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震倒在地。
曹将来不及看清那人是谁,趁那人收剑之际,举刀向他左手砍去。不料那人反应极其迅速,一个急转,便用剑身架开了他的刀锋,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招架就震得他虎口一阵发麻。
倒吸一口凉气,趁着几个属下上前来架住那人,曹将忙定神打量。却见那刘备军之将也是身披一套鱼鳞战甲,头上没戴头盔仅仅是束着一道赤巾,身份至少也是校尉。
“贼将厉害,兄弟们一起上!”曹将大声怒吼着,招呼了身边亲兵,就向着马忠扑去。冲杀中脚尖在城墙地面上一碾。一杆长枪贴着地面快如闪电般的向着马忠扎去,环首刀一扬团身杀到。
曹将自然不知道眼前的刘备军之将便是此次攻城战前军五千精锐的统帅之人,马忠马德信,一身武艺虽比不上阳群,却也是当世一流的战将。刚才的那一照面,他就知道马忠的武艺较之自己高出很多,若是与此人为敌,那自己绝不是对面之人的二十合之敌。然而害怕归害怕,既无退路可走,便只有拼上一拼了。
刘宪在冷静地观察着城头的战况。
兰池城已经吞噬掉了近两千刘备军士卒的性命,损伤的更是不少于这个数目,全军一万步卒已经用上了七千,城头虽然被接连冲开了多处缺口,但几处断口很快又都被曹军夺了回去。十具冲车也已经损毁了四具,城门已经被撞开,可里面都已经被土石给堵死了……“刑茂、韩德,带两千兵,转攻西门。要快——”
曹军守将现在几乎已经绝望了,与马忠样的一流战将对抗,对他来说实在是力不从心。他能支撑到这一刻,已经是个奇迹了。凭真正的实力,他不认为自己能在对方的剑下走过二十合。
曹军士卒的鲜血已经溅满了马忠的战袍,这本是他习以为常的,到现在为止倒在他剑下的曹军士卒已经超过了三十多人,对面的曹军小校手里的战刀都被他劈飞三次,可依旧没斩杀了此人。
曹军校尉此刻手中握着的战刀已经换了好几次,尽管他全身都在发颤,但是他知道自己仍然必须身先士卒,面对眼前这个最可怕的敌人。
原因很简单。虽然对面的敌人不大可能分辨出来他这个浑身浴血的校尉就是兰池的镇守之将——否则那刘将绝不会容他活到现在,但是每个曹军士卒都清楚地知道他的身份,他是兰池军阶最高的武将,是全部曹军的鼎石支柱。他若表现出半点害怕的情绪,城头这个口子的士气就可能瞬间崩溃,继而影响到临近各部,以至于蔓延到整个北城。最终导至城池的破灭。
冷汗浸透了这名倒霉的曹军校尉的内衣,浸湿了他的额头,盾牌早就丢掉了,现在所能做的只是一双手紧紧握住缳首刀,与周边的将士一齐对抗眼前的刘将。他们的脚下,到处都是尸体,有刘备军士卒的,也有曹军士卒的,躺的横七竖八……
“杀啊!杀啊!”曹将在声嘶力竭地吼着,他在给自己打气。此刻哪怕是从后方飞来一蓬箭雨让他们同归于尽,他也心甘情愿。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下一刻。
马忠盾牌遮挡,同时挥出利剑,甚至没有听到什么声响,曹将手中的环首刀就已经再次被磕飞了出去。青锋利剑带着锐利的劲风,顺势在他的前胸扫过。
“完了!”曹将脑中已先闪过一个念头,紧接着,一阵剧烈的疼痛从胸口传来。
“啊!”曹将与马忠同时发出一声惨叫。他的胸口被砍了一条尺长的伤口,剑刃破甲而过,鲜血不断涌出,剧烈的疼痛几乎让他立时晕死过去。而马忠的左肩上,则正中一枝羽箭。
受了冷箭的马忠恼怒地大吼一声,回手一剑,将肩头的箭杆削断。
“将军死了,将军死了……”
马忠气急败坏,正欲找出那放冷箭之人,却见当面曹兵各个惊慌无比,向外溃散而去。不少曹军士卒还在惶恐的喊道:“将军死了……”
将军死了???马忠反映了过来,眼神惊异的打量着面前倒下的这个披甲小校,没想到这人竟然是兰池曹军守将,真是太意外了。如果早知道,就更早的送他一命去黄泉了。
守将的阵亡让整个北城的曹军士卒都慌乱了起来,而相反的刘备军却是无不是士气大增。此消彼长,几乎是在刑茂、韩德领军克西门的同时,北城门也彻底被刘备军所攻陷……
“死伤总数接近五千人,阵亡数目在两千二百人上下,重伤之数是六百余……”
听到汇报上来的数目,刘宪轻虚了一口气,好歹还留下了一半步卒,虽然另一半已经报销了。
五千骑军固然能够壮大声势,可对于攻城却是没有多大的用处。攻城战靠的还是步军。
兰池五千军,后方还有三千,步军总兵力只有八千人了,便是算上骑兵,也只有一万两千多些。就这点兵,该怎么用才能策应动西线呢?想到游弋在渭水之上的那支曹军水军,刘宪感觉自己脑仁子有些疼了。
如果渭桥还在倒也罢了,可现在东西中三座渭桥早在李郭之乱时就已经全都毁弃,到现在都二十年了。
该怎么样才能过河呢?
ps:渭桥——汉唐时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东、中、西共有三座。中渭桥。秦时始置,本名横桥。秦都咸阳,渭南有兴乐宫,渭北有咸阳宫,建此桥以通二宫。汉更名渭桥。
2。汉唐时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东、中、西共有三座。东渭桥。汉景帝五年建置,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北灞水、泾水合渭水处东侧。
3。汉唐时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东、中、西共有三座。西渭桥。汉建元三年建置,因与长安城便门相对,也叫便桥或便门桥。唐名咸阳桥,其时长安人送客西行多到此相别。
诸桥都屡建屡废。唐末后废弃。
第四卷征伐天下三百七十二章长安攻略(一)
三百七十二章长安攻略(一)
“唉——”夏侯渊恨力一拍身前的桌案。满脸掩不住的懊悔之情,“所托非人,所托非人啊!”
这才两日的时间,北线三镇就全数失守,两万五千军力全军覆没。错非丁斐已经死在了漆县城中,否则若还活着站站夏侯渊的面前,必会被盛怒之下的夏侯渊下令斩成肉泥。
四分之一的兵力,就这么的毫无价值的丢在了北岸,夏侯渊可谓是痛煞心田。而更让他伤神的是,北线突然之间冒出的大窟窿,他又该拿什么去填补?
增兵细柳吗?夏侯渊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雍州十万军力,超过半数被夏侯渊调集到了雍——郿一线,北线又布置了四分之一,余下的两万兵力撒散在包括长安在内的八九个布防要点上,兵力已经是少得可怜了。
就以现在的长安城为例,其内的驻防兵力就已经不足万人了。再拨调兵马增援细柳,那长安城就是一座空城了。
“德容(张既表字),依你之见,今时局面该如何应对?”夏侯渊平静了一下心中的怒火,抬头望向左手下坐的张既。
张既也是面带愁容,与夏侯渊一样。他也没有想到北线漆县、谷仓城、兰池三地会丢失的如此之快,而且毫无价值。从逃难回来的零星几名士卒口中,张既已经全面了解了北线战事的前后经过,漆县和谷仓城可以说完全没有发挥出他们应有的作用。
张既心中暗估,感觉那两地能让刘备军付出两三千人的代价就已经是不错的了。而兰池一战虽然打的见真火,可守城的兵力并不是之前所想象的上万人之多,而仅仅是两千惊慌失措的生力军和不足三千人的更无士气可言的残兵败卒。攻城的刘备军也不是之前所想的连连苦战之后精疲力尽的残军,而是一支轻易获得连场大胜,士气正是高昂奋慨的勇锐武之军。“刘宪,又让他胜了一阵。”
无法否认这一失败,之前的张既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身为刘营首将的刘宪竟然放弃了西线二十万步骑大军的指挥,而转身投于北线区区两万多人规模的一支偏师之中。但现在事实说明了一切,北线的刘备军偏师人数虽然少,可作用委实是一个大字了得!以同等兵力连克坚城,生生的在长安外围防线撕开了一条直达内心的通道,刘宪确实是有本事,这一仗打得漂亮!
“将军。”以张既的身份,同张郃、徐晃一般,并不用对夏侯渊时时刻刻都用‘大将军’的敬语,甚至在寻常私下时,直接称呼夏侯渊的表字‘妙才’也未尝不可。“勿躁,勿躁!”
“刘宪宁愿放开西线主力,而屈身北线一支偏师之中,其所图必然甚大。如今我军北线三镇尽数归落敌手,刘备军与我长安仅渭水一河相隔,但既敢断言。此必非刘宪最终之所图也。越渭水,南下长安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张既站起身来,走向厅堂后壁悬挂着的雍州地域图,“将军请看——”
蜿蜒而延伸的渭水就像是一条长龙一般横贯关中,丢掉了西线之后,曹军二次组建起的防线乃至于后面的数条防线,都是在依靠渭水一线做依据的。“我军已经丢掉了兰池,可以说西线主力兵马回撤长安的陆路通道已经断绝。但这点并不意外,兵马做部署之前我们就考虑过这一点,只有水军在手,整个渭水到处都是我们西线兵马的退路。”
“兰池正对面就是杜邮,刘备军当即南下必然不成,他们一无渡水用具,二无足够的兵力,渭水纵近在眼前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当此之际,东渡泾水刘备军同样不可取,所以刘宪应该是向西而动,趁虚攻夺细柳等地,拿下了细柳、槐里,一可以策应西线刘备军的攻势,二可以寻机过河。除了兰池杜邮一线。整个渭水西侧就只有槐里——细柳一线的水面最易渡过。”
“我军有水军在手,可纵横渭水无阻,这一点刘备军肯定知道。刘宪也应该清楚,他攻袭兰池,即使再拿下细柳、槐里等地也不能直接将我军西线主力围困当中。我军完全可以乘船渡渭水涉南岸,之后再折回长安。所以,要想尽量创造出刘备军攻拔长安的机会,那就必须要在我军西线主力会师长安之前消灭他们,也就是隔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