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个父亲给你们盖上一座雪屋!”川蜀可是少有能见到如此般的大雪。今日又闲来无事,刘宪心念一动,索性就引着儿女好好地玩上一玩。
“雪屋?”四个孩子都是一脸的迷茫。在他们的脑海中——雪,只和打雪仗、堆雪人能够得上联系,跟屋子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父亲骗人,雪这么可以做屋子呢?”趴在刘宪怀里的刘琬第一个抗议道。
“呵呵,不信,那等会儿就让你们看看!”放下怀中的小刘琬,刘宪又对四个孩子说道:“先上一边玩去,过会就让你们蹬掉眼珠。”
伸手从腰间抽出利剑,刘宪蹲下身子摸了摸地上的积雪,很厚实的,相比底下的那些应该压的还可以吧!
他是无意中想起了爱斯基摩人的冰屋来,有心垒上一个,但想到下人们打冰也不容易,而后院水潭中的那些冰厚度、体积也都不够,便转念想到了雪屋来。
自从刘宪挖了第一个冰窖后,成都豪门大户储冰之风日盛,到今年差不多上等人家是都有了自身的冰窖。
有了冰窖就要趁着天冷去打冰,而这冰冰,冰质有好有坏,想要打上晶莹剔透的冰块来,不但要到大江大河中去,还要这天气最冷、更寒。
刘宪知道过了零度水就结冰,但却不知道冰块的形成是由冰晶不断生成、不断长大造成的。流动的水流会阻挠了晶核的长大过程,可冰块的生成全靠的是冰晶核的不断生成。
在河水流速相对稳定的地方,其晶核在一定低冷温度下就会不断生成,其生长过程中晶核又不断被流水所打破,如此,致密、均匀的冰块就产生了,这样的冰块通体秀明剔亮,自然也就冰质上佳。
而若是人为造冰,因为水往往缺少流动的机能,它的冰晶核可在温度冷却的趋使下不受干扰的长大,同时又与其它晶核不断碰撞,使晶核粗大,各向又交叉,不均匀,这时的冰块就不透明,密度也很差,不易保存。但无疑,这样做会很省力。
刘宪并不十分明白其中的奥妙,可这不耽误他派去人江河中取冰,反正他府上人力充足,在冬季严寒时节里,从沱江、岷江里选出的坚冰,其可硬度之强与一般石料都相差无几。
所以,对于这样的冰料,刘宪自己也不好意思太过浪费。因为,这个时代,单靠刀斧劈砍,在江面上打冰实在不容易,也很危险。
拂去上面的虚雪,刘宪挥剑而出,横砍竖劈,不多时就在地面上取出了十多块块不甚结实的雪块来。
将雪块在地面上立起,十二块围了一圈,开一缺口。刘宪再命下人取来一壶温水,等那下人到了后花园,温水已经凉的扎手了。而刘宪搭拼的雪屋也垒起了第三层来。
雪块到底是比不得冰块,再加上搭雪屋雪块都要缓缓向内靠拢,只到了第三层就已经有些摇摇欲坠了。
刘琬等四个小孩早就放掉了自己的玩闹,围在雪屋周边一个劲的打转,还时不时的用小手在雪块上捣上一捣,随着刘宪玩笑的呵斥以及小孩清脆的笑声,本就危险的雪屋更加的摇摇欲坠了。
“老爷。”那下人来到的时候,正巧看见小刘坚一个雪球砸在雪屋的北面,摇摇欲坠的雪屋再也无力支撑,哗啦啦的接连掉落了七八块“雪砖”,被砸中的那个地方,第三层连同第二层全部塌陷。强憋着笑,那下人忙将上前去。
然后刘宪一脸郁闷的将掉落的雪砖中还能继续用的三块给补上,之后指点着那名下人小心的将水淋洒在已经搭建起的基础上。
辛辛苦苦,埋首样品中一个多时辰,临近了中午,马氏、貂蝉才算是将上中下三个级别的赠礼给定了份下来,又亲自给糜竺、简雍、孙乾以及诸葛、庞统、张赵黄魏陈等人挑选了出来样式不同的礼品来,忙活的头都晕了。
“老爷,公子小姐都哪去了?”坐在靠椅上,马氏双目紧闭,两手不住的按揉着太阳穴。
“回夫人话,老爷跟公子小姐都在后花园搭雪屋呢!”伺候在马氏一旁的贴身婢女搭口说道。
“搭雪屋,莫非屋子还有雪做的不成?”貂蝉两目微闭,一双纤手也是在不停地轻揉着两侧的太阳穴,此时闻声却也不禁好奇的问道。
“可不就是雪做的屋子。”貂蝉身侧的贴身女婢接口道,“老爷在后花园搭雪屋都快一个时辰了,听人说差不多就要好了。”
在刘宪身前帮手的那下人来来回回拎了七八壶水,已经把刘宪搭雪屋的消息传了个遍。先是在水房,然后通过往来打水的家仆、婢女如海潮一般,迅速蔓延到了整个上将军府的每一个角落。从大门门庭站哨的,到厅堂中马氏、貂蝉二人的婢女,那速度,真不是一般的快。
“走,看看去——”听得出自己身边婢女的那无法掩饰的好奇心,马氏貂蝉心里头也很是好奇,再加上也怕玩闹起来了那四个孩子不知轻重,若是一直在雪地里玩耍了一个时辰,可是了不得了。
急匆匆的走到后花园,就见一些闲来无事的家仆、侍女都在那围着好稀奇,而在花园内的一个亭子里,热腾腾的火盆离得老远都能看到,四个小孩在两名侍女的照顾下正舒舒服服的待那看热闹。
而众人的目光所及处,刘宪的雪屋已经即将完工,只剩下一个封顶。此刻刘宪正在两名下人的帮手下,抬起一块直径两尺多的圆雪盖,慢慢的向雪屋顶上移去……
第四卷征伐天下三百一十一章姜维登门
三百一十一章姜维登门
寒风细雪下,被浇注了近十壶冷水的雪屋像是披上了一层剔透的冰甲。看起来坚固了许多。
“真像是个馒头!”马氏看了一眼,打趣说道。那雪屋的外形可不就像是一个馒头,只不过是一侧多了个一个三尺来高的小门。
“见过夫人,二夫人!”被惊动了的家仆、侍女回头看见马氏、貂蝉,立刻恭敬地行礼道。
“喔……喔喔……”雪屋还没有封顶,四个孩子却是看到了自己慢慢走来的母亲,立刻高叫着从亭子中冲出……
“好了!”终于是把雪盖给盖上了,刘宪拎起水壶就剩下的小半壶水尽数淋撒上,这才丢下水壶拍了拍手。大功告成!
朗笑一声,刘宪转身走向不远处的妻儿,“怎么样?冰雪作屋,还是第一次见到吧?”这玩意在中国注定是没市场的,虽然每到冬季大江南北常有受冻而死之人。
一是大雪扑天盖地而落的不多,二是雪屋易破,想要坚固还需要做冰屋,而在中国,冬季取冰极困难也危险。地域不同,爱斯基摩人的“冰雪屋子”在北极是一项极重要的发明,而在中国却不过是一个供小孩玩耍的玩意罢了。
“父亲”,雪屋,刘琬是第一个钻进去的。出来后径直跑到刘宪三人跟前,叫嚷道:“那里面不冷,比外面好多了。”看得出,对这一点她很是好奇。毕竟在这个年代的人理解中,冰雪建造的屋子,里面应该是奇寒无比的。
对着刘琬好奇又有点迷茫的表情,刘宪宠溺的笑了笑,对这一边的马氏、貂蝉说道:“你俩放心就是,那里面比外面还要暖和多了!”其中的奥妙所在,刘宪自己也早就忘到了九霄云天外,只是牢牢地救助了一点——里面比外面暖和。
过年节,那就要高高兴兴、欢欢喜喜的过,玩,要玩的痛快、肆意,日子要过的舒坦顺心。笑颜中,刘宪脑子里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转到了除夕当日,大清早一起来,阖府上下就开始做起了新年之前最后的准备。一些食材份份齐备不说,还有饺子要包。
这饺子历史上本是张仲景发明的,但在刘宪到来之后就舔着脸将发明权据为己有了。当初在河北,他为了给自己打响一些名头,初有资本之后便在年前冬至那一天起于邺城四门搭起食棚,架起大锅,煮起那大大的羊肉饺子,分食于邺城贫民。
这年代北方冬季天气很是寒冷,又不想后世那般有手套、棉帽什么的,以至于不但是贫民就连不少达官贵人也常常被冻坏耳朵。
羊肉能御风寒。补身体,最适宜于冬季食用,只要在参加一些驱寒的药品,煮食之后对烂耳很有疗效。刘宪最初那一年,心中念家,临到年节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饺子,便借口驱寒疗耳做出了天下第一盘饺子来。
这饺子,大异于此时的吃食,味道比起煮熟的白肉来可强了很多,所以先通过他大嫂传入袁绍府上,然后再由袁绍府上传遍整个河北达官贵族之家。加之第二年,刘宪财力颇有充裕,在四门搭棚施舍,却也将饺子带入了民间。自此算是彻底夺去了张机的发明权,而且饺子也不用经过千年演变才被正式唤作“饺子”,直接一步到位。
袁绍大败,直到袁氏集团覆灭,夺袭了河北之地的曹魏集团也随之引进了这一新鲜吃食,待到刘宪在淮南等地的发展,赤壁之战还没到便已经蔓延于荆襄了。随着淮南部分百姓归入江东,以及刘备军入川。整个天下饺子一食已经是沸沸扬扬传的齐全了。也算是他刘宪在吃食方面和习俗上的又一大功劳!
天一黑,上将军府上上下下都点起灯来,刘宪下午出府去州牧府赴宴,临近夜色了才带着一身酒气的返回家中。前门庭到院子里,沿途的杆子上挂着一个个大红灯笼,将整个刘府装扮得红火喜庆之极。老刘忠等一般亲信家仆已经在前院摆好了供桌,只等到了时辰,就可以拜祭祖宗。
刘宪在筵席上与一班武将拼了一肚子酒,此时却也是再和一家人团团围着桌子坐下,满满一桌的吃食刘宪也就是浅尝了一小碗饺子。但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守岁,言谈笑语中漫溢的却是一股温馨的和家之乐!
…………
“罪将姜冏携小儿姜维拜见上将军!”
正月初八,等刘宪府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少了之后,一直在心里面挂念不已的姜冏收拾着家中全财,在街上购得了一份礼品赶了过来。
踏入上将军府门庭,姜冏说不出自己心中是什么感触,有羞愧,有难堪,有无脸见人发自心底的痛苦,诸般杂乱的神念在他心头轮回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