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后就是汪洋大海,前方是一马平川,府内城在地理上不愧为九州的转折点,拿下此地,什么萨摩军,肥前军,无险可守也必为案板鱼肉,派遣海军北上支援浅井辉政和上杉景胜兵团渡海之后,孟昭德命令大将阿部定秀,濑户长治,安东隆盛,天野长兴各率军一千进攻府内城四门,真田昌幸和藤堂高虎各率军一万从南北两翼压阵增援,声势浩大,兵甲林立,府内城似乎有一日告破的危险。

面对孟昭德的攻势,府内城中石井生札割破食指,滴血誓师,在幕府军穿越府内町的同时,率军出战,在城下官道上和幕府军攻城部队碰面,庄林隼人和加藤清兵卫二人身先士卒,冲破了阿部定秀统制的第一阵,旋即又马不停蹄的进攻濑户长治的第二阵,面对成名已久的加藤氏虎将,濑户长治独力难支,渐渐败退,石井生札喜出望外,将八千后备军全部压上,九州军共一万一千人直扑第三阵安东隆盛而来。

安东隆盛听闻败报,当机立断,命天野长兴率军在险要处埋伏,自己将兵马迁入高地布防,这边才架好强弓硬弩,那边一万多人已经冲到近前,安东隆盛骑马提枪,下令还击,漫天箭雨过后,九州兵死伤甚多,石井生札这才知道对方也有能人,于是按住阵脚,命加藤清兵卫率军佯攻正面,庄林隼人则带精锐绕过高地,寻找可以登山之小道。安东隆盛见状,居高临下,指挥部队和九州军周旋,发挥其看家本领,三百人当年就能击退十倍敌军的善守第一人,同时牵制两支敌军而阵地不失。

鏖战了一个时辰左右,真田昌幸和藤堂高虎率领的一万大军陆续抵达前线,看时机成熟,躲在暗处的天野长兴也率军杀出,远处的威慑和近处的打击双管齐下,石井生札无奈只能退却,山头上安东隆盛见状,忙带兵反攻下山,其中一支杂牌军,乃是路过王京时候临时征召的民夫队,竟然阵型整齐,冲锋迅猛,由其为首一人,双手扛枪,隐约中还能看出些章法,连着刺死了几个腿脚慢的九州兵,而且专往薄弱环节去,几个来回就把退却中的九州军阵型冲垮,撕开了一个好大口子。

安东隆盛来不及顾虑此人,先派人通知天野长兴向自己靠拢,然后就一马当先,奔石井生札而来,石井生札且战且退,在加藤清兵卫的保护下,躲过了安东隆盛的追击,狼狈退回府内城,府内城城头上,留守的几千兵马用强弓和铁炮轰击,这才阻住颓势,遏制了幕府军前进的脚步,安东隆盛见斩获已经不少,于是宣布撤军,暂作休整,明日攻城。在城下五里外扎营后,安东隆盛火速派人传唤那杂军的领头人,半晌后,传令兵引一黑脸大汉前来回奏,只见他生的虬髯虎目,膀大腰圆,虽身形矮小,可健步如飞,面带英武,又透着一丝忠厚,安东隆盛看罢便喜,于是问到姓名。

这大汉将来历一说,原来是王京后迁京师内廷学门房之一,年初整军备战,筹措物资的时候,为了弥补尚不稳定地区的军队数量,山下政文征召了各个部门守卒等人从军,他便报名参加,因为平日能言善辩,见血不惊,所以被众人推为小头目,此番隶属攻城部队,实在是他主动请缨,才追随安东隆盛而来,名唤山冈岩八郎!安东隆盛见他口齿清楚,思路清晰,更加喜欢,当即拔为组头,领本部卫兵十人,立于身边左右,要待细心培养,而后重用。

休息一日,第二日清晨,安东隆盛和阿部定秀,濑户长治,天野长兴按照约定,同时对府内城四门发动进攻,其中东西两门外一马平川,石井生札故技重施,不待两支人马备好攻城器械,就把全副武装的守军派出城外,濑户长治所部瞬间就告冲垮,西门外天野长兴则及时放弃重型军械,轻装撤离,在几处险要之地分部扼守,一时间倒没有太大损失。南北两门不知东西两门已经解围,还急催部下攻城,并转告真田昌幸和藤堂高虎大军,一定要封锁住外围,不能令这支守军有逃脱和大部队会合的机会。

战斗一直进行了半天左右,直到下午三时,南北两门才得知东西两门并无幕府军身影,一支已经溃败,一支也岌岌可危,如此颓势下,安东隆盛第一反应是,如果远处的九州主力兵团反应过来,和守军里应外合,三面夹击本部,海滩无险可守,两军人数又在旗鼓相当之间,那幕府军必遭覆灭,所以安东隆盛当机立断,命山冈岩八郎为使者,入城交涉,暂停敌对,争取部署应对的时间。山冈岩八郎得令后,只穿粗布衣,骑驮马,不带任何兵刃,城下叩门而入,和城将石井生札说明来意后,石井生札正要补修城墙,于是痛快答应,局部停战三日,三日内只要幕府军不往西去,他们就不攻打被困在城西的天野长兴。

山冈岩八郎完成任务,立刻出城汇报,安东隆盛当即同意,率军撤去,石井生札则借机出城,把城西几个隐秘的仓库内,尚未来得及搬入城内的物资和军械取出,还有无数原木和石料,用来增修府内城。这样两军一支整队,一支修城,到了第三日果然引起了九州主力兵团的注意,在九州岛上,北面加藤清正兵团,东面石井生札兵团,南面岛津忠恒兵团呈三角形布防,仗着大海天堑,欲把敌军歼灭在海滩之上,盯防长门县浅井辉政兵团数日的加藤清正最终做出判断,在宇久氏水贼众的骚扰下,幕府海军无法稳妥的将浅井辉政兵团运送过海,已经延误了两大兵团南北夹击的时机,而这正是最好的先期歼灭幕府军孟昭德主力兵团的机会!

大好机会面前,加藤清正一边整军东进,来增援府内城,一面命岛津忠恒放弃萨摩等藩国的布防,星夜北上,和自己一道夹击孟昭德,两军动身之日,石井生札在府内城已经和安东隆盛二次达成协议,再局部停战五日,石井生札好等候九州军主力的态度,安东隆盛好帮助被困府内城城西外的天野长兴多争取些时间。此时九州大地,数万人正急行军往孟昭德身边靠拢,而孟昭德身边却出奇的宁静,没有一丝战乱,这种空前的寂寞,让孟昭德这位身经百战的名帅感到了莫名的恐惧,他登高望远,直觉提醒他,耽误了渡海时间,北面的兵团无法对九州施加压力,那突入九州领土的本部兵马即将承担极大的挑战,一个不慎,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11月22日,孟昭德越发的不安,在不断催促幕府海军应对海上局面,尽快帮助浅井辉政兵团渡海外,他将主力部队大营往南面宽阔地再移动了三里,并命令真田昌幸和藤堂高虎兵团两万人在府内城五里范围之外警备,不得让任何人干扰府内城战局。如此布置在两日后就挽救了幕府军的命运,四万九州军从南北两侧逼近府内城,正好遇到了真田昌幸和藤堂高虎,勇猛善战的萨摩军,狡猾诡诈的肥前军,在人数两倍于敌的情况下,发动了猛攻,幕府军南北大寨全数丢失,真田昌幸旧伤复发,在真田幸村的保护下,才率军整编制撤出战斗,扼守原府内町废墟,暂时挡住了加藤清正,而藤堂高虎则依靠手下猛将越智龙雨和关滕章的出色发挥,才保住了交通要道,没让萨摩军有直奔孟昭德而来的机会。

11月26日,苦战三日半后,九州主力中的北面加藤清正兵团进一步取得优势,真田昌幸兵团即将退出府内町,宣告放弃支援围城的安东隆盛等四支部队(加上被打散困守的天野长兴),就在此危急关头,突然一支骑兵如天神下凡,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了加藤清正兵团后翼阵地,大军前来解救真田昌幸父子,为首一银盔银甲烂银枪,胯下玉白马之虎将,正是浅井辉政!

浅井辉政这一条枪之威力,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惠隐院和本多忠胜分别离世,前田庆次隐居不出,这一杆银枪现今已经是天下第一利器,无人能敌的当代第一战神了,面对这般鬼魅,加藤清正怎么抵挡得住,后翼告破后,本阵也急忙变阵撤退,躲避锋芒,让浅井辉政捎带手又吃了一千多条性命,九州兵自负豪勇,今日一战,总算领教山外有山之本意!

却说浅井辉政人在周防县和长门县无法渡海,为何突然神兵天降一般抵达府内城一带,这就要归功于九州渔民们了,宇久海贼众横霸西日本海,对百姓强征暴敛,对大名都低看三分,活脱脱要命的阎王,扒皮的厉鬼,九州多年来除了久负盛名的肥前和萨摩两国民风彪悍,军队战斗力强盛,且四周少海不怕海贼侵扰外,其他诸藩国都对宇久纯定恨之入骨,饱受其苦,其实在多年前,九州对抗幕府期间,九州渔民就蠢蠢欲动,听闻了自家小子孟昭德,就是井口家那个养子,当了天下人,而且平均地权,打压豪族,为贫民做主,此时的日本等级森严,百姓没有话语权,如果社会气氛开明,只怕三日一聚会,五日一游行,九州百姓早闹着要回归幕府统治了。

现在九州战火一起,百姓们都听说了幕府大军西征,分两路已经抵达两处海峡,海军总指挥的儿子在抢滩登陆作战中牺牲,才把孟昭德这个九州百姓的骄傲送上岸来,现在孤军困守,另一路主力如何也进不了九州岛,堪堪危命,九州渔民心中着急,可也不知道能做什么,最后接替孟昭德职务,担纲九州渔民总会,一直负责和宇久纯定周旋,尽量减少渔民负担的落魄武士大村平助做出了决定,豁出去干了,要是幕府军胜利,九州百姓就有福气了,如果幕府军战败,九州百姓还在水生火热之中,那不如一起死掉,横竖拼一下子!

心意已决,大村平助便联络各地村庄渔民代表,暗自积蓄力量,11月17日前后,孟昭德大军抵达九州,北面浅井井赖第一次抢滩登陆失败,浅井辉政还被困在海峡北岸无法渡海之际,九州渔民众已经整备完毕,和往日一样,各个村庄的渔船陆续出海,却在打渔点纷纷掉头北上,成百上千个村庄的渔船合在一起,霎那间就变成了一支足以一次性承载上万军队渡海的强大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