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故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如今早已经坐上镇西将军位子的他,行军是依旧快捷。
时刻关注着夏侯渊所部动向的斥候立刻将消息传递了回来。
“撤军了?是因为有所察觉,还是……得了西边的消息?”刘宪心中暗自咐道,却也只能让斥候继续跟上查探,而本部则立刻开进郿县。
进到郿县,刘宪却一直没法安下心。陈仓的战事就若是长年的一块心病吊的让他坐卧不宁。
“上将军,上将军……”费祎激动的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急得就快上火了的刘宪就像是屁股下多了几个弹簧一般,刷的一下站了起来。“陈仓,陈仓拿下了。”费祎跑的上气不接下气,脸上却是灿烂无比的笑容。
刘宪听了就觉得心胸一畅,如那猪八戒吃了人生果一般浑身上下十万八千个汗毛孔都是舒坦。“好好好……”
口中是一个劲的叫好,半响了才定下心神,“收缴了多少粮草?”这才是最重要的。没了粮食,陈仓不过是一个战略要地,还是一个看不足的战略要地,给刘宪,刘宪都懒得派兵去。
“足足二十五万担。”费祎脸上都乐开了花,二十五万担这是什么概念,往汉中一运,万事大吉啊!
汉代一担(十斛)是四钧,一钧是三十斤,每斤约合后世的半市斤。如此一担粮食就是六十斤。
行军打仗是极消耗体力的,一月下来每名战士粮食少说也要合到四五十斤,如此加上一些不必要的消耗,如此一个军士每月少说也是八九斗的口粮。
如此算上,陈仓的二十五万担加上郿县的七八万担那就是三十二三万担粮食,可是足够十万大军三个多月的消耗。汉中一线的粮食缺口不但可瞬间弥补,还能多出一个月来。
“传我将令,立即查探夏侯渊动向,要确切。”只要能确定夏侯渊远离了郿县,刘宪恨不得立刻遣兵运粮。
“上将军,上将军”费祎来报的可不止这一件事情,“据关将军回报,从陈仓溃退的路招、夏侯尚部三千余人当日东渡汧水,直接去了雍县。而西南的散关,所留的三千曹军尚无动静。
上将军,路招、夏侯尚东渡。那想来现在应该已经与南撤的夏侯德部汇合。而散关,一兵马不多,二无大将坐镇,陈仓败兵消息定也会传到哪里。何不趁他人心惶惶之际遣上一支偏师,人数无需过多,兵临城下当既可拿下。”
“这个不慌,陈仓一失,夏侯渊就再无翻本的可能,散关先放那不动就是,等再过去了一队人马,再夺散关不迟。”一切以陈仓的安危为第一,刘宪一丁点的风险都不感冒也不想冒。
“马腾现在何处?”两家既是盟友,刘宪当然要去拜见。目下大局已定,郿县这边粮草运送完毕后,也就要提兵撤往陈仓了。
“关将军所报仅是出了番须口,至于现在确切到了那里,确实不知。但想来也该是渝糜。”费祎觉得这事情没什么疑虑的地方,除了渝糜城外,马腾还能到哪里去?莫不会发兵攻打雍县?磕掉他俩门牙,也伤不了雍县分毫。七万骑兵进攻五万多守军的雍县,傻子才会去干。
马腾此次出兵七万,老家除了二儿马休留守外,长子马超、三子马铁,侄儿马岱,以及手下大将如庞德等系数前来。
开始时倒也是气势汹汹,很快就拿下了安定、北地两郡,并攻入天水,与韩遂回师翼城之下。那个时候的马腾应该是意气风发吧,可这么多天过去了,翼城就像是铁铸的一般依旧坚不可摧,反倒是他和韩遂引以为豪的精锐铁骑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渐渐失去了锋锐。
士气不振,战马凋瘦……
“马腾啊马腾,你自负是马援之后,汉之忠臣,但这个“汉”字在你心中究竟占了几分,我却是不知?”
第四卷征伐天下二百二十三章马氏父子
二百二十三章马氏父子
“父亲,陈仓确已被刘备军所得。统兵大将便是关羽义子关平。”被刘宪惦记着的马腾此刻确实正在渝糜。他一路追击夏侯德南下,但雍凉间消息断阻多日,却也是对关中局势所知不多,不知夏侯渊为何突然南下。是以沿途皆小心翼翼,唯恐中了圈套,在探知雍县有大批曹军驻守后,七万铁骑便止步于渝糜城下。
四处撒出去的探骑很快就有消息回报,再根据从渝糜城内查到的情报,两相对应马腾等却也知道了个大概。
“那粮草呢?陈仓城内的粮草是否被烧了去?”单是渝糜城内得到的消息,就足够马腾认定一件实事——陈仓已落入刘备军手中。眼下马超从探马、细作那里得到的回报只是为了多一层确认。
“曹军败退匆忙,城内一应粮草辎重皆未来得及销毁。”马超的脸色有些不尽自然,对马腾那点心思他知道的是一清二楚,自我感觉很有些别扭。
己军与刘备军系属盟友,怎么父亲一个劲的盼着刘备缺粮呢?别看这次没什么露骨的问话,可与表与里马超都知道——父亲希望陈仓的曹军在败退时一把火把那几十万担粮草军资烧了个精光。
这幅表情自然落入了马腾眼中,心中又是一声暗叹,这孩子实在不适合为一方头首,摆了摆手:“下去吧。”
“是父亲。”马超低着头退出了大厅,心中还是不乐。
“兄长,这也不怪叔父。”马岱料理完城防城事宜,自来找马腾交令。然后寻见马超。看他面上有些不乐,自要问起。得知因由后,却是开口劝解:“你也知道,现今刘皇叔缺粮,叔父与韩叔父都有意借粮川中,只等着皇叔遣人来开口,如此央皇叔再出兵马,共御曹操。”
“然现今刘宪得了陈仓,数十万担军资粮秣到手,川中短粮之危就可顿解,我西凉也再无可辖制皇叔之物。叔父自然是……”马岱眼光倒是看得明白。
马超略有丧气的摇了摇头,马岱说的那些他如何不明白,只是生性刚毅,不耐做这些勾当。“曹操要来就来,何须惧他。陇西我等无有立足,退至威武、金城固守就是。才二三十万人马,还能破得了我西凉根基不成。”
马岱与马超自**厚,自然知道他的秉性,劝是劝不住的,也就不再逆着他说话,只是道:“有皇叔在也可为我们分去一份压力,保我西凉一份元气。”
“元气?”马超不以为然的一笑。“曹操如何能伤的我西凉元气?他司隶那边的二十万大军莫非还能常驻雍凉不成?”
雍凉一带人少地荒,粮产多是不丰,以曹操一方来论,靠关中所产粮草能屯兵十万已经是到了巅峰。可为了稳固己方的西线,曹操在雍凉硬是屯兵十八万(凉州刺史韦康部八万,长安夏侯渊部十万)之多。这多出的八万人马,吃食费用就全靠司隶、冀州、并州在支撑了。
八万大军,每年下来粮秣就要七八十万担,再算上来往路上的消耗,那就是一百万担左右。如此耗费,就算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也不是轻而易举就可抹平的。现在若是再在雍凉添上二十万常驻大军,那无需征战,只要拖上个四五年,曹操自己就垮了。
可若这二十万新锐不常驻雍凉,单凭韦康、夏侯渊两部,又怎可能伤的了西凉元气?至少马超是不认为夏侯渊、韦康有那本事的。
“韦康部已经兵疲力竭,便是翼城、历城之围被解,其部兵马也无力继续征战。夏侯渊部倒是还有几分战力,但顶多也就是抽出五六万人马来。如此加上西进的二十万曹军,尚不足三十万,比我军仅多出六七万来”马超好笑似的看了一眼马岱,“就这等兵力,能把我西凉怎样?我大军出战不成,固守威武、金城却是绰绰有余。”
马超就是这样认为的,虽然去年冬季来临后他就已经清楚知道——此一战西凉军是疲劳无果。但在得知荆襄大战涌起,曹洪率军十万南下宛城后,他心中依旧生出了一丝不屑,认为曹操是“贪得无厌”,最后免不了要落个“一事无成”。
“我观曹操此番西来,也就是耀武扬威而已,无论我军还是川蜀的刘皇叔,他都奈何不得。如此,便是再抢回安定、北地、武都等郡又能如何?待他兵马转回中原,我军还可复来,这战局还是如去年未开战时的一般。
马超是自持西凉军有二十万,认定了曹操那三十万不到的兵马伤不了马韩两家根基,所以也就不认为“非要拖上”刘备军有什么必要。自然也就认定,没必要弄些下作勾当来算计自家盟友。
马岱承认,马超说得不无道理,以现在的情形看曹军确实无法动摇马韩两家的根基。
可是就近处讲,在曹军解救翼城、历城之前,为了留下自家最后一点颜面,为了保住马韩两家在西凉、在羌人中的必要威信,西凉军与曹军之间是必有一场大战的。
兵疲马瘦的西凉兵会是二十万新锐曹军的敌手么?马岱可不认为那一战西凉军有获胜的希望。
不求获胜,只求一战后不损主力,这着实是一支军队的悲哀!
之后翼城之围被解,西凉军后撤,曹军西进,旦夕收回安定、北定两郡以及天水西部,再紧跟着步入金城、威武两郡……
陇西张飞部随之后撤,历城之围被解,武都郡再回曹军手中,张飞部直接退至阳平关固守……
马岱几乎都可以预测得出。雍凉大地今后数月间是会是个什么样的战局。但他也知道,这其中,尤其是西凉军这一面,依旧存在着太多太大的变数。
地方势力过大,军队没有统一指挥,各部将领长年独立领军权力太重,军中分部有过多,等等的一切,到了关键时刻都会变成之致西凉军于死命的不确定因素。
哎,万一真出了不可弥补的过错,到时候能依靠的真就只有稳立于不败之地的刘备军了。“或许这才是叔父他们紧绑着刘备军不撒手的根本原因吧!”马岱心中暗自一声长叹。
镜头转到东面,就在马岱叹气的同时,距离郿县五十里远的胡坪,一场伏击战刚刚拉开了序幕。
被伏击者——刘宪派出的运粮队,伏击者——夏侯渊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