,要不是有人教,他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说实话,在分班、有指导员老师之前,胡二狗之所以表现的比较“蛋定”,完全是依靠着少年军的伙食供应支撑下来的。

粮食随便吃(土豆条、地瓜条、碎玉米、大米的四合蒸饭);每餐一个蛋(复兴会养殖场提供);每顿都有肉(鸡鸭之类的管够);各种油汪汪的肉汤(罐头厂的垃圾,各种鸡鸭猪牛羊的骨头炖的)。这样的饮食,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西天极乐般的享受。

这几天下来,除了有点“蛋蛋的孤独”,胡二狗的恐惧感基本已经没有了。他觉得,如果那位拉他们来的大老爷,能一直这么供自己吃喝的话,真的像父母想象的那样,给大老爷当家奴,当使唤小子,也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情。

当然,如果要是能看到自己的三弟和四弟,那就更好了。

胡二狗的美好生活并没有继续持续。或者说,除了他的那个“蛋蛋的孤独”没有了之外,其他的待遇倒是照旧。可是,他却不觉得这样的日子持续下去一定是个美好生活了。因为军训开始了。

已经过了一年多军营生活的复兴军各级士兵干部们,并不是很情愿来这个所谓的少年军里,给“小崽子”(复兴军战士们对学生们的私下称呼)们当先生。他们被抽调出来的时候,都有些不愿意。因为部队生活简单明确,一点麻烦也没有。这就导致了他们不喜欢动多余的脑子,总想呆在部队的环境中生活。

可是王书辉也没什么好办法。目前他能掌握的师资力量,就是这些在复兴军里接受了超过一年系统的现代小学教育,基本具备了现代社会小学三四年级文化水平的士兵和干部们。

王书辉知道,让小学生教小学生,这在现代社会的教育理论家看来,是很不靠谱的事情。但是,王书辉也没有什么别的选择。

实际上,因为部队生活的稳定性和封闭性,目前复兴会下属各部门中,复兴军的平均文化水平是最高的。

部队的生活,除了要在农忙时节支农之外,一般都是早晨和上午进行军事训练,这用的是身体。下午学专业军事知识,晚上学文化知识,这用的脑子。和其他工农和经济部门相比较,他们可以用更加固定的时间来学习。所以,复兴军的普通战士,明显比农业处和工业处的普通农工的知识水平更高。

用小学生教小学生,历史上,新中国建立起来之后,直到新中国培养的新时代学生成长起来之前,都得算得上是一种常态。到了二零零年之后,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里,教小学生的老师,大部分也都是老牌子的小学生。还是在国家全面开展了支教工作之后,这种情况才最终改变的。

不过,王书辉肯定不能一直让小学生教小学生。他的第一批学生,因为实在是没办法,只能采取,小学生教小学生,初中生教初中生,最后中专生教中专生的办法。

王书辉的计划就是,白天老师教学生,晚上自己教老师。到了中专阶段,他还得在现代社会请人拍一大批,各个专业的,经过选择的,和他的人才建设计划以及工业建设计划相符合的,中专教学片,最后用这些片子给教师上课。

想要给三千个学生上课,他自己一个人可能办不到。但是,按照每五十个学生配备一名老师的标准来说,给三千个学生需要的六七十个教师上课,这一点王书辉觉得一点儿难度也没有。

王书辉给学生设计的课程也是当真不难。小学三年,只有政治/历史(初级唯物史观教育)、算术、语文、物理(基本常识)、化学(基本常识)、生物(基本常识)和军事训练,这七门课程。

初中三年,只有政治(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语文和军事训练,这和小学对应的七门课程。

中专就不是每个人都能上的了。只有在政治、数学、语文和军事训练这四门必须达标的课程上达标,之后再加上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这三门课中的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的考试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才能继续按照专业划分去读中专。中专则是按照近现代工业体系的需求设置专业。

王书辉觉得,按照十取一的标准,能有个三百人左右的学生,最后达到中专要求就不错了。现代社会的高中录取,要是认认真真的搞,而不是随便什么人交了钱就能往里拉的话,都不一定能达到这个比例。

不过,说实话,王书辉觉得即使是上了自己的这个中专,学生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王书辉在教材的编定上,是按照建国初期的教材选编的。就是这样,很多中学课程的内容,因为应对明朝末年这个时空过分的超前,王书辉都没有选用。

王书辉把很多超前的科学知识,都作为后备内容,准备在建立起全国政权,进行了小学普及之后,建立国家级别的大学的时候,才拿出来用。

小学三年,中学三年,中专三年,这就是王书辉的九年教育计划。实际上,如果按时完成了这个计划的话,大明朝还没有灭亡呢。1630年的大明朝还可以继续苟延残喘十多年。那个时候,王书辉的第二批学生都已经毕业了。

和这所作为正规学校的复兴学校不同,针对工业部门设立的工业学校;针对医疗部门设立的医学校;针对部队设立的军事学校等各种复兴会现有学校,目前都属于阶段性的,半脱产的,临时培训班性质的学校。王书辉准备在首批学生的三年小学教育完成后,再把这些专业学校建立起来。

他觉得清末弄的那些什么陆军小学堂,海军小学堂之类的专业学堂是很搞的。进行专业教育,至少学生也得具备小学的基础知识,和各种初级的专业知识之后才能进行啊。

也不怪鲁迅那样,矿路学堂毕业,之后又接受了医学教育的人,转行当了作家。胡适那种最初学习农学专业的人,后来也变成了作家。

清末新政乱搞一气,专业的教育体系,因为没有相关的教师建立不起来。表面上好像建了不少大学,但是最后什么正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没培养出来。反倒是弄出一帮帮的,换了一层画皮的,假冒伪劣的文科生,真正的封建文人的出来。要不然建国以后,全中国怎么也找不到几个真正的工业建设方面的大学生呢。

作为一个文科生,王书辉是很瞧不起清末民国的那些文人的。他们也配姓赵么!

现代社会科学,那也是建立在统计学,建立在社会实验的基础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