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大丈夫-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能力胜任副手之职的一共有两个人,一个是李定国,一个便是柱子。

从能力来说,李定国和柱子两人是不相上下,不过李定国这些年跟随曹文诏出征作战,更擅长进攻,而柱子常年驻守于一隅,比较偏重于防守。

考虑到两个人作战的特点,李景决定留下柱子镇守京城,而留给柱子的只有三千济世军以及明军的京营卫戍部队。

只留三千人防御京城,倒不是李景托大瞧不起清军,而是经过慎重考虑过的。

因为朱由检御驾亲征这个消息一旦传出,清军得知之后,正常的反应必然是全力围攻皇上亲征的部队。

如此一来,京城防御的压力便会大大减轻,即便清军想趁机袭取京城,根据李景的作战规划,京城防御的压力也只会在北面,主要在德胜门和安定门这两处,顶多再加上西直门和东直门。

以三千人防守四门,以济世军的武器装备,只要不出城主动邀战,那自是绰绰有余。

至于别处几座城门,便交给京营部队防御,对干京营部队的作战能力是否太差李景也并不担心,因为这些人基本上出不上什么力气。

李景先期要对付的便是京畿南面的几路清军,找清军都嫌费劲,清军要是主动来攻南面的城门,那可正中李景的下怀,李景随时可以下令曹文诏回师先灭了攻城的清军。

要知道清军虽然是骑兵跑得快,可曹文诏的部队骑得也不是毛驴子,清军前脚跑来攻城,曹文诏后脚就可以追上来围歼。

李景什么都算计好了,可惜还是忽略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旗号。

因为曹文诏非但打着曹字旗,还打着济世军的旗号。

对曹文诏和济世军这两个名字,女真人可谓是记忆犹新。

一些在大同会战中侥幸生还的女真士兵,至今想起当年的场面还心惊胆战。

而这次统兵入侵大明的清军将领,武英郡王阿济格,恰恰参与了上次的大同会战。

此次进关,阿济格所部一路顺风顺水,连克昌平顺义等十余个州县,大小五十六战,每战皆捷。俘获人畜十余万,劫掠钱财无数。

阿济格正准备再抢几把就带兵返回关内,不想崇祯皇帝竟然御驾亲征,初闻这个消息,阿济格大喜,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要是能把大明的皇帝邃住,那这次的功劳可就大得无以复加了。

不过阿济格随即得知随崇祯皇帝御驾亲征的竟是曹文诏,而曹文诏统领的部队竟然有一万济世军。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阿济格心里一阵哆嗦。

三国演义中出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某某某有勇无谋,不足为惧’,几乎所有的文人谋士都认为武人只有两膀子力气,都是没有脑子的蠢材。

后世有人评价阿济格,也说他有勇无谋。

但是这种评价显然是不对的,如果阿济格真的有勇无谋,怎么可能屡屡被皇太极和多尔衰委以重任?

实际上,阿济格用兵自有他独到之处。

尤其在大同吃过济世军的大亏以后,阿济格对济世军可谓高度警惕,哪怕是得到潜伏在平阳府的刺客回报,知道李景只带了三千步兵进京勤王之后,阿济格依然是小心谨慎。

为了防范李景带的三千步兵,阿济格将兵力全部展开,分多路进行攻击。

阿济格认为,自己多路出击,即使遭遇李景的部队,凭借骑兵的速度优势,李景的三千步兵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拿自己没办法,最多只能吃掉其中的一路。

但是阿济格万万没有想到,李景竟然暗度陈仓,全良早就安排了一支部队进入京城,更没想到曹文诏竟然会绕过清军先进入京城。

李景的安排确实满过了阿济格,不过旗号却暴露了曹文诏和济世军的身份。

当得知这次负贵指挥的又是曹文诏,并且看到曹文诏兵分两路攻击北京以南的清军之后,阿济格知道京畿以南的清军要大难临头了。

大同官屯堡之战,阿济格可是深深地领教过曹文诏的战术。

曹文诏在拥有绝对的武器优势的情况下,尚且挖坑儿,下套儿,打埋伏,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次连济世军加京师再加上地方部队总计十万余人,这么多兵力让曹文诏尽情施展,曹文诏不定又会使出什么手段出来。

阿济格迅速判断局势,然后很快下了一个令所有部下目瞪口呆的命令,北京以南的清军自行突围,北京以北的清军兵分两路迅速退出关外。

阿济格的命令下的不可谓不及时,不过他依然忽略了曹文诏的攻击速度。

阿济格的命令刚传下去,一个个坏消息便接连传了回来,曹文诏和李定国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京畿以南各路清军,京畿以南六路共计四万清军几乎全军覆没。

得知这个消息,阿济格再无迟疑,统领所部人马迅速北返,自喜峰口逃回关外。

而驻扎在昌平和顺义的另一路清军则在北返时,于独石口处遭遇曹变蛟等部伏击,除一小部分逃回,大部被歼。据战后统计,此役共歼敌一万八千余人。

至此,此次京畿之战结束。

京畿之战,共歼灭清军五万余人,解救被俘人口十余万。

对于这个结果李景是不大满意的,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阿济格率领的清军主力逃回了关外。

不过李景也知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不是说你布置周全了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何况这次战役由子济世军投入的兵力有限,不可能布置得太周全。

但是对于整个大明来说,这次战役却是一场前所未有之大捷。

尤其这场大捷是在皇上御驾亲征之下取得的,更令无数官员为之振奋。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官员祝贺的奏章雪片一样送往京城。

乾清宫。

朱由检和李景于战后召见曹文诏,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人议事。

指了指如山的奏章,李景冲朱由检拱了拱手,又看了众人一眼,然后笑道:“皇上,不知您如何看待这些奏章?”

朱由检看着如山的奏章,摇摇头叹道:“这次联御驾亲征,深知此次大捷都是李爱卿用兵之功,跟联没有任何关系。”

李景摇摇头笑道:“皇上此言差矣,皇上御驾亲征,极大地鼓舞了我军士兵的士气,单就这一点,皇上的功劳便可书于史册,皇上说自己无功,臣是不大苟同的。”

朱由检闻听顿时大为受用。

顿了顿,李景接道:“不过仅靠这一战便能改变大明跟东虏眼下的局面么?便能扭转大明的颓势么?怕是不能吧?”

朱由检轻轻点了点头:“联虽不懂军事,但是也知单凭这一仗,根本改变不了什么!我大明在军事上对东虏还是处于劣势。”

李景看了看朱由检,不由微微领首,看来朱由检还没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收起2楼2014…01…17 08:40 |:今天怎么没有更新 | 2014…1…18 22:57:李景看了看朱由检,不由微微领首,看来朱由检还没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 2014…1…19 10:48

第321章 废除八股

“那这么多臣子上这些奏章是什么意思?以为大明从此就高枕无忧了么?还是以为大明现在就可以对东虏发动攻势了呢?”李景指着奏章接问道。

洪承畴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不由同时苦笑。

虽然他们没看过别人写的奏章,但是这些奏章里写的什么他们都十分清楚,因为这些奏章里面有几本就是他们几个上的。

看了洪承畴等人一眼,李景接道:“大明现在正是多事之秋,外有东虏虎视耽耽,内有流寇四处作乱,各地更不时有夭灾发生,怎么只打了一场胜仗,就让大家把这么多困难都抛在了脑后了呢?”

摇摇头,李景叹了口气,冲朱由检拱了拱手道:“皇上,臣先前说过,一年之内平定东虏,五年之内靖平大明境内的流寇,不过要完成这个任务靠臣一人是不行的,需要各部将士齐心用命,为了事权统一,臣恳请皇上授权给臣下更改兵制,让臣能调动兵力平定东虏和流寇。”

朱由检苦笑了一下,看了李景一眼,心道:“你的动作可真够快的,居然现在就要联放权。”

不过朱由检知道,李景现在好言好语地跟自己说话那是给自己面子,自己要是不答应,李景马上就会翻脸不认人,与其自讨苦吃,不如主动一些。

想明此节,朱由检当即说道:“李爱卿之请联准了,联非但授权给李爱卿更改兵制,同时授权爱卿整顿弊政,联相信李爱卿定能中兴大明。”

“皇上英明,李景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李景急忙起身,冲朱由检深施一礼。

朱由检忙道:“李爱卿平身。”

“谢皇上!”李景说道。

说罢,李景挺身而起,转向诸臣道:“既然皇上授权给李景,那李某就不客气了,从现在开始,李景施行新政,望在座诸位同僚一力配合。李某丑话说在前面,若是有不遵李某命令的,休怪李某不客气。”

曹文诏等人急忙起身,齐向李景行礼道:“我等谨遵大帅号令 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一丝无奈,随即几人缓缓起身,冲李景躬身道:“我等谨遵李都督之命。”

李景点了点头:“诸位同仁请坐,现在李景就颁布第一条政令,从即日起,军队由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掌管,五军都督府负责作战事宜,兵部负责军政事宜。

第二:各省军政分家。各省督抚不再掌管军权,同时取消各省督抚之职,一省之政令皆由布政使司衙门所出。

第三:取消卫所制,原各省卫所并入所在省将军府,各省将军由五军都督府任命。”

李景刚说到这里,洪承畴忽然起身道:“且慢,李都督,洪某有一事不明,兵部负责的军政指的是什么?各省军队由将军府主管,不怕各省将军拥兵自重么?”“问得好,这两个问题,本都督可以一并回答于你,不过在回答之前,李景先问洪大人一个问题,还请供大人如实作答。”李景笑道。

“李大人请问。尹尹洪承畴说道。

“请问洪大人,想遏制军队的主将主要靠什么?”李景笑道。

洪承畴不假思索道:“粮袜军tn>;”

李景笑了笑道:“说的不错,不过还不够,还有武器装备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