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舸日夜巡查于沔水河上。这般周密的防范,曹操若还能遣军南渡偷袭成功,刘宪就是认栽,也心服口服。
“咚咚咚……”
绵绵不息的战鼓声以及低沉的号角声响彻长空,蜿蜒曲折的山谷河道中,曹军海潮浪涌般席卷向前。
一杆大旗烈风招展,硕大的“曹”字帅旗,在无数兵将的拥簇下闪耀着无可遮挡的光芒,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太中大夫都亭侯贾诩
丞相主簿司马懿
前军师相国东武亭侯钟繇
军师祭酒千秋亭侯董昭
左将军益寿亭侯假节钺于禁(一千七百户有分户五百)
荡寇将军都亭侯张郃
平寇将军都亭侯假节徐晃
讨逆将军延寿亭侯文聘
武卫中郎将关内侯许褚
中坚将军灵寿亭侯曹真
中领军东阳亭侯曹休
……………………
……………………
文臣武将,或公服或戎装。不行与军伍之中,就随侍在曹操车辇左右。四边周围,虎豹骑、虎卫军,铁甲森森拱环护佑,曹操安坐于车中,但一种威严肃穆间慑人心魄的气势却附罩全军。
精锐!二十万真正的曹军精锐!
自赤壁大败后,寻年积累,转战淮南征战漠北而磨砺出的精兵强将。
盾扣臂,刀按手,枪如林,箭如雨。二十万披着黑色战袍的曹军,其涌聚出的战意,直刺苍天!
出下辨,不战而屈杨驹,兵出沮县,直抵阳平关前。
此刻,雍州刺史尚书武始亭侯张既以及刚刚升任丞相掾的郑浑,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带着一只不少于三万人的民丁运输车队赶到。
一车接着一车,全是不远千里从司隶运抵的攻城器械。
“这联营怕是有二十多里了!”打望这对面呈一百二十度夹角行列的曹军连营,刘宪眼中闪过一抹叹赏,大大小小十七个营寨一般的严正无缺,曹操帐下果然是人才济济。
“嗬……嗬……吆嗨……”
“嗬……嗬……吆嗨……”
“嗬……嗬……吆嗨……”
当面的四座曹军营寨中中忽然响起了有节奏的号子声,刘宪目光一凝,立刻举起手中的单筒望远镜,
待看清是什么后瞳孔霎时间一缩,“井阑么?怎么会这么高大”
井阑——一种高於四五丈(可与城池齐平甚至高出)以上的攻城武器,可用来攻击城墙上的守军,并保护正在爬越城墙的己方士兵。
汉丈——约是2。32米。
远距离时,可为移动箭楼,使己方士兵高度与城墙上的敌军持平,继而使得弓手射程相当。一般搭至3层半高,上半层立弓手前有高橹相挡,以下三层储兵用,两侧以及顶部有搭板、蹬梯,临近城墙后,白刃兵可顺着蹬梯、踏板直接步入城头。底下安上滑轮,移动速度缓慢,惧怕火攻。
顺着刘宪举起望远镜,张飞、黄忠等将也纷纷抬起手中之物,就连没资格配置望远镜的卑将、偏将也是个个翘首北望。
“这怕是有七丈高下。”黄忠惊诧的叫出声来,曹军营寨中的井阑委实搞大了些。
“外面似乎还蒙了一层东西”,张飞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应该是生牛皮,这东西不怕火。”刘宪一口给道了出来。无他,盖因刘备军自家制作的井阑上也蒙了这东西。
“云梯、飞梯、轒輼车、临冲(冲车)、巣车……”望着曹军营寨中出现的各种攻城器具,刘宪一一点出了名来。“看来曹操是真想打一场攻城战了。”
曹军十七座大小不一的营寨中,多多少少各式不同的攻城器械,一眼都望不过来。
“回去吧。明个都有的看。”阳平关自从为刘备军所有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缮,加固加高城墙就自然(高五丈),如城门内外的瓮城,拐角处的角楼,与城墙连接的马面(注释1)、马面上的堞楼,还有城墙上的刺敌豁口、外悬的钉耙、荆棘刺等,都是这两年来修缮的。较之张鲁时期的阳平关,如今的阳平关城防力量无疑是得到了成倍的加固。
瓮城——依附于城门,建在城门外(也可是内),与城门连为一体的小城。高与大城相同,其形或圆或方。圆者似瓮,故称瓮城;方者亦称方城。
瓮城只开对外一门,其内不设蹬城楼梯,是以敌军便是攻破了瓮城城门,还会受阻于主城城门。且瓮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此既可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突破瓮城入内的敌人以致命打击。
此种城池防御手段,中原虽有却不常用,就川蜀地区而言阳平关还是首例。而且还是匪夷所思的内外两瓮,不但城门外有一,城门内同样有一瓮城,只是里面这座瓮城连接内城,城门两侧都有勾连上城的楼梯通道。
马面——这个同样是川蜀首例,甚至在整个大汉都有可能是第一次出现。它是城墙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因为形体修长,如同马的脸面,故称做“马面”。他的附加既增强了墙体的牢固性,又在城池守卫战中得以消除战场的死角:一旦敌人兵临城下,相邻的马面上的守夫可组织成交叉射击网,可让来犯敌兵左右受敌。
这种在城墙上突出的马面,每隔二十丈就有一个,上面还各辅修一座堞楼,又称“敌楼”。长宽各一丈三尺,高有两丈,分上下两层,四壁青石堆砌,平山顶,顶部有垛隘相护。
底层面向城内的一面辟拱券门,楼内设木楼梯,上层置楼板,楼上四面各开拱券窗两孔。可为守城士卒躲避风雨、贮藏兵器之用,顶部还可供登高眺望。
阳平关上,那一座座敌楼,就如同林立的岗哨,令初见之人顿生敬畏。楼上的窗孔酷似巨人的耳目,有多数的敌楼,且正对着城内的某条街巷,不但与外,还可对内进行监控。不论在平时还是战时,敌楼皆具有治安防范之功效。
至于那些城壁豁口以及外悬的钉耙、荆棘刺木,就更是一大创新。
城壁豁口,乃是加固加高城墙时特意留出的,开口就出在城头垛口下一丈,向外复延伸出一个小平台,战时己军士卒既可顺事前留下的着通道或直接进入平台(死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或伏于平台口,以火油、长矛等物,焚烧云梯或刺杀蹬城敌军。
而钉耙和荆棘刺,乃是滚木垒石的加强无限版。钉耙,简单的说它就是一去插满了尖刀且刀尖向下的方形木板,由三根铁锁交错平稳重心悬吊在城墙外面。
三根铁锁后连一个固定在城头的木轱辘,只需两名士卒,搅动铁锁既可使钉耙自由上下。轻松看守着两个垛口。至于荆棘刺,形势与钉耙一样,只是方形木板变成了一根扎满铁刺的滚木。
这就是阳平关两年来修缮的成果,如此令人生畏的城防,再加上关后的投石车群,刘宪就不信了——曹操他能舍得用多少兵马来填这个无底洞。
第四卷征伐天下二百二十七章临兵阵列
二百二十七章临兵阵列
“嗬……嗬……吆嗨……”
“嗬……嗬……吆嗨……”
“嗬……嗬……吆嗨……”
节奏明快的号子声响彻阳平关外,一座座高耸的“木塔”,在那嘹亮整齐的号子声中被推出了曹军寨门。
两刻钟后,十架井阑、十辆冲车,整整齐齐的在阳平关正面排成了一列。与它们在一起的是五千名身披重甲手持大刀、长矛的精锐步卒,三千列前,其余分作百人一队各卫一部。
“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
一万骑兵从西北方第三座营寨奔出,万马奔腾若一片包裹着滚滚天雷的乌云,速度飞快的从天边移到阵前。
以井阑、冲车所在为基点,在阳平关上众多刘备军士卒的眼线中一万轻骑犹的化作了两半,一左一右各五千骑。如行云似流水,控马之轻松,变阵之自如,显然这又是一支百战精锐。
一万轻骑直飞至关前一箭之地,这才齐齐按下战马,左右五千骑各为五十重陈列,刀枪齐辉,精光耀日,再次让关上的刘备军士卒瞧得目瞪口呆。
“嗬……嗬……吆嗨……”
“嗬……嗬……吆嗨……”
一万轻骑到位,奔雷一般响亮的马蹄声顿时消散,只有徐徐语音还在众人的耳边环绕。嘹亮的号子声打破了场上的寂静,在骑兵分队飞进的同时,二十辆井阑、冲车协同五千重步兵同时发力上前。
这动静自然也不算小,只是之前被一片乌云似的轻骑踏足声掩盖了。
三千重步兵,为十重陈列,齐步上前“咚咚咚……”,连声、齐整的巨响,宛若是直接敲打在人们心灵的巨鼓,震人胆魄。而随其后的两千重步兵,拥簇着缓缓移动的井阑、冲车,更是是缓缓移来的一群巨人。
“上将军……”费祎心跳一阵加快,那一座座高耸的“木塔”就像是一片压向人头顶的黑云,每一次的蠕动都能让人感觉一阵心悸、一种沉闷。无尽的阴霾顷刻间空气中凝结,一种压抑的气氛弥漫整个城头。
右手轻轻抬起,刘宪止住了费祎的话头,眼神淡然的望着前方,瓮城上——挺立在惊悸中的战士。“精兵,只有从血海中杀出来的才是。”
校场上的严格训练,是练不出一支真正精兵的,他们最多只能称得上是一块璞玉。只有通过战争、通过死人、通过流血,才能让这璞玉去掉多余的杂质,焕发出耀眼夺目的采光。
瓮城,以及正门两侧的守军,共计有五千人,全都是成都新兵大营所属,也就是黄忠带来的那一万人马中的一半。
这些新兵,论军纪军规、战技耐力都要胜过汉中和阆中的老兵不少,可一个缺点就是没上过战场。
没上过战场的兵就不算一个真正的“兵”。所以,刘宪安排他们上来守城,也算是让他们间接地体验一下战阵气氛。
盖因今日是开战的第一天,按理两军对阵主帅应当是对骂一阵,标榜一番自我,然后再遣出大将搦战。
双方斗将后,这才会兵马相交,刀兵相见。
刘宪身边有张飞、黄忠、魏延坐镇,哪里会怕与曹操斗将,必然能搏来个开门红。如此己方士气大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