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慵匆艚幼诺诙杖〕鲋镄懦さ呐盼唬┘页挤袒丶溃慵衷谌米约和萍鏊鋈握饕拇蠼坏且约撼挤沂鞘朗来某挤氯ィ退憬从惺盗Φ娜耍热绲麓铱担碧跏险栽热嗽旆凑崽煜拢约阂苍倜挥欣碛擅鹜鲇鸩袷希裁挥欣碛刹斡肓恕

“难道我孟昭德真的只能放弃,若秀吉非天下明主,我也无能为力了么!”孟昭德越想越心中黯淡,尤其是自己三人前来大阪,一个回答不慎都有可能从此被监禁,是放弃眼前还是放弃将来,孟昭德犹豫不决,心里七上八下,不知如何答复。就在此时,孟昭德身后的阿倍秀明突然伏倒说道,“主上不可答应,内府大人也千万不能继承征夷大将军。”

孟昭德心中一愣,可知道阿倍秀明必然有所决断了,于是低头不语,羽柴秀吉听罢呵呵一笑道,“原来是小牧山笑谈,一席话说得天下英雄都哑口无言的秀明先生啊,我为何不能继承征夷大将军啊,难道我秀吉做的还不够么,难道天下还有比我更有资格的人么?”阿倍秀明忙大声答道,“天下再无人能比秀吉公有资格了,天下也再无人能反对秀吉公了,秀明粗鄙妄言,今日反对秀吉公,并非觉得秀吉公不配担当征夷大将军,而是觉得征夷大将军配不上秀吉公,秀吉公若是担当了征夷大将军,才是枉费了天下之主的名号。”

羽柴秀吉自一见阿倍秀明后,就对此人倾心不已,早有收服之意,所以言语中关照不少,对阿倍秀明的顶撞他不但不恼,还笑眯眯的说道,“好啊,秀吉就喜欢听秀明先生指教,你说来听听,我为何不能担当征夷大将军,我又应该担当何职呢?”阿倍秀明此时抬起头来,坐的端端正正的答道,“若说秀吉公不能担当征夷大将军,其道理有三,其一,征夷大将军颠簸十余年,从足利义辉到足利义昭,从明智光秀到信长公,不是身死国灭,横遭非命,就是颠沛流离,毫无权柄,征夷大将军已经是天下人的笑柄,大名眼中的不吉之物,秀吉公无须蹚这趟浑水,其二,征夷大将军一职现在追赠给信长公所有,秀吉公想要继任,无非是征夷大将军乃幕府之象征,可传后世之位,乃望羽柴氏代代相承,香火不灭,可若是秀吉公继任,则等于违背了推荐人对上任大将军的忠义,也违背了代代相承,信长公传给三法师大人的规律,自古以来,征夷大将军身边多有笔头,老正等强权者,他们却从未擅取征夷大将军,就是因为他们知道,一切都怕先例,只要开了征夷大将军可以争夺的先例,那日后一定是有能者居之,谁抢得到就是谁的,这样又有哪一家能保证权柄代代不弱,将军名号永归本家所有呢,所以就算架空将军,当初信长公活着的时候亦不曾宣誓继任大将军之职,秀吉公未免落得不忠不义的骂名,还是当悬置征夷大将军,留给信长公享有才是。其三,征夷大将军乃开府之位,可历来受到古制制约,需要配备老正一名,佐政两名,笔头无数,京奉行两名或者一名,参知政事,秀吉公恩德无量,可难保后世之人能镇得住那些老正或者奉行,若白白被别人架空了权柄,岂不是天下白为他人打了,镰仓幕府的后七代就是教训,所以这样的烫手山芋和不保险的权柄不要也罢。”

说到这阿倍秀明顿了顿,见羽柴秀吉听得津津有味,才放心说下去,“既然乱世将止,秀吉公将要统领天下太平,那么不如开元创新,不以征夷大将军统领群臣,而以天下最至高无上的权位世代相传,史书有云,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天子,说的是当初西汉霍光,总理天下事务,代天子行政,后遣唐使回国,天皇则设关白一职,不过往代关白都是辅佐教导,天皇成年后便把权柄交换,这其实忤逆了关白之本意,与征夷大将军相比,一个是代行国事,一个是总督国事,一个代一个督就能见其中味道,督者需要分权,而行不正,代者万事不受拘束,一言一行皆代天子,才配得上秀吉公这样的不世奇才,天下一统之英主身份,此乃吾主关东管领之见,秀明亦赞同,不知秀吉公以为如何?”

羽柴秀吉虽然军事天才,政治高手,可毕竟是农户,哪听过这么高深这么精辟的分析,当即一拍大腿,兴奋的跳起来说道,“好啊!好啊!昭德啊,义弟啊,你真的也是这么认为的?我不当征夷大将军,要当关白么!”孟昭德见羽柴秀吉欣喜,赶紧起身说道,“当初之关白,乃是汉帝为霍光特设,霍光总理天下,镇压反叛,可也要皇家先赐权柄军队,说白了不过一靠内眷兴起的外戚,内府则不同,内府之权柄,财富,军队都是自己打下来的,奋发自强,终成伟业,实话实说,倒比霍光更配担当这关白一职,昭德来前便定计了,以为内府担任关白,实在是实至名归,再无不合适的了!”

羽柴秀吉这时候已经美到云里雾里了,他所想的,不过是孟昭德推举自己出任征夷大将军,好禁锢孟昭德,让他从道义和名分上永远不能对自己还有自己的后人不利,还可着力培养孟家对付西国毛利和东国北条,德川,没想到竟有意外收获,孟昭德不光开凿官道,放弃本国之地利,还一口答应臣服,推荐自己出任比征夷大将军更有无上荣光,已经几百年无人担任过的关白一职,而且细想想,这个代字确实比督字好听,阿倍秀明说的真有道理,督一督,好像还是别人任命自己的,施舍来的,想收回还能收回,可代字就不同了,我代你,就是我替你,我都替了你了,你就可以一边凉快去了!真是太美了!越想越兴奋的羽柴秀吉登时对孟昭德完全信任了,他快步走下卧榻,一把扶起孟昭德,激动的说道,“义弟!义弟!好啊,还是你最忠诚于我,可惜啊,征夷大将军已经是信长公的了,按照秀明先生的说法,于情于义我也不能削去,只好委屈你,就担当个左府吧!”

在幕府时代,征夷大将军为第一位,另设左大臣,右大臣,正二位左高右低,监管军事,政务,人事,经济,在左右大臣无法理政的时候,才有内大臣作为替补代行政事,乃是除了上三官之外最高阶级的官位了,现在秀吉许诺孟昭德出任左大臣,就是左府,孟昭德如何能不喜出望外,当时就跪倒在地,大声的答道,“多谢秀吉公恩赐,孟家万死不辞,追随秀吉公左右!”

秀吉此时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一边搓着手一边让孟昭德起身,兴奋了好一阵后才说道,“家康这小子,降了还是不来,好,昭德啊,你马上推荐,我让三成去活动那些公卿,等到关白一事成了,我看家康还有什么理由不来!”孟昭德得令,忙拜别退下。

离开大阪城天守阁,回到二之丸左侧西苑后,孟昭德一把拉住阿倍秀明,跺着脚问道,“今日虽然凶险,可也不用如此啊,虽然免除了乘推荐出任而向秀吉宣誓世代效忠的危机,可不还是一样,他羽柴氏得了关白,我日后更无力对抗了!”阿倍秀明安慰孟昭德道,“主上身处险境,自然心思烦乱,其实秀吉不知,主上亦不知,关白当初入国,乃是用天皇羸弱,而亲王能合理执掌政务的目的,所以称为正一位摄政关白,可这官职有两个坏处,第一就是代行期限,需要天皇成年后还政,二是无法世袭,所谓代行,就是天皇不便,所以亲王或者大臣代之,天皇更替之后,关白就要被罢黜,天皇成年之后,关白亦要被罢黜,若上任关白势力大,则后人能顺利继承,可道义上却不是这个理,将来秀吉有差,或者本家时机成熟,我们就可借口还政,讨伐秀吉或者羽柴氏后辈,这总比将军一职,开衙建府,我们顶着造反的名头上要好得多啊!”孟昭德这才醒悟,感叹道,“倭国之官职内还有如此大道理,真是和本国不同,我大明之事,皇帝一言,百官无不可动,没想到倭国之内,还有如此细分之名分!”

阿倍秀明呵呵笑道,“主上放心,秀吉的关白做的安稳,却失去了开衙建府的权力,只要羽柴氏一日不成幕府,我们就一日都是只对天皇效忠的大名,大名对大名之间,只要没有造反的恶名,早晚主上能得到天下的!”

1581年(天正九年)12月12日,孟昭德等三人逗留京都两月后,羽柴秀吉的西路军,羽柴秀长和小早川隆景联军击败了长宗我部元亲的土佐兵团,拿下了四国岛要塞阿波国的三源峠,正式进入四国征伐战的进攻阶段,天皇闻讯命近卫前久去往大阪城嘉奖秀吉,羽柴秀吉乘机向近卫前久提出了要求,而后又运动京都公卿,并许诺每年供奉天皇宫廷用度三万两千七百石(日本对于大名和城主的界定除了有无主君之外就是石高,最小的大名需要达到石高三万一千六百石,才能被成为是一家大名),正亲町天皇此时正财政拮据,连明年的迎春祭奠都拿不出钱来,现在秀吉开口,虽一百个不愿意,可正亲町天皇最终还是答应了秀吉的请求。

1582年(天正十年)元月,刚刚度过新年的日本迎来了天下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羽柴秀吉被正式赐藤原氏姓氏,纳入上三家行列,改名丰臣秀吉,同一日出任摄政关白,简称关白或者摄关,丰臣氏终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木下藤吉郎这个农夫出身的小人物,完成了他一生梦寐以求的事业,做了全日本的主人,十天后,出于舆论压力和内部厌战,外部紧逼的原因,四国的主人长宗我部元亲终于写下了降伏状,宣誓向秀吉称臣效忠,送上长子长宗我部信亲为人质,割让了阿波,赞岐与伊予三国,只保留土佐一国,京畿四周从此都是丰臣氏的土地,而天下这时候还反抗秀吉的只剩下九州鬼和关东北条了。

第一百二十回九州远征前夜

时间2011…9…416:00:01:8161

丰臣秀吉获赐关白之后,马上颁布了两条命令,一条是武家诸法度初本,命令天下大名从此刻起停止争斗,一切争端由丰臣秀吉裁决而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