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骁将-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不隔一会儿,刘宪、刘琦、关羽、张飞、孙乾等人也陆续出账,只有赵云身为刘备的亲军主将,是一步也不得离身。

刘琦酒色过度,旦旦而伐甚至是愈见虚弱了,天寒地冻的不敢多呆,向刘关张孙等人一行礼,匆匆进了马车。

孙乾送刘琦离去,自己也身负重任,随即告退,剩下的刘宪、关羽被张飞一拉,都到了他府上去了。

一间暖室当中,刘关张三人一边吃酒,一边闲谈着当前的战事,触及的自然是曹操那七十万大军。

依旧是如泰山压顶一般的重力,这七十万和八十万说起来少了十万,可细细想来却没什么两样。

“关某从军二十多年来,从没在水上战过一场,也从没想过要在水上一战。却不想今日要赖得这条长江天堑护佑。”尽饮了一杯酒,关羽脸色愈发的潮红了。

“俺老张也是,生的那幽州涿郡,大点的沟沟都见不得,一向是马上天下。现在要躲在这大江后头才过的安生,心里头真是……嗐……形势不有人啊!”

“是啊,形势不有人!”刘宪饮了一杯温酒,心中也生了好生的感慨,什么时候自己这边也能浩浩荡荡的开出来五六十万大军,“曹操,兵锋正劲,气焰正高,数十万大军汹汹而来,江北陆战再无人是他敌手。也只有这长江天堑才能挡住他放马南下的铁蹄。”

一句俗话说得好:南船北马。

北方,平地说,河流也少,当为马上争雄,水战是少之又少。而江淮一带,荆州、江东两方,每每交战却是水战第一,陆战远逊。

“两栖将军”,刘宪莫名的想到了当年自己给江东众将起的绰号来,不由得呵呵一笑。

老一辈的程普、黄盖、韩当、朱治,当打之年的周瑜、鲁肃、吕范、蒋钦、吕蒙、陈武、凌操、董袭等,再年轻一些的凌统、朱然、朱恒,便是少了甘宁、丁奉,折了虎胆周泰,这天下间的水战之将,江东依旧是独得其七,而余者尽在荆襄。

年初黄祖所部尽末,荆州水战就只剩下了蔡瑁、张允。今日他二人再授首,曹操手下已无水战将军。换上的毛玠、于禁具是陆上军将,做那水师正副都督,倒还不如让粗通水战的文聘来做的更好。

刘宪想到被自己挖过来的甘宁、丁奉,赤壁之战后荆州水师有此二人坐镇,发展壮大,便是正面顶不住江东,却也能牵制一二,且江面安全更能上上几个等级。向历史上,关羽伐曹,最后关头却被吕蒙轻易偷袭得手的事情是再也不会发生了。“曹操,败期近矣!”

悠悠然,刘宪轻声说道。

可谓一语惊满堂,虽然室内只有关张二将。

“元度”,张飞睁大一双牛眼望着刘宪,“他怎么的要败了?”

关羽却眉头一锁,细思之后语气惊异的问道:“元度,你对那周公瑾就这般有信心?曹操可还有七十多万人马,江东军才五万人,就算毛玠、于禁再不善水战,周公瑾想要破曹也是几近不可能的啊!”关羽接下提到了三天前的三江口一战,曹军水师在蔡瑁、张允的指挥下不堪鏖战,被五万江东军杀得大败。但江东军兵少,而曹军兵多,最终不过是双双罢兵。

“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曹军败一阵,并不稀奇。但蔡瑁、张允到底生在荆襄,谙习水战,曹军纵然败了他们也能调遣周转,仗着兵多耗着江东军,可毛玠、于禁能有这等能耐?”刘宪倒不是对周瑜有太多的信心,他是对演义有太多的信心,历史的轨迹是伟大的,十年来他自己多次有撬动轨迹的机会,可最终还是要顺应历史洪流而下。“再说,曹操兵多,单靠战阵之威自然不能全全杀败,用计才是正经。只要能放上一把大火,足以烧掉他七十万大军。”

“火”,关羽低语一声,“元度,莫非忘了大火袭营当有风助,此际正值隆冬,大风来自西北,那里会吹东南风?”

“呵呵”,轻轻一笑,刘宪持杯倒靠在身后的软榻上,“自从主公入荆州之后,我就在想曹操若是南下了,该如何应对。想不出办法,但我却可以肯定的是,到时候我军情形不管如何,这大江之上却是定要上演一场龙争虎斗的好戏。”

“江东地广而民稀,兵力一共也就十万余,还要防备山越蛮族,能抽到前线的最多也就是个十万。而曹操,一统北方之后,大军南下少说也要有三五十万人马,江东要胜,保自己一方平安,则只能用计而非以力搏。

水战用计,自然是火计最佳。

而看其天时,夏秋之际江淮之间天气闷热而又阴雨绵绵,北方铁骑前来,战不得施,又要水土不服,病疫定会将来,于其军不利。而若把时节换到冬春两季,江淮少雨,则北方铁骑可横行驰骋。而大风吹至西北,也于曹军渡江有利。

所以,我连续七年命人记录江淮冬季风向,发现其中有五年都吹过东南风,且都有二三次之多。最近更是连续了三年。不过时间都不长,其中最久者也才过两天!”

第三卷生死几丈夫一百二十六章关某服了

“要是那样,不要说是两日,便是一天也就足够了。”听得刘宪早在七年前就想到了这些,更是命人一连七年记录冬季风向,张飞彻底是服了。

从他那双大眼中,任谁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一股敬佩之情。

之前张飞相交刘宪,自觉地自己武力胜过刘宪,所以心底虽然自认统兵不如却没什么敬意。而现在……

关羽那双细狭的丹凤眼在这一刻睁得圆圆的,望着靠在软榻上悠然品酒的刘宪,自矜高傲如他,心底也不能不说上一个“服”字。

刘宪可没想到自己的这几句话会起到这般的效果,他最初之时,是因为见到这个世界是以演义为版本的,心中对诸葛亮借东风那一段起了好奇之心。而他在合肥安坐不多时,孙策死讯就传了过来,令人细查之后确是有于吉的身影,而“堆积求雨”也是为万民所亲睹。

刚开始时,刘宪心里头还被吓得咯噔一下,这世界上真有仙人不成?可后来他慢慢的品出了味来了,于吉“堆积求雨”并不是什么仙法神术,而是正如那孙策所言——晴雨乃天地之定数,妖人偶乘其便,你等何得如此惑乱!

但与孙策理解有所不同,于吉这个妖人在刘宪心目中是与“智近于妖”的诸葛亮有几分相似。

于吉敢“堆积求雨”,还在求雨之前谓众人说:“吾求三尺甘霖,以救万民,然我终不免一死。”这不是他能掐会算,知道自己气数已尽,而是他看出了孙策刚愎,认定的事情就不会改转,所以才这般说。

而堆积求雨成功,那也是于吉熟悉天文气象,阴晴转化,且又经验丰富,查天看色,已然能“算到”这日有雨的。

这等人就像是古时候的气象专家,虽然没有卫星云图,也没什么先进仪器,可凭着胸中所学,和对天文气象的常常关注,“算雨定风”,真是妙不可言!

想来那诸葛亮七星坛上借东风,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吧!

“关某服了”,刘宪思绪跑到了九霄云外,正在那胡思乱想之时,耳旁突然传来了一声晨钟般的轰鸣声。

“哎,云长,你这不是臊我。”回过神来,刘宪见关张二人神色,心中大为意外。“我这无才,单是心细尔,勉强算称得上是识天时,与那些熟天文,知天象的高人,差的还太远。”这话倒不是谦虚。

“哈哈,就凭这些,元度已胜过我与三弟良多。”关羽幼年时家境并不好,成年后流落江湖直到现在已经三十年,虽然一直用心潜读,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但毕竟不是专业出身,而自学成才的他对那些“高人名师”同样也很是瞧不上。

张飞却在这一点上同他相反,虽然性格暴躁,对士兵动辄打骂以为常事,可对读书人却是十分的尊敬。听到刘宪口中说道“熟天文,知天象”,不由问道:“这世上当真由此高人?能知道天象?”

“怎么没有?华夏数千年,这等人是层出不穷。”换一个更舒服些的姿势,刘宪给二人提到了他刚才想到的于吉。

“此人看似一寻常道士,实则不然。当年上书桓帝相士襄楷对此老推崇备至,言其曾得神书百七十卷。想来是得过什么高人的衣钵!”刘宪低声一笑,“这才能能算时求雨,孙策杀此人,实无必要。”

“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倒是有几分似张角。只是老头七老八十了,又怎么搞这乱子,孙策却枉杀了好人。”张飞对于吉的那一身本事却是羡慕,“这老头若不死,倒也能拉来算一算什么时候起那东南风!”

“三弟又在胡言了。”关羽点着张飞一笑,神色中较之以前却是轻松了很多。“听元度这么一说,我这心里就像是去了一块大石一般,轻松了好多啊!”

“云长该像我这般才对,那水战就让周公瑾去头疼,反正军师也在,咱们何必多那几丝担忧。与其去想,还不如想想如何夺了南郡,占那襄阳。”荆襄九郡,南阳就不提了余下的八郡,刘宪却是有全吞之心的。

如今,江夏在手,阻住了江东军西去之路,这荆南四郡已然是囊中之物,而一直为江东偷窥的南郡,再向北的襄阳、竟陵二郡,却是荆州真正的精华所在,更是不可能让给江东。

“南郡,襄阳”,关羽听了不由一呆,“我军进军江北,必须等到江东兵马大破曹操,周瑜破了曹操必然会顺势杀到,抢先一步攻占南郡,我们难不成就要和他翻脸?”

“如何能和江东翻脸,曹操便是败了其实力依在,远不是我们一家就可抵挡的。”刘宪手指沾了沾酒水,在桌案上画了起来,“曹操大军屯乌林,背靠南郡,此必要有亲信良将把守。我军刺探在江陵城下见得城头处飘着曹字大旗,想来该是曹仁驻守。此人军机不可小视,手握重兵,背依坚城,周公瑾天大能耐一时半会也拿不下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等屯兵油江口,留心观看,未必不能一击得手。如此南郡在手,也便消了江东图谋荆州的打算。”

“大哥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