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昭德听罢如五雷轰顶,一把抓住小早川隆景,一字一字的问道,“你!是!说!太阁有后了!”小早川隆景点点头道,“不知道是哪位夫人,可既然如此,左府你一定要防备,力辞佐政之职,这太阁有后了的话,你说秀次的关白,还能做么?”孟昭德如梦初醒,感激的说道,“多谢中仕救我全族之性命啊!好好好,昭德知道怎么做了!”小早川隆景这才诸事交代完毕,施礼后告辞离去。一个月后,小早川隆景辞去权中纳言之职,收养辰之助继承本家,下仕归隐,辰之助正式更名为小早川秀秋,登上了历史舞台。

第一百二十八回文禄之役

时间2011…10…1017:07:15:6123

其实秀吉也很苦恼,做一个守成之君和开创之君的区别很大,开创之君往往都是军事天才,守成之君则要善用能臣,整饬荒废萧条的财政税赋,秀吉具备开创之君的资格,却没有守成之君的福分,因为第一,他用兵用的并不够彻底,西国毛利氏,九州岛津氏,东北伊达,最上氏,都是分毫土地动不得的,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孟昭德等几个百万级大名虽然动得,却是只能增不能减,若是他说扣除德川家康三河的领地,而不给他关东七国,那势必家康会再起兵抵抗,上次就不能取胜,这次就更不一定了,这样就只好维持他们的领地,动辄出兵几十万,耗费百万钱财,最后得到的土地却越来越少。

第二,秀吉想用文臣来整饬经济,却受到起兵时候就追随自己的武斗派约束,比如加藤清正,福岛正则,加藤嘉明,浅野长政等等,秀吉要安抚他们,就要赏赐他们土地,就不能用文官来推行经济条令,若连自己的直臣都整顿不了,外样大名就对秀吉的政策更加拒绝了,而秀吉又不能放弃安抚而罢黜他们,因为他们都是秀吉的左膀右臂,各个独当一面,如果没有他们,谁来镇守甲府防御德川家康,谁来镇守大和防御孟昭德,谁来镇守近江防御前田利家,甚至于,秀吉动了福岛正则,加藤清正会否觉得兔死狐悲而造反,那秀吉直属的百余万石土地,能否直接面对四面八方的攻伐呢,所以秀吉只好一面平复武斗派的被冷落感,一面尽量提升近江文臣派的地位,推行经济政策。

第三,需要还债,由于倭国实行的是粮米入库制度,大名收缴的就是土地上产出的粮食,真正金银并不多,所以除去行军开销外,大名打仗都是找商人众借贷军资金,等到打赢了就用掠夺来的财富还账,若是打输了,命都没了,就无所谓了,秀吉自坐拥天下后,一是讨伐德川家康,打和,没有得到好处,二是远征九州,虽然拿到了许多土地,但是为了建立中央在九州的影响力,也为了安抚跟随自己多年的臣属,秀吉都赏了出去,实际没拿到好处,三是围攻小田原,才打完,就迫不及待的为了削弱德川家康的实力,把他移封,虽然造成德川氏几年之内也不可能拿出一支军队来对抗秀吉,却也把小田原城的号称天下财富拱手让给了家康,这就等于耗资千万打了将近十年,秀吉一分钱没赚到,所以债务越滚越高,每年靠着各地进贡和禄米支付商家,远远不够还债。

这三大问题一直困扰秀吉,彻底夺走了他享受天下太平,做一个守成之君的资格,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战后初年还未显现的底层人民矛盾,在文禄元年终于爆发了,那就是随着战事停止,刀枪入库,全天下的刀枪师父,盔甲师父,还有铁炮冶炼师都没了收入,一时间占天下三分之一人口的贫民无了生活来源,他们只好纷纷造反,或者抢劫官粮,或者袭击府库,虽然各地外样大名不知道,但总管天下税收和支出用度,却没拥有天下财富的秀吉知道,在秘密镇压了一段时间后,秀吉总算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那就是不做守成之君,继续想法开战,还做个开创之君。于是轰轰烈烈的文禄之役开始了,文禄元年就秘密修造的九州名护屋城一时间人头攒动,多少流民和浪人纷纷聚集,准备到那个从未去过的地方,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

1593年(文禄二年)6月,小早川秀秋继承小早川氏家业的第二个月,这位还没来得及享福的家督就率军远赴名护屋城,陆续开来的还有全国各地的所有大名之部队,甚至还有东北的伊达政宗所部,最上义光所部和蒲生氏乡所部,其中只是没有看到孟昭德和德川家康的身影。作为第一次以大名身份出征的蒲生氏乡,他还特地走东海道陆路去拜会了孟昭德,参观了孟昭德颇为气派的内城后,对他说道,“也不知道这太阁老大人是怎么了,好好的日子不过,去折腾什么。”孟昭德三缄其口,笑笑摇了摇头,蒲生氏乡又说道,“你不动,是太阁准的?”孟昭德忙点了点头,蒲生氏乡叹口气道,“左府,我也听说了,太阁让你安心筑城,不许你去参知政务,省的你反对,其实天下大名,哪个不是反对的,只有太阁坚持而已,还有那个石田三成,现在好了,我们都走了,就留下左府和内府不去,你俩互相看着吧。”

孟昭德这才憋不住问道,“内府也不去,太阁准了?”蒲生氏乡笑道,“准什么,他说关东七国又是开凿官道,又是撤除豪族私建的城砦,又是丈量土地加税,民怨沸腾,所以到处都是叛乱,他打算平叛之后再去名护屋。太阁他老人家当然不能既要钱又要兵,就同意他暂不出兵了。”孟昭德听罢张了张嘴,想说却又不好说,最后才忍不住说道,“此战对我极为不利,战线过长,补给需要渡海,都不是好事,内府留下就是为了整顿实力,少将,你说天下日后会否有祸,内府到底有无再夺天下的野心。”蒲生氏乡想了想后,沉重的说道,“太阁行事癫狂日久,关白又不是个明主,天下必乱,此番朝鲜一战乃是一叶障目,日久必见真相,到时候就压制不住了,左府,氏乡问你,你有争夺天下的意思么!”孟昭德沉默不答,蒲生氏乡追问道,“只怕有吧,可我以为,你若争夺天下,第一要敌不是内府。”孟昭德赶紧问道那是谁,等于默许了蒲生氏乡所说的,他有争夺天下之意,蒲生氏乡于是道,“太阁之后,天下之主必是前田利家。”

孟昭德不解,蒲生氏乡于是说道,“前田利家虽然为人毒辣,却待下人宽裕,他不喜欢钱财,都赏赐出去,就聚集了人心,他这人不重感情,就具备了乱世出奇招的先机,他坐拥加贺,南下无有强敌,是一日入主京都的最佳地利,他有太阁给予的总督越前财务大权,太阁之后只怕天下无人再比他富足,他就等于有了天下最多的兵马,所以太阁之后,此人能得天下!”孟昭德问道那前田利家之后呢,蒲生氏乡叹口气道,“可惜啊,在下也想试一试的,但在下生不逢时,被发到会津一地,会津虽然扼守东北要害,却鞭长莫及难达京都,在下是一辈子没有这个机会了,除了在下之外,毛利氏经营西国多年,占了人和,德川家康乱世投机,是不降反增的大名典范,现在一夜暴富,有了关东七国之财力,是天时许他,所以除非前田利家不在,左府的敌人才是内府,不然左府和内府恶斗,最后必被前田利家渔翁得利!”孟昭德点了点头,长叹道,“如此我亦不能卸甲啊,只要天下不能太平,谁敢妄起争端,谁就是我的敌人。”蒲生氏乡看看孟昭德,突然说道,“我只有独子一名,天下若乱,会津南北皆是强敌,我虽不怕,可我之后本家当如何,幼子恐无力支撑,所以请左府见谅,氏乡是无奈而为之!”

孟昭德听罢一愣,但马上就明白过来,扶住蒲生氏乡的肩膀说道,“我知道,你是说你嫡子秀行元服,和内府的女儿成婚之事吧,放心,日后若不乱则可,若乱,天下大势一定,只要昭德还有一亩三分地,不论蒲生氏如何,我必尽力相助。”蒲生氏乡能够痛快的当着自己亲家的大敌面前说出如此之话,不可不谓之光明磊落,孟昭德亦是如此脾气,若非天各一方,要各自考虑实际处境,只怕两人能是比孟昭德和上杉景胜关系更加密切的战友,如今开诚布公,已经是十分难得,蒲生氏乡把这些都说完了,方才道别道,“请左府珍重,氏乡去了。”孟昭德眼含热泪,把蒲生氏乡亲自送出内城大门,两人才依依惜别,谁知从此阴阳两隔,再未见面过。

太阁丰臣秀吉遍招天下兵马,到了文禄二年8月,总数三十万的大军之先头部队十四万人已经渡海登陆朝鲜半岛,李氏王朝的海防军队不堪一击,被加藤嘉明和九鬼嘉隆的水军一战打的全军覆没,大军分作九个兵团,如洪水一般开闸泻出,瞬间席卷了整个朝鲜半岛,登陆一个月后,李氏王朝的国都汉城即告攻破。这九路大军中,第一军团的军团长小西行长兼任全军先锋大将和总指挥,下辖一万八千人,五位辅佐副将,宗义智,松浦镇信,有马晴信,大村喜前,五岛纯玄,这六人皆是能通汉文,和中华交易良久,在朝鲜广布商脉的文臣,他们作为先锋军团,秀吉看中的就是他们对于朝鲜的熟悉,而在排除大明出兵的可能性后,秀吉坚信,便是这六人也足以抵挡李氏王朝腐朽的军队。

第二军团紧随第一军团登陆,后又担任汉城的防御任务,乃是九大军团的主力,共两万两千八百人,主将加藤清正,副将便是锅岛直茂,和福岛正则比起来,加藤清正胆识更甚,且战法更纯熟过正则,而锅岛直茂则具有其他所有将领所不具备的数十年之实战经验,这两人一起统兵,确实无坚不摧。第三军团负责釜山防御和接替粮草,总共一万一千人,大将是黑田孝高之子黑田长政,副将乃大友义统,这两人的特点,都是出身震撼,一个是秀吉头号智囊之子,一个是百年大名之后,可惜才华平平,黑田长政更是谋略,气量,胆识全方面不及其父,所以秀吉也不敢让这两人参与进攻。

第四军团出征之前,本来秀吉钦派的任务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